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八章1 想索取回报的行善,是“无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第三十七章 第3讲)

真正修行高的人,不会以“德”的名义去做事,不会标榜自己的德行,这是真正的“有德”;层次低的人总是把“德”挂在嘴边,这样的人就是无德。

真正好的领导者只是为众生默默做事,从不会讲自己多伟大。有时候表面看起来大家都是在行善,而内心的初衷和动机却相差很大。

各位朋友大家好,又来到了我们每天学习《道德经》的时间。我们听一段《道德经》来看一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

今天我们开始讲第三十八章,三十八章是特别重要的篇章,这篇章里面稍微有点难解,我们一点点给大家讲,非常非常有意思,老子讲了我们这个修行的各种境界。我们看看,我们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在什么境界上。

第三十八章开篇老子就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话什么意思?这是绕口令?一听什么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太难解了,什么意思?我给大家一点点解释。

什么叫“上德不德”?老子说“上德”,《道德经》就开始讲德,就是这种修行特别高的、真正有修行的人,“上德”人家悟道了,所以行为会体现出德。道和德什么区别?“道”是内在的原理,“德”是外边的体现,你的行为怎么做,这是“德”,心里面懂的是“道”,所以有“道”才有“德”。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尊老爱幼,这是一种美好的德行。这是属于“德”。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尊老爱幼,这是“道”的内容。所以“道”是里边的,“德”是外面的品行体现。

“上德”的意思就是修行很高的人,真正修行,按照“道”修行是“上德”。“上德不德”是什么意思?这个境界深了。老子说,真正修行高的,按照“道”的层面去做事的人,其实他做的是“德”,但是他不讲“德”,不会说出来,不会处处以“德”的名义去做事。这包含了两个含义:第一个是不以“德”的名义去做事,我在教育大家这是“德”,这样去做事;第二个是不求大家来回报。你看你就是有德,有德之人,这叫“上德不德”,也就是说上德之人做事没有痕迹,没有标榜我是多么有德行。说这种人“是以有德”。“是以”就是所以的意思,因为这样,所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各位您看这句话其实不难理解,就是这个意思。就是真正修行高的人,人家没说自己修行,我德行多么大,我是按照道去做事的,没有这样讲。人家就去做去,人家不会标榜什么,不会为了这个去获取什么名誉。这种人老子说,那是真正的有德。您说是不是?老子讲这是真正的是这样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大量的人真是这样做的。比如说,法国恐怖袭击期间,有一次恐怖袭击,一个人开着大卡车撞死很多人,后来人们就看录像,发现有一个人骑摩托车,追上卡车了,然后把摩托车一扔,趴到车的边上跟歹徒搏斗,然后这个车后来撞哪不知道,这人不知道哪去了,没有了,这就是个大家看录像发现的一个情况。这一开始没人注意这事,后来发现居然有人搏斗,然后开始找这人。找了好多天,最后终于把这个人找到了。

怎么回事?原来这个人骑摩托车带着他女友正在骑摩托车走,突然看到恐怖分子开着大卡车撞人去了,往夜里散布的人群撞去了。他一看这哪行?他把女朋友放下来,然后开摩托车追上去,站在卡车的门边上,站在那儿跟歹徒搏斗。歹徒拿着枪冲着他开枪,结果巧了枪哑火了,这人就没死。然后当时录像显示的非常惊险,他骑摩托车因为倒地上了,很快就被车轮给碾压了,然后他在车门边上跟歹徒搏斗,后面跟着都是警察。后来这人怎么样?不知道,这个录像就拍到这儿,这个车就冲向黑暗中了。大家后来发现有这么一个视频以后,大家都替他捏把汗,后来慢慢找到这个人了,他当时想阻止屠杀,救完人以后他也没向警察讲怎么样,我上电视去,没有。最后找到他,他才说,当时就是一定去救人,因为要阻止屠杀。你说这人就是典型的“上德”之人,因为他做的事是有德行的,但是人家没有标榜自己有德行,然后默默地离开了。这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这样的事各国都有,这是人类美好的品行。您说大道远吗?大道高吗?不高,大道就在老百姓里边。您上百度上去搜索一下,比如说“行善不留姓名”,或者“捐款不留名”,百度一下会出现大量的各地这种新闻,太多了,很多地方一说捐款,好多老百姓来捐款,捐完款留名是“一市民”,人说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有的人捐完款不留名,所以这样的事,在老百姓里边太多太多了,这就是大道在民间,大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道不远人,并不是说大道高深,一定修炼到胡子白了,我们到山顶上一坐,这就接近天道了。您越在生活中行善,您就越接近天道,这叫“上德”,这是真正按照“道”去做事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样的人才真正有德行,这样的人才真正了不起。

因为我们的《道德经》是给领导者讲的,在管理工作中,如果领导者失德行于老百姓,失德行于员工。比如说领导者您对员工施以德行以后,别总标榜自己,我是多么仁爱,我对你们多么好。您这样一标榜,对不起,您的层次一下就下来了,您离大道就远了。我们看有的企业,组织员工给老板写微博留言,必须夸老板。“我们老板写的真好”、“写的太好了”、“老板太好了”,如果谁不去微博里点赞,罚款200元。你想这企业老板,您说您是多么的喜欢这种“德”,这是虚幻的“德”。有个别企业还组织员工,各种仪式来感恩老板,这都是不懂《道德经》的道理。老子告诉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好的领导者,人压根不讲自己,我对老百姓多么好,我怎么样仁慈,我怎么爱你们,人家不讲,人家默默去做事,这是真正的好领导。

老子下边一句讲的非常有意思,如果把它分开看就没意思了。上面讲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接着这句讲“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什么意思?老子把德行分成上、下两个层面,真正高的,真正按照德行去做事的人,不怎么以德的名义做事。人家是默默的以“道”的名义做事,按照“道”的法则做事,但是不去博取“德”的浮名,老子说这种是真德,真有“德”。那下德是什么样?层次低的德行是不失去德行。什么意思?张口闭口都是德行。我觉得老子说的非常非常可爱,老子说“是以无德”,这种人他就没有德行,没有真正的“德”。这个话说的其实很尖锐,但是老子说的非常可爱。

这样的事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比如说在办公室里边,比如说您写一个告示,写错个字,旁边人给你指出了,同事说:“这个字错了,赶紧改过来吧,要不然别人会误解的。”您改过来,改过来以后“谢谢,谢谢。”结果他就不断跟你说,你看多亏刚才我把那个字改了,要不的话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你看我真的跟你最好了,我帮你改这个字。过两天又讲一次,那天我不告诉你改的话,不一定有什么后果,所以我对你最好等等。然后跟旁边人讲,朋友们讲,“那天他写错了,多亏我帮他改了,所以我多么厉害。”不断地讲这个事,也就是说他做一件好事,做一件出来他能讲十件出来。这样的人在老子眼里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因为他获得那十个虚名获得的利益,早已把真正一件实事的好处消磨殆尽了,这样的事很多。

我们的领导者也特别容易犯这个错误。比如说公司领导,您关爱员工本来是好事,但是有的人喜欢回报。他就不断地讲“我对你们多好,前面的领导他就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是不是我就想了,我对你们多好。”这就是不断地抬高自己,他希望有德,他要获得“德”的名声,所以老子说“是以无德”,这样的事反而功德没有了。

老子这个讲法,其实跟佛学里面《金刚经》讲的非常像。《金刚经》里面讲你做好事去行善去布施,千万不要总想着回报,如果你想着回报,就着相了。《金刚经》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意思是我施舍给大家,我一边布施一边想,我功德太大了,我捐了这么多款,我功德好大啊。菩萨只要想到回报,想到功德了,对不起,你就已经不是菩萨,《金刚经》里要求多严格。

我高高在上给大家说法,说的多么好,讲的多么美妙,大家懂了吧,你看我在启发大家。菩萨如果想到这点,你就已经不是菩萨了,你着相了,你想到回报了。《金刚经》告诉大家你要为大家做好事,不要想任何回报,这就是真正的修行。大家看,它里面讲的跟老子《道德经》讲的是一样的,完全是一个思想。老子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您说老子为什么讲这么严厉,他给分成一个有德、一个无德呢?难道我好事不是做了吗?难道我在意回报就是无德了?为什么?老子非常清晰告诉大家,你做好事如果是为了什么去做的,对不起,你做的事大打折扣。如果你什么都不为,不为自己回报,就是坦然为大家做事,这是真正的有德。可是我做好事我要回报,大家夸我有德,这种境界就比较低了。所以老子这儿为什么要提出这点?因为这是修行的一大门槛,非常重要,老子严厉地说,这是有德和无德的区分。

大家想都做了好事,凭什么做完好事就一个有德,一个无德,就是这样,我们无我利他,应该彻底忘记自己回报的想法,放弃私利,我就是为大家做好事,这是真正的“道”。可是有的人学完“道”以后,我无我利他,然后世界会向我回馈,我会得到更多。那我就无我利他吧,你看你的想法是从什么出发的,不是同真正的无我出发,而是我会得到更多,然后怎么我就无我利他,我为大家做好事,我不求回报的,但是心里想“你们回报给我更多”。这是假借“道”的名义在行更大的私利,所以这两个境界完全不同的,表面上看你看不出来,都是觉得都在做好事,可是一个真正坦然地做好事,人家没有求回报,这样的人是真正大道践行者。另外的人知道“道”的法则,我坦然为大家做事,然后世界回馈给我更多,那岂不是多幸福,所以我现在要无我利他,嘴上讲为大家做好事,但是我告诉大家这种人,只要世界没给他回馈一点,或者是少回馈一点,他立刻就会换另外一个面目,这不是真正的修行者。

表面上看都在行善,但是内心起心动念如何,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两个层次相差太远了,甚至天地之别。老子在这儿直接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一个有德、一个无德,分的非常清晰。这两个境界,我们要一点点去思考,一点点体会,我们尽量能进入到第一个境界,不难的,很多人都这么做。我看很多不留名捐款的人,其实很多人都在践行着“道”,这些人都是真正的有德,这是非常重要的。朋友们,我们要按照这个思想去做事。

最后,对大家提一个要求,我讲《道德经》也是这样,没什么功德,大家在后面留言如果说“罗博士功德无量”,那我就真无德了。各位在后边留言里边,我觉得仅仅分享自己学习《道德经》的心灵变化就可以了,不要再夸我功德无量。“罗博士,敬佩您。”您别这样说了,您这样说完我觉得自己就无德了。我们从每件小事上规范自己,我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我们一起来学习,来提升。从小事上开始,按照上德的标准去做事,我们一起加油。

今天《道德经》就讲到这儿,明天我们接着来分享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

第三十八章2 心中的格局大了,路上也就不会堵车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第三十八章 第2讲)

无以为:没有为自己的功利目的地做事。

真正有德行的人无我利他,为众生服务,因为他做事时没有为自己去捞取的目的。

我们每一个人与“道”都是接近的,身边的每件小事都蕴含着“道”的法则,我们要善于从小事中培养自己的境界。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周,我们接着来学习《道德经》,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八章是比较难讲的一章,这章历代的解释是不一样的,而且里边的道理比较微妙,所以我们一点点来讲。

