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哲学: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

简单哲学: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

阿那克西曼德也是米利都人,他是泰勒斯的朋友,学生,亲戚。他的生年和卒年都不太确定,大概在公元前610年出生,去世的时候跟泰勒斯差不多时间,可能是在554-543之间,有可能是在547或546,有说法他绘制了一些地图,描述了海洋和陆地的轮廓,还测定了太阳的轨道和昼夜平分点,制作了天球仪和计时器,这个计时器很关键,他是第一个对时间提出看法和简单说明的哲学家。

前面我们说到泰勒斯的主要哲学观点,即认为是水万物的本原,但是阿那克西曼德不同意这一说法,他的观点如下:

水是万物的本原,那水本身呢?你作何解释?水可以解释所谓湿性,但是不能解释火的热性,土的干性,气的冷性,总之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是不能生成万物的,世界万物以及其性质是多样性的,不能被简单的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

也就是说阿那克西曼德其实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直观的物质存在,这个东西不能当做世界本源,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在那里的,它们有各自的性质,是相互构造的,不能单拎一个出来,说这个东西比如水组成了万物,这个是不对的,虽然泰勒斯已经在这些自然物质之中,选择了一个最有可能的,最像的,但是这还不够,从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阿那克西曼德的抽象理性已经在开始发挥作用了,他开始思考,任何一个单一的物质都不能作为世界的本质,那这个本质必然是由多个不同的物质所组成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可以分化,生成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万物。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这就是无定,或者无限。

(说明:这里有翻译的问题,到底是翻译成无限,还是无定呢?我认为无定好一些,首先目前在中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赵敦华编写的《西方哲学史》中,取的就是无定,不过还有更重要的理由下面会介绍)

我们首先要注意到一个关键,阿那克西曼德是承接他的老师泰勒斯的,所以当他把一切自然物进行综合的时候,他本质上还是对现实直观的一种抽象,这种抽象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它是连接因果的,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手抽象,就像你看到一个桌子,你说这是桌子,桌子就在那里,所以你这个概念是连接因果的,你不会说这是木制品,木制品就是二手抽象了,更高级的抽象了,木制品下面还有很多东西,比如椅子,柜子,沙发,所以它不是直接连接因果的,它需要你在脑子里转一道弯,跟桌子这个概念再连接一下,然后回到桌子这个因果性的存在。

所以一般喜欢说高级抽象词汇的人,给人感觉就比较端着,我们寻常讲所谓“大词”或者“空洞的词汇”包括一些官话,就是指这种高级抽象,二手,三手,乃至四手抽象。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就喜欢这么搞,比如生态化反,网红经济,场景营销,社群网格,O2O,IP,多屏营销,跨界合作,重度垂直,流量下沉,互联网思维等等。这些词汇你很难把握它的现实性,都是看人怎么说,有些人乐此不疲的听各种讲座,却一无所获,因为讲述这些词汇的人,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指代些什么,他可能只是感觉到某些东西,于是指出一些方向,最终让听众们成为炮灰。

回到正题,阿那克西曼德对自然界的观察,提出无定是世界的本质这一哲学思想,这是一个进步,因为他用到了抽象的思维,并且这个抽象思维并没有走的太远,还是紧紧的抓住了现实,无定这个概念,在现实中是可以被直观到的,这种直观是感性直观,比如某些种子,还有火焰,特别是从他的老师泰勒斯那里吸取了水的性质,水本身也是一种无定的表现,即没有被限定没有被规定,种子也是,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之前也是还没有被规定的,一个人从婴儿长大,也是从无定的开始的,也就是无定的这种概念是具体存在的,能被观察到的,像现在我们知道的干细胞,就是无定的,它可以分化成任何细胞,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就是这样的一种概念,指代一种没有被规定的中性的物质状态,当然上面列举的例子,细究起来还是被规定了的,所以这里的无定,是一种从相对的无定状态,然后抽象出来的完整的无定,完全的没有规定。

 

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到,这种无定,它还是现实性的,是一种具体的存在,而不是纯思辨的,虽然他已经有了思辨的色彩在里面,但是正如我们所说,它是一手抽象,是连接现实的,而不是连接概念的。所以我们就觉得在这里用无定更好,而不是无限,因为无限是一个纯抽象的概念,谁见过无限吗?有人见过无限吗?没有。但是无限你能说不存在吗?好像也不能,它完全是超越的,无限没有相对性,但是无定有相对无定,因此这种相对无定是可以直观的,一种感性直观,然后经由理性抽象,最终形成完整的无定概念。

世界在无定之中产生,变化出来,也是一种生成的概念。类似于《周易》里讲的:“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的这种状态,也就是一片混沌,这个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很好理解,但是在那个时候阿那克西曼德提出这种哲学思想,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巨大进步。

由此,他就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

  1. 无定生成为万物,万物消亡为无定。

  2. 生成和消亡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

  3. 一些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

  4. 无定当中相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并与不同的东西分开,因此,在无定的全体之中,全体水成为水,全体土成为土,一切都已具备在这个无定之中,所以严格说,没有什么新东西产生。

阿克那西曼德打了比喻,这个比喻第一次展现了人类对时间的看法,根据必然性,他认为无定的这种生成和消亡乃是时间的安排,所以这种生成实际上是对无定的一种损害,因此必须要有另一些事物回到无定之中,这是对无定的补偿。这就体现了一种很早期的循环往复的朴素的因果观念。

所以你看,这里面有三个东西非常关键:

