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垃圾回收机制

1、引用计数

即是内存管理手段,又是垃圾回收机制。当对象引用计数降为0时,说明没有任何引用指向该对象,则回收。但出现循环引用的话,引用计数机制不再起作用。

2、标记清除

如果两个对象引用计数都为1,但仅仅存在他们之间的循环引用,那么这两个对象都回收的,也就是说虽然引用计数虽然表现为非0,但实际有效引用计数为0,所以先将引用摘掉,就会得出这两个对象的有效计数。

3、分代回收

从前面“标记-清除”这样的垃圾收集机制来看,这种垃圾收集机制所带来的额外操作实际上与系统 中总的内存块的数量是相关的,当需要回收的内存块越多时,垃圾检测带来的额外操作就越多,而垃圾 回收带来的额外操作就越少;反之,当需回收的内存块越少时,垃圾检测就将比垃圾回收带来更少的额 外操作。
举个例子:
当某些内存块 M 经过了 3 次垃圾收集的清洗之后还存活时,我们就将内存块 M 划到一个集合A 中去,而新分配的内存都划分到集合 B 中去。当垃圾收集开始工作时,大多数情况都只对集合 B 进 行垃圾回收,而对集合 A 进行垃圾回收要隔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进行,这就使得垃圾收集机制需要处 理的内存少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集合 B 中的某些内存块由于存活时间长而会被转 移到集合 A 中,当然,集合 A 中实际上也存在一些垃圾,这些垃圾的回收会因为这种分代的机制而 被延迟。

内存池:

  1. Python 的内存机制呈现金字塔形状,-1,-2 层主要有操作系统进行操作;
  2. 第 0 层是 C 中的 malloc,free 等内存分配和释放函数进行操作;
  3. 第 1 层和第 2 层是内存池,有 Python 的接口函数 PyMem_Malloc 函数实现,当对象小于
    256K 时有该层直接分配内存;
  4. 第 3 层是最上层,也就是我们对 Python 对象的直接操作;
    Python 在运行期间会大量地执行 malloc 和 free 的操作,频繁地在用户态和核心态之间进行切
    换,这将严重影响 Python 的执行效率。为了加速 Python 的执行效率,Python 引入了一个内存池 机制,用于管理对小块内存的申请和释放。
    Python 内部默认的小块内存与大块内存的分界点定在 256 个字节,当申请的内存小于 256 字节 时,PyObject_Malloc 会在内存池中申请内存;当申请的内存大于 256 字节时,PyObject_Malloc 的 行为将蜕化为 malloc 的行为。当然,通过修改 Python 源代码,我们可以改变这个默认值,从而改 变 Python 的默认内存管理行为。

调优手段(了解)

1.手动垃圾回收
2.调高垃圾回收阈值
3.避免循环引用(手动解循环引用和使用弱引用)
转载于:Copyright©2018 黑马程序员 http://www.itheima.com

发布了3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0 · 访问量 2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4358193/article/details/10318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