MySQL中查询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如何提高效率?

对于这条sql语句它的执行计划其实并不是先查询出b表的所有id,然后再与a表的id进行比较。
mysql会把in子查询转换成exists相关子查询,所以它实际等同于这条sql语句:select *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 from b where b.id=a.id );

而exists相关子查询的执行原理是: 循环取出a表的每一条记录与b表进行比较,比较的条件是a.id=b.id . 看a表的每条记录的id是否在b表存在,如果存在就行返回a表的这条记录。

exists查询有什么弊端?
由exists执行原理可知,a表(外表)使用不了索引,必须全表扫描,因为是拿a表的数据到b表查。而且必须得使用a表的数据到b表中查(外表到里表中),顺序是固定死的。

如何优化?
建索引。但是由上面分析可知,要建索引只能在b表的id字段建,不能在a表的id上,mysql利用不上。

这样优化够了吗?还差一些。
由于exists查询它的执行计划只能拿着a表的数据到b表查(外表到里表中),虽然可以在b表的id字段建索引来提高查询效率。
但是并不能反过来拿着b表的数据到a表查,exists子查询的查询顺序是固定死的。

为什么要反过来?
因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反过来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样就又引出了一个更细致的疑问:在双方两个表的id字段上都建有索引时,到底是a表查b表的效率高,还是b表查a表的效率高?

该如何进一步优化?
把查询修改成inner join连接查询:select * from a inner join b on a.id=b.id; (但是仅此还不够,接着往下看)

为什么不用left join 和 right join?
这时候表之间的连接的顺序就被固定住了,

比如左连接就是必须先查左表全表扫描,然后一条一条的到另外表去查询,右连接同理。仍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使用inner join就可以?
inner join中的两张表,如: a inner join b,但实际执行的顺序是跟写法的顺序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最终执行也可能会是b连接a,顺序不是固定死的。如果on条件字段有索引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使用上索引。

那我们又怎么能知道a和b什么样的执行顺序效率更高?
答: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谁知道?mysql自己知道。让mysql自己去判断(查询优化器)。具体表的连接顺序和使用索引情况,mysql查询优化器会对每种情况做出成本评估,最终选择最优的那个做为执行计划。

在inner join的连接中,mysql会自己评估使用a表查b表的效率高还是b表查a表高,如果两个表都建有索引的情况下,mysql同样会评估使用a表条件字段上的索引效率高还是b表的。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两个表的连接条件的两个字段都各自建立上索引,然后explain 一下,查看执行计划,看mysql到底利用了哪个索引,最后再把没有使用索引的表的字段索引给去掉就行了。

扩展问题:

好像并不能说用inner join的效率一定会比in高吧。我刚刚做了一个测试,以下是我的两条sql语句:
select * from elanw_client where cUser in(select name from userinf)
select * from elanw_client a inner join userinf b on a.cUser=b.name 
第一条sql的用时为5.4s,第二条的sql用时却要8.7s

答:

并不是说inner join的效率比in高,你的这条in语句会改写成semi join,而且semi join和inner join并不是所有情况下结果都等价的,semi join的意思是只要右表有一行数据匹配就返回,inner join则要为每一个左表行匹配所有右表满足的数据,如果join键上没有索引,那么semi join也就是in快很正常,改写成inner join的好处是什么呢?因为inner join的左右表是可以交换的,优化器可以通过统计信息选一个最优的连接顺序,而semi join的连接顺序是固定的,优化器也不能去选择连接顺序,如果刚好你写的查询中左表数据很大,又表很小,这就是一个糟糕的连接顺序,优化器也不能交换,semi join能够改写成inner join的前提条件是连接键上是primary key或者unique index

来源参考知乎问题: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99147

发布了8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96 · 访问量 36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len_xiaoxin/article/details/1047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