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本能

反本能

自序

  1. 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第一个因素:认知模式的稳定性

​ 俗话说“三岁看八十”,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模式就已经 被外界环境培养起了一个较为基础的模式,作为我们后期认知事物的模 板。当我们遇到相似的场景时,我们便会提取以前相应的行为作为反 应。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个事物时,我们的行为都会经过一个“图式”,而改变的本质则是换一个“图式”。但是这个过程非常困难,因为 这个图式已经伴随了我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年龄越大,“图式”印 刻越久,改变的难度也越大,所以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父辈相对来说比较固执一些。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首因效应”,我们可能会因为对方给我们一开始留下的好印象而认为对方不错,后期即使对方犯了错误,我们 也更倾向于认为这只是偶然。 实际上这也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图式”比较难改变的原因。我们会将第一次与对方接触的印象当作我们认识对方的“心理图式”,思考关于对方的问题大多会经过这个图式,也就是倾向于往最开始的印象的方向上去想。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为什么我们对“第一次”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呢?因为我们已经将“第一次”所经历的事情当作我们认识这类事物的“心理图式”,当我们遇到相似的事物时,我们会通过这个“图式”去做反应。改变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图式”的本能很难被改变。

  1. 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第二个因素:急功近利

有些时候,我们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办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可能在付出的过程中,在看不到想要的结果时,便会选择放弃。比如说,一些人想要减肥,坚持了三天的运动感觉没有效果,觉得自己的方法有问题,不断调整不断修改,反而让自己疲于变化而消耗更多的能量,不利于我们想要的改变。记得以前一个朋友告诉我,她上学的时候有段时间非常努力地学习英语,但考试结果总是不理想。后来,她索性将重心放在其他科目上, 这个时候她的英语成绩反而突飞猛进。看上去感觉反而是“松懈能够提高成绩”。事实真的如此吗?不是的,因为我们的收益都存在滞后性。改变并不会立刻发生,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才会出现效果。当自己开始放松的时候,以前的积累反而开始出现了成效,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以为是我们“玩”的状态带来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侧重的思维都是“同时性”,我们看到的事物是以光速传递到我们的视线中,我们的感觉是以光速传递到我们的大脑,以至于我们觉得生活中的大多数事物到被我们感觉到是同步发生的。这就造成了我们思维的“短视偏向”——无法立刻看到成果,我们就会对可 行性产生怀疑。但是,与我们的感官相反,我们的付出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体现出来,我们称之为“效益滞后性”,这与我们的思维惯性相悖,所以当我们付出不能很快出现我们想要的结果时,我们就会倾向于怀疑和放弃。因此,很多人没能在正确的路上坚持到成果出现的时候,也与优秀无缘。

  1. 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第三个因素:一直停留在舒适区

足球运动员会被要求用反脚踢球,或者以最快速度跑完全场。但是足球爱好者则没有教练强迫,他们更倾向于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踢球, 他们只是享受这个过程。 后者就是在自己的舒适区去行事,所以他们的球技进步水平也更有 限。而足球运动员则是被要求用各种不舒服的方式去踢球,虽然感觉挺折磨人的,但是他们也因此变得更优秀,进步更大。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更多地会用我们习惯的方式去学习、去工 作,但是这很难让我们进步。这就像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很多种解法,但是我们一直用自己最熟悉的解法去解题,直到有一天自己的解法行不 通了,但是自己并没有在日常的练习中学会其他解法。所以,我们也不奇怪为什么有的人有十年工作经验但是却还没有成 为专家,因为他们并没有积累十年的经验,而是同样的经验用了十年。当遭遇瓶颈时,他们又没有其他特长,于是只能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层级中。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舒适区,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离开舒适区往 往意味着短期的效能降低。就像左脚踢球的运动员一开始会踢不好一样,用别的方式解数学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所以,在这个过度注重效率的社会,人们更难有精力去试错。用熟知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虽然速度能够更快,可是这并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不利于一个人走向更优秀的水平。凡此种种,走向卓越的过程充满非常多的阻碍,大多数人的“优秀之路”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总有人会赢 不过,走向优秀的路虽然有很多本能障碍,但是依然有非常多的成功者。他们的经验也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自我改变的成功率。也有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找到影响我们改变并变得更优秀的因素,告诉我们改变的策略。我们的改变历程,更像是现在的自己与 过去的自己博弈。我们想要战胜过去的自己,我们需要知道对手的下一步棋。当我们知道过去的自己下一步棋要怎么走时,我们就能根据他的方式预防性修正,达到战胜自我的目的。绝大多数人缺乏的不是战胜慵懒和胆怯本能的勇气,而是改变的技 巧,而这才是走向卓越的关键。这本书的目的正在于此,它更注重于启发性。一些书告诉大家战胜 拖延可以用“番茄工作法”、心理奖惩等方式;大家想要变得会沟通,他们就告诉我们要多去赞美,多尝试。但是他们很少告诉大家,为什么可以这么做,这么做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就像告诉我们一道数学题怎么做,我们不知道原理,遇到它 的“变形”我们可能就会束手无策,更不用说自己去做方法的创新了。

