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号成长题目

1.HTTP返回码中301与302的区别?

301,302 都是HTTP状态的编码,都代表着某个URL发生了转移,不同之处在于: 
301 redirect: 301 代表永久性转移(Permanently Moved)。
302 redirect: 302 代表暂时性转移(Temporarily Moved )。

每个HTTP请求和响应都会带有相应的头部信息。默认情况下,在发送XHR请求的同时,还会发送下列头部信息:

Accept:浏览器能够处理的内容类型
Accept-Charset:浏览器能够显示的字符集
Accept-Encoding:浏览器能够处理的压缩编码
Accept-Language:浏览器当前设置的语言
Connection: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类型
Cookie:当前页面设置的任何Cookie
Host:发出请求的页面所在的域
Referer:发出请求的页面的URL
User-Agent:浏览器的用户代理字符串

关于常用的http请求头以及响应头详解

一、常用的http请求头

1.Accept

  • Accept: text/html  浏览器可以接受服务器回发的类型为 text/html。
  • Accept: */*   代表浏览器可以处理所有类型,(一般浏览器发给服务器都是发这个)。

2.Accept-Encoding

  •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浏览器申明自己接收的编码方法,通常指定压缩方法,是否支持压缩,支持什么压缩方法(gzip,deflate),(注意:这不是只字符编码)。

3.Accept-Language

  • Accept-Language:zh-CN,zh;q=0.9  浏览器申明自己接收的语言。

4.Connection

  • Connection: keep-alive  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
  •  Connection: close 代表一个Request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会关闭, 当客户端再次发送Request,需要重新建立TCP连接。

5.Host(发送请求时,该报头域是必需的)

  • Host:www.baidu.com 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指定被请求资源的Internet主机和端口号,它通常从HTTP URL中提取出来的。

6.Referer

  • Referer:https://www.baidu.com/?tn=62095104_8_oem_dg 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一般会带上Referer,告诉服务器我是从哪个页面链接过来的,服务器籍此可以获得一些信息用于处理。

7.User-Agent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70.0.3538.110 Safari/537.36 告诉HTTP服务器, 客户端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

8.Cache-Control

  • Cache-Control:private 默认为private  响应只能够作为私有的缓存,不能再用户间共享
  • Cache-Control:public 响应会被缓存,并且在多用户间共享。正常情况, 如果要求HTTP认证,响应会自动设置为 private.
  • Cache-Control:must-revalidate  响应在特定条件下会被重用,以满足接下来的请求,但是它必须到服务器端去验证它是不是仍然是最新的。
  • Cache-Control:no-cache  响应不会被缓存,而是实时向服务器端请求资源。
  • Cache-Control:max-age=10 设置缓存最大的有效时间,但是这个参数定义的是时间大小(比如:60)而不是确定的时间点。单位是[秒 seconds]。
  • Cache-Control:no-store 在任何条件下,响应都不会被缓存,并且不会被写入到客户端的磁盘里,这也是基于安全考虑的某些敏感的响应才会使用这个。

9.Cookie

Cookie是用来存储一些用户信息以便让服务器辨别用户身份的(大多数需要登录的网站上面会比较常见),比如cookie会存储一些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当用户登录后就会在客户端产生一个cookie来存储相关信息,这样浏览器通过读取cookie的信息去服务器上验证并通过后会判定你是合法用户,从而允许查看相应网页。当然cookie里面的数据不仅仅是上述范围,还有很多信息可以存储是cookie里面,比如sessionid等。

10.Range(用于断点续传)

  • Range:bytes=0-5 指定第一个字节的位置和最后一个字节的位置。用于告诉服务器自己想取对象的哪部分。

二、常用的http响应头

1.Cache-Control(对应请求中的Cache-Control)

  • Cache-Control:private 默认为private 响应只能够作为私有的缓存,不能再用户间共享
  • Cache-Control:public 浏览器和缓存服务器都可以缓存页面信息。
  • Cache-Control:must-revalidate 对于客户机的每次请求,代理服务器必须想服务器验证缓存是否过时。
  • Cache-Control:no-cache 浏览器和缓存服务器都不应该缓存页面信息。
  • Cache-Control:max-age=10  是通知浏览器10秒之内不要烦我,自己从缓冲区中刷新。
  • Cache-Control:no-store 请求和响应的信息都不应该被存储在对方的磁盘系统中。

