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 Heap 堆(六)

  1、Heap(Java7之前)

    一个Jvm实例只存在一个堆内存,堆内存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类加器读取了类文件后,需要把类、方法、常变量放到堆内存中,保存所有引用类型的真实信息以方便执行器执行。

    堆内存逻辑上分为三部分:新生+养老+永久

          

    新生区

    新生区是类的诞生、成长、消亡的区域,一个类在这里产生,应用,最后被垃圾回收器收集,结束生命。新生区又分为两部分:伊甸区(Eden Space)和幸存者区(Survivor space),所有的类都是在伊甸区被new出来的。幸村区有两个:0区(Survivor 0 space)和1区(Survivor 1space)。当伊甸园的空间用完时,程序又需要创建对象,Jvm的垃圾回收器将对伊甸园区进行垃圾回收(Minor GC),将伊甸园区中的不再被其他对象所引用的对象进行销毁。然后将伊甸园区中的剩余对象移动到幸存0区。若幸存0区也满了,再对该区进行垃圾回收,然后移动到1区。那如果1区也满了呢?再移动到养老区。若养老区也满了,那么这个时候将产生MajorGC(FullGC),进行养老区的内存清理。若养老区执行了Full GC之后发现依然无法进行对象的保存,就会产生OOM异常“OutOfMemoryError“。

  如果出现java.lang.OutOfMemoryError:Java heap space异常,说明Java虚拟机的对内存不够。原因有二:

  (1)Java虚拟机的堆内存设置不够,可以通过参数-Xms、Xmx来调整。

  (2)代码中创建了大量大对象,并且长时间不能被垃圾收集器收集(存在被引用)

  Java堆从GC的角度还可以细分为:新生代(Eden区、From Survivor区和To Survivor区)和老年代。

  

                                                   MinorGC的过程(复制->清空->互换),其中,Eden:From:To = 8:1:1

  1:eden、SurvivorFrom复制到survivorTo,年龄+1

  首先,把Eden和SurvivorFrom区域中存活的对象复制到SurvivorTo区域(如果有对象的年龄以及达到了老年的标准,则赋值到老年代区),同时把这些对象的年龄+1(如果SurvivorTo不够位置了就放到老年区)

   2:清空eden、SurvivorFrom

  然后,清空Eden和SurvivorFrom中的对象

  3:SurvivorTo和SurvivorFrom互换

  最后,SurvivorTo和SurvivorFrom互换,原SurvivorTo成为下一次GC时SurvivorFrom区

  

  实际而言,方法区(Method Area)和堆一样,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容区域,它用于存储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普通变量+静态变量+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等,虽然JVM规范将方法区描述为堆的一个逻辑部分,但它却还有一个别名叫做Non-Heap(非堆),目的就是要和堆分开

    对于HotSpot虚拟机,很多开发者习惯将方法区称之为”永久代(Parmaneng Gen)”,但严格本质上说两者不同,或者说使用永久代来实现方法区而已,永久代是方法区(相当于是一个接口interface)的一个实现,jdk1.7的版本中,已经将原来放在永久代的字符串常量池移走。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houstao/p/1152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