反本能之自我提升

根源探索

感性VS理性

​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类大脑内部始终存在两个相互关联但又各自独立的运作系统:第一个就是感性面,这个部分的自我属于天性本能,能够对事物产生情绪,知觉痛苦和快乐;另一个是理性面,也叫做反思系统,这部分打奶能够进行深思熟虑,观察并且反思行为。

​ 控制我们感性面的大脑区域叫边缘系统,在进化时间上,边缘系统比我们的前脑出现的更早。边缘系统同时也调节我们的本能,它更多的作用是促使人进行自身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

​ 而控制我们理性面的大脑区域,我们称之为新大脑皮层(前脑)。它在进化的事件上较边缘系统更短,我们称之为新大脑皮层(前脑)。它在进化的事件上较边缘系统更短,后者可能有超过几十亿年的进化,而新大脑皮层可能只有几亿年的时间,这也就注定边缘系统的留存部分对人类长期生存的意义更为重大、

​ 心理学家乔纳森将人类的感性面和理性面的关系也做了更为深刻的类比阐述。他将我们的感性面比作大象,而理性面比作骑象人。骑象人懂得分析,更为高瞻远瞩,他会对大象下达行为的命令。但是他对大象控制能力时高时低,很不稳定。而我们的感性面,也就是大象更为庞大,而且“听不懂人话”,骑象人无法一直对其有很好的控制权。如果大象和骑象人对前进的方向不一致,骑象人对此往往束手无策。

​ 这就是感性面与理性面的矛盾-----一个渴望及时享乐,而另一个懂得克制自己。不过,在生活中我们的决策大多是感性的,带有情绪的。

​ 当然,感性与理性也不是一直矛盾着。很多人喜欢做计划,实际上就是满足骑象人(理性面),他对计划阶段带来的满足感大于执行阶段。而想要说服大象(理性面),它对计划阶段带来的满足感大于执行阶段。而想要说服大象(感性面),不能用“人话”,它听不懂,这也是我们计划很不错但很难去执行的原因。

​ 而想要让自己执行起来,则需要我们感性面的配合。前者负责分析,后者负责执行,当他们方向一致的时候,他们的合作会很完美。

虚假的疲劳-------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要放弃

​ 大脑为了让身体减少能量消耗,往往倾向于让我们选择低能耗的途径去工作或者学习。一旦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我们习惯的和熟悉的,那么大脑就会将这种行为归类为高能耗行为,进而限制我们的高能耗行为。

​ 这与达尔文所说的头脑进化原则相似-------照顾生存是头脑的主要任务,只是对我们生存有所威胁,它就会做出强烈反应。

​ 尤其是当我们遇到非生物性需求的耗能行为时,我们的大脑潜意识会告诉我们不要去做,这种反馈在不发达的原始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复杂多变的原始社会中,消耗太多的能量不利于自己接下来的捕食和逃跑。

​ 我们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在初期往往比较容易退缩。因为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消耗很大的认知资源,这种不熟悉的感觉会让我们的大脑把这种陌生的事物归类为让我们“疲劳”的东西,进而让自己退却。所以,坚持做一件让自己进步,但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往往非常头疼。

