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缓存相关

①基本流程

  1.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数据时,服务器会将缓存标识(放在响应头中)和数据(响应主体)一同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将数其备份到缓存数据库中;
  2. 当再次请求数据时,先根据catch-control或者expires判断本地缓存是否过期,若未过期,直接使用本地缓存;(强缓存)
  3. 如果本地缓存过期,并不意味着缓存不能用了,因为服务器的资源可能还没有变,可通过与服务器协商,判断本地缓存是否可用。(协商缓存)
  4. 浏览器会在请求头中设置缓存标识,服务器根据缓存标识进行校验,如果资源未改变,则返回304状态码,通知浏览器使用本地缓存。由于服务器只返回header部分,不需返回响应主体部分,所以请求时间和报文大小大大减少。
  5. 若资源发生了改变,则服务器返回带有新主体的200响应。

强缓存:直接使用本地缓存 不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协商缓存:返回304(未修改) 使用本地缓存 返回200服务器返回新资源

②控制缓存有效期的字段

expires(http1.0)

  • 缓存在浏览器过期的时间  可能存在时间误差

catch-control

  • no-catch: 不使用本地缓存,要与服务器进行协商
  • no-store: 禁用缓存
  • max-age:缓存在多少秒后失效  可以设置max-age = 0 使每次访问时都进行刷新
  • private:客户端可以缓存
  • public: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可以缓存

③响应首部

lastModified

服务器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

ETag

资源的唯一标识

浏览器请求资源,服务器会在响应报文头中加入ETag标志,资源每次变更,Etag就会发生改变

④缓存再验证首部——浏览器请求首部字段

if-Modified-since:date

  • 自某个日期后资源发生了改变

if-None-Match:tag

  • 实体标签是否匹配

刷新对缓存的影响

第一次访问 200

按F5刷新(第二次访问) 304

按Ctrl+F5强制刷新 200

发布了3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 · 访问量 2914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yk5928/article/details/10271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