上周我们讲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我们来复习一下老子讲的这种境界。老子说“上德”,那种真正高的德行,那种和道接近的,就是按照道做出来的这种德行,这种人他不讲“德”。不讲“德”就是他不是嘴里整天挂着“道”、“德”,不是整天讲,而且他不是为了获得像“德”这样的名誉而去做事。比如说,我做好事,别人要称赞我是大德,所以我捐款,大家称呼我为罗善人,那多好啊。你嘴边天天挂着德,老子认为这是“下德”,这反而不好。人家真正做好事,不为了这些名誉,所以他不是嘴边整天挂着“德”,整天按照“德”的名义去做事,或者为了获得“德”的名声,不是这样,所以叫“上德不德”。他虽然不在嘴边天天挂着“德”,但是人家坦然去做,老子说这才是真正的有德,叫“是以有德”,所以才有德。

“下德”之人呢?就是境界低一些的“德”,他也叫“德”,您说是不是叫“德”?他也做好事。但是“下德不失德”,他不会离开这个“德”,整天挂在嘴边,整天觉得我做好事了,大家应该夸我,就我前边讲的,大家管我叫罗大善人,那开心极了,所以我做好事再捐点钱吧。他总是为了博取“德”的名声来做事,这叫“下德不失德”。这种人他永远离不开“德”的光环,甚至他为了“德”的光环而去做事,老子认为反而离“德”越来越远,这叫“是以无德”。这种人虽然他做了好事,但是最终发展结果是“无德”,他一定会失去这“德”的,因为他是为了什么而去做的。

今天老子接着讲“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在通行本里下边还有一句话叫做“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可是在帛书甲乙本没有后边那句话,说明老子当年没有后边那句话,后边那话是大家根据理解加上的。老子当年就说了一句,叫“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这话什么意思?我给大家通俗的解释一遍,首先来看“无以为”,“无以为”就是没有什么目的的,为自己去做的什么目的,我为什么去做的,叫“无以为”。为什么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就是“上德”之人根据道来做事,显示出那种德行的人,他这种人“无为”。

“无为”我前边讲过,《道德经》里一再出现“无为”这两个字,一般的都讲“无为”是什么都不做,清虚无为,放下一切什么都不做。这是错的,我认为至少是不全面的。真正“无为”是根据天道来模仿的,圣人之道,是生养众生,为大家服务、为众生服务,但是却把自己隐身于背后,不为自己争取名誉、地位和金钱,这叫“无为”。

“上德”为什么能进入这种状态?因为他没有为自己去捞取的目的,为自己获取什么东西的目的,他才能够进入无为的状态。就是说他“无为”,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有为自己做什么事的动机,这句话其实很重要,这句话说出“无为”的核心就是为什么你能做到无为,不为自己捞取,是因为你压根没有为自己捞取的动力,没有为自己捞取的原因和动机。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悟道之人看清了世界的本质,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所谓的名誉地位等等,都是相比较出现的。你认为10万块钱多了,100万更多,这么比较就没头了,所以把这些表象抛弃掉,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金刚经》里的话。看清这个以后,就知道所谓的结果没有那么重要,可是这个“因”却很重要,所以老子《道德经》的根本是让大家在“因”上下功夫,去努力为大家做事,但是不要为自己做,不需要做。为什么不需要做?因为所有的结果都是虚妄的、无所谓的,我们要看清所有的“有以为”,就是我们有什么目的,要获取什么,你所获取的最后终将失去。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我通过努力,我获取了很多的钱财,我挣了10个亿,做梦都想这点事,“哎呦,天呐,10个亿,终于赚到了”。您觉得您能永远拥有这10个亿吗?您人生不过百年,满打满算,顶天了算您活到120岁,120岁之后,这10个亿您能带走吗?根本带不走,因为到最后终将失去,所以我们想获得这东西,想获得结果,“有以为”,想为自己做点什么的这种结果,到最后的结果全会失去的。所以,人生相当于经历就可以了,所有的事都共同度过。

我举个例子,有一天我在散步的时候,那蓝天太蓝了,云彩特别漂亮,阳光洒下来,自己听着音乐,我觉得真是美妙的时光。我突然就很感慨,就是我经过无数这样的时光,每到这时候我看着天空就想,我要努力的记住这个美好的时光,太美好了,这时光太美好了,我一定要记住这一天,可是最后我发现,我所有努力想记住这么美好的一天,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的一天,全没有记住,全都消失在我的记忆里边了,我努力想记住哪一天蓝天最蓝,没有最蓝的一天,完全消失在记忆里边了。所以我就很感慨,所有这种类似的美好的事,都是你经过而已,但是记住“了不可得”。你根本没法把它拥有,“我把蓝天拥入怀中,它跟我融为一体了”,没那事,您看一看就好了,经历过,阳光晒在你身上就好了。您就甭想说拥有了,就是你想回忆起来哪一天,究竟哪一天是蓝天,几月几号,你根本想不起来。

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话是对的,我们人生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了,放下了执着,你就在“因”上下功夫,不断做事,不要太在意“果”,你人生就少了很多纠结,所以老子讲“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就是为大家做事压根不图回报,我就是为大家做好事,这种人是大的德行,跟“道”接近的,这叫“上德”。

这个境界容不容易接近呢?其实这个境界非常容易接近,大家说“境界如此之高,怎么会如此容易接近呢?”实际在我们平凡人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事,就是我们做好事完全不图回报。举个例子比如说,您进商场把这门打开了,看后边来个人,你给人把门稍微拉了一下,等人过来,这种状态您是帮后边人。我问大家个问题,您是要讨好后边这人吗?您认识他吗?不认识。为什么帮他?您本能地去帮他,就是帮助别人,发出善念,但是您压根没求回报。

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事特别特别多。比如说一孩子咕咚掉水里边了,您路过,您本能的会赶快去扶他、救他,马上要抓他,因为他马上要掉水里了。那您有没有想过这个孩子他爸什么职务?他爸能不能帮我什么事?您有没有这么想之后,再去救这个孩子?没有,您本能地要救这个孩子,您没有图回报,这是孟子讲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生而有之”,你生下来就有,这就是“道”的根基。

“道”的根基在每个人心里都有,我愿意帮大家,然后我不图回报,我没有多想回报,在小事上就能体现出来这叫“道”的根基,在每一个人身上其实都有这种苗头。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跟“道”是非常接近的,并不是说这道“道”特别高远,我们根本没法和它接近,没那事,你在生活中小事里边都有“道”。但是我们如何从这小事里边,把这东西变成习惯,培养自己,提升自己,在大事上也做到这点,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我们人类容易在小事上可以做到,但是没有把这个善不断地发展,当事做大的时候,我们却容易犯错误。

比如说您看一乞丐饿肚子,您本能就想给他点吃的,因为你觉得他可怜,恻隐之心,给他点吃的,给他分块馒头,这是恻隐之心。可是当您公司开大以后,有5000个员工,每个月一开工资,“我的天呐,5000个人,一人开5000块钱,天文数字。不行,我怎么少分他们点呢?我得省一点,我得省点”,您在小事上是有恻隐之心的,但在大事上,真正该关爱、该付出的时候,却容易大打折扣。所以我们要从小的事培养,一点点扩展,当放到大的事上,我们一样有这种境界的时候,那您跟“道”就更接近了,这是修行的过程,从小到大,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做到呢?我们有的时候在小的格局里看的清楚,可是我们却无法跳出来,从更大的局面、更大的格局来看这个问题。

我举个例子,跟前边的例子稍微有点相反,但是说明同样的事,我们深入地来讲一下这个事。比如说我在小区里边开车,我发现我们这小区很有意思,我们小区的路特别窄,而且没有多少停车位,很多人把车就停到路边,这样这路经常有些地方是单行线,就是一个车能通过。我发现每天上下班时候其实很忙,经常有车对面过来,就一条道能过去怎么办?我发现在小区里边大家能协调的特别好,就是大家都会我先等一下,我退回来一下,然后你过去,互相还摆下手,按下喇叭,然后我再过去。非常有秩序,为什么?因为在小区里我们能看清这个范围里边,我们将来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我们要为这个小区的和谐,大家都和谐我们就幸福了,我们能认识到。

但是在外面,离开小区了,您再看那就不这样了。比如说在东北,就比如说在我的老家沈阳,如果你碰到一条马路就能跑一辆车,能跑一排车宽的地方,当那边来个车,你这边来个车,我觉得在城市里边,不是在小区里边,我们一般人会选择什么?东北人会选择就一下冲进去,我占先,那车也想冲进去,结果俩车在路中间顶上了。顶上以后,“我不让,你退回去,反正我不让,我管他呢,我不认识你,我也不知道你是谁,不管”,俩人顶着。结果后边车来了,结果变成窄窄的胡同里边,两排车顶上了,谁都不往后退,因为没法再退了,你退后边车没退,所以一顶上顶了一个小时,爱怎么怎么样,反正谁也过不去。

在小区里边,他想到了我们是一个范围里边的,大家维持和谐状态就有好处,但是大的范围里边“爱谁谁,什么和谐不和谐跟我没关系”。所以,我们在大的范围里就容易失去这种判断。其实在大的范围里边,每个人都像小区里那么做的话,社会就和谐了,但是我们人没有这个智慧,就是总觉得我先占点便宜再说,这就是思维格局之间的差异。我们看到了这个范围里边,我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你就能做得好,可是当放到更大范围里,您的智慧没有想到这些事的时候,您就觉得我抢一下再说,我管他呢,结果最终是谁都没有抢先。所以我们人修行是有这么一个过程的,我们要不断的由小及大,能够看清整体的范围,然后一点点在大的范围里去修炼自己,这是整个修行的过程。

所以,并不是说一听《道德经》,“哎呦,大道,我明白了,做领导者要无我利他,等我哪天做了董事长以后的,我一定对员工好,现在办公室里边我是个小职员,那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吧,谁敢欺负我我跟你玩命”,这似乎大的道理懂了,但是小的事一点不做是不行的,所以要从小做起,一点点做,老子《道德经》里有专门的篇章讲如何从小做起的,这是老子告诉大家的一个修炼方法。

我现在总结一下,今天我讲了一个老子说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这样的境界,这种境界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在生活里边,每件小事都可能能做到,如果我们把这小事一点点拓展开来,在稍微大点事上也这么做,慢慢我们的格局就会大起来,所以道不远人,人也不远道,人要跟“道”接近。“道”就在你的身体里边,就在你的心里边,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道”的根基在里边,每一个人都有,所以我们一点点努力,向“道”越来越来接近,好不好?

朋友们,今天就讲到这,明天这个时间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来看看老子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我们怎么样一点点改变我们的人生好吗?