坚持就是胜利,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原因就是在与此,我们做一件事最容易放弃的阶段是在刚接触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各种不适,非常想要放弃。实际上,这就是大脑的过度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它努力让我们走“低能耗路线”,诱导我们去享乐,希望我们放弃,不要消耗太多能量。但实际上,这种对新事物初始接触产生的虚假疲劳感,往往在大脑的承受范围之内。

​ 就像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大脑感受到了不断升高的心跳速度和快速减少的能量供应,它会努力告诉我们自己累了,需要休息。而第一次这样的信息反馈,往往也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并不是我们肌肉不能工作了的表现,而是一种情绪和感受。

​ 这个时候决定我们能否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如果我们不够自信,那么我们就会很容易放弃,而如果感觉自己有能力继续坚持,那么我们就能够在坚持过程中,慢慢消除虚假疲劳感,进入让我们坚持到底。

​ 当我们有一项学习或者工作任务的时候,这种虚假疲劳感会在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成为我们学习的障碍,进而造成我们的拖延。人脑的构建保留着很多的原始成分,这也注定了坚持不懈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享乐的大脑------为什么我们总想玩手机

​ 直到现在,控制我们行为的大脑成分依然是主要充满生物本能那部分,是处于大脑深处的那个区域,我们称之为爬虫脑(潜意识系统)。然而这个大脑区域并没有多少思考能力,只能对信息进行简单粗暴的加工,看到草在动,它立即想到的是“狮子来了”;看到黑影,想到的也是潜在的危险,进而提高我们的警觉。

​ 它也不懂得如何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只会机械地执行能够使机体最节能最安全的生存方式。饿了它就会发出“找食物”的信号,遇到危险它就发出“逃跑”的信号,绝不停留。

​ 而被·新构建出来的两个区域--------边缘系统和新大脑皮层,在对人类行为的控制上可能只有几亿年,而爬虫脑对生物行为的控制甚至可以追溯到生命出现的那一刻。

​ 爬虫脑在进化的时间上远长于新大脑皮层,他们在保证我们生存上一直都很成功,因此我们对爬虫脑的依赖更为根深蒂固。这也是为什么,经科学验证,我们的行为决策大多数都源于大脑的爬虫脑区域。

​ 爬虫脑的决策大多数极度趋利避害。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它会一直诱导我们拿起手机聊天,打开电脑游戏,或者跟朋友外出游玩。因为他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保存更多的能量并且不断去寻找食物和交配。

​ 尤其是当我们遇到一点小坎坷的时候,他对我们的刺激会更加强烈,因为任何的挫败在爬虫脑那里都会被归类为潜在的威胁,进而引起“逃避”的应激反应。如果没有新大脑皮层对我们的控制,那么我们会直接向爬虫脑妥协。

​ 而这就会造成我们的拖延,在执行过程中一旦遇到小的困难,我们的爬虫脑就会跳出来并提供各种享乐的选择,让自己避开那些让我们觉得疲劳的食物。

​ 所以,当我们感到无所事事的时候,我们的爬虫脑不会自觉的选择学习和工作。如果我们的新大脑皮层不够强大,那么我们不用多久就会对我们的爬虫脑“俯首称臣”,进入享乐模式。

延迟享乐

​ 一个懂得思量更长远未来的人,往往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有有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懂得延迟享乐的人,更可能有较大的成就。

社会的螺丝钉---------为什么做事做久了会没精神

​ 我们的体内除了兴奋类递质和激素,也含有大量的抑制性递质和激素,两种递质和激素除了立本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这也就保证了我们能够在大部分情况下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但是这也注定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对一件事情感到疲累,容易半途而废和拖延。

​ 生物体对其自身的保护还提现在设定了“动作电位”的刺激阙值。触发神经元发送信息需要一个阙值,这个阙值会帮助我们过滤非常多的“小刺激”也让我们避免了非常多的没有必要的刺激和动作。

​ 人类的绝大多数能量的去处不是支持我们的运动和思考,而是消耗了将近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能量去维持身体神经系统的静息电位 。我们对同一神经元持续加以同样的刺激,那么这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将会慢慢降低,甚至降至静息电位的水平,也就是不在有任何反应。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因为持续应激而让机体消耗更多的能量和产生过多的不适应感。

