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数据库视频总结(三)

                第四章 SQL server 数据表管理

 

1、创建数据表

1.1 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创建数据表。

1.2、 直接在目录创建数据表

无论是那种方式,列名、数据类型 、允许空值,这是三个不可以丢失的。

 

2、 修改数据表

直接在图形化界面进行修改:“设计”“重命名”“删除”“修改”,进行重命名。

使用SQL语句:

  • 重命名:使用sp_rename

  • 增加列:alter   add

  • 修改数据类型:alter

  • 删除列:drop

3、字段的数据类型

数据表是组合数据库的一个对象,字段是组成数据表的一个对象。

数字数据类型:整数型、高精度、货币类型、浮点数据类型、位数

字符数据类型:

char后面跟着长度(固定长度,固定10个长度,不够10个按10个算);

nchar(可变长度,固定是10个长度,但是不够10个的有几个算几个。);

Vchar(可变长度);

 nvchar

text,存放大容量,不限长度

 日期和时间数据类型:

包括datetime和smalldatetime两种类型。

二进制数据类型

4、临时表

表的分类:系统表、用户自定义数据表、临时表、分区表。

临时表:临时创建、不能永久保存。

本地临时表:以#开头,只能当前 用户可见

全局临时表:以## 开头,所有用户都是可见的。当所有用户断开连接时才可以删除。

临时表创建之后不可以看见,但可以使用select语句进行查询。

注意临时表的权限是当前用户还是全体用户,即区分本地临时表和全局临时表。

5、设置标识字段

记录唯一性,避免重复。

列属性中的表设计器,标识规范选择,选择标识增量和标识种子。

6、使用默认值

在设计数据表的时候,有一些属性不必自己输入,自动默认为默认值。

可以提高数据的输入效率。

设计:在常规选项中有一个默认值或绑定。

7、创建约束

新建约束:表达式、标识名称、说明属性。

创建的约束可以限制我们在输入数据的时候只能输入符合约束的数据(设计窗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8、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

自己设计并实现的数据类型,基于系统的数据类型。

重要性:几个表中存储同一种数据类型,为保证这些列有相同的数据类型、长度和可空性时,使用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保证数据完整性

 

必须提供的三个参数:数据类型名称、所基于系统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的可空性。

新建:架构默认是dbo;名称,基于的数据类型;长度;允许空值;

数据库—可编程性—类型—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

9、 使用规则

规则在可编程性中

规则可以关联到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类或多累。可使用多种方式来完成对数据值的检验,可使用函数返回验证信息,可使用关键字完成对输入数据的检查。为了保证数据完整性

规则与check的部分功能相同,check约束与规则的区别与联系:

创建规则: 

 

解除绑定规则

直接使用drop无法删除,因为绑定了。要先解除绑定,然后使用drop进行删除。

10、数据关系图

新建,全部的表都出现,有一些关系,可以自己创建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表与表之间的关联,主键和外键的关系。

然后保存。

右击,选择关系

 

 

简单总结,欢迎斧正~

 

 

 

发布了6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2 · 访问量 583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aura__zhang/article/details/10112284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