第三十八章3 “无为”是留给自己的,“有为”是为了众生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第三十八章 第3讲)

仁:是道德要素,是互相关爱。

按照“道”的法则做事的领导者发出的德行是仁爱,但是是没有功利目的的。

真正的“自然之道”就是无我利他,“无为”是对领导者自己说的,是不为自己去捞取,“有为”是对员工的,是为大家谋福利。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来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新的启发了。大家看第三十八章上来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今天我们学“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这句话各个版本空前的统一,帛书乙本、王本、衍本、河本、傅本等等全是这样的,所以没有争议。讲“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无以为也”什么意思?“无以为也”就是没有为了什么去做的动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意思就是那种真正高明的领导者,因为老子讲的是领导者,他体现那种仁爱,他去做,施发这种仁爱,但是没有为什么的动机,不是为了自己去捞取什么。

这话的意思我给大家一点点掰开讲。首先来说这“仁”的意思,“仁”我们说仁爱,《说文解字》说“仁”就是亲,仁爱,这“仁”字今天来理解,就是人与人之间这种互相的关爱,也就是我讲的道德要素里的互相的关爱,就是“仁”。所以仁义礼智信把“仁”放到第一,这仁义礼智信就是我们讲的道德要素,我之前给大家讲过这概念。这些道德要素从何而来?是人天生的,绝对不是所谓领导者制定出来教育老百姓的,不是的,是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有的。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个呢?因为人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现,有这样道德要素的人,他就更容易与其他人一起生活,团队有了这些道德要素,就会更加和谐,更加团结,关爱、互相忠诚、平等等等,这些道德要素促进人们更加团结。在最初人还是类人猿的时候,跟大猩猩一样,以血缘为单位集中在一起的,但是自从有了这些道德要素,人们能够更大的群体团结在一起,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

比如说我打来食物了分给大家吃,大家都有吃的,他打来了再分给大家吃,下次大家都能活下来,否则就这一个人吃饱了,下次都没东西吃了,很容易死掉。所以道德要素是每个人进化过程中的,没有道德要素的团队,可能慢慢被淘汰了,那些人就没有了,留下的都是有道德要素的。领导者就是启发团队成员心中道德要素的人,你明白这个,你就是领导者了,因为你启发他们,让他们道德要素得以加强,你的团队就更加坚固,就这么一道理,这就是领导者法则。

所以,这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全是道德要素,“仁”为什么排在第一?“仁”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的关爱。大家看这“仁”字写得很有意思,左边一个单立人,右边两横代表两个人。你看左边人,右边两个,两个人之间相处之道。这“仁”字还有其他写法;还有一个写法特别好玩,是上边一横,下边一横,这是一个“二”字,底下放一颗心。中国人造字不得了,有智慧,两个人,下边一颗心,意思就是心与心之间的这种包容、这种关爱,心与心之间的感应,这种状态叫“仁”。你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心,然后施以关爱,这是了不起的。

“仁”里边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大家看两个横都是一上一下,没有说左边一个单立人,右边两个竖,什么意思?有点微妙的含义。我们现在这“仁”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最初这“仁”里边带一点什么含义?上下,两个人一个上边,一个下边,指上边、下边相亲,这是“仁”。所以《礼记》里边讲“上下相亲谓之仁”,意思就是领导者关爱你的员工,这种状态尤其叫“仁”,这是仁最本来的含义,领导者关心你的员工,关心你的子民。

老子这几段话,这里边是有差别的,“德”和“仁”就有差别。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他又“为”了,这是什么意思?老子在这列举出了几个层面。第一个道德,“道”生“德”,因为你心中有“道”,你懂得天道是什么,按照“道”去修炼自己的品行,这是“德”,体现出具体的项目叫“德”。如果你按照“德”去做事,你体现出来的是“仁”,严格地讲,“仁”应该是“德”里边的一个项目,但是它是外在的体现。“德”是一种涵养,最后体现出来应该是“仁”。

这里边到底为什么上德会无为、上仁就会为之呢?因为《道德经》是给领导者写的,他写的是领导者境界的提升,应该怎么提升的,他讲到领导者应该有这样一个品行,叫做无为,所以他处处讲无为。过去大家讲无为,讲放下什么都不做,放下欲念,尽量不去干预,顺应天道。这都是虚的,您说天道是什么?顺应天道怎么顺应?其实天道就是不为自己谋福利,为大家去做事,为万物去做事,设计好规则让大家去做,不为自己去过分干扰,干扰的目的是捞取名誉、地位等等,所以离开了天道谈人道就是虚妄的,谈的越来越空。

大家往往读完《道德经》了,讲的高妙,可是不知道怎么做。因为你离开了天之道,你就讲顺应自然之道,什么是自然之道?我告诉大家,真正的自然之道就是无我利他,就是尽量放下自己的私利,所谓的“无我”,不是我真的没了,我空了,没有了,而是不为自己的私利去谋福利,利他、利益众生、利你的员工。

在《道德经》里边老子讲“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无是对谁的呢?讲的是对自己的,那种真正修炼到特别高的境界的德行怎么样?他心中的品格、修养怎么样?是无为,不为自己做什么,因为他没有这个目的,我要为自己捞什么,没有这么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不为自己捞取,这是无为。

有为是对谁的呢?有为是对你的员工的,所以老子所说无为是指自己的修养,但是老子说为不为?要为。《道德经》最后一句话就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您说为不为?是为的,“为”为谁为?为是为了你的员工,你的下属,你领导的群众,所以《道德经》里讲了为和不为,就是无为和为,讲的特别清楚,无为对自己,为是对大家的,可是有人就把这无为提出来,就是无为,什么都不做,这是偏解《道德经》,把《道德经》就砍掉了一半,我觉得这是没有看清老子讲话对象是谁就会这么讲的。

讲到这儿大家知道了,老子这儿讲“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的意思就是那种真正高明的、按道去做事的领导者,他内心修炼的,对自己什么都不做,没有为自己做的动机,没有为自己捞取的动机,所以这样的人当领导不会贪污的,他压根就不想,反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捞那么多钱没用,所以他的德行就是不为自己捞取,这是“上德无为”。“上仁为之”,他对老百姓怎么样?他对他领导的员工怎么样?是要“为”的,而且“为”的是“仁”,他显现出来的德行是“仁”,“仁”就是爱、关爱,他会关爱员工,所以您说他为不为?

你看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人家建立两家世界500强,人家讲的就是无我利他,放下自己私利为大家做事。他办企业所有的目的,就是为所有员工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去努力,不是为我自己,放下我自己,所以他在办第二个世界500强之前,他说天天晚上问自己,我有没有私心?我想没想从这企业捞什么东西?没有,他说彻底是为员工的,他说把这决心确立以后,我天天问自己,问的自己确实我就是没有私心之后,才办的第二个企业,结果第二个企业也是世界500强。

您说这人真无私吗?真无私。稻盛和夫在退休的时候,把所有的股份捐赠给员工。您说他为没为?为了。他对自己为没为?无为。放弃了所有股份,捐赠给员工。对大家为没为?80几岁还亲自看账单,稻盛和夫现在还看账单,看日航每天的报表,“为”啊;他对员工为没为?“为”啊。

给员工高福利,是他在40几岁的时候办一件事,这事都匪夷所思,他给员工买墓地,他说员工去世以后,因为他那儿都是终身制的,他不辞退员工。日本地价上涨,说员工退休以后那地价高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他说这要花太多钱买墓地不合适,怎么办?他拿钱,先给买块墓地,地买下来了,然后员工去世以后可以葬在这儿。写了非常感人的一个墓志铭,说“我们活的时候一起修炼自己,一起提升境界,去世以后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成佛,也希望有空时候,大家回到这儿来,像生的时候一样,在一起议论风发,举杯交欢”。这是为员工想到了很多,您说这是什么样的品行呢?这就是仁、关爱。

如果把老子的无为搞不清楚是对谁的,您就会讲的对谁都无为,不对的。无为是领导者对自己的,为之是对老百姓、对你管理的员工的。我们再看这句话“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什么意思?老子讲的说真正高明的领导者,这种按“道”做事的领导者,他对员工特别关爱,他会为的,为的是仁,他发出的这种德行是仁爱。但是他“无以为”,不是为了什么目的的,就是有的人仁爱是人家有目的,我给员工,你看我最近关怀你了,“下次选举,最近公司临近选举了,你是我这一伙的,我很关注你呦,我告诉你,你想想你位置要怎么调一调,你好好想想,给我个设想,我到时候会给你安排,你想想啊,到时候投票要投我啊”,这虽然也是仁爱,但是他“有以为”,他有目的。

有一天我打车,出租车司机他就跟我说,他家农村的,他说我们那选村长、书记那热闹。那竞选对象都给你送豆油、送面,你家的房子坏了,带人去把你家的房子给你修了等等。为什么?他说到选举的时候,人派人在门口盯着你,来盯着你去给我投我的票。这就是你看他关爱你、关爱你,但他有目的的,为了你要选我,去捞取资本。这都是老子讲的,老子没写,老子写“上仁”,没写“下仁”,实际上这都是虚假的仁爱,这种仁爱都是有限的,一旦你没满足他条件,他的仁爱立刻收回。

而老子讲“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这种状态是什么呢?人家这领导者施发仁爱,但是他不为任何,没为任何回报,所以你即使你骂我,我还是仁爱你,这叫抱怨以德。为什么老子要讲抱怨以德?就这种品行。大家看,这么解《道德经》就比较通透一些了,如果按照过去讲法讲,有很多滞碍,而且越讲越虚,最后不知道怎么干。我觉得我讲完这个,领导者拿来了,你就知道你自己怎么办了,把欲望慢慢清空,为大家做好事,不求回报,你放心这样的人越来越纯粹,大家感受你发心以后,人会越来越支持你,你会越做越好的,这就是老子讲的领导者法则,应该进入这种从容的、不求回报的这种状态,这样状态特别幸福。

有朋友问,我们普通老百姓怎么理解这话呢?一样的,您发出的仁爱不求回报。比如说您养孩子养大了,您是为了求回报吗?有的家长“哎呦,我让他养老啊”,其实真的父母对孩子发出的这些爱,其实基本上没求回报,您想您能算清楚,您抱着他去看病去,您能算出钱来吗?算不出钱来。这种爱就跟“上仁”是一样的,你去作为了,发出仁爱爱孩子了,但是你没要求他什么回报,您没给孩子算账,最后你全还给我,哪有这样父母?没有。这种状态就是老子讲的这种“上仁”这种状态。

其实我们生活中这种“上仁”的行为,在我们老百姓里边特别多,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些小事上有意的培养这种“上仁”的境界,我们关爱大家,但是我不求什么回报,没有什么目的性,放心,你周围的环境会越来越和谐,最终的结果是您也会越来越幸福,您说这是不是这么个道理?这是一个循环,叫爱的循环,所以老子讲这境界,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如果能体会到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改变,我们的人生也会改变。

好的,朋友们,今天这一句话我们先聊到这,明天接着来给大家讲,老子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智慧了,好不好,那么我们明天再见,谢谢大家。

第三十八章4 当需要强调道德标准的时候,我们的德行已经崩坏了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第三十八章 第4讲)

“上”是指领导者的行为动作的层次、境界。

“义”的繁体 → “義”。

高明的领导者去宣扬“义”,他是有自己的动机的,是“有为”,因为他要维持自己的统治。

“义”是坚持善良的准则,是树立榜样,某种程度上是强制推行道德条款。“义”是好的,但当社会上出现“义士”之时,就代表社会的安定出了问题了。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看看老子老先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我现在其实每天最爱看大家给我的留言,而且特别爱看什么样的?有偏好了,就是特别喜欢看大家在听了《道德经》以后的改变。

这没办法,一个从医的人是特别爱看这个的。因为当看到大家不纠结了,我心里是真的开心,因为这是有病的根源,可是您通过学《道德经》,放松了自己,心放宽了,没有汲汲于名利了,从容做事了,碰到什么难题、什么纠结,您一句“道法自然”,一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您一下把纠结给解开了,你就能从容过去,我觉得我们这学习就没白学。

所以讲《道德经》,以前喜马拉雅好像把它放在历史人物里边,我强调要求拿回到养生这边,因为这是我用来养心的药。有朋友问,“您解《道德经》是哪门哪派,怎么跟别人都不一样?”我哪一门哪一派都不是,我开的是药,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我把老子老先生的药拿来,给我们大家用,所以我们一点点学习,一点点改变,对人生特别有好处。

