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各种状态码详解

众所周知,每一个HTTP响应都会带有一个状态码,不过对于很多开发者来说,平时使用最多的几个状态码无外乎就是200、400、404、500等。

那其 他众多状态码该应用在何种场景中,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哪些状态码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了。即便在Facebook这样的公司中,那些聪明的开发者所构建的API也可能只返回200。对于目前的绝大部分服务端接口层设计都会遵循REST规范,而REST规范中推荐选用标准的HTTP 状态码作为返回值。

目前HTTP状态码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1. 1xx:信息响应类,表示接收到请求并且继续处理
  2. 2xx:处理成功响应类,表示动作被成功接收、理解和接受
  3. 3xx:重定向响应类,为了完成指定的动作,必须接受进一步处理
  4. 4xx:客户端错误,客户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者是不能正确执行
  5. 5xx:服务端错误,服务器不能正确执行一个正确的请求

本文只列出常见的几个:

100:客户端应当继续发送请求。这个临时响应是用来通知客户端它的部分请求已经被服务器接收,且仍未被拒绝。客户端应当继续发送请求的剩余部分,或者如果请求已经完成,忽略这个响应。服务器必须在请求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最终响应。

200:请求已成功,请求所希望的响应头或数据体将随此响应返回。

203: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但返回的实体头部元信息不是在原始服务器上有效的确定集合,而是来自本地或者第三方的拷贝。当前的信息可能是原始版本的子集或者超集。例如,包含资源的元数据可能导致原始服务器知道元信息的超级。使用此状态码不是必须的,而且只有在响应不使用此状态码便会返回200 OK的情况下才是合适的。

400:1、语义有误,当前请求无法被服务器理解。除非进行修改,否则客户端不应该重复提交这个请求。  2、请求参数有误。

401:当前请求需要用户验证。

403:服务器已经理解请求,但是拒绝执行它。

404:请求失败,请求所希望得到的资源未被在服务器上发现。

500:服务器遇到了一个未曾预料的状况,导致了它无法完成对请求的处理。一般来说,这个问题都会在服务器的程序码出错时出现。

501:服务器不支持当前请求所需要的某个功能。

503:由于临时的服务器维护或者过载,服务器当前无法处理请求。

总之,http 状态码实在太多了。并且偶尔上层服务会封装、转换,http本身返回的错误码。这里不一一列出了。具体内容参考这个链接:HTTP错误码详解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amberJava/p/12433615.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