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Redis数据库入门教程

【本教程目录】

1. redis是什么
2.redis
的作者何许人也
3.
谁在使用redis
4.
学会安装redis
5.
学会启动redis
6.
使用redis客户端
7.redis
数据结构简介
8.redis
数据结构 – strings
9.redis
数据结构 – lists
10.redis
数据结构集合
11.redis
数据结构有序集合
12.redis
数据结构哈希
13.
聊聊redis持久化两种方式
14.
聊聊redis持久化 – RDB
15.
聊聊redis持久化 – AOF
16.
聊聊redis持久化 – AOF重写
17.
聊聊redis持久化如何选择RDBAOF
18.
聊聊主从用法
19.
聊聊主从同步原理
20.
聊聊redis的事务处理
21.
教你看懂redis配置简介
22.
教你看懂redis配置 -通用
23.
教你看懂redis配置快照
24.
教你看懂redis配置复制
25.
教你看懂redis配置安全
26.
教你看懂redis配置 -限制
27.
教你看懂redis配置追加模式
28.
教你看懂redis配置 – LUA脚本
29.
教你看懂redis配置慢日志
30.
教你看懂redis配置事件通知
31.
教你看懂redis配置高级配置

redis是什么】

 

Redis是一个开源,高级的键值存储和一个适用的解决方案,用于构建高性能,可扩展的Web应用程序。

Redis有三个主要特点,使它优越于其它键值数据存储系统 -

·        Redis将其数据库完全保存在内存中,仅使用磁盘进行持久化。

·        与其它键值数据存储相比,Redis有一组相对丰富的数据类型。

·        Redis可以将数据复制到任意数量的从机中。

Redis官方网网站是:http://www.redis.io/ ,如下:

Redis的优点

以下是Redis的一些优点。

·        异常快 - Redis非常快,每秒可执行大约110000次的设置(SET)操作,每秒大约可执行81000次的读取/获取(GET)操作。

·        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 - Redis支持开发人员常用的大多数数据类型,例如列表,集合,排序集和散列等等。这使得Redis很容易被用来解决各种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哪些问题可以更好使用地哪些数据类型来处理解决。

·        操作具有原子性 - 所有Redis操作都是原子操作,这确保如果两个客户端并发访问,Redis服务器能接收更新的值。

·        多实用工具 - Redis是一个多实用工具,可用于多种用例,如:缓存,消息队列(Redis本地支持发布/订阅),应用程序中的任何短期数据,例如,web应用程序中的会话,网页命中计数等。

Redis与其他键值存储系统

·        Redis是键值数据库系统的不同进化路线,它的值可以包含更复杂的数据类型,可在这些数据类型上定义原子操作。

·        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但在磁盘数据库上是持久的,因此它代表了一个不同的权衡,在这种情况下,在不能大于存储器(内存)的数据集的限制下实现非常高的写和读速度。

·        内存数据库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与磁盘上的相同数据结构相比,复杂数据结构在内存中存储表示更容易操作。因此,Redis可以做很少的内部复杂性。

 

redis的作者何许人也】

这位便是redis的作者,他叫Salvatore Sanfilippo,来自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现在居住在卡塔尼亚。目前供职于Pivotal公司。

他使用的网名是antirez,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他的博客逛逛,地址是antirez.com,当然也可以去follow他的github,地址是http://github.com/antirez

【谁在使用redis

Blizzarddiggstackoverflowgithubflickr …

【学会安装redis

1.离线安装:

redis.io下载最新版redis-X.Y.Z.tar.gz后解压tar -zxvf  redis-X.Y.Z.tar.gz,然后进入redis-X.Y.Z文件夹后直接make即可,安装非常简单。

安装完成之后make test进行测试,看安装是否完全。

如果安装完全会出现上图提示。

make成功后会在src文件夹下产生一些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包括redis-serverredis-cli等等:

src文件夹下执行如下命令:

$ find . -type f-executable
./redis-benchmark //
用于进行redis性能测试的工具
./redis-check-dump //
用于修复出问题的dump.rdb文件
./redis-cli //redis
的客户端
./redis-server //redis
的服务端
./redis-check-aof //
用于修复出问题的AOF文件
./redis-sentinel //
用于集群管理

 

2.在线安装:

[yiibai@ubuntu:~]$sudo apt-get update

[yiibai@ubuntu:~]$sudo apt-get install redis-server

【学会启动redis

启动redis非常简单,直接./redis-server就可以启动服务端了,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指定要加载的配置文件:

默认情况下,redis-server会以非daemon的方式来运行,且默认服务端口为6379

 在开启redis服务端的时候,需要再打开一个终端启动客户端。

 

【使用redis客户端】

Redis中,在Redis的根目录下有一个配置文件(redis.conf)。当然您可以通过Redis CONFIG命令获取和设置所有的Redis配置。

语法
以下是Redis中的CONFIG命令的基本语法。

redis127.0.0.1:6379> CONFIG GET CONFIG_SETTING_NAME

Shell

示例

redis127.0.0.1:6379> CONFIG GET loglevel 

1)"loglevel"

2)"notice"

Shell

要获取所有配置设置,请使用*代替CONFIG_SETTING_NAME

示例

redis127.0.0.1:6379> CONFIG GET *

  1) "dbfilename"

  2) "dump.rdb"

  3) "requirepass"

  4) ""

  5) "masterauth"

  6) ""

  7) "unixsocket"

  8) ""

  9) "logfile"

 10)"/var/log/redis/redis-server.log"

 11) "pidfile"

 12)"/var/run/redis/redis-server.pid"

 13) "maxmemory"

 14) "3221225472"

 15) "maxmemory-samples"

 16) "3"

 17) "timeout"

 18) "0"

要更新配置,可以直接编辑redis.conf文件,也可以通过CONFIG set命令更新配置。

语法
以下是CONFIG SET命令的基本语法。

redis127.0.0.1:6379> CONFIG SET CONFIG_SETTING_NAME NEW_CONFIG_VALUE

Shell

示例

redis127.0.0.1:6379> CONFIG SET loglevel "notice"

OK

redis127.0.0.1:6379> CONFIG GET loglevel 

1)"loglevel"

2) "notice"



//
通过客户端来关闭redis服务端
127.0.0.1:6379> shutdown 
127.0.0.1:6379>

 Redis命令是用于在Redis服务器上执行一些操作。
要在Redis服务器上运行命令,需要一个Redis客户端。Redis客户端在Redis包中有提供,这个包在我们前面的安装教程中就有安装过了。

语法
以下是Redis客户端的基本语法。

[yiibai@ubuntu:~]$redis-cli

Shell

示例
以下示例说明了如何启动Redis客户端。

要启动Redis客户端,请打开终端并键入命令redis-cli这将连接到您的本地Redis服务器,现在可以运行任何的Redis命令了。

[yiibai@ubuntu:~]$redis-cli

redis127.0.0.1:6379>

redis127.0.0.1:6379> PING 

PONG

Shell

在上面的示例中,连接到到在本地机器上运行的Redis服务器并执行PING命令,该命令检查服务器是否正在运行。

在远程服务器上运行命令

要在Redis远程服务器上运行命令,需要通过客户端redis-cli连接到服务器

语法

[yiibai@ubuntu:~]$redis-cli -h host -p port -a password

Shell

示例
以下示例显示如何连接到Redis远程服务器,在主机(host)127.0.0.1,端口(port)6379上运行,并使用密码为 mypass

[yiibai@ubuntu:~]$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mypass"

redis127.0.0.1:6379>

redis127.0.0.1:6379> PING 

PONG

 

redis数据结构简介】

Redis支持5种数据类型。

redis是一种高级的key:value存储系统,而关于key,有几个点要提醒大家:

1.key不要太长,尽量不要超过1024字节,这不仅消耗内存,而且会降低查找的效率;
2.key
也不要太短,太短的话,key的可读性会降低;
3.
在一个项目中,key最好使用统一的命名模式,例如user:10000:passwd

redis数据结构 – strings

 

字符串

Redis中的字符串是一个字节序列。Redis中的字符串是二进制安全的,这意味着它们的长度不由任何特殊的终止字符决定。因此,可以在一个字符串中存储高达512兆字节的任何内容。

示例

redis127.0.0.1:6379> set name "yiibai.com"

OK

redis127.0.0.1:6379> get name

"yiibai.com"

Shell

在上面的示例中,setgetRedis命令,nameRedis中使用的键,yiibai.com是存储在Redis中的字符串的值。

- Redis命令不区分大小写,如SET,Setset都是同一个命令。字符串值的最大长度为 512MB

redis数据结构哈希】

hashes存的是字符串和字符串值之间的映射,比如一个用户要存储其全名、姓氏、年龄等等,就很适合使用哈希。

有关hashes的操作,同样很丰富,需要时,大家可以从这里查询

 

