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学,聊聊我对小学课程的理解

虽然儿子离上小学还有还几年,但如题的问题已经思考了好几次,说说我的理解,欢迎讨论。

人的一生,正式的“学习”,可以算是小学开始,于是,“最先有哪几门课”的设计,就是个大问题了,小了说是影响每个人的一辈子,大了说是影响一个社会的未来。

先看个典型的小学一年级课表。

640?wx_fmt=jpeg

最重头戏的就是语文和数学,为什么?

在我看来,一个人需要学习的最重要东西就是“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需要的三大要素是——

信息输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输出能力,然后形成闭环。

语文课,就是训练听说读写,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

数学课,就是训练逻辑,练习信息处理能力;

现在的小学,比我们这代人增加了一点外语课,这很好,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多语言的训练,可以让思维模型更多元。

另外几门,通常被叫做副课(是吧?

美术/音乐课,也是一种视听输入,但和语文不同,这是非结构化的输入,对于培养感性能力很重要,将来谁不得站在“科学与艺术的数字路口”徘徊一阵子呢。

体育课,多多益善吧,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协作的精神,模拟将来会碰到的各种“竞争与合作”。

思想品德课,这类课,可以算是大环境适应相关的练习,所以根据环境不同,讲授的内容会很不一样。 

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还有一个科学课,这也是为了培养理性思维,毕竟数学太理论了、太硬了,还要有点偏软的实验科学,这门课在中学会分化为物理、化学和生物。

而历史和地理,是进入中学才有的课程,这两门课也非常关键,但对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要等孩子的认知发育到位才开设。

历史课,是为了培养时间大局观;

地理课,是为了培养空间大局观;

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有了以上两个大局观,对养成个人的三观有很大好处。

闲扯完毕。

发布了55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54 · 访问量 55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iamsujie/article/details/10057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