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逻辑地址与线性地址


做《操作系统》助教的过程中无意间学到的一点新知识。

A.问题起源

逻辑地址对程序来说实际上是个偏移地址,从0开始,它依赖于段基址组合成一个线性地址。段基址+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线性地址经过硬件计算出相应的页表地址和页内偏移,从而得到物理地址。
到这里时,直觉上会认为这样的过程很麻烦,因为要经过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的两次转换。在网上查资料后发现很多人说分段其实是一个冗余的操作,并且给了一个例子:Linux的所有段的段基址都是从0开始的!这一说法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因为之前上的《操作系统》课程都在讲分段的这个好处那个好处,而且我也无法理解如果所有段基址都从0开始,那不同的程序之间如何做到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的转换不产生混淆。

B.分段的起源

分段最早用在16位ALU的时候,总线地址提到了20位,因此CPU无法计算,于是采用了分段。寄存器里保存16位段基址,再将16位偏移的前12位和段基址相加,偏移最后四位补在最后就得到了一个20位地址。这相当于是说段基址必须是16的倍数。

C.为什么不需要分段了?

因为只用分页就足够了。我们把线性地址整合到进程里就可以了,这实际上与分段是一个道理的。
例如,在分页机制里,我们直接把页表的地址分配给进程不就好了吗?一个新的进程被加载时,系统分配一个页表地址保存在进程的PCB里,这与分配一个段基址如出一辙。之后调用进程时,把页表地址读进寄存器,逻辑地址提供页表索引和页内偏移不就可以找到任意内存位置了吗?为不同的进程分配不同的起始页表地址,因此避免了混淆。当然,这个例子是我自己想的,可能思想是对的,但细节不一定正确。

D.分段为何还存在,Linux做了什么?

因为Intel是CPU霸权,它一直在向上兼容古老的分段机制,延续至今。而Linux实际上是想要抛弃掉这一冗余设计的,但为了适配Intel的CPU,就必须要有分段。于是Linux做了一个“假的”分段——没错,把所有的段地址都设为0。于是在Linux里,逻辑地址的值=线性地址的值。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zengkefu/p/5452792.html
https://www.cnblogs.com/kukudi/p/11416993.html
https://blog.csdn.net/dake_160413/article/details/78928917
https://blog.csdn.net/chengbozhe/article/details/39829483?utm_source=blogxgwz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布了1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452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c199706/article/details/10307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