2.Content-Type

  •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告诉客户端,资源文件的类型,还有字符编码,客户端通过utf-8对资源进行解码,然后对资源进行html解析。通常我们会看到有些网站是乱码的,往往就是服务器端没有返回正确的编码。

3.Content-Encoding

  • Content-Encoding:gzip 告诉客户端,服务端发送的资源是采用gzip编码的,客户端看到这个信息后,应该采用gzip对资源进行解码。

4.Date

  • Date: Tue, 03 Apr 2018 03:52:28 GMT 这个是服务端发送资源时的服务器时间,GMT是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http协议中发送的时间都是GMT的,这主要是解决在互联网上,不同时区在相互请求资源的时候,时间混乱问题。

5.Server

  • Server:Tengine/1.4.6  这个是服务器和相对应的版本,只是告诉客户端服务器信息。

6.Transfer-Encoding

  • Transfer-Encoding:chunked 这个响应头告诉客户端,服务器发送的资源的方式是分块发送的。一般分块发送的资源都是服务器动态生成的,在发送时还不知道发送资源的大小,所以采用分块发送,每一块都是独立的,独立的块都能标示自己的长度,最后一块是0长度的,当客户端读到这个0长度的块时,就可以确定资源已经传输完了。

 

7.Expires

  • Expires:Sun, 1 Jan 2000 01:00:00 GMT 这个响应头也是跟缓存有关的,告诉客户端在这个时间前,可以直接访问缓存副本,很显然这个值会存在问题,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时间不一定会都是相同的,如果时间不同就会导致问题。所以这个响应头是没有Cache-Control:max-age=*这个响应头准确的,因为max-age=date中的date是个相对时间,不仅更好理解,也更准确。

8.Last-Modified

  • Last-Modified: Dec, 26 Dec 2015 17:30:00 GMT 所请求的对象的最后修改日期(按照 RFC 7231 中定义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日期”格式来表示)

9.Connection

  • Connection:keep-alive 这个字段作为回应客户端的Connection:keep-alive,告诉客户端服务器的tcp连接也是一个长连接,客户端可以继续使用这个tcp连接发送http请求。

10.Etag

  • ETag: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就是一个对象(比如URL)的标志值,就一个对象而言,比如一个html文件,如果被修改了,其Etag也会别修改,所以,ETag的作用跟Last-Modified的作用差不多,主要供WEB服务器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改变了。比如前一次请求某个html文件时,获得了其 ETag,当这次又请求这个文件时,浏览器就会把先前获得ETag值发送给WEB服务器,然后WEB服务器会把这个ETag跟该文件的当前ETag进行对比,然后就知道这个文件有没有改变了。

11.Refresh

  • Refresh: 5; url=http://baidu.com  用于重定向,或者当一个新的资源被创建时。默认会在5秒后刷新重定向。

12.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号代表所有网站可以跨域资源共享,如果当前字段为*那么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就不能为true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www.baidu.com 指定哪些网站可以跨域资源共享

13.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GET,POST,PUT,DELETE  允许哪些方法来访问

14.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是否允许发送cookie。默认情况下,Cookie不包括在CORS请求之中。设为true,即表示服务器明确许可,Cookie可以包含在请求中,一起发给服务器。这个值也只能设为true,如果服务器不要浏览器发送Cookie,删除该字段即可。如果access-control-allow-origin为*,当前字段就不能为true

15.Content-Range

  • Content-Range: bytes 0-5/7877 指定整个实体中的一部分的插入位置,他也指示了整个实体的长度。在服务器向客户返回一个部分响应,它必须描述响应覆盖的范围和整个实体长度

201-206都表示请求成功
200-成功
201-已创建
202-已接受:服务器接受了请求,但未处理
203-非授权信息
204-无内容
205-重置内容
206-部分内容

300-307表示要完成请求,需要进一步操作,代码状态通常为重定向
400-417表示请求可能出错了,妨碍服务器处理
400-服务器不理解的请求语法
401-身份验证错误
403-服务器拒绝请求
404-未找到网页(最常见的了服务器状态)
405-方法禁用
406-不接受(无法使用请求的内容特性响应请求的网页)
407-需要代理授权
408-请求超时(服务器等待请求超时)
409-冲突
410-已删除
411-需要有效长度(服务器不接受不含有效内容长度标头字段请求)
412-未满足前提条件
413-请求实体过大
414-请求的URL过长
415-不支持的媒体类型
416-请求范围不符合要求
417-为满足期望值

500-505表示:服务器在尝试请求处理时发生内部错误,是服务器的错,不是请求的错
500-服务器内部错误
501-服务器不具备完成请求的功能
502-错误网管
503-服务器不可用(超载或者停机维护,暂停的状态)
504-网关超时
505-http版本不受支持(请求使用的http协议版本服务器不支持)

线程的状态?