散列/哈希

Redis散列/哈希(Hashes)键值对的集合。Redis散列/哈希是字符串字段和字符串值之间的映射。因此,它们用于表示对象。

示例:
//
建立哈希,并赋值
127.0.0.1:6379> HMSET user:001 username antirez password P1pp0 age 34 
OK
//
列出哈希的内容
127.0.0.1:6379> HGETALL user:001 
1) "username"
2) "antirez"
3) "password"
4) "P1pp0"
5) "age"
6) "34"
//
更改哈希中的某一个值
127.0.0.1:6379> HSET user:001 password 12345 
(integer) 0
//
再次列出哈希的内容
127.0.0.1:6379> HGETALL user:001 
1) "username"
2) "antirez"
3) "password"
4) "12345"
5) "age"
6) "34"

 

在上述示例中,散列/哈希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包含用户的基本信息的用户对象。这里HMSETHGETALLRedis的命令,而ukey是键的名称。

每个散列/哈希可以存储多达2^32 - 1个健-值对(超过40亿个)

redis数据结构 – lists

 

列表

Redis列表只是字符串列表,按插入顺序排序。您可以向Redis列表的头部或尾部添加元素。

首先要明确一点,redis中的lists在底层实现上并不是数组,而是链表,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具有上百万个元素的lists来说,在头部和尾部插入一个新元素,其时间复杂度是常数级别的,比如用LPUSH10个元素的lists头部插入新元素,和在上千万元素的lists头部插入新元素的速度应该是相同的。

虽然lists有这样的优势,但同样有其弊端,那就是,链表型lists的元素定位会比较慢,而数组型lists的元素定位就会快得多。

lists的常用操作包括LPUSHRPUSHLRANGE等。我们可以用LPUSHlists的左侧插入一个新元素,用RPUSHlists的右侧插入一个新元素,用LRANGE命令从lists中指定一个范围来提取元素。

 

 

示例

redis127.0.0.1:6379> lpush alist redis

(integer) 1

redis127.0.0.1:6379> lpush alist mongodb

(integer) 2

redis 127.0.0.1:6379>lpush alist sqlite

(integer) 3

redis127.0.0.1:6379> lrange alist 0 10 

 

1)"sqlite"

2)"mongodb"

3)"redis"

Shell

列表的最大长度为2^32 - 1个元素(4294967295,每个列表可容纳超过40亿个元素)

有人说,如果只使用redis中的字符串类型,且不使用redis的持久化功能,那么,redis就和memcache非常非常的像了。这说明strings类型是一个很基础的数据类型,也是任何存储系统都必备的数据类型。


字符串类型的用法就是这么简单,因为是二进制安全的,所以你完全可以把一个图片文件的内容作为字符串来存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字符串类型进行数值操作:


127.0.0.1:6379> set mynum "2"
OK
127.0.0.1:6379> get mynum
"2"
127.0.0.1:6379> incr mynum
(integer) 3
127.0.0.1:6379> get mynum
"3"

 

看,在遇到数值操作时,redis会将字符串类型转换成数值。

由于INCR等指令本身就具有原子操作的特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redisINCRINCRBYDECRDECRBY等指令来实现原子计数的效果,假如,在某种场景下有3个客户端同时读取了mynum的值(值为2),然后对其同时进行了加1的操作,那么,最后mynum的值一定是5。不少网站都利用redis的这个特性来实现业务上的统计计数需求。

 

lists的应用相当广泛,随便举几个例子:

1.我们可以利用lists来实现一个消息队列,而且可以确保先后顺序,不必像MySQL那样还需要通过ORDER BY来进行排序。
2.
利用LRANGE还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分页的功能。
3.
在博客系统中,每片博文的评论也可以存入一个单独的list中。

redis数据结构集合】

redis的集合,是一种无序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顺序。

集合相关的操作也很丰富,如添加新元素、删除已有元素、取交集、取并集、取差集等。我们来看例子:

 

集合

Redis集合是字符串的无序集合。在Redis中,您可以添加,删除和测试成员存在的时间O(1)复杂性。

示例


//
向集合myset中加入一个新元素"one"
127.0.0.1:6379> sadd myset "one" 
(integer) 1
127.0.0.1:6379> sadd myset "two"
(integer) 1
//
列出集合myset中的所有元素
127.0.0.1:6379> smembers myset 
1) "one"
2) "two"
//
判断元素1是否在集合myset中,返回1表示存在
127.0.0.1:6379> sismember myset "one" 
(integer) 1
//
判断元素3是否在集合myset中,返回0表示不存在
127.0.0.1:6379> sismember myset "three" 
(integer) 0
//
新建一个新的集合yourset
127.0.0.1:6379> sadd yourset "1" 
(integer) 1
127.0.0.1:6379> sadd yourset "2"
(integer) 1
127.0.0.1:6379> smembers yourset
1) "1"
2) "2"
//
对两个集合求并集
127.0.0.1:6379> sunion myset yourset 
1) "1"
2) "one"
3) "2"
4) "two"

 

对于集合的使用,也有一些常见的方式,比如,QQ有一个社交功能叫做好友标签,大家可以给你的好友贴标签,比如大美女土豪欧巴等等,这时就可以使用redis的集合来实现,把每一个用户的标签都存储在一个集合之中。

 

注意如果一个元素被添加了两次,但是由于集合的唯一属性,所以它只算添加一次。

一个集合中的最大成员数量为2^32 - 1(4294967295,每个集合中元素数量可达40亿个)个。

redis数据结构有序集合】

redis不但提供了无需集合(sets),还很体贴的提供了有序集合(sorted sets)。有序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关联一个序号(score),这便是排序的依据。

很多时候,我们都将redis中的有序集合叫做zsets,这是因为在redis中,有序集合相关的操作指令都是以z开头的,比如zrangezaddzrevrangezrangebyscore等等

 

可排序集合

Redis可排序集合类似于Redis集合,是不重复的字符集合。不同之处在于,排序集合的每个成员都与分数相关联,这个分数用于按最小分数到最大分数来排序的排序集合。虽然成员是唯一的,但分数值可以重复。

示例


127.0.0.1:6379> zadd myzset 1 baidu.com 
(integer) 1
//
myzset中新增一个元素360.com,赋予它的序号是3
127.0.0.1:6379> zadd myzset 3 360.com 
(integer) 1
//
myzset中新增一个元素google.com,赋予它的序号是2
127.0.0.1:6379> zadd myzset 2 google.com 
(integer) 1
//
列出myzset的所有元素,同时列出其序号,可以看出myzset已经是有序的了。
127.0.0.1:6379> zrange myzset 0 -1 with scores 
1) "baidu.com"
2) "1"
3) "google.com"
4) "2"
5) "360.com"
6) "3"
//
只列出myzset的元素
127.0.0.1:6379> zrange myzset 0 -1 
1) "baidu.com"
2) "google.com"
3) "360.com"

Shell

 

Redis命令–HyperLogLog

Redis HyperLogLog是一种使用随机化的算法,以少量内存提供集合中唯一元素数量的近似值。

HyperLogLog 可以接受多个元素作为输入,并给出输入元素的基数估算值:

·        基数:集合中不同元素的数量。比如 {‘apple’, ‘banana’, ‘cherry’, ‘banana’,‘apple’} 的基数就是 3

·        估算值:算法给出的基数并不是精确的,可能会比实际稍微多一些或者稍微少一些,但会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HyperLogLog 的优点是,即使输入元素的数量或者体积非常非常大,计算基数所需的空间总是固定的、并且是很小的。

Redis 里面,每个 HyperLogLog 键只需要花费 12 KB 内存,就可以计算接近 2^64 个不同元素的基数。这和计算基数时,元素越多耗费内存就越多的集合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因为 HyperLogLog 只会根据输入元素来计算基数,而不会储存输入元素本身,所以
HyperLogLog
不能像集合那样,返回输入的各个元素。

示例

redis 127.0.0.1:6379>PFADD mykey "redis" 

1) (integer)1 

redis127.0.0.1:6379> PFADD mykey "mongodb" 

1) (integer)1 

redis127.0.0.1:6379> PFADD mykey "mysql" 

1) (integer)1 

redis127.0.0.1:6379> PFCOUNT mykey 

(integer) 3

Shell

Redis集排序集合命令

下表列出了 HyperLogLog 相关的一些基本命令。

序号

命令

说明

1

PFADD key element [element …]

将指定的元素添加到指定的HyperLogLog 中。

2

PFCOUNT key [key …]

返回给定 HyperLogLog 的基数估算值。

3

PFMERGE destkey sourcekey [sourcekey …]

