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章需求分析知识点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

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通常对软件系统有以下几方面的综合要求:
①功能需求②性能需求③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④出错处理需求⑤接口需求⑥约束⑦逆向需求⑧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2、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3、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4、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3.2 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

1、访谈
访谈有两种基本形式,分别是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访谈。正式访谈时,系统分析员讲提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具体问题;非正式访谈中,分析员将提出一些用户可以自由回答的开放性问题。
当需要调查大量人员的意见时,向被调查人分发调查表是有效的做法。
在访问用户的过程中使用情景分析技术非常有效,情景分析技术的用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它能够演示目标系统的行为,便于用户理解。
②由于情景分析较易为用户所理解,使用这种技术能保证用户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扮演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
2、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
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定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通过可行性研究已经得出了目标系统的高层数据流图,需求分析的目标之一就是把数据流和数据存储定义到元素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通常从数据流图的输出端着手分析。
3、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
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是一种面向团队的继续收集技术,提倡用户与开发者密切合作。目前,这种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系统领域使用的主流技术。
4、快速建立软件原型
快速建立软件模型是最准确、最有效、最强大的需求分析技术。
所谓快速原型,就是快速建立起来的旨在演示目标系统主要功能的程序。
构建软件原型的要点是,它应该能能实现用户看得见的功能,省略目标系统的“隐含”功能。
软件原型的第一个特性是“快速”,第二个特性是“容易修改”。
为了快速地构建和修改原型,通常使用下述3种方法:
①第四代技术②可重用地软件构件③形式化规格说明和原型环境。

3.3 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

这个地方不考,不用看。

3.4 实体-联系图

为了把用户地数据要求清楚、准确地描述出来,系统分析员通常建立一个概念性的数据模型(也称信息模型)。
概念性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问题的数据模型,它描述了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
通常,使用实体-联系图来建立数据模型,简称ER图
ER图中包含了数据对象、属性、关系三种基本成分。数据对象是对软件必须理解的复合信息的抽象。属性定义了数据对象的性质。数据对象间相互连接的方式称为联系,也称为关系。联系可分为3种:①一对一联系(1:1)②一对多联系(1:N)③多对多联系(M:N)
通常用矩形框代表实体,椭圆框表示属性,菱形框表示关系。示例如下:

3.5 数据规范化

不用看,不考。

3.6 状态转换图

3.7 其他图形工具

3.7.1 层次方框图
3.7.2 warnier图

不用看,不考。

3.7.3 IPO图

3.8 验证软件需求

本章小结

发布了29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75 · 访问量 8176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aizhaizhaiaaa/article/details/10479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