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1 老子是在教导我们不追求完美吗?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最完美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

做事忘记结果,才能更坦然。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来听听老子老先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今天我们来到了第四十五章的讲解。

时光过的非常快,从我去年开始讲到现在,已经讲了二百多期,已经第四十五章了,《道德经》共八十一章,我们讲了一半出头了,这时间还是比较快的。有很多朋友听完以后觉得特别开心,心里不纠结了,我看到这样的留言我很开心。有人说,罗老师,悟道了以后,只问耕耘不问结果,你应该不开心,你应该没有开心、也没有悲伤,您应该只讲,然后不问回报。

我觉得我们一般都是人,我们有正常人的感情在里边,就好比医生给人开方子,给患者治病,您说是希望好还是坏?患者好当然你会开心一点,这个开心是可以有的,我觉得这是保持一种愉悦的状态去为大家做事,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所以,我确实为大家的改变感到欣喜,感到心里很愉悦,我们一点点这样了解,没辜负老子老人家写的这些文字,我们体会到其中的含义了,指导我们人生,让我们少生病,您说这是好事,为大家的这点改变,我们是开心的。

今天我们接着学《道德经》,我们一点点学习,一点点提升。今天讲第四十五章第一句话“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先看这里面的“弊”当弊病、弊害讲,意思就是有问题,出现问题。“大成若缺”当中的“成”当成就、完成讲,真正大的完成的状态,就像反而有缺陷一样,用起来却一点问题没有,越用越好,这叫“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这些话其实各家解释的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这句话反而是河上公解释特别好。河上公是一个高人,河上公这几个字怎么写?就是河上面的老翁,这叫河上公,他也叫河上丈人。这位高人他家应该在山东那边,今天日照附近。这位河上公其实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他写的老子《道德经》的《河上公章句》,就把老子《道德经》一句一句进行注释了,影响非常大。但是河上公到底出生在哪?他姓甚名谁?就知道河上老人、河上丈人,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谁都不知道。所以这人是真正明白老子《道德经》的一个人,他留下这一本书,把《道德经》讲了一遍以后,他就隐身而去了,深埋功与名,你根本找不到他。所以这是真正的高人。

据后人传说,说他成道、成仙了,他的徒弟就是著名的仙人——安期生,这都是传说。也据说是这样,汉文帝,文景之治怎么来的?据说跟河上公的指点有关。当时的汉文帝对《道德经》推崇备至,他就特别喜欢研读《道德经》,但是却不怎么懂,读不透。于是他就派人四处求访,看哪有高人能讲《道德经》。后来有人就说,河上有一个老头,叫河上公、河上丈人,他能讲。文帝就派使者去了,“我们要去学习,你学习去吧。”结果河上公对文帝的使者说:“《道德经》讲的是大道,如此尊贵的经典,道德如此的尊贵,你怎么能够派人来学呢?怎么不亲自来学呢?”文帝一听,这看来是高人,于是亲自到河边开始跟河上公去学习,河上公给他讲了一遍。

还有传说,汉文帝有点不服气,说:“让我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河上公难道不是我的臣子?还让我来跟你学来?”河上公一下就飞在半空之中,说:“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我也不占你的土地,你说我是你的臣民吗?”文帝一看,这是神仙,于是就虚心开始学习。当然这都是传说,但是文景之治确实用的是《道德经》的理论来指导治理国家。

《河上公章句》因为它流传特别广,也可能确实与当时皇家的学习有关。河上公到底是谁?我们也不知道,这千古以来我们没有人知道,我们就学习。河上公讲《道德经》,有的地方我觉得稍微值得商榷,有的地方讲的特别特别到位。比如说就讲这两章,前面讲“甚爱必大费”,河上公直接上来就解释,那种如果喜欢女色的君主,一定会损害自己的身体,一定会损害自己国家的能力。他上来就讲,第一是给领导者;第二“甚爱”,讲的就是好色。所以河上公直指这个问题的核心。

今天这句话“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河上公讲的也非常好。河上公讲这就是有道的领导者、有道的这些君主,这样的君主他有很大的成就,治理国家治理的非常好,这叫“大成”。但是这样的人,你看把国家治理的这么好,他把事情本身做的很好,低头做事,但是他对做事带来的这些虚幻的后果、名誉、地位等等,他毁灭名分,不需要它,然后把荣誉都抛弃掉,掩盖这些荣誉,不需要。对结果不重视,这叫做“大成若缺”。看上去你有丰功伟绩,你应该了不起,地位应该高,大家都应该膜拜你。但是他没有,他把事情做好以后,把自己的名誉、地位、功利全部放掉,一般人看上去这种就是缺少什么东西,这是不足,这哪够?但是他却觉得这是正常的,这叫“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的意思是,这样的领导者来治理公司,比如说公司领导用这种态度治理公司,您放心,他治理公司就没有任何缺失,就会认真把公司治理下去,这就叫“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您看他讲的非常到位。我看河上公讲的这两章,我心里痛快极了。因为河上公上来直指要害,我觉得他是明白《道德经》是讲什么的,他非常清楚把一个领导者做事和做事带来的名誉、利益、地位给分开,这就是非常高明的做法。否则很多人讲“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讲做事快做好的时候你停下来不做,就留这样一个缺口,留下这样的缺陷,这就叫“大成若缺”。

比如说盖一个楼,这个楼本来封顶要盖好了,等快要盖好的时候,我把这顶就不封上,“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这楼用的就好了?这楼就漏水了,您说这对吗?所以《道德经》如果不前后看,不整体上来看,您就解释这个字句,容易把老子给歪解了,老子没让您盖楼到最后留楼顶不盖了,这叫“大成若缺”,不是这样。老师讲题,讲到最后马上要解开了,对不起,“大成若缺”,不讲了;医生给患者开方子,方子都写出来了,方子五味药。写到四味药以后,最后一味药,对不起,不写了,“大成若缺”,就缺这点才能成。这就是胡解《道德经》,我甚至觉得这是在侮辱老子,老子其实上文、下文讲的非常清楚。老子讲的是做事要好好做,但是外边最后带来的后果,带来虚幻的东西,名誉、地位等等不要要它,不要在意它。