今天我们接着讲第三十八章,昨天讲了“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这话我讲了,大家都明白这意思。今天讲“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他是按照道、德、仁义,他一点点往下排的。“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什么意思?老子说,那种高明的“义”,它是领导者去宣扬的“义”,他去为之,就向他们宣传、讲这个“义”,“而有以为也”,他是有自己的目的和动机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首先看“义”字的意思,我们说主义的义,这“义”字繁体写法很简单,上边一个羊,下边一个我,这字最早的意思是威仪,和“仪”是一个字。下边是我,自我的形象,上边一个大羊,一个羊的意思您想象一下,这远古时代、原始部落的人,他要显示自己有威仪,显示自己漂亮,他往往要做件事,把那种特别高大的、漂亮动物的角拿来。您看过去武士脑袋顶上弄的像牛角一样,主要是日本的武士,他们最威风的,前边弄一对牛角之类的在盔甲上边,显得威风,这就是上古时代留下来的风俗。甚至有的时候把动物的头骨什么放在脑袋上,搞出个大角来,你看头羊多威风,把羊角、羊头放在自己脑袋上,显示出我跟别人不一样,我有威仪,这是“义”字最早的含义。也就是说他比别人威严,比别人更加正式。后来发展成符合公理的,符合大家认可的道德规范的这样的品行叫“义”。

这“义”真的严格地讲,“义”字在中国字里非常难讲,您说主义的义到底代表什么?“义”字讲的太多了,比如说过去古代说这人是正义之师,他这正义之师代表着道德指向的,就是我们是出师有名的,这是正义之师;说跟大家分的东西,慈善的东西,比如说义田、义学,就是我有钱了我捐出来这个地,然后这钱给大家吃的,给大家花的,这粮食给大家吃的,所以叫“义”;还有这人他秉持道德楷模,而且他坚持的特别好,比如说义士、侠义等等全是“义”,这“义”讲这人是道德楷模。所以“义”字讲法特别特别多,过去说这是善良的、符合道德规模的,这样的叫“义”。

“义”还有其他的含义,就是一般符合道德规范,就是仁义,人生就是仁义二字,但是仁在我们生活中随处都有,义字好像不是随时有。就是当别人不在意的时候,不讲究、已经放弃的时候,仍然在坚持的,好像这种是义,比如忠义。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岳飞,这宋高宗后来并不是那么待见岳飞,其实有的时候对岳飞心里是有其他想法的,但是岳飞这人对皇帝是绝无二心,就是皇帝让他怎么样就怎么样,高宗让他怎么打就怎么打。最后就在岳飞北上势如破竹的时候,高宗让他停止北上回来,他还是听皇上的,还是回来了。这样的人就是皇帝对他怎么不好,但是他依旧对皇上好,这是大家说的忠义之士。这种情况下就指整个标准都改变了,情况都改变了,但是他依旧在坚持自己的准则的人,这就是“义”字。

再比如说侠义,说街上小流氓横晃,所有人都被他吓住了,小流氓说“把钱都拿出来”,所有人乖乖把钱拿出来,这是大家的道德标准被压住了、被破坏了,但是就有人挺身而出,对小流氓说,“光天化日之下,你就敢抢钱吗?还有没有王法了?我与你大战五回合,然后我把你给拿下”,这是侠义之士。为什么说他侠义?当别人的标准都被压制住的时候,只有这个人还在坚持善良的标准和原则,这种也叫“义”。所以“义”字有股力量,这“义”字是一种坚持,坚持善良的东西。

老子这讲了“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意思是说这种高明的领导者,把那种很高的,那种义的道理推行给百姓,这叫“上义为之”。关于“上”字,有朋友会问,罗博士,您说他这“上”指的是领导者,还是义?就是仁、义、德等等?其实“上”指的是领导者在推行或者执行后边的德、仁、义等等这个行为的层次和境界如何,层次如何,它表述的是一个状态、一个动作。我把它讲成高明的领导者,讲成高明的道、义,实际上他讲了一个动作,大家要明白这是真正的含义。

“上义为之”,领导者把这些义的道理推行给百姓,他“为之”,推行给百姓,他是有他的目的的。那他为什么有目的?当然有目的了,是因为要维持自己的统治了。这跟前边就有区别了,老子从这儿讲就有区别了,前边老子讲的是效仿天道,领导者放下自己的利益,为老百姓做事,为你公司员工做事,你这么做以后,公司员工自然会围在你身边来运转。当这些力量削弱以后,达到义的层次,其实义跟仁就有区别了,这仁是从心里发出的善良,义是有点坚持的这种道德楷模,甚至有点强制的这种,就是大家一定要这么做,这才是真正的榜样,来维持自己的统治了。

当你把这些道德的条款传递给百姓的时候,你就已经树立榜样了,谁谁谁是忠义的,别人都不行,这才是真正的忠义,他开始树立榜样了。我前边讲了,老子特别反对树立榜样,老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你按“道”的原则去做事,每一个人都应该向你靠拢,发挥他擅长的地方,才能正常运转。老子认为你树立榜样以后,那就意味着别人就好像不是榜样了,就没有看到别人的优点,所以所谓的榜样换一个角度可能都改变了,所以老子是反对这个的。

“上义为之”,这种推行榜样、推行道德标准的做法,在老子这看来稍微就格局低了一点。前边都是“无以为”,都是在“道”的层面,就是说不是为了自己做什么,他是按照“道”的原则去做,放下自己利益,为大家做事,这是“无以为”,没有什么动机,没有什么目的。到这时候开始有动机了,所以我甚至可以这么说,当公司的领导者在树立标兵的时候,你知道这公司的领导者的心里一定别有所图,一定想借什么方法来维持公司的秩序、维持公司的运转。这种情况说明他已经跟“道”有了分离了,虽然这“义”没错,也是好事,但是当特别强调“义”的时候,说明前面道、德、仁层面没做好,所以老子这儿讲了几个层次。

有朋友说了,罗博士,这你讲的都是领导者的事,领导者无为,领导者无我利他,领导者最后开始讲“义”了,开始往外讲,那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我们生活中也可以用到这些法则。就是说我们应该按照“道”的法则做事,放下自己利益为大家做事,但是不计回报,我们从容地去做,这就是“道”层面事情了。但是有的人我是有目的的去推行某些道、德、法,比如我经常把仁义挂在嘴边,“我很善良,我这个人我跟你讲,我很善良怎么怎么样”,你为了博取他人的信任,为什么要博取他人的信任?因为你跟他要达到什么买卖,这是“有以为”,这种状态其实不好的。因为凡事您做到了,大家都会看到眼里,您不用多说,但是我们很多人都特别愿意多说。

比如说我在东北的饭店吃饭,我发现边上酒桌的人,这男士们喝酒,其中聊天最重要一个内容就是“我对你最好,我跟你最够意思”,这都是嘴上讲的特别好,结果喝完酒了,您真的求他什么事,帮助一下的时候,他跑的比谁都快,“哎呦,我这出不了车,你看我这两天有点什么事”,您看这就是跑得比谁都快。这种说到却做不到的人,让人们对他的评价反差特别大。

这样的人您跟他还能合作吗?我估计合作机会就特别少了。正常我们应该是少说多做,不去标榜自己怎么样,也不求什么回报,我不求回报我就不失望,所以我每做的一件事都是多出来的,我都很开心,而那种我为了跟你合作,为了怎么怎么样,我去标榜自己如何,这样的人,如果你没有做到的话,你那个合作就合作不了,结果你是更失望的,所以我们不要进入那种状态。这是这段话我们应该理解的。

最后大家问我,罗博士那您说这“义”难道就不好吗?这道德标准就不好吗?没说不好,只是说当特别强调要坚守道德标准的时候,这种状态叫“义”,当我们强调“义”的时候,说明前面的没做好。但是“义”好不好?是好的。

很多人认为老子写这话是道家在讽刺儒家,其实通读《道德经》您就会发现,老子没这意思。就像前边老子讲“六亲不合焉,有孝慈”,大家都说“你看老子在讽刺孝慈,在讽刺儒家”,可是人家接下来一章马上就说“明复孝慈”,在这里边孝慈也是要达到的目标,所以老子没有讽刺孝慈的意思,没有站在道家的角度去讽刺儒家。在这章里边也同样的,有人说“老子就强调道、德,说这仁、义、礼都是不好的,在讽刺儒家”,其实不是的,老子只不过在讲管理者的各个层次,讲当你前边这一个层次出问题之后,后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进入哪个层次。

我打个比方来说这个事。好比说一车人旅游去,突然半路上来一个坏蛋,我刚才讲一个小流氓,告诉所有人把钱都给我拿出来,把钱拿出来,大家乖乖的把钱拿出来,因为他拿了刀,吓坏了,把钱拿出来了。这时候就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就是侠义之士,说“不行,我告诉你光天化日之下不许强抢”,跟他搏斗,把这个小流氓打倒了,这个人是“义”,制服了坏人。您说这“义”好不好?这个“义”是好的,从个体行为来讲,这个“义”是好的,你不能否定这个义,难道一车人都被抢了就好吗?“您讽刺儒家吗?这“义”不好啊,你讽刺”,没必要讽刺。

着眼点在哪?第一,“义”是好的;第二,作为地区的领导者要反思,为什么一车人出门好好的,就会上来一个流氓,让大家把钱拿出来,大家都乖乖地把钱拿出来了,为什么?老子就是给领导者写的这个,所以你说“义”好不好?那是儒家讲的,这是好。但是老子是给领导者写的,所以地区的领导者要读《道德经》,要明白这事当出现了一个义士的时候,说明你这个地区的治安还没有达到那种炉火纯青的,那种祥和的状态,这是完全两个角度,没有谁讽刺谁的意思。这是《道德经》的智慧,明白了这个道理,您就知道老子在写什么了。

好的,朋友们,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明天这个时间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谢谢大家。

第三十八章5 想让孩子孝顺,先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第三十八章 第5讲)

领导者推行层次很高的礼节但效果不好,于是挥舞着胳膊继续坚持推行。

“礼”的繁体 → 禮。礼起于饮食。

老子并没有反对“礼”,而是说“礼”是要在内心有爱的前提下实行的,领导者没有按照“道”的原则做事,只单纯地强调“礼”是不行的,只有从心底里发出善念,结果才会改变。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我们来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新的启发了。第38章很有意思,很难讲,但是这里边仔细看很有嚼头,老子的话说的很深,如果不去仔细想你想不出来老子为什么这么写。

昨天讲的是“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老子之前讲的前边几个层次是无以为,没有什么目的。到上义开始有以为也,有目的的了。今天讲“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这话的意思我们一点点来讲,这上礼为之,就是说这领导者推行这种特别极致的礼节,层次特别高的礼节,上礼,推广却效果不大好,好像响应的人不多,叫莫之应也,然后则攘臂,什么是攘臂?就是挥胳膊叫攘臂。过去说缪希雍给人看好病了,说他攘臂自快,就是挥舞着胳膊,这样叫攘臂。“攘臂而扔之”不是把这礼给扔掉了,这个扔是说仍然继续,还要维持它。

这话讲的什么意思?老子的意思好像是说正常的高明的领导,按照道做事的领导应该是心中有道,修行自己,有德,对外发出仁来,利他,整个组织会自然运行好的。但是如果前边没有做到,你就强调这个礼,大家要按照礼来做事的话,这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大家不听您的,不响应您的,您要强行的挥舞着胳膊去执行它。

