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与主祷文

前文分析了十诫的结构, 主祷文也同样可以分为十条.

先看前五条:

1 Our Father in heaven,
    2 ​​​​​​​hallowed be your name. ​​​
        ​​​​​​​​3 Your kingdom come,
    ​​​​​​​4 your will be done,
​​​​​​​5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从结构看2,3,4是一组, 说5是单修饰4是没道理的, 5是整部分的结束句. 难道只有神的旨意在地如天吗? 神的名与国也都要在地如天才对. 神的国是中心, 她上承载神的名, 下行神的旨意. 1的天与5的地是对应的. 天上的父要在地上与人同住. 若说天代表上帝(的居所), 则地则代表人, 人是从地而出的, 又要治理这地.

而十诫前五条同样有:

1 !偶像
    2 !妄称主名
        3 安息日
    4 孝敬父母
5 !杀人

安息日对应神的国, 而主的名首先承载在父母身上. 1中是不可雕刻偶像(image), 而5中的人正是上帝的形象(image), 1是禁止人用别的形象代替神, 而5是禁止人毁坏神的形象. 1中是天上的形象, 2是地上的形象, 这与主祷文是何其相似.

所以, 前文对主祷文的划分是合理的. 这并非说主祷文要分为十条, 而是说其有这样的结构.

既然前五条是对称结构, 那后五条呢?

6 不可奸淫
    7 不可偷盗
        8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9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
10 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 仆, 婢, 牛, 驴, 并他一切所有的

10似乎是6的原因/动机, 因为贪恋人的妻子才会奸淫吧. 9/7类似, 贪恋房屋而偷盗. 8是行动与内心交汇的地方–嘴巴.

有趣的是1-5与6-10之间似乎也有对应关系:

 
1 !偶像 6 不可奸淫 淫乱与偶像是相关的
2 !妄称主名 7 不可偷盗 虚载主名就是偷窃上帝
3 安息日 8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害人与安息日是相悖的
4 孝敬父母 9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 父母是子女的房屋?
5 !杀人 10 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 杀人越货?

主祷文后五条也类似:

​​​​​​​​6 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
    ​​​​​​7 ​​and forgive us our debts,
        ​​​​8 ​​​as we also have forgiven our debtors. ​​​
    ​​​​​​​​9 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
​​​​​​​10 but deliver us from evil. ​​​

这样主祷文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是讲天父的事, 永恒的事, 后段是讲我们的事, 今日的事.

这两段之间又有一个平行结构:

十诫与主祷文 大专栏  >
 
天父 日用饮食 我们所需要的天父都知道
名为圣 赦免我们的债 我们承载/亏欠天父的名
国降临 免别人的债 神的国-安息-免别人的债
旨意行 !试探 愿神体恤我们, 但愿神的旨意照他的意思成全
地-天 拯救我们 我们生活在地上恶者中间, 但却是不属于地

有意思的是, 主祷文与十诫之间有一定的对应性:

x
A 1 !偶像 2 !妄称主名 1 天父 2 名为圣
B 3 安息日 4 父母 2 国降临 4 旨意遵行
C 5 !杀人 6 !奸淫 5 在地如天 6 日用饮食
D 7 !偷盗 8 !假见证 7 免债 8 免别人债
E 9 !贪恋房屋 10 ! 贪恋其它 9 试探 10 恶者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主祷文整理成如十诫一样的左右形式: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十诫与主祷文的相似并不奇怪. 昔日上帝与以色列立约, 摩西从西奈山领受十诫, 而登山宝训是基督颁布的天国律法, 主祷文是刻在肉心上的约版生发出的对上帝的回应.

那么, 该如何看待前文的左右结构与本文的上下结构呢? 这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的. 我们分类的时候可以按照颜色分也可以按照材料分, 人可以分为男女也可以分为老中青. 角度不同自然结果不同, 但这两角度都值得更多的揣摩.

这两种结构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 就是奥古斯丁式的对十诫的划分. 当下流行的十诫分法则把这优雅而威严的结构破坏掉了, 同时毁掉的是其所承载的丰富内涵.

当代教会倾向于认为祷告是很随意的, 是以感情为主的, 而律法是冷酷无情的. 但从本文的视角来看, 既然主祷文与十诫是对应关系, 则两者就犹如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了, 又好比是磁铁的两极, 两者看似南辕北辙, 实则是心意相通互为表里的. 如果在实践上将祷告与律法割裂开来, 甚至是对立起来, 是与主祷文的教导背道而驰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liuzhongrong/p/1236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