将多个 HyperLogLog 合并为一个 HyperLogLog

Redis命令–发送订阅】

Redis发布订阅(pub/sub)是一种消息通信模式:发送者(pub)发送消息,订阅者(sub)接收消息。
Redis
发布订阅(pub/sub)实现了消息系统,发送者(redis术语中称为发布者)在接收者(订阅者)接收消息时发送消息。传送消息的链路称为信道。

Redis中,客户端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信道。

示例

以下示例说明了发布用户概念的工作原理。在以下示例中,一个客户端订阅名为redisChat的信道。

redis127.0.0.1:6379> SUBSCRIBE redisChat 

Reading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subscribe"

2)"redisChat"

3) (integer) 1

Shell

现在,两个客户端在名称为redisChat的相同信道上发布消息,并且上述订阅的客户端接收消息。

redis127.0.0.1:6379> PUBLISH redisChat "Redis is a great cachingtechnique" 

(integer) 1 

redis127.0.0.1:6379> PUBLISH redisChat "Learn redis by yiibai" 

(integer) 1  

1)"message"

2)"redisChat"

3) "Redis isa great caching technique"

1)"message"

2)"redisChat"

3) "Learnredis by yiibai"

Shell

Redis发布订阅命令

下表列出了与Redis发布订阅相关的一些基本命令。

序号

命令

说明

1

P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订阅一个或多个符合给定模式的频道。

2

PUBSUB subcommand [argument [argument …]]

查看订阅与发布系统状态。

3

PUBLISH channel message

将信息发送到指定的频道。

4

PUN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退订所有给定模式的频道。

5

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订阅给定的一个或多个频道的信息。

6

UN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退订给定的频道。

Redis命令–事务】

Redis事务允许在单个步骤中执行一组命令。以下是事务的两个属性:

·        事务中的所有命令作为单个隔离操作并按顺序执行。不可以在执行Redis事务的中间向另一个客户端发出的请求。

·        Redis事务也是原子的。原子意味着要么处理所有命令,要么都不处理。

语法示例

Redis事务由命令MULTI命令启动,然后需要传递一个应该在事务中执行的命令列表,然后整个事务由EXEC命令执行。

redis127.0.0.1:6379> MULTI

OK

List of commandshere

redis127.0.0.1:6379> EXEC

Shell

示例

以下示例说明了如何启动和执行Redis事务。

redis127.0.0.1:6379> MULTI

OK

redis127.0.0.1:6379> SET mykey "redis"

QUEUED

redis127.0.0.1:6379> GET mykey

QUEUED

redis127.0.0.1:6379> INCR visitors

QUEUED

redis127.0.0.1:6379> EXEC 

1) OK

2)"redis"

3) (integer) 1

Shell

Redis事务命令

下表列出了与Redis事务相关的一些基本命令。

序号

命令

说明

1

DISCARD

丢弃在MULTI之后发出的所有命令

2

EXEC

执行MULTI后发出的所有命令

3

MULTI

标记事务块的开始

4

UNWATCH

取消 WATCH 命令对所有 key 的监视。

5

WATCH key [key …]

监视给定的键以确定MULTI / EXEC块的执行

 

Redis命令–脚本】

Redis脚本用于使用Lua解释器来执行脚本。从Redis 2.6.0版开始内置到Redis中。使用脚本的命令是EVAL命令。

语法

以下是EVAL命令的基本语法。

redis127.0.0.1:6379> EVAL script numkeys key [key ...] arg [arg ...]

Shell

示例

以下示例说明了Redis脚本的工作原理。

redis127.0.0.1:6379> EVAL "return {KEYS[1],KEYS[2],ARGV[1],ARGV[2]}" 2key1

key2 first second 

1)"key1"

2)"key2"

3)"first"

4)"second"

Shell

Redis事务命令

下表列出了与Redis脚本相关的一些基本命令。

序号

命令

说明

1

EVAL script numkeys key [key …] arg [arg …]

执行一个Lua脚本。

2

EVALSHA sha1 numkeys key [key …] arg [arg …]

执行一个Lua脚本。

3

SCRIPT EXISTS script [script …]

检查脚本缓存中是否存在脚本。

4

SCRIPT FLUSH

从脚本缓存中删除所有脚本。

5

SCRIPT KILL

杀死当前正在执行的脚本。

6

SCRIPT LOAD script

将指定的Lua脚本加载到脚本缓存中。

Redis命令–连接】

Redis中的连接命令基本上是用于管理与Redis服务器的客户端连接。

示例

以下示例说明客户端如何向Redis服务器验证自身,并检查服务器是否正在运行。

redis127.0.0.1:6379> AUTH "password"

OK

redis127.0.0.1:6379> PING

PONG

Shell

Redis连接命令

下表列出了与Redis连接相关的一些基本命令。

序号

命令

说明

1

AUTH password

使用给定的密码验证服务器

2

ECHO message

打印给定的字符串信息

3

PING

检查服务器是否正在运行

4

QUIT

关闭当前连接

5

SELECT index

更改当前连接的所选数据库

 

Redis服务器命令基本上是用于管理Redis服务器。

 

 作者:初生不惑 Java技术QQ群:227270512 / Linux QQ群:479429477

Redis在配置的监听TCP端口和Unix套接字上等待和接受客户端的连接(如果已启用)。 当接受新的客户端连接时,执行以下操作 -

·        由于Redis使用复用和非阻塞I/O,因此客户端套接字处于非阻塞状态。

·        设置TCP_NODELAY选项是为了确保连接不延迟。

·        创建可读文件事件,以便Redis能够在套接字上读取新数据时收集客户端查询。

最大客户数

在Redis配置文件(redis.conf)中,有一个名称为maxclients的属性,它描述了可以连接到Redis的客户端的最大数量。

以下是命令的基本语法。

127.0.0.1:6379>config get maxclients

1)"maxclients"

2)"3984"

Shell

默认情况下,此属性设置为10000(取决于操作系统的文件描述符限制的最大数量),但您可以更改此属性。

示例

在以下示例中,我们已将客户端的最大数目设置为100000,并启动服务器。

yiibai@ubuntu:~$redis-server --maxclients 100000

Shell

客户端命令

编号

命令

描述

1

CLIENT LIST

返回连接到Redis服务器的客户端列表

2

CLIENT SETNAME

为当前连接分配/设置新的名称

3

CLIENT GETNAME

返回由CLIENT SETNAME设置的当前连接的名称

4

CLIENT PAUSE

这是一个连接控制命令,能够将所有Redis客户端按指定的时间量(以毫秒为单位)挂起

5

CLIENT KILL

此命令关闭指定的客户端连接。

 

 

 

Redis命令–服务器】

示例

以下示例说明了如何获取有关服务器的所有统计信息和信息。

127.0.0.1:6379>info

# Server

redis_version:2.8.4

redis_git_sha1:00000000

redis_git_dirty:0

redis_build_id:8f6097d7914679ca

redis_mode:standalone

os:Linux3.19.0-25-generic i686

arch_bits:32

multiplexing_api:epoll

gcc_version:4.8.2

process_id:1004

run_id:1e53acea2aa628199c4e438a3ed815d96eebc036

tcp_port:6379

uptime_in_seconds:888450

uptime_in_days:10

hz:10

lru_clock:1861984

config_file:/etc/redis/redis.conf

 

# Clients

connected_clients:1

client_longest_output_list:0

client_biggest_input_buf:0

blocked_clients:0

 

# Memory

used_memory:424872

used_memory_human:414.91K

used_memory_rss:6709248

used_memory_peak:424464

used_memory_peak_human:414.52K

used_memory_lua:22528

mem_fragmentation_ratio:15.79

mem_allocator:jemalloc-3.4.1

 

# Persistence

loading:0

rdb_changes_since_last_save:0

rdb_bgsave_in_progress:0

rdb_last_save_time:1486607123

rdb_last_bgsave_status:ok

rdb_last_bgsave_time_sec:0

rdb_current_bgsave_time_sec:-1

aof_enabled:0

aof_rewrite_in_progress:0

aof_rewrite_scheduled:0

aof_last_rewrite_time_sec:-1

aof_current_rewrite_time_sec:-1

aof_last_bgrewrite_status:ok

 

# Stats

total_connections_received:1

total_commands_processed:263

instantaneous_ops_per_sec:0

rejected_connections:0

sync_full:0

sync_partial_ok:0

sync_partial_err:0

expired_keys:0

evicted_keys:0

keyspace_hits:257

keyspace_misses:0

pubsub_channels:0

pubsub_patterns:0

latest_fork_usec:4793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0

master_repl_offset:0

repl_backlog_active:0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0

repl_backlog_histlen:0

 

# CPU

used_cpu_sys:24.65

used_cpu_user:15.84

used_cpu_sys_children:0.08

used_cpu_user_children:0.00

 