为什么会如此?我们来讲一下,老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礼?到底什么是礼?我们来看一下礼的繁体字,左边是个“礻”,这代表跟神有关。右上边是个曲,这个曲代表发酵东西叫曲,发酵的食物叫曲。下边是一个豆类的豆,这个豆过去是古代当盛肉的一种器皿,叫豆,大的器皿。大家会奇怪,您说这礼貌的礼为什么跟这发酵的食物,曲,和这个盛食物的器皿,这个豆字,大家看象形,就像一个盛食物的器皿一样。为什么礼跟它有关系呢?这要讲很早以前的事了,当人类还是类人猿或者跟大猩猩很接近的时候,我们但凡打来的食物,或者我们摘来了果子我们自己先抢着吃,藏起来,看到谁有我去抢去,这样是没有分食物的习惯的,所以人们只能像大猩猩一样,按照血缘,有血缘的在一起生活,知道互相养,但是没法多在一起生活,所以就二三十个群体。

后来怎么进化?后来慢慢发现我吃饱了下顿我没采着,我没东西吃饿死了,慢慢就发现我们这个团队里边老人也很重要,孩子很重要,所以打回来食物以后、摘回来果子以后,要一块一块的切割开分给大家,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能活下去,这次我分给大家,下次大家分给我,这样我们随时都有食物,我们就活下来了。这种分食物的做法就叫礼。大家看,跟食物有关。后来又包括祭天,把食物跟老天爷分,所以加个神字。古代人知不知道这些事?古代人太清楚了,所以古代人就讲出来礼起于饮食,这话古代文人都知道。礼起于饮食,为什么起于饮食?最早就是分食物产生的礼,因为我们意识到大家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体,我们互相帮助,所以食物拿来了互相分,一块儿分,我们都能活下去,这个礼就开始产生了。礼在我们心里是暗语,尊重,在外边体现为这种仪式感叫礼,所以礼后来慢慢发展,变成整个社会的黏合剂。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不是一家一家血缘的在一起,而是变成几千人几万人在一起,为什么能在一起生活?因为礼,我不是上街一看你手里有个西瓜吃,我一把抢过来我就吃,我就跑,不是这样。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都是公民,我们要互相尊重。所以,我们能祥和的在一个城市里边生活,所以有部落了,有国家了等等。

礼是社会的黏合剂,礼是人类进化而来的,而且是进化的产物,又是推动人类进化的一个工具。所以,这礼重要不重要?一旦当这个礼丧失了,人类社会就解体了,就这么严重。你说满街的人互相抢,我看你手里拿钱我就抢,看你手里拿食物我就抢过来吃,我但凡拿来了食物我都不给家人分,不给朋友分,我就自己吃,您说这社会很快就解体了,大家只为自己抢。所以礼是非常重要的,礼后边还有法,我们以后再讲,老子会专门讲到法。礼、法放到一起社会组织才能稳定。

所以,您说礼重要不重要?礼非常重要,老子为什么说,可是执行这么高明的礼,老百姓都不听呢?就是这个道理,礼正常应该是内心有爱、有尊重,可是如果你领导者没有强调前边那些内容,尤其是领导者没有以身作则,没有把爱释放给老百姓,没有按照道的原则去做事,结果你就单纯强调这个礼,老百姓听不听这个礼?不听的,因为这个社会丧失了爱与尊重,没有内核了,礼是强行规定做的,大家不去做。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在公司里边,在老板整天花天酒地,晚上夜总会、赌场、高尔夫球,没事稍带有点空就到山里边修炼修炼,佛珠也戴上了,我还要再提升境界呢,有这样的老板,什么都来的。自己公司经营不怎么上心,但是却让员工学《弟子规》,我听说《弟子规》对教育员工好,赶快我们也开始学,每天早晨起来念《弟子规》,问大家个问题,你的老板花天酒地,整天在外边生活奢靡,让员工学《弟子规》,员工学不学?员工心里绝对会想,你别蒙我们了,您每天夜夜笙歌、歌舞升平、生活奢靡,让我们学《弟子规》,您别骗我们了,这叫洗脑,所以员工就不会学。

这就是老子讲的“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您说这礼好不好?好的,上礼,但是因为您前边没做到,您非让老百姓去做这个礼,大家就觉得您在骗他,所以就不会执行的。这就是老子这段话讲的实质,老子有没有瞧不起礼?没有。其实老子行文很客观,老子还加个上字,老子并没有像有些人讲的那样,有些学者学完了就说这是老子在嘲讽儒家,道家瞧不起儒家的礼。所以,老子讲的道理非常深,我觉得这些学者真没领会老子在讲什么,但凡这么说的人,其实我是基本上不跟他们说话了,我觉得根本没有看懂《道德经》。

我举个例子,昨天我讲个例子,很我觉得典型,一车人上来劫匪,把钱拿出来,老百姓吓坏了,都把钱交出来了,来个义士,这义士说大白天你敢抢钱,这不没有王法了吗?把歹徒给打趴下了,把钱还给大家了,这个义士的义好不好?没人说这种义是不好的,因为是好的,所以普通老百姓的叫法又讲这义是好的,推广它。但是,老子讲的是领导者法则,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讲,给领导者讲,为什么在你管理的地区会出现一车人出去旅游就上来一个劫匪的现象?这是你一定教化工作没做好,你自己的德行没做好,这样的事我在今天讲,放到礼这来一定是这样的。

比如说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老师一进门,向大家说同学们好,这班级里边就一个同学恭敬的站起来,老师好,鞠躬,剩下的同学抽烟的抽烟,腿翘在桌顶上,打闹的打闹,玩的玩,您说那个起来鞠躬的同学的这个礼好不好?您能讽刺他不好吗?不能的,所以那些学者们说道家讽刺儒家,都陷入了这种误区里边,讽刺的不好,你看道家和儒家应该自由,人们应该自由,顺天之道,那腿翘桌顶上就叫顺天之道了?因为我舒服,那不是天之道吗?错了,什么叫天之道?天之道是领导者讲的要放下欲望,为老百姓做事,这是天之道。绝对不是我愿意怎么来怎么来,顺应我舒服的感觉就是天之道,那是胡扯的。

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一个班级里边就一个同学站起来向老师鞠躬,老师好,您说这个礼好不好?这礼是好的,所以儒家说大家要学习这种榜样,这个礼是好的,赞扬这个礼,儒家的着重点在这。但是,老子的着重点是站在校长的角度考虑,领导者,这班级为什么就一个同学站起来了?其他同学没站起来,为什么?难道是老师规定的不好吗?不对,有可能是这个老师他以身作则不够,但凡这班级出现这种情况,真正高明的人一定会想到是老师的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学生白纸一张,凭什么最后变成了老师进门说同学们好,结果就一个人站起来说老师好,剩下的人都翘着二郎腿在那打闹、玩笑,绝对跟这老师有关。所以我们经常看那新闻,说这孩子们不孝,把这老父亲给打出去哄出去了,您说这事跟什么有关?绝对跟这个父亲的教育有关,所以这是根源。我们尽管可怜他,但是我们要知道造成这件事的根源在他那。所以校长会考虑到,这班级一定有问题,老师没有以身作则好。

所以这是老子所考虑的角度,老子是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去考虑,您说他讽刺这礼吗?他能说这孩子不好,鞠躬这孩子傻,我们要抨击他,这就是学者干的事。学者们会机械的分析这些问题,说这是道家在讽刺儒家,说这个礼没用,礼是有用的,老子讲为什么这个礼没起作用,老子讲的是根源的问题。

真的会如此吗?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有一天一个朋友跟我说,有一个学校,这个学校的校长很厉害,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这学校就专门治那种调皮捣蛋的学生,说附近多少里很远的地方各个学校搞不了的学生,没法处理的学生,闹得不得了,老师管不了的学生都送他那去,送到他那以后,结果校长很快把这个学生给变得彬彬有礼,彻底改变,这样的事儿简直匪夷所思。所以,很多学校甚至全国的学校都到他们那学习去,我就问这个朋友,跟我讲,因为他听过这个校长的报告,而且又比较熟悉,我就问这朋友,我说你问没问过这个校长,他的秘诀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真问过,校长说我以身作则,他说为人师表,不是你讲的,你强行规定学生怎么做的,而是我要以身作则。所以,这校长跟别的校长比,别的校长是威严,你必须怎么样,为什么淘气?罚站。

但是这位校长不是,这位校长看到学生很散漫的过来,抽着烟,这校长跟学生很和蔼的,给学生施礼,早晨好,您说这不反了吗?我是仁爱的,我要做出这样的榜样,所以这学生们都傻了,本来刁着烟的,赶快偷着扔了,赶快冲校长鞠躬,校长好,校长好。就这么一个动作就给你改变了,所以这校长每天自己清扫卫生,以身作则,向学生们彬彬有礼,整个学生见着他都不好意思再抽着烟、翘着二郎腿,全都跟着改变,所以这叫以心感心。所以,你把自己的心按照道的原则调整过来,为大家做事,然后施发出仁爱来,没有人感受不到的,哪个人天生是铁石心肠的?除非这个人精神有问题,被感化以后他就会慢慢去做。

您说这时候老师一进屋说,同学们好,同学们会不会起来都给你鞠躬,会的,这就是礼,礼真正是怎么产生的?是里边有了爱、有了尊重,这样礼才会随之而来的。所以老子强调礼不是你没做到道的原则,然后你强行让大家做,那么做就不好使的。这是老子这段话讲的核心,我讲到这其实这一章的思想基本就明了了。很多人在这犯错误,我跟大家坦诚的讲,像王弼、河上公,这讲的都不够清楚,以我的标准我认为都不够清楚,虽然人家对《道德经》有整体的把握,但是我认为古人在这误解老子了,大家变成了好像道家在攻击儒家,其实老子没有那个想法,老子是在全面的讲这个事情是怎么运转的,后世的人不懂,各执一词,各执一个角度,就认为他们攻击,没有攻击,老子讲的非常全面。

大家想一想世界上的事是不是这样,您甭多想,甭说学校的事儿,您就拿您家里的事来说,家长规定孩子必须要怎么样,给我鞠躬,您自己整天打麻将,自己对你父母都不鞠躬,您让孩子对您鞠躬,您孩子真的信吗?我告诉大家,你孩子鞠完躬回头就想,又在骗我。所以您发现这事根本就执行不了,这叫莫之应也。可是,您整天对您的父母鞠躬,早晨起来,妈妈好,爸爸好,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您看孩子给您鞠躬不,您看孩子客气不?这是感应关系。所以世界上道理就是这样的,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了解了,生活中您会发现,所有的事您会看清楚了,哪些是结果,不可强求结果,真正应该在你的内心着力,你从心里发出善良与爱来了,你放心,那结果就会改变的,就这个道理。这个是老子给我们真正的人生的启发。

好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就聊到这,明天这个时间我们接着来聊老子《道德经》,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了。

第三十八章6 领导对员工90°鞠躬,你能想象到吗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第三十八章 第6讲)

