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堂笔记|第一节:社会性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

  1. 一个奇怪的现象:社会属性使价格往往无法真实反映价值。

  2. 两种思维方法之争: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抽象思维方式将信息不对称性、垄断性、非理性、利益集团的联合性等社会属性抽掉不予考虑,给出了“孤立的理性人”假设,并在此假设基础上得出了“市场是均衡的”的结论。该学派在经济上强调均衡思维,认为各领域都是均衡的、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政府管理。相应的,该学派在政治上强调制衡思维,提出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但实际上,制造业信息不对称度低、难以垄断而金融业幸喜不对称度高、自然资源领域易形成垄断,这种不均衡导致资本愿意进入后者。同时,该学派也看不到不同产业链背后的社会属性差异,不区分核心领域。
    与新自由主义学派相反,马克思认为人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使经济中的稀缺资源从储蓄者流入借款者手中,如股市和银行等机构,前者为直接金融,后者为间接金融,后者信息不对称度要小于前者。在新自由主义学派看来,由于不存在或者说该学派忽略了信息不对称性,股市是最有效率的。与此相反的学派如信息经济学,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利茨,则认为存在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非理性导致了效率降低,并提出方案:①私人生产并销售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性,这样的私人包括标准普尔、穆迪、价值线公司等。②政府管制。③通过金融中介(中介能降低或消除信息不对称性)。但是要注意的是,评级机构、银行等中介也是非理性的,也具有社会属性。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介的非理性导致信息不对称性加剧。这就要求最上层的机构能够自我革命、增强理性(如党的反复行动)。
    《资本论》认为,当信息不对称加剧至极致时,金融与实体将完全脱离。

  4. 理性与价值的正确取舍:经济上的理性指的是市场化。此时的人相当于理性的原子、脱离了社会属性。这种个人自由主义下的人没有价值判断问题,而对于没有价值维度、只有理性维度的事物,是无法对其进行批判与规范的。此种观点下的社会科学类似于自然科学。
    价值维度下,认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可能比理性人好,也可能比理性人坏。每个人掌握着不同的势能,一个人利用自己掌握的势能制约另一些人的发展时就将产生价值判断问题。
    过分相信理性与自由放任机制将导致抽掉重要的社会属性,忽略价值问题。所以,理性与价值应该是动态平衡的,理性追求效率、竞争与个人主义,价值追求公平、合作与集体主义。人类社会往往在这两者间反复振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布了1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76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628432/article/details/10395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