在外人看来这好像您是缺的,缺了一块,但是实际您自己心里知道,因为您悟道了,那些东西没什么重要的,浮云一样。所以您事做的更坦然,更轻装前进,这是老子讲的道理。老子讲这句话是不是这回事呢?当然是这回事,真是对的。比如说我前面讲过顺丰的老板王卫,做了这么大的一个公司,20多万员工,一年收入几百个亿。结果怎么样?他自己要不要名誉?没有。应该给王卫评一个“2016全国最佳企业家”,应该颁奖,应该上一下《对话》栏目,去指点一下经济的走向,然后评一个“2015经济人物”,他没有这些事,为什么?他觉得这些都是经营之外带来的结果,虚幻的,不重要,真正需要的是把自己的公司认真做好,所以他非常低调地经营自己的公司,公司发展也非常非常好。

这样的企业家其实非常多,我发现往往是有这种品质的企业家,最后真正做的才好,大家可能觉得他太缺失了,你那么有钱,应该有地位,可是不会这样的,恰恰是人家没看中地位,没有看中我一定要做得怎么样,他就低头去经营,所以才把公司经营大了。有些人天天看这那名誉,有可能公司反而经营不好,盲目扩张、陷入危机等等,最后公司慢慢出问题了。我一直认为,一个企业家的品质,他能不能悟到这点,决定了他最后企业做到什么程度。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这个企业家老板,企业做的很大的人,他们孩子生活什么样?大家一想应该很富裕,该要什么都有,那整天父亲一下给拨10个亿,玩去吧,去做企业,爱怎么做怎么做。我曾经见过很多西北地区做煤炭起家的这些商人,有钱,当时因为卖资源有钱,结果他们的孩子在北京整天玩着跑车、花钱,每到晚上你到工体边上,看那些跑车,那是十几辆,一串跑车在一起,一阵轰鸣。这些孩子们十八、九岁、二十多岁,有的是钱,家长给钱,玩,边上全是夜总会,晚上去夜总会。因为中医药管理局在对面,我曾经在那儿写东西,我就晚上听到什么声音?我出去一看一串跑车,一阵轰鸣,一起开。然后边上是夜总会,晚上灯红酒绿,这样玩。这些孩子里面,很多孩子最后走入吸毒的道路,出现问题了。这好像是我的孩子什么都有、富有,应该是圆满的,可是并不圆满。

我给大家举一个相反的例子——李嘉诚。李嘉诚这个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商人,我们有很多对他的负面新闻,其实这个人是值得尊重的,在商业领域做事是可圈可点。李嘉诚在教育孩子方面他的心得,当年他的一个孩子去美国留学,李嘉诚那么有钱,当时的华人首富,他没有给孩子买轿车,就是让骑自行车,每天去自己打工,骑自行车赚钱,给他一定的生活费。李嘉诚什么时候觉得要给他买车?是有一天他到美国出差,然后让孩子到酒店来看他,结果他在窗户里边看见外边下着雨,然后远处有一个人在路上骑着自行车在车流里穿梭,最后来到酒店门口。把雨衣揭开一看,这就是自己的儿子。

华人首富的儿子,他没有给孩子买豪车、买跑车,晚上出去玩,并没有,让你勤工俭学,然后仅仅让他骑自行车作为交通工作。这是你看似好像是缺的,“大成若缺”。这么有钱的家庭,孩子骑自行车做交通工具,没有跑车,这过得简直不如普通人,这真是有缺憾,您觉得是不完美的。但是恰恰这样,培养了孩子的品性,这恰恰是一个商人应该做的。

李嘉诚对自己生活也是“大成若缺”,您说他人生应该圆满了,完美了,那么有钱,有地位,创办那么多公司,然后养活那么多人,应该不错了。但是李嘉诚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比如说他的手表就是3000港币的,好像是日本叫西铁城的牌子。各位您想华人首富的手表3000港币,我们一般人买表都买上万块钱,可是他特别节俭,自己的鞋带断了,他都不会轻易扔掉,他会窜一窜,然后够长再系一下。他的椅子用了几十年没有换过。我们一想,这有缺陷,这么大的老板,这么有钱人,他应该过皇帝一样的生活,每天早晨一碗燕窝汤?他没有,其实他很简单。李嘉诚吃饭,他说就是一碟青菜,要是有鱼的话,来几条小猫鱼,很简单。他并没有像我们想象这样,华人首富,大的企业家,吃饭山珍海味,他没有这样。所以他身体很健康,因为清淡饮食,身体才健康。这就是“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家一定要知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我们绝对不是明白道理以后,故意装作“若缺”的样子,这是错的,不是这样。而是我们意识到了,那些形式上的东西没有大用,好像身边经过的浮云一样,你看一看,微笑微笑就可以了。您说名誉太多有用吗?真没有什么用。所以我们是心里明白道理以后,能做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就好了,这也就是前面老子讲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我们低头做事,认真把事情努力想办法做好,这事情至于带来什么东西,我们就别太在意它,那些名誉、地位、利益等等,您让它缺点有可能是您的福分,这是老子给大家讲的道理。

各位朋友,今天我就把这句话给大家分析到这儿,我们分析完就知道了,跟传统的理解,把事情做到快要结束我们留一个缺口,留一个缺陷,那是不同的,那是对《道德经》的误解。实际上老子讲的并不是这个意思,老子讲是把事情做好,把事情所带来的其它名誉地位等等尽量忘记,因为它没有那么重要,这样事情会越做越好。

朋友们,这是今天跟大家讲的道理,我们明天这个时间接着跟大家来分享。各位如果觉得有道理的话,可以分享给周围的朋友,让大家一起来了解《道德经》,我们明天再见,谢谢大家。

第四十五章2 梅兰芳遇上齐白石?且看高人心胸如何

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真正满的状态反而看起来中间是空的,怎么应用它都用不穷尽。

好好做事,不求回报,人生更从容。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我们来听听老子老先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

前面我们讲过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接下来的一句话是“大盈若盅,其用不穷”,这个字还是有点讲究的,“盈”就是满的意思,“若盅”是酒盅的盅,下面一个中心的“中”,下面加个器皿的“皿”,其它版本的不一定这么写的,比如说王本、河本都写“大盈若沖”,这个“沖”字是左边三滴水,右边一个“中”。而副本写的是“大满若盅,其用不穷”,到底应该是哪个字呢?应该按照帛书甲本“大盈若zhong”,“zhong”字左边三滴水,右边是中心的“中”,下面是个器皿的的“皿”字,这个字通酒盅的“盅”,酒盅的“盅”是什么意思?酒盅中间是空的,酒杯子中间是空的,这种中空的状态,老子形容真正丰盈的、特别满的状态,反而显示出这种中间空,很空虚的状态,这种状态“其用不穷”,怎么应用它都用不穷尽,因为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一直能够把工作做好。