# Keyspace

db0:keys=14,expires=0,avg_ttl=0

db1:keys=1,expires=0,avg_ttl=0

127.0.0.1:6379>

Shell

Redis服务器命令

下表列出了与Redis服务器相关的一些基本命令。

序号

命令

说明

1

BGREWRITEAOF

异步重写仅追加的文件

2

BGSAVE

将数据集异步保存到磁盘

3

CLIENT KILL [ip:port] [ID client-id]

杀死或断开指定的客户端的连接

4

CLIENT LIST

获取到服务器的客户端连接列表

5

CLIENT GETNAME

获取当前连接的名称

6

CLIENT PAUSE timeout

在指定时间内停止处理来自客户端的命令

7

CLIENT SETNAME connection-name

设置当前连接名称

8

CLUSTER SLOTS

获取群集插槽到节点映射的数组

9

COMMAND

获取Redis命令详细信息的数组

10

COMMAND COUNT

获取Redis命令的总数

11

COMMAND GETKEYS

提取键给出一个完整的Redis的命令

12

BGSAVE

将数据集异步保存到磁盘

13

COMMAND INFO command-name [command-name …]

获取特定Redis命令详细信息的数组

14

CONFIG GET parameter

获取配置参数的值

15

CONFIG REWRITE

使用内存中配置来重写配置文件

16

CONFIG SET parameter value

将配置参数设置为给定值

17

CONFIG RESETSTAT

重置由INFO返回的统计信息

18

DBSIZE

返回所选数据库中的键数量

19

DEBUG OBJECT key

获取有关键的调试信息

20

DEBUG SEGFAULT

使服务器崩溃

21

FLUSHALL

从所有数据库中删除所有键

22

FLUSHDB

删除当前数据库中的所有键

23

INFO [section]

获取有关服务器的信息和统计信息

24

LASTSAVE

获取上次成功保存到磁盘的UNIX时间戳

25

MONITOR

监听服务器实时接收的所有请求

26

ROLE

返回实例在复制上下文中的角色

27

SAVE

将数据集同步保存到磁盘

28

SHUTDOWN [NOSAVE] [SAVE]

将数据集同步保存到磁盘,然后关闭服务器

29

SLAVEOF host port

使服务器成为另一个实例的从属,或将其提升作为主服务器

30

SLOWLOG subcommand [argument]

管理Redis慢查询日志

31

SYNC

用于复制的命令

32

TIME

返回当前服务器的时间

 

【聊聊redis持久化两种方式】

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的方式,分别是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pend Only File)。

RDB,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的时间点,将redis存储的数据生成快照并存储到磁盘等介质上;

AOF,则是换了一个角度来实现持久化,那就是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写指令记录下来,在下次redis重新启动时,只要把这些写指令从前到后再重复执行一遍,就可以实现数据恢复了。

其实RDBAOF两种方式也可以同时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redis重启的话,则会优先采用AOF方式来进行数据恢复,这是因为AOF方式的数据恢复完整度更高。

如果你没有数据持久化的需求,也完全可以关闭RDBAOF方式,这样的话,redis将变成一个纯内存数据库,就像memcache一样。

【聊聊redis持久化 – RDB

RDB方式,是将redis某一时刻的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中,是一种快照式的持久化方法。

redis在进行数据持久化的过程中,会先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待持久化过程都结束了,才会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好的文件。正是这种特性,让我们可以随时来进行备份,因为快照文件总是完整可用的。

对于RDB方式,redis会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而主进程是不会进行任何IO操作的,这样就确保了redis极高的性能。

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非常敏感,那RDB方式要比AOF方式更加的高效。

虽然RDB有不少优点,但它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你对数据的完整性非常敏感,那么RDB方式就不太适合你,因为即使你每5分钟都持久化一次,当redis故障时,仍然会有近5分钟的数据丢失。所以,redis还提供了另一种持久化方式,那就是AOF

【聊聊redis持久化 – AOF

AOF,英文是Append Only File,即只允许追加不允许改写的文件。

如前面介绍的,AOF方式是将执行过的写指令记录下来,在数据恢复时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再将指令都执行一遍,就这么简单。

我们通过配置redis.conf中的appendonly yes就可以打开AOF功能。如果有写操作(如SET等),redis就会被追加到AOF文件的末尾。

默认的AOF持久化策略是每秒钟fsync一次(fsync是指把缓存中的写指令记录到磁盘中),因为在这种情况下,redis仍然可以保持很好的处理性能,即使redis故障,也只会丢失最近1秒钟的数据。

如果在追加日志时,恰好遇到磁盘空间满、inode满或断电等情况导致日志写入不完整,也没有关系,redis提供了redis-check-aof工具,可以用来进行日志修复。

因为采用了追加方式,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的话,AOF文件会变得越来越大,为此,redis提供了AOF文件重写(rewrite)机制,即当AOF文件的大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redis就会启动AOF文件的内容压缩,只保留可以恢复数据的最小指令集。举个例子或许更形象,假如我们调用了100INCR指令,在AOF文件中就要存储100条指令,但这明显是很低效的,完全可以把这100条指令合并成一条SET指令,这就是重写机制的原理。

在进行AOF重写时,仍然是采用先写临时文件,全部完成后再替换的流程,所以断电、磁盘满等问题都不会影响AOF文件的可用性,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AOF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我们通过一个场景再现来说明。某同学在操作redis时,不小心执行了FLUSHALL,导致redis内存中的数据全部被清空了,这是很悲剧的事情。不过这也不是世界末日,只要redis配置了AOF持久化方式,且AOF文件还没有被重写(rewrite),我们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暂停redis并编辑AOF文件,将最后一行的FLUSHALL命令删除,然后重启redis,就可以恢复redis的所有数据到FLUSHALL之前的状态了。是不是很神奇,这就是AOF持久化方式的好处之一。但是如果AOF文件已经被重写了,那就无法通过这种方法来恢复数据了。

虽然优点多多,但AOF方式也同样存在缺陷,比如在同样数据规模的情况下,AOF文件要比RDB文件的体积大。而且,AOF方式的恢复速度也要慢于RDB方式。

如果你直接执行BGREWRITEAOF命令,那么redis会生成一个全新的AOF文件,其中便包括了可以恢复现有数据的最少的命令集。

如果运气比较差,AOF文件出现了被写坏的情况,也不必过分担忧,redis并不会贸然加载这个有问题的AOF文件,而是报错退出。这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修复出错的文件:

1.备份被写坏的AOF文件
2.
运行redis-check-aof –fix进行修复
3.
diff -u来看下两个文件的差异,确认问题点
4.
重启redis,加载修复后的AOF文件

【聊聊redis持久化 – AOF重写】

AOF重写的内部运行原理,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在重写即将开始之际,redis会创建(fork)一个重写子进程,这个子进程会首先读取现有的AOF文件,并将其包含的指令进行分析压缩并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

与此同时,主工作进程会将新接收到的写指令一边累积到内存缓冲区中,一边继续写入到原有的AOF文件中,这样做是保证原有的AOF文件的可用性,避免在重写过程中出现意外。

重写子进程完成重写工作后,它会给父进程发一个信号,父进程收到信号后就会将内存中缓存的写指令追加到新AOF文件中。

当追加结束后,redis就会用新AOF文件来代替旧AOF文件,之后再有新的写指令,就都会追加到新的AOF文件中了。

【聊聊redis持久化如何选择RDBAOF

对于我们应该选择RDB还是AOF,官方的建议是两个同时使用。这样可以提供更可靠的持久化方案。

【聊聊主从用法】

MySQL一样,redis是支持主从同步的,而且也支持一主多从以及多级从结构。

主从结构,一是为了纯粹的冗余备份,二是为了提升读性能,比如很消耗性能的SORT就可以由从服务器来承担。

redis的主从同步是异步进行的,这意味着主从同步不会影响主逻辑,也不会降低redis的处理性能。

主从架构中,可以考虑关闭主服务器的数据持久化功能,只让从服务器进行持久化,这样可以提高主服务器的处理性能。

在主从架构中,从服务器通常被设置为只读模式,这样可以避免从服务器的数据被误修改。但是从服务器仍然可以接受CONFIG等指令,所以还是不应该将从服务器直接暴露到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如果必须如此,那可以考虑给重要指令进行重命名,来避免命令被外人误执行。

【聊聊主从同步原理】

从服务器会向主服务器发出SYNC指令,当主服务器接到此命令后,就会调用BGSAVE指令来创建一个子进程专门进行数据持久化工作,也就是将主服务器的数据写入RDB文件中。在数据持久化期间,主服务器将执行的写指令都缓存在内存中。

