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典型架构

DNS负载均衡,硬件负载均衡,软件负载均衡,每种方式都有一些优缺点,但并不意味着在实际应用种只能基于它们的优缺点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反而是基于它们的优缺点进行组合使用。具体来说,组合的基本原则为:DNS负载均衡用于实现地理级别的负载均衡;硬件负载均衡用于实现集群级别的负载均衡;软件负载均衡用于实现机器级别的负载均衡。

整个系统的负载均衡分为三层。

地理级别负载均衡:www.xx.cim部署在北京,广州,上海三个机房,当用户访问时,DNS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来决定返回哪个机房的ip,图中返回了广州机房的ip地址,这样用户就访问到广州机房了。

集群级别负载均衡:广州机房的负载均衡用的是F5设备,F5收到用户请求后,进行集群级别的负载均衡,将用户请求发给3个本地集群中的一个,我们假设F5将用户请求发给了广州集群2.

机器级别的负载均衡:广州集群2的负载均衡用的是nginx,nginx收到用户请求后,将用户请求发送给集群里面的某台服务器,服务器处理用户的业务请求并返回业务响应。

需要注意的是,上图只是一个示例,一般在大型业务场景下才会这样用,如果业务量没这么打,则没有必要严格照搬这套架构。例如,一个大学的论坛,完全不需要DNS负载均衡,也不需要F5设备,只需要用nginx作为一个简单的负载均衡就足够了

发布了4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7 · 访问量 7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28119741/article/details/10233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