这句话我觉得还是河上公讲的好,河上公理解的特别的到位,他说“大盈”指的功德最圆满的君主、领导者,直接指领导者,所以河上公特别清楚老子在说什么、讲的是谁。“大盈若盅”,虽然河上公写的是“大盈若沖”“沖”当水冲开的山谷那种讲,也可以,这两者的意思没什么差别,河上公说这是指功德最圆满的君主,却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不骄傲,虽然人家的国家富裕、很有财富,但是不奢侈,保持自己一种虚空、谦卑的状态,这种德行就是老子讲的“大盈若盅,其用不穷”,因为它会一直很好的领导下去,这是老子的本意。老子在这确实讲的是领导者,虽然你看着讲的是世界万物的事,但是老子在这是借万物来讲领导者,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方向。

“大盈若沖,其用不穷”指的是特别高明的领导者,虽然整个领导任务完成的非常好、非常圆满,但是他始终保持低调、保持谦虚的本色,人家的工作做的非常好,但是他什么方面保持低调、保持虚空的状态呢?听过《道德经》的朋友到这都知道了,应该是做事所来的名誉、地位和利益等等那些结果保持虚空的状态,所以你看着好像缺点东西,看着好像是空的,但实际上事做的可是很丰满的,所以人家能够一直把好事做下去,这地方我们不用多讲,听过我前面讲《道德经》的朋友一听就明白老子在说什么,我们明白以后知道了什么应该是努力做,什么带来的结果我们不需要去太关注。

有的朋友问,您讲的都是领导者,老子讲的领导者法则,我们老百姓学这个东西有用吗?有大用,我们人生要是以这种态度来去做事,我觉得事一定能做好,其实我观察,但凡做事有成就的人,基本上都在这方面是有心得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当时的京剧名角梅兰芳,梅兰芳当时地位特别高,老百姓特别喜欢他,他一唱戏全场爆满,票友什么的,到哪演出,我们跟着你走,到国外演出,买票跟着全球走,票友、忠实的粉丝特别多,所以梅兰芳的地位非常高。人家的地位高,人家还想着学习,提升自己,怎么提升?有些功夫不在戏里,在戏外,演戏的时候一举手、一抬足,这种修养是戏外的。比如说文学功底、书画水平等等,要了解、要学习,他就学习,拜齐白石为老师学画画,这种名角,那么高地位的人去拜别人当老师,一般私下里低调点,梅兰芳特别高调,我就是谦虚、我就是学习,这方面我真不懂,要向白石老师学习,所以梅兰芳特别谦虚,对白石老人特别客气。

有一次大家聚餐,名流聚会,邀请了京城名人,齐白石穿扮应该很土,因为他本身是个木匠出身,穿的老头鞋,穿着棉袄等等,很土,因为他不讲这个东西,去了以后,看着达官贵人衣衫光鲜,互相寒暄,齐白石穿的很寒酸,慢慢就被人挤到后面去了,大家在前面应酬,齐白石被挤在角落里了,自己默默的坐着,这个时候梅兰芳来了,梅兰芳当时是名角,了不得,所有人上来都跟他握手、寒暄,但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已经来了,因为请谁他都知道,就找齐白石在哪,一看在角落里,所以梅兰芳跟大家没过多应酬,直奔白石老人,到那马上鞠躬,老师您来了,跟齐白石寒暄寒暄,所有人一看这就是齐白石,因为很多人知道齐白石大名,但不知道长什么样,太不起眼了,一看是这种状态。你看梅兰芳人家是老师在第一,别的达官贵人不理,上来先给白石老人鞠躬,问寒问暖,在边上给倒茶等等,别人一看,这是齐白石,传为美谈,梅兰芳真是谦虚,把自己放得真低,如此尊敬教他画画的老师。

这个小事体现出两个人“大盈若盅”。第一是齐白石,那么大的名气,一般人穿衣服都穿点名牌,我是大画家,我的画能卖出钱来,到那去人家没有趾高气扬的,穿的还是平时的衣服,到那去你们寒暄,我就找一个角落里坐下,很安静,这是人家的态度。第二位显示“大盈若盅”的是梅兰芳,地位那么高,那么多达官贵人,局长、部长跟他寒暄,人家放下,先找我老师,知道白石老人来了,我上去跟人问个好、请个安,人家把自己地位就放得很低,正因为如此,人家艺术成就就高。

像这样的事在生活中很多很多,我给大家讲讲我的小事,我经常跟大家讲,我学中医大多数时间是自己学的,自己拿来古书看,也有老师指导,我当年在沈阳的时候,有位老先生给我指导很多,这位老先生叫张道宽,是在我们辽宁中医研究院一位名老中医,老先生当时除了中医研究院出诊之外,在外边门诊也出诊,我硕士毕业正好在那学习,老先生就特别喜欢我,他看着这小伙子挺好玩的,特别喜欢我,经常把我叫到他的诊室,跟我聊天,在出诊的时候,经常特意把我叫到身边,摸到什么脉,把我叫来,让我体会这是什么什么脉,他当时教我一脉叫“风湿脉”,一摸脉是风湿脉,这种脉的患者多数有风湿,所以让我体会,手把手的教我,我觉得老先生对我是倾囊相赠,其实诊脉是最难学的,而且我们沈阳当地老百姓有一个风俗,看病不说自己的病症,进来了先伸手号脉,号脉跟我说我有什么症状,说好了竖大拇指,说不好宁可白挂号,他也不开方就走,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张老号脉特别神,一摸什么症状就说出来,说的患者是心服口服,张老师赶快给我开方子吧,对老先生他们都这样,就是考医生。

后来,因为我跟张老师抄方,张老师觉得可以教我点东西,所以就让我在边上经常抄抄方子,一碰到患者什么脉,就叫我来摸这是什么脉,我就跟着摸,摸脉是特别难学的,但是跟着张老师这么一点点摸,就真的会了,而且摸脉还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来,为什么?跟老先生学的,老先生在群众中口碑特别高,患者是站大排的,到这儿一出诊,患者就站大排。在中医里边都是名老中医了,他不学习了吗?我觉得人家老先生绝对不保守。

