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参考模型

学计算机的人想必都对OSI七层参考模型不陌生,OSI七层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它是一个七层的、抽象的模型体,不仅包括一系列抽象的术语或概念,也包括具体的协议

那么,OSI七层参考模型包含哪七层呢?

分层:

  •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 传输层
#,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2]  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TCP/IP 层级模型结构,应用层之间的协议通过逐级调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     #络层(Network Layer)和物理数据链路层(Physical Data Link)而可以实现应用层的    #应用程序通信互联。
#应用层需要关心应用程序的逻辑细节,而不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活动。应用层其下三层则处
#理真正的通信细节。在 Internet 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思想和着重点都以一种称为 
#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文档格式存在。针对每一种特定的 TCP/IP 用,
#有相应的 RFC [3]  文档。
#一些典型的 TCP/IP 应用有 FTP、Telnet、SMTP、SNTP、REXEC、TFTP、LPD、       #SNMP、NFS、INETD 等。RFC 使一些基本相同的 TCP/IP 应用程序实现了标准化,从而   #使得不同厂家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互相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zeroLJ/p/1152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