所以离开了“道”以后会强调“德”,离开了“德”会强调“仁”,失去了“仁”就强调“义”,失去了“义”就开始强调“礼”。

“道”“德”“仁”“义”“礼”,每缺少前面的一环,就会开始强调后面的环节。老子没有贬低“德”“仁”“义”“礼”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他嘲笑的是自己没有按照“道”的原则做事,没有放下私利,却强行让其他人去做到“礼”的领导者。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看到大家留言以后我特别感动,大家留言里边写了很多自己的改变,我觉得真是开心,因为这个世界就应该这么度过,我们人生百年,您说谁敢保证自己真的就能活100岁呢?其实就这么点时光,这点时光我们要用来纠结、用来不开心,您说多可惜!可是,我们很多人因为陷在里边,陷在具体的事和局里边,你就想不清楚。

老子《道德经》就让你跳出来,看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看清以后,没有必要纠结,认清这个规律以后,按照道的这个规律去做事,您就变得圆融了,从容了,越做越敞亮,越做越开心,这样状态多好啊,我们人生要是能这么度过的话,我觉得这是我们大家的幸运。

所以,《道德经》为什么是一部特别重要的经典呢?我觉得《道德经》真的读透了,你就知道这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了,你做事就会有很多方针,有方向感了,也会敞亮很多,也会不纠结了,这心里边亮了。所以我觉得这《道德经》是部好经典,我越讲其实我也越开心,大家越听我觉得越有收获,那我们就值了。我看坚持了170多期了,将近180期了,不容易的。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有大家的鼓励,大家的改变就是对我的鼓励,有这么强大的动力我们就能一直讲下去。

好的,朋友们,今天我们接着来讲第三十八章,我们前边讲了,老子说“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问大家个问题,老子这里边有没有一点嘲讽的语气?有一点,说这莫之应,连点儿反应都没有,这有点儿嘲讽的语气。但是,老子嘲讽的是礼吗?没有,礼字前边还加了个上字,人家没说下礼等等,没有,是上字。说明老子嘲讽的不是礼,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老子是站在道家的角度在攻击儒家的礼,我觉得但凡这么说的学者,按我的角度来看,其实我觉得他真的没完全读懂《道德经》,我说话一点不客气,基本上学者都这么讲的,我得罪了大多数。但是,我认为确实没有站在一个大的高的角度来看《道德经》,老子嘲笑的是什么?老子说这莫之应也,嘲笑的是没有按道的原则去做事,没有放下私利,没有放下自己的私人利益,为大家发出善念,却强行让大家去遵守义和礼的,这种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这种行为很可笑,最终老百姓会不相信你,所以大家不跟着你去做这个礼。

这种行为老子认为它是可笑的,这是老子《道德经》真正的解读角度,这样才合理。所以,老子下边讲,今天要学“故失道而后德”,我一般讲时候是把人生分成几个境界,尤其是领导者有几个境界,哪几个境界?道、德、法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应该是豁然贯通的,你有了道你德会做的很好,然后再去制定法,这法会运行的很好,而且这法最后往往会用不到。如果你没有按照道去做事,你强调这个德,大家会置疑这个德。所以,反过来,当你过分强调这个德的时候,有可能显示你没按道去做事。

所以,老子在这一章里边讲了一系列这个关系,“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从道、德、法三个层面以外,他加了一些,按老子讲的应该是道、德、仁、义、礼、法。他这法是在另外其他篇章讲的,在这没提到。但是这里边讲的是领导者的修养,所以法没放到这里边。这么看他讲的领导者的修养是道、德、仁、义、礼。那么,真正的领导者、高明领导者应该是按照道去执行,放自己的私利,无我,没有自己的私利,利他、利员工,发出善念。所以,他有了道以后,他的德行会越来越充满,然后发出的是仁,他的组织里边会变得有义有礼,是这么一个过程。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苏州有一个企业叫固锝电子,这固锝电子的老板叫吴念博,这吴念博他很有意思,他办这企业固锝电子是全世界的最大的二级管生产企业之一,这吴念博创业的时候他就是把自己的名誉放下了,就开始为大家做事,不断学习。比如,到台湾的证严法师的慈济系统那学习,提升自己境界,他说我要把自己的私利放下,不为自己去创业,为大家创业,所以他的思想有点接近稻盛和夫,他也是学习这些古圣先贤这些理念。您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这就跟道接近了,所以他发出的是善念,是德,这人自己做的非常好,他见到员工,您想不到,一个公司董事长,A股深交所上市的企业,他见到员工会鞠躬,他在企业时候每天早晨站在厂门口迎接大家,会鞠躬,对大家关爱,因为他德行充满了,他释放的都是关爱,对员工的关爱超出大家想象。你想不到,他在公司里边设电话亭,他告诉员工,每个礼拜要给家里父母打一次电话,报平安,给父母打电话的钱我公司给你付,所以这电话钱是免费的,是给父母打电话的,叫“孝亲电话亭”。给员工关爱到什么程度,好多好多。

比如说,夜班员工下班了,这边有专人给你把菜热好,双职工的孩子放学了,公司厂房里边专门搞出一块园地,这园地全是小课桌,孩子们在这玩在这写作业,有人帮你看着,你放心,下班了再带孩子走,他帮你解决后顾之忧。

固锝电子的女工生孩子,产假多长时间你们想不到,两年零十个月,要给工资的,休产假。为什么?他认为这十个月怀胎的时候你就要胎教了,不用上班,你开始养身体胎教。生了孩子两年里边,你好好照顾孩子身体,教育孩子,孩子少生病,将来是个健康的人,这也是好的,然后再来上班。所以,大家说你这成本很高,他说将来社会成本是低的,因为小朋友会健康成长。他想的很有意思。

所以他公司里边有很多这样关怀员工的措施,每到中秋节他自己给员工拿慰问金,90度鞠躬送给每一位员工,几千个员工,他90度鞠躬送给大家。然后订一份月饼,还专门定人民大会堂的国宾馆月饼,替员工寄给父母,这是关爱员工家庭。

所以,他因为放下自己,他在道的层面做事,所以他品行高,这是有德行的人。释放出来的是仁爱,员工在老板能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员工你让他学什么,员工就自己做了,比如他公司里边要求员工送东西、递东西,给其他员工递东西,要双手递上,一般单位里边,老板让员工双手递上东西,员工会想老板吃饱撑的,送东西干嘛?我们给他递东西双手递干嘛?在固锝电子里边,老板能做到这些给员工90度鞠躬,他见到我,罗博士,90度鞠躬,罗博士好。我觉得人家那么大岁数90度鞠躬,我都不好意思,所以我鞠的比他还低,就这样。

所以,这是你让员工双手递东西的时候员工就能做到,您看这礼好不好?好。因为老板做到,这礼才存在。所以,在固锝电子里边,里边是现代化生产线,外边你看那员工都像那古人一样彬彬有礼,你看这些农村来的孩子都像知识分子一样,像古代的书生一样彬彬有礼,见面互相鞠躬,递东西双手递上,上卫生间去,两块抹布,一个自己擦手,然后把手盆擦干净,进卫生间要换拖鞋的,每个人都能自觉做到。

只要是老板一提出来要求,因为老板做的特别好,所以员工自然就做到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上行下效的这么一个管理模式。老子认为这种模式才是真正的好,所以老子不嘲笑礼,你说员工互相彬彬有礼是好事不?当然是好事,但是很多学者也不深入社会,他就看这书面的东西,他认为这是道家在攻击儒家,嘲笑儒家,儒家这礼是多么迂腐。没说这样,老子没这意思,礼是好,但是只不过你达不到而已,所以老子说上礼你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你没做到道的原则,所以人家不跟随你,是这样。

像固锝电子这样老板做的好,员工为什么会彬彬有礼?您说它好不好?当然好了,您以为员工互相叼着烟头、互相斜着眼睛、互相骂架好吗?绝对不是,你嘲笑礼干吗?嘲笑不得礼,是因为你做不到那种状态,所以这是一个好的企业典范。

可是,老子在这讲了一个相反状态,如果你道做不到,就像很多的领导者,当了领导以后,我开始离开道很远,我为自己多想想,我家亲戚还有几个没工作,我安排一下,我这个存款怎么样,这么想就坏了。所以,离开道以后,会强调德,为了维持这个系统运行,开始造假象了,开始强调德,所以这时候如果提到德,德会遭受很大的压力。所以,道要是失去了,这德就会以过分的形式出现,当如果一个人看他强调德的时候,你要怀疑他离道可能又远了一点了,可能是这样。

如果没有德了,他又强调仁了,失德以后,他就过分强调仁了,因为他没有德了,但是他表现我是很正常一个领导,很好的领导,我就开始强调仁,我是多么仁爱,我怎么怎么样,但凡这么讲的领导你都要画个问号。当仁失去了,开始强调义了,老板我做不到什么事,但是员工要义,所以这种义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前边的东西可能失去了。比如说在古代,这义什么时候出现?说忠义之家,这家忠义满门,为什么忠义满门?别人都跑了,就剩他们家还跟皇上跑呢,所以他们家是忠义满门。所以,当忠义满门的家庭出现的时候,基本上是乱世,这皇上不行了,昏庸无道,外族入侵了,这时候老百姓跑了,就剩这么一家人奋起抵抗,这叫忠义满门。忠义出现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前边有问题了。当这个义又失去了,这时候开始过分的强调礼了,这礼是多么重要,要教化大家遵守礼法。说明前边你没有做的特别好,所以这里边隐含着一个道理,当这些环节里边,前边的环节失去之后,往往后边的环节会被过分的渲染,去提出来,而且当提出来以后,往往张力会加到后边这个环节上,因为人们会置疑他。

所以,在一个企业里边,当领导按照道的原则做事以后,你稍微一提后边的德、仁、义、礼,员工都会做到的,可是当老板挥霍无度,整天歌舞升平的时候,您让后边员工非要去做到这些,能做到不?做不到,所以你就要过分的强调公司的制度,我们公司怎么怎么样,必须怎么样,大家要学《弟子规》,大家每天早晨要给老板鞠躬,老板好,感恩老板,有这样的企业。但凡到了这种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员工其实心里边是不服的,他会觉得这是胡扯,但是就为了挣这点钱在这而已,你不给我钱我立马就走,这事都没用的。

所以,老子一直强调,把前边这些东西给失去了,强调后边这些,这是一种特别大的误区,是非常无效的管理行为,这是老子讲的思想。有朋友又问了,罗博士,您讲的都还是领导的事,我们老百姓跟这有关系吗?这东西能启发我们吗?能启发的。生活中这种事比比皆是,比如说家庭里边教育孩子,我昨天讲过一点,您做父母的对您自己的父母您都不尊不敬,说话厉声厉色,动辄训斥等等,您让孩子尊敬长辈、尊敬我,您说您孩子能遵守吗?这礼绝对遵守不到。说明您离开道了强调礼了,搞错了,您如果按照道的法则做事,放下这种得失观,对大家一片和颜悦色,对父母好,您说您让孩子学点《弟子规》孩子自然学,您让孩子给父母鞠躬,孩子照您学,一定如此。所以您看,家里边的关系如此,单位里边您跟同时也是如此,如果您按道的法则做事,我不计回报,因为回报的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放下自己为大家发出善念,处处发出善念,这样人们自然会跟您接近,会跟您越来越和谐。

所以,古话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时候不需要太强调礼什么东西,因为你已经做到道的原则,大家自然相敬如宾,互相和谐相处。真正有事,讲义的人也会出现,可是如果离开了道,您为自己想,这时候过分强调礼,比如见面跟人家虚头八脑的去套,你真好,你太好了,我夸你,我不断的夸,各种凡夫礼节都上来了,没事给人送点礼,礼物也是礼的一种,到人家里送礼去。为什么?是因为您有所求,这种关系就不是淡如水了,这种关系你越强调它,可能结果越不好。相反,我们越是遇到这种人,我们越要想到他后边有所求,他不是按照道德法则,他一定有所求,那么这求的东西我能不能给他做到?能不能满足他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要划个问号。