有一次我记得特别清楚,他说今天晚上辽宁中医讲课,中医院校请了西医大夫来给我们讲怎么看CT片,他说晚上我们几点吃完饭以后,约好一起去,于是我们吃完饭到了阶梯教室听西医大夫给我们做讲座,讲CT片怎么看,为什么?因为经常有患者拿CT片让你看,虽然老先生号脉号的很厉害,但是他绝对不保守,他觉得这些东西我也要学,我也要看,跟我号的脉对照,有没有什么关系。老先生都70多岁,快80岁的人了,在那跟着一起上课,上完课以后还记笔记,当时我都很震惊,老中医也学西医啊,记完笔记,下课到前面问老师,我问您几个问题,我刚才有三点没听懂,那位西大夫一看,老先生您还来听,当时很尊敬,老先生您有什么问题,您坐下我跟您慢慢沟通。

他是尊重人家,人家也尊重你,人家能够认真的沟通,老先生这点给我影响特别大,人家在中医上已经走上一定的高峰了,但是他保持一种虚空的状态,我还要学,有些知识我要了解,只要对患者有好处的,我就学有什么错?有什么门派之争呢?这点给我影响特别大,一个人的成长其实跟父母有关,跟你的老师有关,言传身教,你慢慢受到影响,老先生就没有门户之争,人家怀着包容的心态学习,这对我影响特别特别大,我现在尽量保持一种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西医,我们有什么需要沟通的我们一起沟通。

后来我在北京读博士的期间,老先生去世了,我现在经常还会想起老先生的形象,经常会想起老先生跟我们聊天的情景,他教我们如何去诊脉,教我如何去思考患者的状态等等,我觉得受益良多。所以有的时候想写篇文章纪念张道宽老先生,因为在我人生中,他是一位非常非常让我感动的导师,尤其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学的学问已经很大了,但是人家仍旧保持一种谦虚的状态,虚空的状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我觉得这是我们做人应该有的基本态度。我们把事做到了,其实大家都能看到,您不用嚷嚷,不用再为我自己去争取那些名誉、地位等等。您做到以后,其实大家都看到了。

我小的时候上小学,考试的时候答题真不会,我就把书拿出来抄一下,我觉得藏在前面小朋友的身子后边,老师看不到,等到我长大以后,真的做老师了,往讲台上一站,其实下边每一个同学在干什么,一眼都能看到,你以为别人看不到。所以我觉得您做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您不用太过争取名誉、地位,太声张,用不着,我们低调做事,把事情本身做好了,却不在意它所带来的回报,您放心,您的人生一定更加从容,这是老子一直要教给我们的道理。

朋友们,今天我们先聊到这儿,明天这个时间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来看看老子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再见!

第四十五章4 “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大巧如拙

真正境界高的大巧反而看起来很笨拙。

真正的“巧”是靠下“笨功夫”得来的,做事贵在坚持,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来听听老子老先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今天讲的这话很有意思,昨天说的是“大直如屈”,今天讲的是“大巧如拙”,“拙”是笨拙的“笨拙”,左边一个提手,右边一个出现的“出”。老子说真正的巧,境界非常高的“大巧”,反而看着好像很笨拙的样子,这是为什么?老子讲的好像按字面解释,我们都解释不通,巧就是巧,手法高明,真正高明到一定境界了,好像看着很笨的样子,这话其实我们要拿了例子来理解,大家就好理解了。

我们看武侠电影,武侠电影里面有两种角色,一种角色是一出来打的漂亮,没跟人打,自己先练一会儿,练完了,人家那边站着不动,结果他练完了,人家过来一拳把他给打倒了,这绝对不是高手,他学了一身的花架子。真正的高手什么样?这人可能呆若木鸡,站在那以不变应万变,等着你露出破绽来,看着可能很普通。在武侠小说里面,一般真正的高手都特别特别的普通,真正打的时候,你拿多好的兵器没用,人拿一树枝,一下点到你穴位了,你不会动了,兵器掉下来了,这是高手,这是电影、武侠小说里面的。真实生活中会如此?难道真的是“大巧如拙”?我们来给大家讲一讲。

在古书《淮南子》里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讲《道德经》这段的时候,讲了这么个故事。秦穆公问伯乐,各位知道伯乐是谁,擅长相马,秦穆公喜欢名马就问伯乐,您的年龄已经大了,您这么大岁数,我再让您到处风餐露宿,到处帮我找马于心不忍,您家中还有没有可以找良马的人?来替代您的工作。伯乐回答说,所谓良马可以形容它的筋骨相貌,这是一般相马的人,就是描述一下马的毛、皮肤、骨头怎么样,但能够审查天下最好的马的人,良马在他心中若存若无的状态,好像没有马,靠心神的状态来找马,这样的马跑起来,蹄子上不粘尘土,也看不见蹄子的痕迹,这种人是靠心神去相马的,这种人一看,感觉到这马就是好马,这是一种感觉,到这个境界很难。

我的儿子,就是臣下的儿子都是下等材料,不行,下等,水平不够、境界不够,他可以告诉您哪是好马,但是绝对不能把天下最好的马说出来,因为他境界没到,伯乐就开始思考,秦穆公着急了,您说怎么办?帮我想想办法,我要找好马。伯乐说,我知道有一人,这人是打柴的,这个人叫九方堙,他相马的境界很高,应该不在我以下,您派我去见见他,我帮您去见他,请他来。秦穆公一听,赶快去找来,于是把九方堙找来了,找来以后就问他,能不能帮我找名马去?九方堙说好,我帮你去找,于是就开始四方找良马,三个月以后回来了,说我已经找到好马了,在少丘,秦穆公问什么样的马?他说是黄色的公马,在什么位置,赶快去,我估计有可能把马拴在那了。秦穆公就派人赶快去了,牵回来了,一看,他刚才说是黄色的公马,秦穆公这一看是黑色的母马,颜色也没对上,公母都没对上,秦穆公就很不开心,一看这不是胡说八道,连公母都分不清还好马呢,就招伯乐来了。

说伯乐,你这朋友不靠谱,你没找对人。他出去找良马,他跟我说黄色的公马,我把马牵来一看,马是黑色的还是母马,这差的太远了,不靠谱。伯乐听完,长叹,原来他的境界已经这么高了,已经超过我无数倍了。秦穆公一听都晕了,他连公母都不分了,怎么还超过你无数倍了?他说九方堙所看到的已经是造化的奥妙,得到的是精微,得到最核心的东西,他已经把外形完全忘掉了,他的心中只有马的神,马的外形、形骸的东西他已经不在意了,我还在意呢,他比我高了好多境界,了不得。