BGSAVE指令执行完成后,主服务器会将持久化好的RDB文件发送给从服务器,从服务器接到此文件后会将其存储到磁盘上,然后再将其读取到内存中。这个动作完成后,主服务器会将这段时间缓存的写指令再以redis协议的格式发送给从服务器。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即使有多个从服务器同时发来SYNC指令,主服务器也只会执行一次BGSAVE,然后把持久化好的RDB文件发给多个下游。在redis2.8版本之前,如果从服务器与主服务器因某些原因断开连接的话,都会进行一次主从之间的全量的数据同步;而2.8版本之后,redis支持了效率更高的增量同步策略,这大大降低了连接断开的恢复成本。

主服务器会在内存中维护一个缓冲区,缓冲区中存储着将要发给从服务器的内容。从服务器在与主服务器出现网络瞬断之后,从服务器会尝试再次与主服务器连接,一旦连接成功,从服务器就会把希望同步的主服务器ID”希望请求的数据的偏移位置(replicationoffset发送出去。主服务器接收到这样的同步请求后,首先会验证主服务器ID是否和自己的ID匹配,其次会检查请求的偏移位置是否存在于自己的缓冲区中,如果两者都满足的话,主服务器就会向从服务器发送增量内容。

增量同步功能,需要服务器端支持全新的PSYNC指令。这个指令,只有在redis-2.8之后才具有。

【聊聊redis的事务处理】

众所周知,事务是指一个完整的动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什么也没有做

在聊redis事务处理之前,要先和大家介绍四个redis指令,即MULTIEXECDISCARDWATCH。这四个指令构成了redis事务处理的基础。

1.MULTI用来组装一个事务;
2.EXEC
用来执行一个事务;
3.DISCARD
用来取消一个事务;
4.WATCH
用来监视一些key,一旦这些key在事务执行之前被改变,则取消事务的执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来看一个MULTIEXEC的例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dis> MULTI //
标记事务开始
OK
redis> INCR user_id //
多条命令按顺序入队
QUEUED
redis> INCR user_id
QUEUED
redis> INCR user_id
QUEUED
redis> PING
QUEUED
redis> EXEC //
执行
1) (integer) 1
2) (integer) 2
3) (integer) 3
4) PONG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了QUEUED的字样,这表示我们在用MULTI组装事务时,每一个命令都会进入到内存队列中缓存起来,如果出现QUEUED则表示我们这个命令成功插入了缓存队列,在将来执行EXEC时,这些被QUEUED的命令都会被组装成一个事务来执行。

对于事务的执行来说,如果redis开启了AOF持久化的话,那么一旦事务被成功执行,事务中的命令就会通过write命令一次性写到磁盘中去,如果在向磁盘中写的过程中恰好出现断电、硬件故障等问题,那么就可能出现只有部分命令进行了AOF持久化,这时AOF文件就会出现不完整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使用redis-check-aof工具来修复这一问题,这个工具会将AOF文件中不完整的信息移除,确保AOF文件完整可用。

有关事务,大家经常会遇到的是两类错误:

1.调用EXEC之前的错误
2.
调用EXEC之后的错误

调用EXEC之前的错误,有可能是由于语法有误导致的,也可能时由于内存不足导致的。只要出现某个命令无法成功写入缓冲队列的情况,redis都会进行记录,在客户端调用EXEC时,redis会拒绝执行这一事务。(这时2.6.5版本之后的策略。在2.6.5之前的版本中,redis会忽略那些入队失败的命令,只执行那些入队成功的命令)。我们来看一个这样的例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haha //
一个明显错误的指令
(error) ERR unknown command 'haha'
127.0.0.1:6379> ping
QUEUED
127.0.0.1:6379> exec
//redis
无情的拒绝了事务的执行,原因是之前出现了错误
(error) EXECABORT Transaction discarded because of previous errors.

 

对于调用EXEC之后的错误redis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即redis不会理睬这些错误,而是继续向下执行事务中的其他命令。这是因为,对于应用层面的错误,并不是redis自身需要考虑和处理的问题,所以一个事务中如果某一条命令执行失败,并不会影响接下来的其他命令的执行。我们也来看一个例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age 23
QUEUED
//age
不是集合,所以如下是一条明显错误的指令
127.0.0.1:6379> sadd age 15 
QUEUED
127.0.0.1:6379> set age 29
QUEUED
127.0.0.1:6379> exec //
执行事务时,redis不会理睬第2条指令执行错误
1) OK
2) (error) WRONGTYPE Operation against a key holding the wrong kind of value
3) OK
127.0.0.1:6379> get age
"29" //
可以看出第3条指令被成功执行了

 

好了,我们来说说最后一个指令“WATCH”,这是一个很好用的指令,它可以帮我们实现类似于乐观锁的效果,即CAScheck and set)。

WATCH本身的作用是监视key是否被改动过,而且支持同时监视多个key,只要还没真正触发事务,WATCH都会尽职尽责的监视,一旦发现某个key被修改了,在执行EXEC时就会返回nil,表示事务无法触发。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127.0.0.1:6379> set age 23
OK
127.0.0.1:6379> watch age //
开始监视age
OK
127.0.0.1:6379> set age 24 //
EXEC之前,age的值被修改了
OK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age 25
QUEUED
127.0.0.1:6379> get age
QUEUED
127.0.0.1:6379> exec //
触发EXEC
(nil) //
事务无法被执行

 

【教你看懂redis配置简介】

我们可以在启动redis-server时指定应该加载的配置文件,方法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 ./redis-server /path/to/redis.conf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解下redis配置文件的各个配置项的含义,注意,本文是基于redis-2.8.4版本进行讲解的。

redis官方提供的redis.conf文件,足有700+行,其中100多行为有效配置行,另外的600多行为注释说明。

在配置文件的开头部分,首先明确了一些度量单位: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 1k => 1000 bytes
# 1kb => 1024 bytes
# 1m => 1000000 bytes
# 1mb => 1024*1024 bytes
# 1g => 1000000000 bytes
# 1gb => 1024*1024*1024 bytes

 

可以看出,redis配置中对单位的大小写不敏感,1GB1Gb1gB都是相同的。由此也说明,redis只支持bytes,不支持bit单位

redis支持主配置文件中引入外部配置文件,很像C/C++中的include指令,比如: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path/to/other.conf

 

如果你看过redis的配置文件,会发现还是很有条理的。redis配置文件被分成了几大块区域,它们分别是:

1.通用(general
2.
快照(snapshotting
3.
复制(replication
4.
安全(security
5.
限制(limits)
6.
追加模式(append only mode)
7.LUA
脚本(lua scripting)
8.
慢日志(slow log)
9.
事件通知(event notification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讲解。

【教你看懂redis配置 -通用】

默认情况下,redis并不是以daemon形式来运行的。通过daemonize配置项可以控制redis的运行形式,如果改为yes,那么redis就会以daemon形式运行: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daemonize no


当以daemon形式运行时,redis会生成一个pid文件,默认会生成在/var/run/redis.pid。当然,你可以通过pidfile来指定pid文件生成的位置,比如: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pidfile /path/to/redis.pid


默认情况下,redis会响应本机所有可用网卡的连接请求。当然,redis允许你通过bind配置项来指定要绑定的IP,比如: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bind 192.168.1.2 10.8.4.2


redis
的默认服务端口是6379,你可以通过port配置项来修改。如果端口设置为0的话,redis便不会监听端口了。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port 6379


有些同学会问如果redis不监听端口,还怎么与外界通信呢,其实redis还支持通过unix socket方式来接收请求。可以通过unixsocket配置项来指定unix socket文件的路径,并通过unixsocketperm来指定文件的权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unixsocket /tmp/redis.sock
unixsocketperm 755

 

当一个redis-client一直没有请求发向server端,那么server端有权主动关闭这个连接,可以通过timeout来设置空闲超时时限0表示永不关闭。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timeout 0


TCP连接保活策略,可以通过tcp-keepalive配置项来进行设置,单位为秒,假如设置为60秒,则server端会每60秒向连接空闲的客户端发起一次ACK请求,以检查客户端是否已经挂掉,对于无响应的客户端则会关闭其连接。所以关闭一个连接最长需要120秒的时间。如果设置为0,则不会进行保活检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tcp-keepalive 0


redis
支持通过loglevel配置项设置日志等级,共分四级,即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loglevel notice


redis
也支持通过logfile配置项来设置日志文件的生成位置。如果设置为空字符串,则redis会将日志输出到标准输出。假如你在daemon情况下将日志设置为输出到标准输出,则日志会被写到/dev/null中。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logfile ""


如果希望日志打印到syslog中,也很容易,通过syslog-enabled来控制。另外,syslog-ident还可以让你指定syslog里的日志标志,比如: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yslog-ident redis


而且还支持指定syslog设备,值可以是USERLOCAL0-LOCAL7。具体可以参考syslog服务本身的用法。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yslog-facility local0