讲到这了,我给大家再理一遍,老子说了这整个的关系,道、德、仁、义、礼的这个关系,但是老子没有歧视这里边任何一个,比如这个义和礼的态度,没有,老子只不过讲了这些东西的递升关系,你必须从根源发出来,就像对一棵树,没有必要重视树根就歧视树叶一样,但是你要知道,树叶、树根长出来必须这么长,您非要追求一个树叶那是不行的。老子讲了这么一个逻辑关系,明白了这个就明白了《道德经》这一章的核心思想。

好的,朋友们,今天就讲到这,今天讲多了,讲了16分钟,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老子的这个思想的核心。好的,朋友们,我们明天再接着来聊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好不好?谢谢大家,我们再见。

第三十八章7 要走心,别只知道搞形式主义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第三十八章 第7讲)

谈到“礼”的时候,忠信就已经很少了,混乱马上就来了。

“礼”是典型的形式框架,但是一定要在有了领导者以善为本的内核后,外在形式才会起作用。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新的一周了,我们接着新的学习,接着讲老子的《道德经》,看看老子老先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我总是这套套话。

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必须检讨一下,我讲这章的时候有点兴奋,所以说话的时候有点过分了,有些学者没看懂《道德经》,这也不能这么说,大家解《道德经》都有他的作用,我也是看了大家的书才认识到老子最终是讲什么的。但是,我觉得老子的核心真不是像大家讲的那样,是站在道家立场嘲笑儒家的仁、义、礼、智等等,我觉得没那样,我真的觉得很着急,大家没把老子的思想讲出来,我觉得挺着急的,而且误解老子了,而且还绑架了老子,利用了老子去互相攻击,我觉得太不应该了。像老子悟道这种境界,圆融无碍了,人至于去嘲笑什么东西吗?犯不上,跟儒家去斗去,我觉得这基本上没有什么必要了。

所以,这章我还是认真的讲,踏踏实实的讲,我们一点点理解老子的思想。老子前边说了,“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今天我们学什么呢?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这是帛书乙本这么写的,其他版本大致相似,没有特别大的差距。这话的意思是你前边依次往下推,从道、德、仁、义、礼,到礼这了,可是当你谈到礼的时候,忠信就已经很少了。我们现在问一句,老子这忠信已经很少了,之薄也,从这个语气来看,老子认为忠信是好事还是坏事?一般的学者解,都是老子嘲笑礼仪,这些所谓儒家提倡的忠信等等,您看这是老子讲的,如果单纯的强调这个礼了,这时候到这个层次了,忠信就已经很少了,这种语气,老子是说忠信是好的。

实际是这样的,仁、义、礼、忠、信都是好的,但是如果你没按道去做,你没有把这个树根给搞好,您非要强调那树叶多么重要,这是程序上搞错了,老子是这个意思。所以,当一个社会过度强调礼的时候,没有做到前面那些,过度强调礼,你会发现这时候已经警戒线出现了,忠信就已经很少了,这时候就是老子说的“乱之首也”,动乱就要开始了。

所以,在这里,这个礼是一个警戒线。当领导者按照道德法则做事,无我利他去关爱员工的时候,你发现稍微一讲这礼,大家就照着去做了,就做的很好了。可是领导没做到,却过分强调礼,这时候忠信就已经很少了,马上这混乱就要来了。所以,老子讲的话是这个意思,大家讲对不对?是对的。我一再拿一个公司来做例子,像这固锝电子那样,领导者悟道了,放下自己的利益为员工做事,给员工很多好处,比如说给员工这些利益,包括员工如何尽孝、给员工的福利、关爱等等,非常好的时候,这时候你稍微一讲这些礼貌,学《弟子规》,稍微一学员工就能做了,为什么?觉得自己太好了。所以,员工们就自觉遵守,而且这礼会完成的特别好。

可是有的企业,有这样的企业,老板整天花天酒地,在外边生活奢靡,每天和客户喝的醉醺醺的来到企业,还给客户回扣,他自己没按照道的法则做事,可是非让员工学《弟子规》不可,因为听说有的企业学《弟子规》,像固锝电子学《弟子规》,人家企业越做越好,听说这东西能挣钱,能让员工多挣钱我多捞点多好。所以,让员工学《弟子规》,那这时候员工学不学呢?不学,领导就非要强调学,谁不学罚款,过分强调礼了,可是在过分强调礼的时候,你会有反思,这老板是不是有问题?一看老板没做到,所以他过分强调礼,这是忠信之薄也。忠信就已经很少了,不会很多的,会出问题的。

什么是忠?什么是信?这里边稍微给大家多讲两句。这忠怎么写的?上边一个中间的中,下边一个心字,古代说这个人“内近其心,而不欺也”,就是说我的所有思想讲的话跟我心里边是一样的,跟心中的心是一样的,我绝对没有二言,就是我说出来的我对你怎么做我就要怎么做,我绝对不会心里想着一个嘴说另外一种,不可能,不会这样。所以“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这叫忠实,就是我说的话是出于心里边的。后来引申为人“侍君无二志”,我对我的领导、对我的国君没有第二种的想法,我就跟随你了,这叫“侍君无二志”,这种叫忠,就是诚信,我做事言行一致,这叫忠。

信是什么?我们现在讲信誉,信守承诺,为什么说这种是信?大家看这中国字太好玩了,这忠字你看上边是中下边是心,从心中出来的话、出来的行为一致的这叫忠。信是左边一个人,右边是个言,说话的言字,信当什么讲?现在讲信是信誉,可靠,说这书信是写信的信,古代的书信不是叫信,叫书,传书,写下来的字叫书。信是什么?在古代的时候,那阵还没有纸的时候,人靠什么来写?竹简,有时候竹简都没有,靠什么来传递信息呢?人带话。比如说这母亲想念孩子了,孩子出行走了很远去工作去了,听说孩子在哪哪个城市工作,当时城市很小,谁去那城市,你给我儿子带个话,让他明年回家看望老母亲一下,带个话。这人他把这话记住了,他到那边见了她儿子跟她儿子说,说你老母亲让你什么什么时候回去,传话的这个人,传的话要一致,不能变成到那边说你家里没事,挺好的,不用回去了,这是不守诚信了。所以,这种带话的保持一致的状态叫信,这个传的口音叫信。所以,这个信叫人言,也就是说信息的载体在人的嘴里边。所以您不要去传出其他的声音来,传的完全面目全非了,不行。所以这种人言传递的信息就叫信,写在文字上的叫书。这是信的真正含义。

这引申为是可靠的,是没有被改变过的,这叫信,所以说这人有信誉,他没变一直这样,这是有信誉。忠信就是对人真诚,我一直没有改变,我该怎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叫忠信。老子认为当你领导者前边没有做到的时候,这时候忠信就开始缺失了,原来老板说我一定带大家成功,你们将来的生活都没有问题的,可是这领导者天天出去花天酒地,钱花的差不多了,员工还信您吗?忠信就开始缺失,大家觉得你又骗我们来了,这时候强调礼的时候大家就不相信了。

所以,这是老子讲的“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这乱马上就来了,这样的公司哪能经营的好?所以,老子在这段话里给我们讲了一个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其实礼是典型的形式的东西,这个形式它是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个框架一定要在领导者以善为本的、按照道的法则做事的驱动下,有温暖善良的内核了,这个形式才有它的作用。可是如果领导者把这个善的内核给丢掉了,就强调这个礼,为了完成自己的统治来强调这个礼的话,这个礼是不可持续的,很快就会陷入混乱,所以老子讲了一个内核与形式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这服务员的微笑,好多企业觉得这服务员一定要对顾客好,老板就让员工学会微笑,微笑要露出八颗牙,员工站排,来,开始笑,我看你们谁露出八颗牙没有,我量一下,挨个看。这就是过分重视形式了,领导者为了自己赚钱,为了让顾客多进来,所以他要培训员工微笑,但是员工开心不开心?领导很苛刻,工资很少,所以他们不开心的,所以他那笑是强行笑出来的,这对员工就是一种折磨,这种情况下过分强调这个礼,员工的忠心就会少,气氛会越来越不好的。所以,你看他笑都是二皮脸的笑,你少点海鲜了,脸立马放下来了,一脸冷色,为什么?这赚钱少。

可是有的企业,比如说海底捞,海底捞火锅服务员为什么那么高兴?乐呵的服务,老板对员工好,海底捞老板对员工好的程度我以后有机会跟大家讲,那真是很多关爱措施。比如说,我给大家讲个细节,他那海底捞服务员都住白领社区,不像是有的饭店是地下室、上下床,他们住白领社区,房间里边配电脑、电话,配服务员给这些服务员服务,一个楼层有服务员,打扫卫生有人给你干。而且一个细节,北方冬天在没来暖气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没来暖气,每天晚上饭店服务员下班回家,回去宿舍会发现被窝里边有服务员给你放了一个热水袋,这是关心,对服务员关心到这个程度。

所以,这关爱员工,工资高,领班以上员工父母每个月公司直接给你父母汇到家里几百块钱养老金,就是帮你养父母,你想想,这种措施一般单位哪能干得到?干到领班以上级别你父母就有养老金了,不容易。员工就开心,所以他们的笑容永远自然而然的挂在脸上。我记得很早以前,我读博士的时候第一次去海底捞,有人请我客,到海底捞一去我看那服务员都微笑着,乐呵呵地跑来跑去,很忙,速度很快。我就很诧异,我问,过来,小女孩儿,我问一下,你们老板是不是培训你们微笑的露出八颗牙,对吧?她说没有啊,没培训过,我说那你为什么总是张着嘴这么开心的乐呢?这小女孩站在那说我们就是很开心,我们有什么不开心的呢?所以我们就高兴,就乐啊。这回答让我当时完全不理解,后来我研究了这海底捞才知道,原来他们的企业文化好,这老板关爱员工,您看他前边做的好,关爱员工,发出仁,这公司里边就有义,这礼就能有了,我们所设的形式很自然而然就出现了,你只要稍微一提醒员工,员工就出现了,甚至你不提醒都会出现,这种形式是由里边的内核决定的,内核善良外边自然发出仁、义、忠、信等等,自然发出来。

如果里边这些东西没有,你光倡导外边,那是一团糟,所以你们在工作里边要想,我们每做一件事您的内核是什么,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如果没有一个善良温暖的内核,您去单讲这个形式,这形式就是夹生的米饭,就是流于形式的表面的多余的东西。所以,工作里边这样的事太多了,我不给大家多讲,我要讲起来没完,公司搞活动、公司人与人之间关系等等,太多了。所以,老子讲这话您看简单,但是实际上老子讲了一个原理,这个原理在我们人生中非常非常的关键,谁能把这个理顺了,不但《道德经》不会再跟那些学者辩论了,犯不上,而且您人生会顺畅了,这是真正的大道理。

好的,朋友们,今天我们《道德经》就聊到这,明天这个时间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

第三十八章8 改善婆媳关系,从改变自己的心开始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八章 第8讲)