秦穆公一听,有这么精妙?伯乐说,他现在看到的是他应该看到的最要害的东西,而不看他所不应该看到的,马的外表,哪个马都有,可是千里马的精髓,别的马没有,他看到了,他相的这马一定是千里马,绝对不是一般的马。于是,秦穆公就拿来试,这一试果然是千里马中的佼佼者。所以《淮南子》最后说,老子说“大巧若拙”,真正高明的人,做事高明的、境界高的,看上去好像很笨一样,可是他掌握了精髓,这就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大巧若拙”在我们今天生活来看,其实确实如此的。

我们很多工作你需要重复的、扎扎实实的一点点去做,如果你讨了巧了,想走捷径了,往往会达不到那高的境界,真正是按照笨的方法一点点去做的才能达到。举个例子,比如齐白石画画,齐白石这个人非常的勤奋,他从学画以后,除非得了什么病,否则没有一天不画画的,这就是下的笨功夫,看他画的虾,拿着养的虾天天观察,天天画虾,您说天天画虾烦不烦?一般人想烦啊,天天画,画了几十年了有意思吗?人家越画,精髓越出来,下的是笨功夫,最后却达到了“大巧”的境界,这就是匠人精神,真正的匠人,您看他做的作品巧夺天工,工艺品巧夺天工,雕刻的植物,叶子上仿佛水滴都能看出来,很巧。您知道怎么做出来产品的吗?是一点、一点,无数个简单的重复,最后雕出精美的东西,这如果讨了巧了,作品肯定不会是精品。

比如有的画家,他这么画,我要画梅花,我把纸几十张排开,画枝干是一模一样的,从左到右画完了以后,再画一个枝,这跟印刷机器是一样的,一模一样印这个画,再画一个红的,挨个点完了,这是讨巧了,这种讨巧的画家能不能成境界高的画家?绝对不可能的,里面没有神,这种作品拿出来一看,画得也挺漂亮,可是不知道差在哪,每一个都差神,在这上如果讨巧,境界绝对上不去。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推崇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是扎扎实实的做工作,跟老子讲的“道”的精髓是完全吻合的。在这种状态下,您才能把工作推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里去。

我们中医界有一位搞面诊的大师,王鸿谟老先生,我觉得我非常敬佩他,记得当年我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做主编的时候,当时创办这个节目,我把老先生请来,希望他给我们讲望诊,色诊,看脸色,到办公室以后,因为那么多编导,大家就说,能不能让我们见识一下,您讲色诊,一看脸色能分出病来,您不能空口讲,能不能让我们见识一下?我当时印象特别深,王老师是这样的,我们的六、七个编导,从左边到右边,眼睛扫了一圈,大约有十几秒不到二十秒的时间,开始说,这个男编导以后少喝酒了,小肠有热,女孩月经不调,注意以后月经,每个人都讲完了,所有编导当时都跳起来了,小伙子说你怎么知道我喝酒?在办公室从来没喝过酒,我们同事之间也没过酒,他说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来一瓶啤酒,结果王先生十几秒钟扫了六、七个人,一下就看出来了,技艺特别高超,可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我跟王老师聊天,他说是他中医世家,小时候六、七岁的时候,爸爸就带着他站在家门口,街上路过的人挨个给他看,这个人应该什么问题,看他脸,哪地方有什么特点,一个、一个站在街边,所有行人这么看,这是笨功夫,有朋友说这太笨了,难道家传的就没个什么秘诀,告诉你口诀背下来以后,一看就全会了,您觉得有那种巧功夫吗?真正“大巧”一定是笨功夫打的基础,我们看是笨,但是最后会出神入化的,天天这么看,看几年下来,到什么程度?基本上一看这人身体什么问题,就看这张脸的颜色,基本就看出来了,各个部位颜色不同。当时很多人看完节目以后都想被王老师一看为快,求求您看看我吧,这种笨功夫,现在很少有人下了。

我们现在每天要看微信、朋友圈,年轻的学子们要玩游戏,看看电影、谈谈恋爱,时间就一点点的流逝了。真正把心静下来,一点点下笨功夫的,未来都有出息,但现在大家不肯下这笨功夫,其实很多事都是您在低水平不断的重复,重复多了以后就会上到高水平上。我现在为什么天天给大家讲舌头?我看舌头基本上能看出这个人体质如何,就是当年我读博士的时候需要做课题,没办法,天天要拍摄舌头照片,天天拿着舌头照片跟临床资料去对照,来回看了几千个舌头,那时候真的很枯燥,就是来回看,可是您记得,看了几千个以后熟能生巧,慢慢再一看大概就知道了,一开始说得不准,慢慢说得准了,现在看舌头基本上能达到,看舌头这人体质如何就能够说出来了,中医摸脉也一样的,脉多么微妙,每个人的脉搏都在跳,为什么能号出病来?要跟师父一点点摸,天天摸,别着急,一点点静下心来抄方,天天跟着摸,摸三年以上感觉就不一样了,再一摸就知道这个人大概什么样了,这都是下的笨功夫,最后能达到“大巧”的状态的。

现代人却把这种笨功夫视为笨拙的、很笨,我们想用分析仪器,搞个仪器来,一扫描全完事了,想那么巧,有那么好的事吗?西医的CT片拍出来,还要靠医生来看,医生看的水平还不一样,这里面都有境界的问题,真正下笨功夫以后,最终您的技艺一定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了。我经常讲,做工作其实有几个要素:一是这事必须是您喜欢的,您觉得这事我喜欢它,老了我不后悔,我真的觉得里面有乐趣;二是一定是对众生有益的,能帮到众生,别害人,你说搞卖毒品,搞电子游戏,让小孩都入迷了,天天不学习,那也不行,一定有益众生,帮助大家能够健康;三是一定坚持十年以上,为什么我强调这个?我认为无论什么事,坚持精益求精,一点点往下做,下的是笨功夫,不断地反思怎么提高自己,怎么去做得更好,做十年以上,您绝对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这是我的感悟。

我们大学毕业这么多年以后,这都四十几岁奔五十岁去了,看到当年下笨功夫的人,成就都很大了,当年觉得很聪明,不断的跳来跳去,各处都显得很聪明的人,到现在不断的回到原点,现在一看还是一事无成,这是在经过一段人生阅历以后才会看到的。老子所讲的“大巧如拙”真是人生的指南针,这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道理,如果感觉到有收益,大家可以转发给周围的朋友,让大家一齐来学习《道德经》,一齐来领悟老子给我们讲的人生道理。

今天先聊到这,明天这个时间,我们再见,谢谢大家!