对于redis来说,可以设置其数据库的总数量,假如你希望一个redis包含16个数据库,那么设置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databases 16


16个数据库的编号将是015。默认的数据库是编号为0的数据库。用户可以使用select<DBid>来选择相应的数据库。

 

【教你看懂redis配置快照】

快照,主要涉及的是redisRDB持久化相关的配置,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指令来让数据保存到磁盘上,即控制RDB快照功能: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ave <seconds> <changes>


举例来说: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ave 900 1 //
表示每15分钟且至少有1key改变,就触发一次持久化

 

save 300 10 //表示每5分钟且至少有10个key改变,就触发一次持久化

save 60 10000 //表示每60秒至少有10000个key改变,就触发一次持久化


如果你想禁用RDB持久化的策略,只要不设置任何save指令就可以,或者给save传入一个空字符串参数也可以达到相同效果,就像这样: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ave ""


如果用户开启了RDB快照功能,那么在redis持久化数据到磁盘时如果出现失败,默认情况下,redis会停止接受所有的写请求。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让用户很明确的知道内存中的数据和磁盘上的数据已经存在不一致了。如果redis不顾这种不一致,一意孤行的继续接收写请求,就可能会引起一些灾难性的后果。

 

如果下一次RDB持久化成功,redis会自动恢复接受写请求。

当然,如果你不在乎这种数据不一致或者有其他的手段发现和控制这种不一致的话,你完全可以关闭这个功能,以便在快照写入失败时,也能确保redis继续接受新的写请求。配置项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对于存储到磁盘中的快照,可以设置是否进行压缩存储。如果是的话,redis会采用LZF算法进行压缩。如果你不想消耗CPU来进行压缩的话,可以设置为关闭此功能,但是存储在磁盘上的快照会比较大。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dbcompression yes


在存储快照后,我们还可以让redis使用CRC64算法来进行数据校验,但是这样做会增加大约10%的性能消耗,如果你希望获取到最大的性能提升,可以关闭此功能。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dbchecksum yes


我们还可以设置快照文件的名称,默认是这样配置的: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dbfilename dump.rdb


最后,你还可以设置这个快照文件存放的路径。比如默认设置就是当前文件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dir ./

 

【教你看懂redis配置复制】

redis提供了主从同步功能。

通过slaveof配置项可以控制某一个redis作为另一个redis的从服务器,通过指定IP和端口来定位到主redis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建议用户为从redis设置一个不同频率的快照持久化的周期,或者为从redis配置一个不同的服务端口等等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如果主redis设置了验证密码的话(使用requirepass来设置),则在从redis的配置中要使用masterauth来设置校验密码,否则的话,主redis会拒绝从redis的访问请求。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当从redis失去了与主redis的连接,或者主从同步正在进行中时,redis该如何处理外部发来的访问请求呢?这里,从redis可以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如果slave-serve-stale-data设置为yes(默认),则从redis仍会继续响应客户端的读写请求。

第二种选择:如果slave-serve-stale-data设置为no,则从redis会对客户端的请求返回“SYNC with master in progress”,当然也有例外,当客户端发来INFO请求和SLAVEOF请求,从redis还是会进行处理

你可以控制一个从redis是否可以接受写请求。将数据直接写入从redis,一般只适用于那些生命周期非常短的数据,因为在主从同步时,这些临时数据就会被清理掉。自从redis2.6版本之后,默认从redis为只读。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lave-read-only yes


只读的从redis并不适合直接暴露给不可信的客户端。为了尽量降低风险,可以使用rename-command指令来将一些可能有破坏力的命令重命名,避免外部直接调用。比如: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name-command CONFIG b840fc02d524045429941cc15f59e41cb7be6c52


redis会周期性的向主redis发出PING包。你可以通过repl_ping_slave_period指令来控制其周期。默认是10秒。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pl-ping-slave-period 10


在主从同步时,可能在这些情况下会有超时发生:

 

1.以从redis的角度来看,当有大规模IO传输时。
2.
以从redis的角度来看,当数据传输或PING时,主redis超时
3.
以主redis的角度来看,在回复从redisPING时,从redis超时

用户可以设置上述超时的时限,不过要确保这个时限比repl-ping-slave-period的值要大,否则每次主redis都会认为从redis超时。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pl-timeout 60


我们可以控制在主从同步时是否禁用TCP_NODELAY。如果开启TCP_NODELAY,那么主redis会使用更少的TCP包和更少的带宽来向从redis传输数据。但是这可能会增加一些同步的延迟,大概会达到40毫秒左右。如果你关闭了TCP_NODELAY,那么数据同步的延迟时间会降低,但是会消耗更多的带宽。(如果你不了解TCP_NODELAY,可以到这里来科普一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pl-disable-tcp-nodelay no


我们还可以设置同步队列长度。队列长度(backlog)是主redis中的一个缓冲区,在与从redis断开连接期间,主redis会用这个缓冲区来缓存应该发给从redis的数据。这样的话,当从redis重新连接上之后,就不必重新全量同步数据,只需要同步这部分增量数据即可。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pl-backlog-size 1mb


如果主redis等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无法连接到从redis,那么缓冲队列中的数据将被清理掉。我们可以设置主redis要等待的时间长度。如果设置为0,则表示永远不清理。默认是1个小时。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pl-backlog-ttl 3600


我们可以给众多的从redis设置优先级,在主redis持续工作不正常的情况,优先级高的从redis将会升级为主redis。而编号越小,优先级越高。比如一个主redis有三个从redis,优先级编号分别为1010025,那么编号为10的从redis将会被首先选中升级为主redis。当优先级被设置为0时,这个从redis将永远也不会被选中。默认的优先级为100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lave-priority 100


假如主redis发现有超过M个从redis的连接延时大于N秒,那么主redis就停止接受外来的写请求。这是因为从redis一般会每秒钟都向主redis发出PING,而主redis会记录每一个从redis最近一次发来PING的时间点,所以主redis能够了解每一个从redis的运行情况。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in-slaves-to-write 3
min-slaves-max-lag 10


上面这个例子表示,假如有大于等于3个从redis的连接延迟大于10秒,那么主redis就不再接受外部的写请求。上述两个配置中有一个被置为0,则这个特性将被关闭。默认情况下min-slaves-to-write0,而min-slaves-max-lag10

 

【教你看懂redis配置安全】

我们可以要求redis客户端在向redis-server发送请求之前,先进行密码验证。当你的redis-server处于一个不太可信的网络环境中时,相信你会用上这个功能。由于redis性能非常高,所以每秒钟可以完成多达15万次的密码尝试,所以你最好设置一个足够复杂的密码,否则很容易被黑客破解。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quirepass zhimakaimen


这里我们通过requirepass将密码设置成芝麻开门

 

redis允许我们对redis指令进行更名,比如将一些比较危险的命令改个名字,避免被误执行。比如可以把CONFIG命令改成一个很复杂的名字,这样可以避免外部的调用,同时还可以满足内部调用的需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name-command CONFIG b840fc02d524045429941cc15f59e41cb7be6c89


我们甚至可以禁用掉CONFIG命令,那就是把CONFIG的名字改成一个空字符串: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name-command CONFIG ""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使用AOF方式进行数据持久化,或者需要与从redis进行通信,那么更改指令的名字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

 

【教你看懂redis配置 -限制】

我们可以设置redis同时可以与多少个客户端进行连接。默认情况下为10000个客户端。当你无法设置进程文件句柄限制时,redis会设置为当前的文件句柄限制值减去32,因为redis会为自身内部处理逻辑留一些句柄出来。

如果达到了此限制,redis则会拒绝新的连接请求,并且向这些连接请求方发出“max number ofclients reached”以作回应。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axclients 10000


我们甚至可以设置redis可以使用的内存量。一旦到达内存使用上限,redis将会试图移除内部数据,移除规则可以通过maxmemory-policy来指定。

 

如果redis无法根据移除规则来移除内存中的数据,或者我们设置了不允许移除,那么redis则会针对那些需要申请内存的指令返回错误信息,比如SETLPUSH等。但是对于无内存申请的指令,仍然会正常响应,比如GET等。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axmemory <bytes>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你的redis是主redis(说明你的redis有从redis),那么在设置内存使用上限时,需要在系统中留出一些内存空间给同步队列缓存,只有在你设置的是不移除的情况下,才不用考虑这个因素。

 

对于内存移除规则来说,redis提供了多达6种的移除规则。他们是:

1.volatile-lru:使用LRU算法移除过期集合中的key
2.allkeys-lru
:使用LRU算法移除key
3.volatile-random
:在过期集合中移除随机的key
4.allkeys-random
:移除随机的key
5.volatile-ttl
:移除那些TTL值最小的key,即那些最近才过期的key
6.noeviction
:不进行移除。针对写操作,只是返回错误信息。