​ 我们成这种感知过程为”感觉适应“,他指的是,由于持续暴露在同以刺激下,感觉神经反应性下降的过程,我们习惯于一种刺激即感觉适应,它以为着大脑对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就像刚邹静电影院,我们会闻到爆米花的味道一样,过了几分钟之后,我们就会慢慢觉察不出这个味道了。

​ 除此之外,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接触到相同的视觉刺激时,也会产生类似的生理过程。虽然视觉系统的神经元会持续做出反应,但是强度会伴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而降低,这种现象叫做“重复抑制”。

​ 同样的,当我们一直接触相同的事物的时候,并且产生了感觉适应,那么我们的大脑对信息的加工会本能地跳过这个过程,甚至加以排斥和抑制,慢慢地让我们对它不再产生兴趣和打不起精神。我们对一件事物最感兴趣的时候是在刚接触的时候,当刺激消退后,我们就很可能对其感觉厌倦。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内卷化效应”。

​ 所以也会有一些人可能完胜一腔热血做下各种明天要改变的豪情壮言,但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往往拖延症伤身。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过程--------在一开始兴奋,慢慢麻木。以至于有时候会问自己:“我有说过要改变吗?”

不走陌生路----- 为什么要改变总是那么困难

人类大脑的有意识的决策系统非常复杂,而决策路径相对较为固定。一般的路径大致可以总结为:

场景信息的吸收---》情绪加工----》记忆/经验抽取----》认知思考----》决策-----》行为

​ 如果我们对于一件事物的认识是正面的,是喜好的,那么我们会因为这样的认知,在记忆/经验的抽取中产生积极的情绪。我们在面对这一事物的时候能够更为持久和有效率。

​ 因为控制我们大多数行为发生的是我们的潜意识系统,可是他的思维能力又极为有限,无法进行精密的加工。潜意识系统会把所有能够让我们产生愉悦感的事情都近似等同于“交配和进食”,认定是享乐的事情都会有保护和传承基因,所以会不断地给我们提供动力。

​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报以积极的态度时,那么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我们大脑的“多巴胺系统”,产生足够的兴奋递质,同时减少相应的一些抑制性递质,让自己持续获得愉快感和动力,进而支撑自己的行为。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科学家没日没夜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对科研的认知极为正面,正在享受思考地愉悦感,虽然他们是在进行科研和学习,但是潜意识系统还是会认为他在交配或者进食,不断给他动力。

大脑喜欢清晰的选择

​ 另一方面,“记忆/经验抽取”这个过程对我们决策的影响也非常大,以至于哲人也说“我们只想我们知道的东西”。如果有一个选择在我们的记忆中非常模糊,那么,我们很可能倾向于选择那个清晰和简单的。

​ 而这些清晰而简单的选择,大多是潜意识大脑系统提供给我们的享乐型选择,因为进食存活和产生后代是基因的第一宗旨,而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的行为,潜意识系统都近似等同。

​ 一个清晰整体的记忆需要依赖大量的神经元,他们之间通过神经纤维相互关联,形成一片片的记忆网络。在我们身边,可能听过一些名人告诉我们哪本小说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从来没有听过他们说看了哪些鸡汤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

​ 实际上,这是因为小说通过大量相似的内容加深了我们对于同一个观点的看法,慢慢构建成一个能够激活记忆网络的整体。而鸡汤往往过于零碎,难以成为长期的,关联的记忆,也难以我们的价值体系产生影响。

​ 你看完一篇鸡汤,觉得这篇鸡汤里面“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观点很是赞同,顿时心血来潮想要发奋图强。但是你在选择是否继续埋头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这个观点可能早已经被你抛到九霄云外了,因为缺乏深度和关联的基因很难被提取到。这个时候你还是非常有可能拿起手机跟朋友聊天,或者打开电脑游戏。

​ 而如果想要改变这种让你自己拖延的决策,那么就需要我们对一种有效信念拥有足够的记忆强度,保证这个念想的鲜活性和清晰性,当我们棉铃哈姆雷特式难题“To be or not to be?”时,我们你猜有可能坚持一件很困难,但是却会让你进步的事情。

对症下药

反本能之群体接触

反本能之社会洞见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lrgupup/p/1192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