罗大伦道德经文字版-第四十五章5 你觉得你憋屈?看看“人生赢家”郭子仪

真正的成功者好像是不足的一样。

越是不在意结果,最后越会有好的结果追随而来。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给大家讲《道德经》,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今天讲的跟前面是对应的,前面说“大直如屈,大巧若拙”,今天讲的是“大赢若绌”,“绌”字是相形见绌的“绌”,左边一个绞丝,右边一个出发的“出”,这是相形见绌的“绌”,这个字当不足、不够讲。在《郭店楚简》,这个字写成“诎”,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出现的“出”,这两个字实际是通用的,相形见绌的“绌”也通“诎”字,当屈服讲。这个字实际上,我认为应该是“大赢若诎”,郭店楚简写得是对的。但现在在帛书乙本里写的是相形见绌的“绌”字,我们按“绌”字讲也没错,两个字的意思差不多,一个是不足,一个是屈服。“大赢”就是赢了,赢家的“赢”,这话是说真正人生的成功者,看上去感觉好像是不足的一样、屈服的一样,感觉没有那种成功的光环,因为他会把成功所带来的结果,名誉、高的地位会隐藏起来、消磨掉,旁人看上去觉得不足的,这不是成功者的状态,成功不应该这样,成功是光鲜、高大的形象,他看着这么普通,往往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我有一位朋友,他家一亲戚是一上市公司的老板,这位非常大的老板。他说家里的亲戚看着特别好玩,那么有钱,穿的衣服非常普通,一个简单的夹克,开的车也很普通,结果他手下的部门经理各个开奔驰,都是大奔驰,职业经理人穿得都非常的笔挺,出去谈事,很多人都认为大老板是司机,把他当司机了,跟经理谈事,结果一介绍发现这是大老板,都以为是跟来的司机,差点安排到别的桌吃饭。他不觉得自己委屈,别人把我当司机,下次我得穿好,没有,笑得很开心。我的朋友说都不理解,一点都没当大富翁的成就感,我说就是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好事业,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把成功所带来的光环全部去掉,这才能真正做好事业。

在成功的企业家里面,这样性格的人比比皆是,观察一下,别看几年的事,五年之内看不出来,把目光放长远,会发现当时特别张扬,把自己位置抬得很好的领导者,都不会持久,慢慢慢慢的企业就没了。可是很低调、认真做事、专注于做事,但是把位置放得很低的人,往往事业做得却很持久。看任正非,当年那么多的电子企业,慢慢都销声匿迹了,好多手机品牌都没了,但是他的企业做下来了,原因跟他的品行有关,他能够半夜在虹桥机场,不让属下兴师动众的接他,一位70多岁的老人半夜在打出租车、排队,这种人不是作秀,品质确实如此。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不是企业家故事,我们讲个古代故事,我们来看看这种品性的人,最后真的会人生圆满。举个例子,比如唐代的郭子仪,特别能打,是一位战将,应该说当时唐朝天下是靠郭子仪的。当时天下大乱,安禄山叛乱,史思明等相继反叛,郭子仪以天下为重,只要国家需要,立刻就出兵,马上出来带兵打仗,郭子仪打仗很有一套,各位有机会看看郭子仪传记,郭子仪打仗非常有水平,天下是靠郭子仪维系的。安禄山反叛的时候,他率领主力部队平叛,叛乱基本平息以后,京师收复了,朝廷不但不立他为帅,反而派一名叫鱼朝恩的太监来做监军,来监视他、控制他,因为他有兵权,一般人会觉得难受,我这么高的地位、打仗这么高的功劳,居然派人来监视我,他一点不计较。后来,因为部队各个部门没有统帅,开始乱七八糟,朝廷才任命他为帅,把郭子仪又请出来了,你来统领众军吧,因为他有威仪、威严、经验,大家都佩服他。结果,鱼朝恩就开始秘告他很多罪名,来整他,朝廷一听,信太监的,那是亲信,于是让他交出兵权来,一般人把我请出来了,又让我交出去,会特别生气,他没有,二话不说交出来,我回家休息,毫无怨言。

后来,史思明又攻陷河洛,西戎的兵又开始进逼京师,朝廷没办法了,谁也带不了兵,又去请郭子仪,一般人这时候会摆摆架子,几次用我,又把我给废掉,到底是用还是不用?用我的时候就把我请出来,用过了马上就兵权释去,回家,把人当狗使嘛,一般人会生气的。郭子仪毫无怨言,我去打,率军平定史思明和西戎,真厉害,他真能打,把这两股叛军都平定以后,朝廷再次听信谗言,又有人开始说坏话了,郭子仪重兵在握,对朝廷会有威胁,朝廷罢免了他的兵权,一般人估计还是受不了,没有点修为恐怕是不行,郭子仪没事,马上交出来,权给你,没有叛乱了,我带兵也没用了,回家休息去。接着又有叛乱了,朝廷又开始请他出来,任命为关内副元帅,赶快去打,给我人我就打,率兵再次收复“两京”,战功卓著。

但他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后方有人向朝廷告发他,说他要谋反。这就是做事的,有人看着嫉妒,总想坏你,朝廷耳根子软,皇帝把他招回来问他,一般情况下,大家会觉得愤懑不已,有的古代名将因为受不了这种屈辱,自己很生气。郭子仪不这样,他战功那么好,他觉得别人侮辱他没什么事,后来马上就见皇帝,不洗澡、不刮胡子,连夜跑回来见皇帝,皇帝看这么忠心的人还能谋反,没问题。

他在外面带兵打仗的时候,太监鱼朝恩坏他,后方把郭子仪爸爸的坟墓给挖了,他回京以后,皇上觉得过意不去,吊唁、道歉,郭子仪除了悲伤之外没什么怨言,他说带兵打仗,一定是对士卒管教不严,士卒挖了别人的祖坟,我这是报应,不怪皇上,这是上天给我的报应,我以后更严谨治兵就可以了。郭子仪好像有这么一个品行,只要国家需要我打仗,我就出力,至于有什么不公正的待遇,一概视若浮云,不当回事,一个武将有这种境界,让很多文人都应该感到惭愧。

