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知道Dubbo框架?

作为一个开发者,早期开发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一个服务器,将程序打包丢上去就可以了,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巨变,对于流量的要求非常之高,像这种垂直应用架构早已无法应对。比如说Tomcat,其默认配置的最大请求数是 150(同时支持150个并发),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将其参数改大。


但是并非参数越高越好,具体能承载多少并发还需要看服务器的硬件配置,CPU多大,能分配给JVM的内存多大,就算CPU性能超好,可分配给JVM的内存也很高,但是无形中,GC的活儿就干不完了。所以,当某个应用达到250以上并发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应用服务器的集群。我们可以看一下开发的历史演变过程,大概如下:

1、单一应用架构(统一部署)

2、应用和数据库单独部署(各用一台服务器)

3、应用和数据库集群部署(多台服务器)

4、数据库压力变大,读写分离(同样基于集群基础)

5、使用缓存技术加快速度(比如Redis)

6、数据库分库分表

7、应用分为不同的类型拆分(分布式)

总结起来,就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应用与应用之间的关系会变得相当复杂,大致有以下几个问题:

① 当服务越来越多时,服务URL配置管理变得相当困难,F5 硬件负载均衡器的单点压力也越来越大。

② 当进一步发展,服务间依赖关系变得错踪复杂,甚至分不清哪个应用要在哪个应用之前启动,架构关系繁杂。

③ 当服务的调用量越来越大,服务的容量问题就暴露出来,服务需要多少机器支撑?什么时候加机器?

伴随着这些问题的产生,Dubbo就产生了,那么什么是Dubbo呢?

Dubbo是远程服务调用的开源分布式框架,由阿里巴巴提供,使得应用可通过高性能的RPC 实现服务的输出和输入功能(以服务者与消费者的方式在dubbo上注册),可以和Spring框架无缝集成。

Dubbo可以做什么?

Dubbo三大核心能力:

1.远程通讯(面向接口的远程方法调用)
提供对多种基于长连接的NIO框架抽象封装,包括多种线程模型,序列化,以及“请求-响应”模式的信息交换方式。

2.集群容错(智能容错和负载均衡)
提供基于接口方法的透明远程过程调用,包括多协议支持,以及软负载均衡,失败容错,地址路由,动态配置等集群支持。

3.自动发现(服务自动注册和发现)
基于注册中心目录服务,使服务消费方能动态的查找服务提供方,使地址透明,使服务提供方可以平滑增加或减少机器。

上一张图乃摘自官网的介绍图,其中各角色表示如下:

Provider————暴露服务的服务提供方

Consumer————调用远程服务的服务消费方

Registry————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注册中心

Monitor—————统计服务的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的监控中心

Container———服务运行容器

所以,Dubbo大致就是生产者-消费者加注册中心和监控中心,用于管理提供方提供的url,以及管理整个过程的框架,其具体能做的事情大致如下:
1)透明化的远程方法调用,就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方法,只需简单配置,没有任何API侵入。      
2)软负载均衡及容错机制,可在内网替代F5等硬件负载均衡器,降低成本,减少单点。
3)服务自动注册与发现,不再需要写死服务提供方地址,注册中心基于接口名查询服务提供者的IP地址,并且能够平滑添加或删除服务提供者。

其优势在于:

当垂直应用越来越多,应用之间交互不可避免,将核心业务抽取出来,作为独立的服务,逐渐形成稳定的服务中心,使前端应用能更快速的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Dubbo采用全spring配置方式,透明化接入应用,对应用没有任何API侵入,只需用Spring加载Dubbo的配置即可,Dubbo基于Spring的Schema扩展进行加载。

发布了19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0 · 访问量 5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9309402/article/details/10453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