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年软件公司实习感悟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柳青(路遥《人生》篇头)

在我们的人生,需要面对许多转折的十字路口,比如中考、高考,比如念大学,再比如:实习工作。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笔者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校门,脱离父母学校一个人踏足社会工作、生活,感受颇多,以下是我对这几个月里的学习和生活总结。

正如《人生》片头所说,人生的紧要处也就几步,大三后笔者决定实习而非考研考公本来就已经做出了选择,而选择深圳作为实习地点同样也是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深远的改变了我们的一生。从去年(2018)9月份实习到今天也已经过去半年有余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笔者学习到的东西很多,不仅是工作内容上的,更是为人处世上的。

首先是工作内容方面的,只有真正进入一家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工作后我们才会发现,原来在学校里面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和如今企业所要求的技术栈差距是如此之远,一个很明显的差异在于学校为我们准备的很多专业课程都过时了!很多技术其实早已被淘汰,诚然,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中有许多基础性的东西是十分重要的,他是我们进一步学习的根基和本源,比如C语言、数据结构还有算法这些都是非常基础且十分重要的,但是也有很多课程实际上完全可以改成新式的课程技术。其中的原因和我们所在的行业特点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互联网软件行业是一个更新换代非常之迅速的行业,每个星期都在产生新的技术,每年技术都会产生一些小的变化,而每过三年就会出现一次重大变革。有说法认为开办两年的互联网公司已相当于开办20年的传统公司,因此我们的课程应该力求巨变,紧跟行业特点,而不是循规守旧。比如JSP、Struts之流的技术早已被大多数企业淘汰,实际上这些在我们当初在学校中学习的企业课程完全可以换成vue.js,SpringBoot这些新式的技术,这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具备竞争力。而不是像笔者去年刚进入公司实习那样对公司所使用的技术栈一头雾水,只能慢慢摸索前进。如前所述,笔者在学校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和实际工作中企业的要求相差很大,其中需要弥补这些差距就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自学。当然,在学校中学习的很多课程是作为“内功”而存在的,技术栈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套路”和外功,只有有了深厚的内力,我们才能发挥出所学技术的最大威力。

当然,在学校里学习的一些课程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之前在学校所学的难度颇大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线性代数这些课程如果我们真正的认真学习了,将会对之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而且作为在校生前去面试实习,绝大部分用人单位会非常在意面试者的基础是否扎实,毕竟实际的项目经验作为刚刚出来找实习的学生我们绝大数人都是没有的。另外就是终身学习方面的,虽然我们马上就要离开学校开始正式工作了,但是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姿态,正如易大师所说: 真正的大师永远都怀着一颗学徒的心——尤其是在互联网软件这个变革如此之迅速的行业,故步自封只会使我们慢慢地在这个行业掉队。首先我们花了4年的大学时光浸染了计算机软件行业的文化,培养了基础素质,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借由各种渠道进行学习,比如线上线下的培训,线上论坛的讨论,看书,编码,写开源项目,和高手讨论,向他们请教学习方法等等。虽然我们马上就要失去“学生”这个称号,但是我们永远也不能离开学习的土壤:播下的种子,我们应该让它生根发芽,长出参天大树来。而与之伴随而来的工作和报酬,不过是水到渠成的附属品而已。

另外一个给笔者重要感悟的地方就是为人处世方面了。立人先立德,无论如何,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永远是最重要的,它是高于一切的存在,但是走进社会工作学习除了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之外,还需要有优雅的表达技巧,否则别人是不认可的。通过这几个月的实习,笔者在此有许多感悟。第一,应该和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我们作为程序员行业来说平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计算机打交道,和人打交道的时间较少且影响不大,但是我们仍然要表现的足够优雅。比如日常见面的打招呼,公司有大有小,员工也有多又少,实际上很多同事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是几乎没有交集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在每天见面时互相问候一句——当然,也可以尝试聊天。对于工作上交集较多的同事,比如同部门的同事、领导,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去多交流和沟通,除了工作上的问题之外,还可以试着谈些其他的,当然,沟通工作内容是最最重要的,而且反馈应该快速、及时,这样才能提高集体的工作效率,有意的延迟去做某些事情是非常可怕且不利于个人发展的。

第二,要学会和陌生人打交道。实际上第二点某种程度上比第一点更加重要,因为我们的人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陌生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需要通过和陌生人交流来获取我们需要的咨询。比如出来一座城市需要租房,我们不可避免的需要打电话问中介、问房东;吃饭不可避免的需要点餐、问服务员;坐在火车上和别人同处一节车厢不可避免的要聊天、说话。甚至某一天你迷路了也要尝试着向他人询问,而不是永远依靠手机查来查去,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把科技和线下交流结合起来:迷路了只会问东问西的那是老人,迷路之后只会手机导航来导航去的那是年轻人,结合起来便是老道的年轻人了——这时候说话的艺术就体现出来了,在我们询问他人时,既要做到谦逊,也应该不卑不亢,既要有礼貌同时也需要尝试将话题导入一个轻松愉快的方向,因为很多时候不同的人用不同方式表达同样的意思,其最终结果会相差甚远,毕竟是陌生人之间,没有人有闲情具体了解我们的为人,同样的我们也不会去深入了解别人。因而,和陌生人打交道无疑是最有用但也是最难的一门学问了。

 第三,要学会拒绝。这里的拒绝主要体现在生活方面,对于工作上领导交予我们的任务我们当然要绝对服从地去完成,即使任务难度很大也可以在边交流边沟通的情况下慢慢解决。而对于生活中我们日常可能接触到的一些人和物,有一些是切实损害到了我们的个人利益时,一定要学会拒绝。记得成哥曾经也跟我谈过:你也出来工作了有一段时间了,应该慢慢明白了这个世上的很多人和事不是非黑即白的。是啊,我们评价一个人或物的时候,要站在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才能得到比较客观的结论,因此,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上来说,不可避免的会碰到一些嗜血鲨鱼一般的人,你的一味让步不会令他觉得你很可怜而放过你,反而会令他得寸进尺。这是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里必然会遇到的人,对于这样的一类人,如果我们优雅的拒绝无效的话,就必须凶狠的拒绝。

第四,要规律生活。如今年轻人熬夜已不是什么新闻了,绝大数年轻人都在晚上12点以后才入睡,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时候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无奈。但是至少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些基本的作息规律而不妥协。比如,一日三餐的规律性,应该按时吃饭;比如,每天坚持有氧运动;比如规律午休;注重个人卫生等等。程序员行业原本就被认为是亚健康行业,因为我们每天都需要对着电脑高强度的工作8小时以上,这本身就比较损害身体,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学会保养自己。

我仍然记得小时候每个人都有无数远大的理想,很多人想要惩强扶弱,当救世大英雄,做超人,当大侠。又或者在课堂上发言的时候说要成为科学家、警察、军人…而如今,当人生走到这一步时,走到开始选择职业生涯起点的十字路口时,当我们再次回头看时,不知道又和当初的本心有多少重合度呢?“琴棋书画酒诗花,柴米油盐酱醋茶”——我想,这才是人生吧。

发布了2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0 · 访问量 3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715167986/article/details/8953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