郭子仪平时的生活,没什么架子,谁都可以进他的家里面,不像那种大官的宅邸戒备森严。他的宅邸,谁都可以进,卖豆腐、卖水果的随便进,他还跟人聊天,好像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那样一个大元帅,一般情况下,家里岂不是要重兵防守,没有,随便进来,还跟他聊天,就像普通人一样,跟周围的老百姓关系特别好。郭子仪活了85岁,位极人臣、富甲天下、子孙满堂,八个儿子、七个女婿都是朝廷的高官,一个重外孙子是皇帝唐穆宗,他应该是福禄寿齐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评价他,“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就是整个天下靠着他的存在,能够得到天下安宁的大约三十年的时间,也就是他一个人定天下太平三十年,特别了不得。“功盖天下而主不疑”,天下没有人能超过他的功劳,但皇帝最后没动他,也不能说不疑,疑过很多次,因为郭子仪态度端正,没有在乎这些事,最终皇帝没有动他,保他的地位了,“位极人臣而众不嫉”,位置已经到那么高了,大家都跟你和平相处,除了个别小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之外,基本大臣跟他相互都非常好,没有人嫉妒他,挺有意思,能够最后“得以善终”,在唐朝活85岁不容易,家里面家业兴旺、子孙都能够对社会有贡献,都做高官出人才了,他能够在乱世之中保天下太平几十年,自己又长寿、家里又幸福,这是非常难得的。

郭子仪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是由他的处世态度决定的,这样的人很少,但真要以此来处事,越是不在意自己做事带来的结果,反而结果越来越追随他,他的态度看似吃亏,觉得他吃大亏了,天下三十年太平是你保的,皇上怎么能怀疑你,在后面有人整你,大家觉得你很委屈,好像每次都低头了,皇上说让你回来就回来,说释你兵权就回家,居然还毫无怨言,人活着太憋屈了,是不是屈服了?因为他能够看淡这些事,他所看到的屈服并不是真的屈服,觉得打完仗就该回家,真打仗了,让我去就该去,打完仗地位用不着,不打仗了,不需要摆那么高的地位,他就是这样想的。真正这种人不觉得自己屈服,可别人看来却是觉得他活得太委屈了,真正悟道的人并不觉得委屈,自然而然的是这样,这就是老子讲的“大赢若绌”。只有达到了悟道的境界,才能达到“大赢若绌”的状态,“若绌”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认为这些东西没那么重要,表现出来别人所看到的“绌”,不足、屈服,但实际上你觉得没什么,也无从屈服,所以这样的人能集中在做事上,最终能够“大赢”。

这是老子给我们讲的道理。很多事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状态,悟道以后再看,那种状态所呈现的是一种假象,悟道以后看问题的角度会完全不同的,这是老子要教给我们的人生态度。

今天就聊到这,接下来会接着给大家分析,老子《道德经》里面到底有什么样深刻的内涵,我们下周再见,谢谢大家!

罗大伦道德经文字版-第四十五章6 躁动的身体需要配上一颗平静的心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躁能战胜寒冷,安静能战胜燥热,清静可以作为天下的规范。

身要动,心要静,保持中正平和,清空欲望,是提升境界的关键。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现在我正在老子的故乡河南给大家录音。昨天晚上,我与多年的好兄弟新杰兄弟一起喝酒,喝得我非常开心,聊到了他的孩子,我特别高兴,这就是符合《道德经》的原理。

他孩子特别出色,高中毕业以后出国留学,在世界名校,考试全年级第一,读了研究生,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世界五百强公司工作了,特别出色,在国外的时候自己非常节俭,不乱花一分钱,把心思用在功课上,用当地的母语跟外国人一起考试,全年级考第一,考得非常好,我听了特别高兴,现在像这种用功,出国以后把心思放到学习上的孩子其实非常少见了,为什么会这样?我观察,他们教育孩子教训得少,但自己做得好,我为什么跟他处了这么多年的好兄弟?他做山药,特别严谨、认真,做事非常讲规矩、讲信用,比如里面不加除草剂,就认真的雇人去拔草,这都是为了品质。

他这个人,是我交朋友里面特别值得信赖的一个人,他做人做得好,孩子跟他学,不用多教育孩子,总说要好好学习,将来考第一,没有,他就是把自己做得好,孩子跟家长模仿,做人要严谨、认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孩子慢慢就跟着学,孩子认真学业,没想必须考第一,但因为他扎扎实实地学习,在外国名校里面能考全年级第一,这是家长言传身教。昨天,我拿着白酒跟他干了好多杯,我替他开心,我作为一个朋友都替他有这样的孩子开心,他心里面一定很骄傲。家长把事情做好了,孩子才会跟着学,否则家长一边打麻将,一边教育孩子必须好好学,孩子才不会学,因为他知道麻将这个事很开心。所以,昨天特别开心,心里面像喝了美酒一样高兴,但实际真的越喝越多。

今天,给大家接着讲《道德经》,我们回到《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讲的东西其实都是对我们生活是有指导作用的。今天讲“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这话什么意思?“躁”是躁动,这个“躁”字左边是足字旁,“躁胜寒”是指躁会战胜寒冷;“静胜热”是指安静能战胜炎热的状态,最后说“清静可以为天下正”,难道“躁”就不可以为天下正?把寒冷都战胜了多好。“寒”和“热”,举的“躁胜寒,静胜热”,“寒”和“热”都不是人们能够生活的正常状态,不可能在寒热中生活,我们要取中,“躁”能够让人战胜寒冷,安静又能让人战胜躁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正”是规范的意思,清静可以作为天下的规范、正道。

大家会觉得奇怪,一般这么讲这句话,事情是寒热往来来回转的,寒了可以躁动,通过动,急速的运动叫“躁”,可以通过快速的运动让它温暖起来,安静可以让热的状态回来,可以让人摆脱热的状态。“清静”才是最根本的事,觉得有道理吗?“寒”和“热”都不是人们能够生活的正常状态,凭什么清静就能够是最根本的状态,躁不是吗?躁也能让人脱离寒的状态,也是好的,躁能够把寒战胜了,静能把热战胜了,可是我们就认为静把热战胜才好,难道能想回到寒的状态去?这是什么道理?我们一般按字面真的解释不清楚,为什么老子会选择这么一段话?老子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是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自己读《道德经》读到这里,往往看了大家的注解,也未必看得明白,凭什么躁和静放到一起,一个能战胜寒冷,一个能战胜热,为什么战胜热的才是生活的规范?我给大家讲个道理,是这样的。