无论使用上述哪一种移除规则,如果没有合适的key可以移除的话,redis都会针对写请求返回错误信息。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LRU
算法和最小TTL算法都并非是精确的算法,而是估算值。所以你可以设置样本的大小。假如redis默认会检查三个key并选择其中LRU的那个,那么你可以改变这个key样本的数量。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axmemory-samples 3


最后,我们补充一个信息,那就是到目前版本(2.8.4)为止,redis支持的写指令包括了如下这些: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et setnx setex append
incr decr rpush lpush rpushx lpushx linsert lset rpoplpush sadd
sinter sinterstore sunion sunionstore sdiff sdiffstore zadd zincrby
zunionstore zinterstore hset hsetnx hmset hincrby incrby decrby
getset mset msetnx exec sort

 

【教你看懂redis配置追加模式】

默认情况下,redis会异步的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这种模式在大部分应用程序中已被验证是很有效的,但是在一些问题发生时,比如断电,则这种机制可能会导致数分钟的写请求丢失。

如博文上半部分中介绍的,追加文件(Append Only File)是一种更好的保持数据一致性的方式。即使当服务器断电时,也仅会有1秒钟的写请求丢失,当redis进程出现问题且操作系统运行正常时,甚至只会丢失一条写请求。

我们建议大家,AOF机制和RDB机制可以同时使用,不会有任何冲突。对于如何保持数据一致性的讨论,请参见本文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appendonly no


我们还可以设置aof文件的名称: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fsync()调用,用来告诉操作系统立即将缓存的指令写入磁盘。一些操作系统会立即进行,而另外一些操作系统则会尽快进行。

redis支持三种不同的模式:

1.no:不调用fsync()。而是让操作系统自行决定sync的时间。这种模式下,redis的性能会最快。
2.always
:在每次写请求后都调用fsync()。这种模式下,redis会相对较慢,但数据最安全。
3.everysec
:每秒钟调用一次fsync()。这是性能和安全的折衷。

默认情况下为everysec。有关数据一致性的揭秘,可以参考本文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appendfsync everysec


fsync方式设置为alwayseverysec时,如果后台持久化进程需要执行一个很大的磁盘IO操作,那么redis可能会在fsync()调用时卡住。目前尚未修复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即使我们在另一个新的线程中去执行fsync(),也会阻塞住同步写调用。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配置项,这样的话,当BGSAVEBGWRITEAOF运行时,fsync()在主进程中的调用会被阻止。这意味着当另一路进程正在对AOF文件进行重构时,redis的持久化功能就失效了,就好像我们设置了“appendsyncnone”一样。如果你的redis有时延问题,那么请将下面的选项设置为yes。否则请保持no,因为这是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最安全的选择。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我们允许redis自动重写aof。当aof增长到一定规模时,redis会隐式调用BGREWRITEAOF来重写log文件,以缩减文件体积。

 

redis是这样工作的:redis会记录上次重写时的aof大小。假如redis自启动至今还没有进行过重写,那么启动时aof文件的大小会被作为基准值。这个基准值会和当前的aof大小进行比较。如果当前aof大小超出所设置的增长比例,则会触发重写。另外,你还需要设置一个最小大小,是为了防止在aof很小时就触发重写。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如果设置auto-aof-rewrite-percentage0,则会关闭此重写功能。

 

【教你看懂redis配置 – LUA脚本】

lua脚本的最大运行时间是需要被严格限制的,要注意单位是毫秒: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lua-time-limit 5000


如果此值设置为0或负数,则既不会有报错也不会有时间限制。

 

【教你看懂redis配置慢日志】

redis慢日志是指一个系统进行日志查询超过了指定的时长。这个时长不包括IO操作,比如与客户端的交互、发送响应内容等,而仅包括实际执行查询命令的时间。

针对慢日志,你可以设置两个参数,一个是执行时长,单位是微秒,另一个是慢日志的长度。当一个新的命令被写入日志时,最老的一条会从命令日志队列中被移除。

单位是微秒,即1000000表示一秒。负数则会禁用慢日志功能,而0则表示强制记录每一个命令。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lowlog-log-slower-than 10000


慢日志最大长度,可以随便填写数值,没有上限,但要注意它会消耗内存。你可以使用SLOWLOG RESET来重设这个值。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lowlog-max-len 128

 

【教你看懂redis配置事件通知】

redis可以向客户端通知某些事件的发生。这个特性的具体解释可以参见本文

【教你看懂redis配置高级配置】

有关哈希数据结构的一些配置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hash-max-ziplist-entries 512
hash-max-ziplist-value 64


有关列表数据结构的一些配置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list-max-ziplist-entries 512
list-max-ziplist-value 64


有关集合数据结构的配置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et-max-intset-entries 512


有关有序集合数据结构的配置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zset-max-ziplist-entries 128
zset-max-ziplist-value 64


关于是否需要再哈希的配置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activerehashing yes


关于客户端输出缓冲的控制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normal 0 0 0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256mb 64mb 60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pubsub 32mb 8mb 60


有关频率的配置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hz 10


有关重写aof的配置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aof-rewrite-incremental-fsync yes


至此,redis的入门内容就结束了,内容实在不少,但相对来说都很基础,本文没有涉及redis集群、redis工作原理、redis源码、redis相关LIB库等内容,后续会陆续奉献,大家敬请期待:)

redis应用备份】

Redis数据库可以使用安全的方案,使得进行连接的任何客户端在执行命令之前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要保护Redis安全,需要在配置文件中设置密码。

示例

下面的示例显示了保护Redis实例的步骤。

127.0.0.1:6379>CONFIG get requirepass

1)"requirepass"

2) ""

Shell

默认情况下,此属性为空,这表示还没有为此实例设置密码。您可以通过执行以下命令更改此属性。

127.0.0.1:6379>CONFIG set requirepass "yiibai"

OK

127.0.0.1:6379>CONFIG get requirepass

1)"requirepass"

2) "yiibai"

Shell

设置密码后,如果任何客户端运行命令而不进行身份验证,则会返回一个(error) NOAUTHAuthentication required.的错误信息。因此,客户端需要使用AUTH命令来验证。

语法

以下是AUTH命令的基本语法。

127.0.0.1:6379>AUTH password

Shell

示例

127.0.0.1:6379>AUTH "yiibai"

OK

127.0.0.1:6379>SET mykey "Test value"

OK

127.0.0.1:6379>GET mykey

"Testvalue"

Shell

redis应用基准】

Redis基准测试是通过同时运行n个命令来检查Redis的性能的实用程序。

语法

以下是基准测试命令的基本语法。

yiibai@ubuntu:~$redis-benchmark [option] [option value]

Shell

示例

以下示例通过调用100000个命令检查Redis

yiibai@ubuntu:~$redis-benchmark -n 100000 

====== PING_INLINE======

  100000 requests completed in 1.56 seconds

  50 parallel clients

  3 bytes payload

  keep alive: 1

 

97.59% <= 1milliseconds

99.78% <= 2milliseconds

99.83% <= 3milliseconds

99.86% <= 4milliseconds

99.91% <= 5milliseconds

99.98% <= 6 milliseconds

99.99% <= 47milliseconds

100.00% <= 47milliseconds

64226.07 requestsper second

 

====== PING_BULK======

  100000 requests completed in 1.57 seconds

  50 parallel clients

  3 bytes payload

  keep alive: 1

 

98.40% <= 1milliseconds

99.68% <= 2 milliseconds

99.91% <= 3milliseconds

99.94% <= 4milliseconds

99.95% <= 45milliseconds

100.00% <= 45milliseconds

63694.27 requestsper second

 

====== SET ======

  100000 requests completed in 1.49 seconds

  50 parallel clients

  3 bytes payload

  keep alive: 1

 

97.58% <= 1milliseconds

99.92% <= 2milliseconds

99.94% <= 3milliseconds

100.00% <= 3milliseconds

67340.07 requestsper second

Shell

以下是Redis基准测试中可用选项的列表。

序号

选项

说明

默认值

1

-h

指定服务器主机名

127.0.0.1

2

-p

指定服务器端口

6379

3

-s

指定服务器套接字

4

-c

指定并行连接的数量

50

5

-n

指定请求的总数

10000

6

-d

指定SET/GET值的数据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2

7

-k

1=keep alive, 0=reconnect

1

8

-r

使用SET/GET/INCR的随机键,SADD的随机值

9

-p

管道<numreq>请求

1

10

-h

指定服务器主机名

11

-q

强制让Redis安装。只显示query/sec

12

--csv

CSV格式输出

13

-l

生成循环,永久运行测试

14

-t

只运行逗号分隔的测试列表

15

-I

空闲模式。只打开N个空闲连接并等待

示例

下面的示例显示了Redis基准实用程序中多个选项的使用。

redis-benchmark -h127.0.0.1 -p 6379 -t set,lpush -n 100000 -q 

 

