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记录之准备篇

假期打算在家自学Linux操作系统,参考的书是《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读着还不算很难,本人不是科班出身,这个记录就是为了之后方便复习啥的,如果之后的内容有啥问题希望大家指出来哈。

关于机器,我自己用的是DELL的XPS超薄本,党是为了携带方便,就没打算买游戏本,相关的CPU和内存配置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时买的存储容量是128G的(之后成为永远的痛,干什么都要考虑它),为了方便安装软件提高磁盘利用率就把分区合起来了。

就剩下一点点存储空间,肯定不能让自己瞎折腾,所以就打算租用一个腾讯云的服务器。10/月,1核1Mbps的cpu,2GB的内存,50G的高速云盘的配置还算可以,供我这种Linux小白学习足够了。

Ⅰ.关于云服务器环境的配置

租用完之后,会得到一个Ubuntu的账号,登进去之后就可以在webshell里使用了,但是刚登进去的时候是一个user。
命令行看到有$提示符
而一般我们要用到root才能用的命令就需要去切换一下了。先在命令行输入

ubuntu@VM-0-11-ubuntu:~$ sudo passwd root

之后会提示输入一个密码,提前记录下来,以后每次登陆都会用到。(sudo是linux系统管理指令,是允许系统管理员让普通用户执行一些或者全部的root命令的一个工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su命令就能够切换成root了,网上传了很多云服务器的配置方式,但我感觉刚开始学的话貌似用不到,能切换过来试几个命令练手就够了。
百度经验上也有人po出不用密码切换到root的方法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还有一篇博客写的也很棒,传送门献上。
配置完之后就可以换到root了,一般我们在/tmp下练习(记得用cd命令切换一下),不会出啥大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Ⅱ.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五大单元:输入单元、输出单元、控制单元、算数逻辑单元和内存,后三个一般都集成在CPU内,一般而言就是数据通过输入单元经过CPU处理之后通过输出单元输出;

2.CPU发布控制命令让数据流入/流出内存,而且CPU主要处理的数据也来自于内存;

3.CPU分类:按照指令集设计理念分为RISC(精简指令集)和CISC(复杂指令集)系统,RSIC指令精简,执行的时间短,性能较佳但复杂任务要有多个指令完成,常见的就是ARM、SPARC了,CISC指令集中,执行时间长,但处理的工作内容丰富,常见的就是AMD、Intel等公司的x86架构的CPU;

4.CPU的频率:这个频率可以反应CPU的工作速度就是每秒进行 的工作次数,当然如果不影响其他性能的话越高越好,一般外频是CPU和外部组件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速度,倍频是内部用来加速工作性能的一个倍数,二者相乘才是CPU频率速度;

5.主板芯片上的南北桥:南北桥是主板的芯片组,北桥总线称为系统总线,是内存传输的主要信道,速度很快,南桥则是输入/输出总线,主要在于连接硬盘、USB和网卡等接口设备;

6.CPU的32位和64位:每次能够处理的数据量大小是字组大小,字组大小的不同造成了32位和64位的不同;

7.BIOS:是一套写在主板上一个ROM中的程序,用这个程序可以在开机时读取或者更新CMOS中记录的关于电脑内置的各种设备参数的数据;

8.硬盘:由盘片、机械手臂、磁头和主轴马达组成的,盘片组成位山区、磁道和柱面;

9.操作系统:是一组可以管理计算机的所有活动并且驱动系统中的所有硬件的程序。

10.通过应用软件或者用shell功能可以调用操作系统操纵硬件工作。

发布了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 · 访问量 103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1425032/article/details/104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