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IoT发展梳理

   昨天上海进行5G的场外综合测试。

    测试展示当中有一项是这么着的:飞起来一个无人机拍摄外滩,然后接收端用VR眼睛看,几乎没有卡顿。?实现了4K高清视频的实时信号对接VR终端。这个项目的背景是4月25日,中国首家基于5G最新标准的端到端开放实验室宣布成立。

    上海的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建成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架构?。而香港更务实一些,会率先在pre-5G领域试水,整体服务也差不多要在2020年推出。?

    从通信标准和运营商投入看,5G服务一年多点的时间也就推出来了。那么终端竞争以及应用竞争的时代即将开启。??5G竞争除了已经PK差不多的标准竞争之外,接下来就是产品和服务竞争。网络基带是一方面、电信运营是一方面,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就是终端(典型的就是新手机)。越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越容易赚到钱。

    作为终端巨头,前几天苹果?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强烈建议,要求将超高无线电频谱对 5G 技术和未来其他可能的用途免费开放。而该机构计划年初表示,在今年下半年进行高频频谱拍卖,从而加速推出下一代5G网络。说白了,就是有点着急了。

    而我们这边,国家发改委在4月份就下发了《关于降低部分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确定了5G频率占用费头三年减免后三年逐步到位。也就是说6年之后才正常收费。2018+6=2024,很明显这是支持到2025年的意思。

    那么手机什么时候能出来呢?(手机和基站基本是同步出来的)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福州数字中国会上吹风:预计今年年底进行第一批5G芯片的流片并在2019年春节前后完成,2019年上半年开展商用基站建设,2019年下半年生产出第一批5G手机。

    所以,时间表已经很明显了。企业方面,不管是华为、小米还是OPPO、vivo,推手机的时间都在2019年。这里要注意的是各自芯片的不同,华为的麒麟是否能在5G扩大应用,展锐是否能入局PK高通,都有待观察。

    从消费电子的角度看,一季度手机终端出货量下降比较厉害,其背景就是5G即将到来,头部手机商的研发精力都集中在5G首发机型上,并且致力于4G阶段的清库存。所以产品上暂时没有亮点,吸引不了用户需求。

    这种换机需求,会在第一个5G成熟机型出来之后井喷。所以,在18年末-19年中,上对船坐对车的,可以大快朵颐。

    除了手机这种终端以外,我们以前都分析过,更快的连接必然要求更多的连接。也就是5G对IoT的刺激作用。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移动、电信、联通三家,乐观估计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基站数就会超过120万个,提前达到工信部要求的2020年目标。基站还会继续怼,所以连接数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将进入爆发期。按照基站数推进来预测,今年年底连接数会超过一亿个。而2020年连接数6亿这个目标,很可能明年就干出来,因为只要基站有了,现在这些互联网企业推连接是很快的,比如共享单车这种,都可以物联网化成为新增连接数。阿里吹的牛逼是五年一百亿。

    个人比较看好的,还是基于智能家居的IoT模式。当然语音作为入口,这个已经讲浪了,16年就开始讲了。接下来,随着5G到来,机器视觉作为入口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VR&AR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方面我买了百度,百度本身无人车项目上的视觉系统技术,用来做入口也是分分钟的事。别聊讯飞,布局上就不在一个层级。

    智能家居一方面是要有入口,另一方面是要IOT化,后者小米最近做得不错。但小米是希望他的产品能成体系吃掉整个家居。百度则是和所有厂商合作,做平台。

    麦肯锡最近有一个报告,说到2025年,物联网市场将达到每年11.1万亿美元。您没看错,是万亿美元。有兴趣可以去把他报告里的九大应用找来看了,我就不重复了。

    至于先发企业,我贴个图,大家好有个客观的依据,否则讯飞粉会觉得天下无敌。

5G-IoT发展梳理.jpg

本文转自:亲民投资网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touziqin/p/903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