SET: 146198.83requests per second

LPUSH: 145560.41requests per second

Shell

redis应用管道】

Redis是一个TCP服务器,支持请求/响应协议。Redis中,请求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查询,并从套接字读取,通常以阻塞的方式,用于服务器响应。

·        服务器处理命令并将响应发送回客户端。

管道的意义

管道的基本含义是,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多个请求,而不必等待回复,并最终在一个步骤中读取回复。

示例

要检查Redis管道,只需启动Redis实例,并在终端中键入以下命令。

$(echo -en"PING\r\n SET tutorial redis\r\nGET tutorial\r\nINCR

visitor\r\nINCRvisitor\r\nINCR visitor\r\n"; sleep 10) | nc localhost 6379 

+PONG

+OK

redis

:1

:2

:3

Shell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将使用PING命令检查Redis连接。这里设置了一个名称为tutorial的字符串,值为redis然后得到键值,并增加 visitor 数量三次。在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命令都提交到Redis一次,Redis在一个步骤中提供所有命令的输出。

管道的好处

这种技术的好处是大大提高了协议性能。通过管道从连接到本地主机速度增加五倍,因特网连接的至少快一百倍。

redis应用分区】

分区是将数据拆分为多个Redis实例的过程,因此每个实例只包含一部分键。

分区的优点

·        它允许更大的数据库,使用更多计算机的内存总和。如果没有分区,则限制为单个计算机可以支持的内存量。

·        它允许将计算能力扩展到多个核心和多个计算机,并将网络带宽扩展到多个计算机和网络适配器。

分区的缺点

·        通常不支持涉及多个键的操作。例如,如果两个集合存储在映射到不同Redis实例的键中,则不能执行两个集合之间的交集操作。

·        不能使用涉及多个键的Redis事务。

·        分区粒度是关键,因此不可能使用单个巨大的键(如非常大的排序集合)来分割数据集。

·        使用分区时,数据处理更复杂。例如,必须处理多个RDB/AOF文件,并获得数据的备份,您需要聚合来自多个实例和主机的持久性文件。

·        添加和删除容量可能很复杂。例如,Redis Cluster支持大多数透明的数据重新平衡,具有在运行时添加和删除节点的能力。但是,其他系统(如客户端分区和代理)不支持此功能。但可以使用一种叫作Presharding的技术来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分区类型

Redis中有两种类型的分区。假设有四个Redis实例:R0R1R2R3以许多代表用户的键,如user1user2等等。

范围分区

范围分区通过将对象的范围映射到特定的Redis实例来实现。假设在上面示例中,从ID 0ID 10000的用户将进入实例R0,而从ID 10001ID 20000的用户将进入实例R1,以此类推。

哈希分区

在这种类型的分区中,使用散列函数(例如,模函数)将键转换成数字,然后将数据存储在不同的Redis实例中

redis应用 – Java连接redis

Java程序中使用Redis之前,需要确保在机器上安装了RedisJava驱动程序和Java环境。可以先在将Java电脑上并配置好环境。

安装

现在,让我们看看如何设置Redis Java驱动程序。

·        下载jedis.jar - http://repo1.maven.org/maven2/redis/clients/jedis/2.1.0/jedis-2.1.0-sources.jar ,确保下载的jedis.jar是最新版本。

·        jedis.jar包含到类路径中。

Java连接到Redis服务器

请参考以下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ublicclass RedisJava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Connecting to Redis server on localhost

      Jedis jedis =new Jedis("localhost");

      System.out.println("Connection to server sucessfully");

      //check whether server is running or not

      System.out.println("Server is running: "+jedis.ping());

   }

}

Java

现在,编译并运行上面的程序来测试与Redis服务器的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更改路径。假设jedis.jar的当前版本在当前路径中可以使用。
执行上面代码,将生成以下结果 -

$javac RedisJava.java

$java RedisJava

Connection toserver sucessfully

Server is running: PONG

Java

Redis Java字符串示例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ublicclass RedisStringJava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Connecting to Redis server on localhost

      Jedis jedis =new Jedis("localhost");

      System.out.println("Connection to server sucessfully");

      //set the data in redis string

      jedis.set("tutorial-name","Redis tutorial");

      // Get the stored data and print it

      System.out.println("Stored string in redis:: "+ jedis.get("tutorialname"));

   }

}

Java

执行上面代码,将生成以下结果 -

$javacRedisStringJava.java

$javaRedisStringJava

Connection toserver sucessfully

Stored string inredis:: Redis tutorial

Java

Redis Java列表示例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ublicclass RedisListJava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Connecting to Redis server on localhost

      Jedis jedis =new Jedis("localhost");

      System.out.println("Connection to server sucessfully");

 

      //store data in redis list

      jedis.lpush("tutorial-list","Redis");

      jedis.lpush("tutorial-list","Mongodb");

      jedis.lpush("tutorial-list","Mysql");

      // Get the stored data and print it

      List<String> list = jedis.lrange("tutorial-list",0,5);

 

      for(int i =0; i<list.size(); i++){

         System.out.println("Stored string in redis:: "+list.get(i));

      }

   }

}

Java

执行上面代码,将生成以下结果 -

$javacRedisListJava.java

$javaRedisListJava

Connection toserver sucessfully

Stored string inredis:: Redis

Stored string inredis:: Mongodb

Stored string inredis:: Mysql

Java

Redis Java键示例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ublicclass RedisKeyJava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Connecting to Redis server on localhost

      Jedis jedis =new Jedis("localhost");

      System.out.println("Connection to server sucessfully");

      //store data in redis list

      // Get the stored data and print it

      List<String> list = jedis.keys("*");

 

      for(int i =0; i<list.size(); i++){

         System.out.println("List of stored keys:: "+list.get(i));

      }

   }

}

Java

执行上面代码,将生成以下结果 -

$javacRedisKeyJava.java

$java RedisKeyJava

Connection toserver sucessfully

List of storedkeys:: tutorial-name

List of storedkeys:: tutorial-list

Java

redis应用 – PHP连接redis

php程序中使用Redis之前,需要确保在机器上安装了RedisPHP驱动程序和PHP环境。可以先在将PHP电脑上并配置好环境。

安装

现在,让我们看看如何设置Redis PHP驱动程序。
github库下载phpredis=> http://github.com/nicolasff/phpredis 当下载它之后,提取文件到phpredis目录。在Ubuntu上,安装以下扩展。

cd phpredis

sudo phpize

sudo ./configure

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Shell

现在,将modules文件夹的内容复制并粘贴到PHP扩展目录中,并在php.ini中添加以下行。

extension =redis.so

Shell

现在,Redis PHP安装完成!

使用连接到Redis服务器

<?php

   //Connecting to Redis server on localhost

   $redis=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6379);

   echo"Connectionto server sucessfully";

   //check whether server is running or not

   echo"Server isrunning: ".$redis->ping();

?>

PHP

当程序执行时,将产生以下结果。

Connection toserver sucessfully

Server is running:PONG

Shell

Redis PHP字符串示例

<?php

   //Connecting to Redis server on localhost

   $redis=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6379);

   echo"Connectionto server sucessfully";

   //set the data in redis string

   $redis->set("tutorial-name","Redis tutorial");

   // Get the stored data and print it

   echo"Storedstring in redis:: ".$redisget("tutorial-name");

?>

PHP

执行上面代码,将生成以下结果 -

Connection toserver sucessfully

Stored string inredis:: Redis tutorial

Java

Redis php列表示例

<?php

   //Connecting to Redis server on localhost

   $redis=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6379);

   echo"Connectionto server sucessfully";

   //store data in redis list

   $redis->lpush("tutorial-list","Redis");

   $redis->lpush("tutorial-list","Mongodb");

   $redis->lpush("tutorial-list","Mysql"); 

 

   // Get the stored data and print it

   $arList=$redis->lrange("tutorial-list",0,5);

   echo"Storedstring in redis:: ";

   print_r($arList);

?>

PHP

执行上面代码,将生成以下结果 -

Connection toserver sucessfully

Stored string inredis::

Redis

Mongodb

Mysql

PHP

Redis php键示例

<?php

   //Connecting to Redis server on localhost

   $redis=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6379);

   echo"Connectionto server sucessfully";

   // Get the stored keys and print it

   $arList=$redis->keys("*");

   echo"Storedkeys in redis:: "

   print_r($arList);

?>

PHP

执行上面代码,将生成以下结果 -

Connection toserver sucessfully

Stored string inredis::

tutorial-name

tutorial-list

PHP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nyusuran/article/details/7997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