预先被设置出来的东西(比如“礼”),都是“道”的外在体现,是“道”的结果,但是忽略了“道”本身,所以是愚蠢的开始。因此应该站在“道”的根上,而不是强调最后的“礼”;把重点放到提升自己的境界上,按照“道”去做事,不能只注重“道”的外在结果。所以不要站在“华”的一边,要站在“道”的一边。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我看到大家的留言非常感动,我觉得大家可以接着留言,分享自己学习《道德经》以后的改变,我觉得这也是促进其他人来思考怎么来提升自己的一个契机,我觉得是好事。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今天讲的话很有意思,我们昨天学的什么?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昨天我把含义给大家讲了。老子讲的,领导者按照“道”的层面去做事,自然会生出下边的道、德、仁、义、礼等这些东西出来。可是如果你前面没做到,强调这个“礼”,一层没做到,强调下一层,又一层没做到,又强调下一层,这么一层一层强调“礼”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乱之首也”,马上就乱了,这是乱的开始。

老子今天讲:“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这句话我个人认为是《道德经》里面特别难讲的一句话,特别费解的一句话,其实意思大家都明白,都明白“道之华也,愚之首也”,但是“前识者”这三个字什么意思?很多人不懂,过去基本上把“前识者”解释成什么意思?基本上著家都这么讲的,“前识”就是先知先觉,那种先知先觉的人,那种状态是怎么怎么样的;有的人说,“前识”就是不知道说知道,不懂装懂,这就叫“前识”,各种解释,基本上给解释成什么?先知先觉,也就是说提前的预测是“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如果按这么讲的,大家就会奇怪,读到这儿一般都读不下去,到这儿一下卡住了,因为它跟前面意思一点关系都没有,突然讲“前识”就是先知先觉,这里面跟先知先觉有什么关系?先知,那种知道预测的人是“道之华也”什么的,这什么意思?我跟大家说,坦诚的讲,这种讲法基本上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偏解、歪解,我觉得这样,不客气的说。

“前识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这么捋一遍大家就知道了,什么是“前识”?我来把这个因果给大家导一遍,正常的一个高明的领导,一个按照“道”做事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应该是“道”在我内心里边,我悟道明白了,然后放下自己的私利,为大家做事,所以我会有“德”。我对人会有仁爱,然后才会有“义”和“礼”,大家才能遵守这个“礼”,这些东西是自内而发的这么一个自然的过程。这是正常的顺序,您里边有了,外边会自然而然的发出来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有的领导自己觉得自己聪明,我里边不修道,我提前把最后的末端给设置好,我不管里边的“道”,它是自然发的,不用发出来,我就让你们去遵守那个“礼”,预先把最后的程序给设出来,这种状态就叫“前识”。

古人有解释,“前识”是“预设然也”。我觉得这个人是懂了这句话。就是预先把这个程序给设出来,我觉得走捷径了,我为什么还要悟道?为什么我还要无我利他?什么仁爱?我就规定大家学习“礼”。学习“仁义”,学习榜样来做,然后大家按照“礼”做事。我就省事了,你们去好好费心去做,这就叫“前识”。实际上,一个树,一个植物、一个草一样,这个根是你这个“道”,然后你才能长出外边的那些枝叶,这是这些“仁、义、礼”等等这些东西。根源在“道”,但是它不想根源,它就想把上边的取出来就行了。所以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也”,什么是“华”?我们中华民族的“华”是什么意思?你看“华”这个字,这个字下面就是一个树干,好像是大地,一个草,有的根长在里边,上边的部分代表花和花蕊,代表花开的花瓣、花蕊。所以“华”就是外边表现出来的灿烂,“华”是光华。

比如说,点个火,这个火着了,外面有火花,这是一种“华”。植物长到一定程度开花了,植物的根和茎在努力,但是外边开个漂亮的花,这是外部展现。这种外边展现的绚丽的东西叫“华”,要记住它的根源是什么?好比说你内心按照“道”做事,有“德”,发出仁爱来,然后产生的“义”、“礼”等等,这都是外边的表现叫“华”。但是里边是“道”。

老子讲,你所预先设计的那些东西,那东西你看不清,那都是“道”的外边的体现。像一个树外边开的花一样,可是你要知道,树根是“道”。所以你所设计的东西都是“道”的结果,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去设计那个东西,我一定要做那个,“道”就不管了。老子说这是“愚之首”,是愚蠢的开始、是最大的愚蠢。

这么一讲,“前识”就讲明白了。先知先觉、未来的预测,我觉得那都是真没懂老子写这个的顺序是什么?你懂了这个顺序以后,再看《道德经》你就很清楚了,就不至于陷入无谓的争论里了。什么老子在讽刺儒家,这是没有的事,老子不管什么家人,老子在讲管理法则,是后世的人把《道德经》拿来说这是道家的东西,儒家是什么什么另外的东西,我们斗起来,我们绑架了老子去斗去,老子压根就没想这个事,老子就是在讲管理法则。老子在这里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那种违反管理者法则,置老百姓利益于不顾,为自己捞取,结果还试图要一个体面的“礼”、“义”等等这种愚蠢的行为,老子讽刺了他们,这是不按管理法则做事的,没按照自然道德规律做事的,老子是这么讽刺的。所以这是“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的真正含义。老子在这把那种想投机取巧,不按“道”做事,却想提前得到结果的人,说他是“愚之首”,是非常笨的。

老子接着讲,悟道之人应该“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薄”前面讲了,“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老子说站在“道”的上边,你就有“仁”“义”、“礼”等,但是你要站在“道”这边,你别站在最后强调的“礼”那里,这才是你正确的处事方式。

老子接着讲:“居其实,不居其华。”就讲今天这句话,“道”就是“实”,提升自己境界就是“实”。如果领导者境界提升了,后面接着那些都会有的。所以你要把重点放到提升自己的境界上,按照“道”去做事上,不要“不居其华,”不要没事就预先设计,我省事,我让员工费点力气去学《弟子规》,员工学,我不管,《弟子规》我一个字都背不下来,但是员工必须背。这就反了。这叫你站在“华”上面了。

老子告诉你,“居其实,不居其华”,你应该提升自己修养,修养提升了,按“道”做事了,后面的东西稍微给员工一点,员工就都遵守了。“道”做到了,“华”就自然而然的来了。可是你别搞反了。

老子最后讲,“故去彼取此。”所以我不要站在“华”那儿,我要站在“道”这儿。老子今天讲的是这个道理。老子讲的话,我给大家顺一下。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第三十八章就讲完了。

这一章对我们的人生启发是巨大的,所以我说这章含义特别深,各位要仔细来回琢磨,这章的后半部分,老子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一个做事的顺序、管理的顺序。这个顺序是一切发自您的内心。无论好或者坏,最终决定于您内心如何,剩下外边的事都是结果而已,老子讲了这么一个道理。管理者如果明白了,您就会提升境界,对员工爱护,您放心,员工会自然而然地遵守“仁、义、礼、智、信”,都能做到,可是如果领导者为自己捞,你把“道”丢弃了,您却希望员工个个成圣人。您觉得那可能吗?这是反了。

这就是老子讲的您站在“华”的那边了,站在“薄”的那边了,应该站在“厚”和“实”这边。所以我们的人生都这样,我们跟外面处事,其实最终如何取决于您的内心。其实国学这么一顺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好多人说礼教“礼吃人”,比如说鲁迅骂的“礼吃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往往管理者自己压根没按“道”做事,但是强行规定这些“礼”,让大家必须执行,所以老百姓就感受到痛苦,会攻击这个“礼”。所以说前边的任何一个如果没有做到,后边就会被攻击,会遭受很大的压力,人们会质疑他。

在家庭、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举个例子:儿媳妇刚刚进门,大家说婆媳是天敌,处不好居多,儿媳妇一进来,老婆婆该挑了,你看这孩子不懂礼节,吃饭怎么不给我先夹菜,怎么先给我儿子夹菜,气死我了,我儿子也不懂礼节,给媳妇先夹菜,不给老太太夹,不给我夹。气死我了,不懂礼节,这就会质疑她的“礼”,为什么会这样?但是你要想想自己有没有做到关爱。自己的心有没有做到,你有没有对儿媳妇怎么好,把她真正当女儿等等,你如果真做到了,你会发现慢慢就会改变,关系就会变得融洽起来。媳妇对婆婆也是这样,一看婆婆没有表现一点慈爱,完全是个刁婆婆,气死我了,往往是这样。

但是你要想想您做到没有?您要是没事回家给婆婆带点小礼物,带点小吃,她再怎么向你恶?你不用管,别管她恶不恶,哪有那么坏的事?我们人生就这一辈子,在这一辈子里边,短短的几十年,不到百年,我们有缘分能够生活几十年,多大的缘分啊,那是了不得的缘分啊。这点缘分我要珍惜,不容易,千百万人里边,您生个儿子,您儿子找到我了,老太太你真了不起,给您拿点东西,再给您点东西,你对我坏,不要这么看我,没关系,再给您点东西,您再瞪我一眼,我再给您点东西,冲您微笑一下,您觉得婆婆真是天生十恶不赦的恶人吗?哪有那么多恶人?人心都是肉长的,慢慢就会感化了。

像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如果你强行要求别人怎么怎么样,这都是你站在了“华”上边,你站在了“薄”的那个位置,你要求结果了,老子讲“乱之首也,愚之首也”,那是最大、最愚蠢的事。应该从自己内心开始先调,你调过来了,才接着有仁爱发出,然后外边才有礼跟随而来。所以强行要求别人对自己怎么样没有必要,调自己内心。

在孩子的教育里边也是如此,经常有朋友问我:罗博士,您跟您妹妹罗玲两个人都能写文章,都能在一个领域里边做出贡献,家里的父母怎么培养的?怎么这么厉害?我们做的贡献还小,还要一点点儿去做,但是我可以自豪的讲,我爸爸妈妈的教育确实很成功,您说他怎么教育的?我跟大家说,如果您参观我们家就知道了,您看我们家的书架有多少个?有多少书?我们家的书是一面墙一面墙的书,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家庭,这是家风,家里面从小就给我们看书,我学龄前读的就是《史记》、《左传》、《战国策》,我上学之前读这个,大家说可能吗?你认识字吗?我先认的繁体字,问问大家,如果我家里边没有这些书,家里面放的都是麻将,您觉得我将来会成为知识分子吗?不一定,我可能会成为赌王,赌徒,有可能这样。

家长就喜欢看书,他就买书,所以我们家里面的书很多很多,我小时候就能见到大量的书,所以我回家了一看,这是我小时候看过的《唐诗三百首》,现在已经彻底变成那种老黄色了,那是很早以前出的《唐诗三百首》。因为家长先做到了,顺理成章,我们接下来会跟着去学等等。可是强行要求孩子必须怎么怎么学,自己家长天天去玩儿麻将。这就反了,这是您站在“薄”和“华”的位置上,结果没有找到根源。

所以老子《道德经》这一篇里面,他这些思想,我们拿来以后在生活中一看,这是真正的人生的智慧、人生的法则,能够指导我们人生的。否则我们会反着来,觉得事总不成功,孩子总教育不好,为什么?他怎么就不爱读书,就喜欢麻将。对不起,因为您喜欢麻将啊。所以这一章希望大家好好领会,我觉得怎么领会我们怎么有收获。这章绝对是不白读的。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明天这个时间接着跟大家聊《道德经》,希望各位听了觉得有道理的话,大家转发一下,让周围的人来一起领略《道德经》的魅力,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再见。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tesla-turing/p/1148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