1、物质守恒和朴素辩证法

一些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为什么不是一些事物的消亡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生成呢?为什么不是反过来呢?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能动的思想,死并不会伴随着生,但是生却伴随着死,黑暗不会伴随着光明,光明却一定会伴随着黑暗,死是在生里面的,而非相反,黑暗是在光明里面的,而非相反。因此整个世界,我们发现,它整体上来说是运动的。

因此阿那克西曼德后来在描述宇宙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一段话:

无定之中,分出无数个天体和无数个世界,但是它们自身中却带着它们的毁灭,因为它们只是借着不断的分离而存在。

辩证法实际上就从这里最先开始发源,辩证法的核心,并不是说又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怎么说都可以,否定的否定就是肯定诸如此类。辩证法的核心在于,事物的内部有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会让这个事物消亡,一切符合这种哲学思想的学说,我们都可以说它是辩证法,或者说带有辩证法的含义,辩证法不是纯思辨的,而是现实性的。这个以后我们会详细讨论。另外,这个也说明了人类在早期已经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物质是守恒的。

2、必然性和相对性

    必然性和相对性是必须要在对时间的观察中展现出来的,因为时间的流逝,同时展现了必然和相对,世间万物会生成,也会消亡,这万物发展的过程是必然的,这万物的状态是相对的,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在阿那克西曼德这里,概念的东西是一手抽象,时间也是的,在这里的时间不同于我们现在理解的时间,它还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变化的时间,也就是同因果变化混淆在一起的,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只能通过观察万物的生灭变化来体会时间,还不能单独的从纯粹感性之上抽象的理解时间,比如他们可以通过四季的变换以及白天黑夜的运转来感受时间,只有当理性的抽象能力发展到一定时候,可以对普遍的感性直观进行抽象的时候,时间这个概念才会被单独的确立起来,并且真正回到它所能指代的事物上面。

事实上这一混淆,一直到叔本华开始才有了明确的区分,当然后来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就把时间这个概念完全的指实了,不过话说回来,严格来说事到如今,我们还是无法准确的描述时间,与其对时间下定义,还不如说时间不是什么这样可能更加清晰。奥古斯丁有句话,时间是什么,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就糊涂了。

3、试图描述世界本质分化的过程。

这种描述实际上体现了无定一种质的综合存在,也就是说是一堆不同的,或者相同的物质存在,这些物质是不能转化为另外一种物质的,物质只能跟物质组合在一起,但是不能相互转化,所以这里一定要注意变化和生成,这里面的含义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他这里还没有量的概念,没有量和质的转化概念,只是质和质的组合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一种转换,而是单纯的组合,从无定中生成出来的组合,这个组合又消亡掉回归于无定,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当在时间的前后继起和因果关系的混淆中,事物本身就很容易成为原因,把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单纯的质的组合。很多现代人还是这个思维,比如看到某些生意赚钱,就去分析这个生意有哪些构成成分,一些要素,然后就机械的从形式上去组合,于是认为自己也可以赚钱,但实际上却不能如愿,这就是因为质的组合本身就是错误的,不全面,不存在的,量变产生质变,存在的变化是由因果的变化转化而成的,当然在某种些更高智慧之中,存在本身又可以倒逼因果,不过这是在另外一个层面来谈了。

阿那克西曼德还在人的进化上面掺和了一笔,他认为人是鱼变的,先是在水里产生,尔后上了陆地,这实际上脱胎于他的哲学思想,世界的本质就是无定,一切都是由无定中生成,变化而来。达尔文当年提出进化论的时候,很多人就无法接受人是猴子变的,可见我们人类的哲学思想始终没有普及到大多数人的脑子里,如果他们了解了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那么区区一个猴子变的,又算的了什么呢,世界的本质是无定嘛,当然这里已经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我们这里要指出,相对他的老师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的进步到底在哪里,我相信读完此文的读者,应该能感受到这其中的进步,不仅仅是抽象思维的发展,还有因果循环往复的思想,包括朴素的辩证的思想等等都能看出来他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哲学家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很小的圈子群体,他们像王冠上的宝石一样,在象牙的塔尖里发号着某种训诫似的,从而影响着人类,很多人受到这些哲学家的影响,而根本没有任何感觉,世界的变化,人类的发展,无不放大在这些思想的产生和演变上,马克思就讲了,理论一经群众掌握,那么就会转化为物质力量。——然而物质力量想抽象成理论却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我们还是稍微总结一下阿那克西曼德的进步,借以翻篇。

  1. 阿那克西曼德取消了泰勒斯的水,这种单一的可见的物质,而是捕捉了类似于水的一切普遍的物质的某种性质——也就是一种生灭现象,并将其抽象为无定,这样他就把水这一万物本质纳入到了他认为的本质——无定之中,于是水就被包含在无定里面了。

  2. 阿那克西曼德尝试描述了这样的一种无定,是如何生成万物的,万物又是如何消亡成为无定的,虽然这种尝试是矛盾的,失败的,但这种尝试是伟大的

  3. 矛盾就是朴素辩证。

  4. 初步展现了人类的理性抽象能力,并且加以合理的发展。

  5. 通过对时间的朴素观察,展现了必然性和相对性的思想,并且体现了因果循环往复的世界观。

下期我们就要介绍阿那克西美尼的哲学思想,他又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这个学生接受了老师的大部分想法,但是却不同意他的根本哲学思想也就是这个无定,并且以一个相当之关键的切入点,发展了自己的哲学。

这一关键就在于对世界本质生成万物的描述上面,体现了量的思维,由此第一次展现了真正的科学的思想,因为这种量的思维正体现了科学的确定性。

 

要知道科学就是确定的,而不确定的就是哲学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mind666/p/1202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