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分析

一、在做工程师的过程中,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肯定要扎实。
首先看一下维基百科是怎么分析OSI模型的。
维基百科OSI模型
简介: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 OSI),简称为OSI模型(OSI model),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定义于ISO/IEC 7498-1。

二、历史
在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方面,起着重大作用的两大国际组织是: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与国际标准组织(ISO),虽然它们工作领域不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与信息处理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比较模糊,这也成了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和ISO共同关心的领域。1984年,ISO发布了著名的ISO/IEC 7498标准,它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框架,也就是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三、层次划分
根据建议X.200,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以下七层,标有1~7,第1层在底部。 现“OSI/RM”是英文“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的缩写。
第7层 应用层
主条目: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的接口,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例如: 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为 应用 程序 提供 服务 并 规定 应用 程序 中 通信 相关 的 细节。 包括 文件 传输、 电子邮件、 远程 登录( 虚拟 终端) 等 协议。

第6层 表示层
主条目:表示层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把数据转换为能与接收者的系统格式兼容并适合传输的格式。
将 应用 处理 的 信息 转换 为 适合 网络 传输 的 格式, 或将 来自 下 一层 的 数据 转换 为上 层 能够 处理 的 格式。 因此 它 主要 负责 数据 格式 的 转换。
具体来说, 就是 将 设备 固有 的 数据 格式 转换 为 网络 标准 传输 格式。 不同 设备 对 同一 比特 流 解释 的 结果 可能 会 不同。 因此, 使它 们 保持一致 是 这 一层 的 主要 作用。

第5层 会话层
主条目:会话层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电脑网络中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4层 传输层
主条目:传输层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把传输表头(TH)加至数据以形成数据包。传输表头包含了所使用的协议等发送信息。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等。

第3层 网络层
主条目: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决定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寄,将网络表头(NH)加至数据包,以形成分组。网络表头包含了网络数据。例如:互联网协议(IP)等。

第2层 数据链路层
主条目: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网络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当表头和表尾被加至数据包时,会形成帧。数据链表头(DLH)是包含了物理地址和错误侦测及改错的方法。数据链表尾(DLT)是一串指示数据包末端的字符串。例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Wi-Fi)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等。重点内容
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ogic link control,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子层。

第1层 物理层
主条目:物理层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在局部局域网上传送数据帧(data frame),它负责管理电脑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包括了针脚、电压、线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网卡、主机适配器等。

四、影响
OSI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并有许多可选部分完成类似的任务。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五、图像说明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六、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d2014610/article/details/8020437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