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时序---参数解释和刷新频率计算

1、LCD规格书中显示区域的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VSYNC和HSYNC是有宽度的,加上后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数解释:
HBP(Horizontal Back Porch)水平后沿:在每行或每列的象素数据开始输出时要插入的象
素时钟周期数
HFP(Horizontal Front Porch )水平前沿:在每行或每列的象素结束到LCD 行时钟输出脉冲
之间的象素时钟数
VBP(Vertical Back Porch)垂直后沿:在垂直同步周期之后帧开头时的无效行数
VFP(Vertical Front Porch)垂直前沿:本帧数据输出结束到下一帧垂直同步周期开始之
前的无效行数
HPW(HSYNC plus width)行同步脉宽 单位:像素时钟周期
VPW(VSYNC width)垂直同步脉宽 单位:显示一行的时间th

2、知道了上面的参数和LCD的时钟频率后,图像刷新率就可以计算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网上找的公式,我觉得还应该把VSYNC和HSYNC的宽度算进去。
3、LCD操作时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以下图为基准的参数,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eriod : 指一行像素数目/一列的行数
Active: 就是激活的像素/行,也就是有效的像素数目/有效的行。如果800x600, 那么行有800个active像素,列有600个active的行。
Blanking:H Blanking=left_margin+right_margin+hsync_len
V Blanking =upper_margin+lower_margin+vsync_len
即:628=600(可显示区域) + 28(vbp+vfp+vsyc=28)
1056=800(可显示区域) + 256(hbp+hfp+hsync=256)

发布了9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0 · 访问量 4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inron10/article/details/10342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