首先看寒,寒不是我们能够生活的状态,要想摆脱寒的状态,一定要快速的动起来,有所运动,这时候人们的行动产生了。当人产生了行动以后,通过行动让人们摆脱了最低的生活状态,战胜了寒的、没有生命力的状态,这叫“躁胜寒”。当人们产生运动以后,我们开始行动了,一开始赤贫是“寒”的状态,可是运动,不断去努力工作,做了以后会产生“热”,“热”会越来越多,你能控制得好,“热”就恰到好处?往往会产生很多虚热,这时候虚热怎么办?需要内心保持清静,当内心清静以后,把虚热清除掉,既保持了脱离“寒”的状态,我们不是要回到“寒”的状态,保持了脱离“寒”的状态,又清掉了外边产生了虚热,这种取中的状态叫“天下正”,天下的正道、规范、楷模,这是中正的状态。这种状态怎么获得?不是什么都不动。一点不动不行,那是“寒”,要动起来,动起来以后产生虚热了,又通过清静的方式,慢慢让它回到中正的状态,不是回到“寒”的、没有生命的状态,而是恢复到平和的状态。

这段话,我给大家解里面的内涵,“寒”是没有生命的、低端的状态,“躁”可以说是我们的行动、工作,通过运动、工作、运作,脱离没有生命的状态,这时候的“热”是在工作、躁动状态的时候,产生的欲望、虚热,这时候一边身体在工作,心在清静,把虚热给清掉,这种状态既脱离了没有生命的死亡地带,又没有那种狂热状态,这是一种中正、平和状态,这叫“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最终需要内心的清静,这是非常关键的,这是这句话的含义。

否则,就觉得老子在讲物理,热了怎么办、寒了怎么办,如果这么讲,应该说“躁”和“静”中间的可以为天下正,老子不是讲物理,老子讲领导学,我为了给大家讲清楚道理,举个例子,日本曾经有个企业家叫松下幸之助,松下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家,创造了松下电器,他为什么创业?当时家里赤贫,很穷,这就是“寒”的状态,贫寒,为了摆脱寒的、吃不饱的状态,要动起来,躁动,快速运动,创业,办了松下电器的厂子,办厂子是为了摆脱贫寒的状态,要拼命赚钱,带着工人拼命生产,生产的时候,工人就跟他要工资、涨工资,不给涨工资,工会就罢工,松下特别苦恼,我给他们工资,不断生产,他们跟我斗争,让我涨工资,不涨工资就辞职、罢工,松下跟他们斗,很累,这个状态是“躁胜寒”,脱离了贫穷,这时候躁动大了会让人不舒服,目标大,我们一定要做到10个亿、20个亿,还要做更多,把企业做得更大,这时候热开始生出来了,松下其实陷入这种状态里面,欲望更大,可是公司的工人不跟我协调,他们跟我罢工、斗争等等,他没想出道理。

偶然的机会,当时一个客户劝他到寺庙里参观一下,松下说我没有宗教信仰,客户劝了他几年的时间到寺庙参观,后来松下说因为是客户,实在不好意思就去了,到寺庙傻了,客户介绍,看工人在这干活的全都是义工,免费在这干活,这些木材是他们花钱买的、捐出来的木材,那么漂亮的神殿,是他们义务在这做工作建出的大殿,松下震惊,为什么这样?我的工厂,我给工人工资,工人还跟我斗争、闹罢工,还要涨工资,我想赚更多钱赚不了,可这个寺庙,这些人是义工,不给工资来干活,木材还自己拿钱买捐出来,还盖了这么好的大殿出来,我的工厂还给我出次品,人家这里没次品,做这么好,还都是义工,两者的差别在哪,松下不断地想这个问题,在回来的路上突然顿悟了,人生有两个核心,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寺庙是为了追求大家的精神幸福,不是为自己,是为大家追求精神幸福,所以大家来成就它、支持它,越办越大,不给钱,大家还来支持,这是寺庙为追求众生的精神幸福努力。我这个,另外一侧是物质,我却为了追求自己的物质,我已经脱离贫穷、贫寒了,但我却想赚更多钱,这时候我为了追求自己的物质幸福努力,员工跟我罢工、闹工潮,一定要转变过来,我要像经营寺庙那样经营自己的企业,不是为自己,放下自己,不要想自己的利益,应该追求众生的物质幸福,要消除贫困,把电器生产得特别便宜,人人都用得起,追求众生的物质幸福,为了消除人类的贫困去努力。

松下在回来的车上,把人生的创业目标改成不为自己了,放下自己的欲望,为消除贫困,让人们物质生活幸福而努力奋斗,为大家做事了,这时候他清静了,放下自己的欲望了,为追求大家的利益去努力了,这是清静战胜了虚热,追求钱是虚热。从此,松下电器走上了康庄大道,开始不断的扩大,工人们看老板不是为自己,为大家努力了,结果不断扩大。这个理念后来传到日本的稻盛和夫那里了,稻盛和夫先生认为松下幸之助是他的老师,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是他年轻的时候,听了松下先生的演讲以后有所感悟,创立了自己的经营哲学,这是有传承的。

大家看,这时候松下清静的状态,把欲望清空的状态,才可以成为带领大家往前走的领导者,这叫“清静可以为天下正”,“躁胜寒”,人人都能做到,为了摆脱寒,连动物都会躁动起来,都会不断的跑,去找草吃,但真正做到清静是非常难的。每个领导者,基本上“躁胜寒”都能够做到,但“静胜热”是领导者在提升境界的时候必须要思考的,要去做到这个境界,“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有的人直接解释“正”是做天下的领导,其实不是领导,“正”字上面是一个横,下面是个“止”字,“止”是足、脚的样子,过去的字就是上面是一个物体,下面一个脚对着它,是指大家追随的方向、校准的方向,这叫“正”,追随、校正的方向是这样的。

把欲望清空的人,才能够作为天下大家追随的人,这是老子这段话讲的道理,要把它讲成物理学的“寒”和“热”那没法讲了,我们必须清楚,老子是用这件事来打比方、做例子,来给大家讲,在领导者的品行当中,什么品行最重要?我们最后一定要行动有所加强,欲望有所降低,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真正的领导者,这是领导者的品行,这是这段话的真实含义。

我讲的是领导者,老百姓能不能这样?老百姓如果这样,您不断的认真做事,欲望没那么多,没有一定要怎么样的想法,反而这事做得越做越好,做事所带来的这些结果,荣誉、金钱等等,老天爷一定给你安排,但不用太操心,这样的人每得到一点都觉得很幸福,因为没想到,接着就行了,不必推辞。但是接着把事做好,这是老百姓要学的境界。老子《道德经》这句话,看似好像有点模棱两可、有点糊涂,到底在讲什么?老子讲的道理特别的深,我把这个讲出来以后,大家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今天先聊到这,明天这个时间接着跟大家来聊《道德经》,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再见!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tesla-turing/p/1148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