任何线程一般具有五种状态,即创建、就绪、运行、阻塞、终止

1、造成线程阻塞的方法?

阻塞线程的方法:join、yield、sleep 和Object的wait()方法

2、Java的守护进程(后台进程)?

设置线程为后台进程运行:setDaemon(true) 如果一个进程中只有后台线程在运行,这个进程就会结束。

3、造成线程阻塞后,线程回到哪个状态了?

通过join、yield、sleep造成线程阻塞后是回到了就绪状态

3、哪些状态之后是回到就绪状态?

 a)通过join、yield、sleep造成线程阻塞后是回到了就绪状态

 b)遇到synchronized后

 c)遇到Object的等待wait方法后

4、sleep会释放锁吗?

 sleep不会释放锁【它会抱着锁睡觉】

5、线程都有哪些状态?具体是怎么运行的?

线程有:创建、就绪、运行、阻塞、终止。5种状态

1.通过new关键字创建后,进入到新生状态

2.调用start后进入就绪状态

3.CPU调度到本线程后,本线程开始执行。进入到运行状态

4.运行中遇到join,yield,sleep造成阻塞,进入阻塞状态。阻塞完成后,又回到就绪状态

5.线程正常执行完,或者遇到异常终止后,进入死亡状态

6、终止线程有哪几种方法?

 线程调用 stop()方法、destory()方法或 run()方法执行结束后,线程即处于死亡状态。处于死亡状态的线程不具有继续运行的能力。

如何保证线程安全

InnoDB与MyISAM
Mysql 在5.5之前默认使用 MyISAM 存储引擎,之后使用 InnoDB。
MyISAM 操作数据都是使用的表锁,你更新一条记录就要锁整个表,导致性能较低,并发不高。当然同时它也不会存在死锁问题。
而 InnoDB 与 MyISAM 的最大不同有两点:一是 InnoDB**支持事务;二是 InnoDB 采用了行级锁**。
在 Mysql 中,行级锁并不是直接锁记录,而是锁索引。索引分为主键索引和非主键索引两种,如果一条sql 语句操作了主键索引,Mysql 就会锁定这条主键索引;如果一条语句操作了非主键索引,MySQL会先锁定该非主键索引,再锁定相关的主键索引。如果不通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那么InnoDB将对表中所有数据加锁,实际效果跟表锁一样。

乐观锁与悲观锁
乐观锁:总是认为不会产生并发问题,每次去取数据的时候总认为不会有其他线程对数据进行修改,因此不会上锁,但是在更新时会判断其他线程在这之前有没有对数据进行修改,一般会使用版本号机制或CAS操作实现。
version方式:一般是在数据表中加上一个数据版本号version字段,表示数据被修改的次数,当数据被修改时,version值会加一。当线程A要更新数据值时,在读取数据的同时也会读取version值,在提交更新时,若刚才读取到的version值为当前数据库中的version值相等时才更新,否则重试更新操作,直到更新成功。
核心SQL代码:
update table set x=x+1, version=version+1 where id=#{id} and version=#{version};
CAS操作方式:即compare and swap 或者 compare and set,涉及到三个操作数,数据所在的内存值,预期值,新值。当需要更新时,判断当前内存值与之前取到的值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用新值更新,若失败则重试,一般情况下是一个自旋操作,即不断的重试。
乐观锁一般乐观锁只用在高并发、多读少写的场景。

悲观锁: 总是假设最坏的情况,每次取数据时都认为其他线程会修改,所以都会加锁(读锁、写锁、行锁等),当其他线程想要访问数据时,都需要阻塞挂起。可以依靠数据库实现,如行锁、读锁和写锁等,都是在操作之前加锁。共享锁、排它锁都是悲观锁。
一旦通过悲观锁锁定一个资源,那么其他需要操作该资源的使用方,只能等待直到锁被释放,好处在于可以减少并发,但是当并发量非常大的时候,由于锁消耗资源,并且可能锁定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系统性能下降,资源消耗严重。因此一般我们可以在并发量不是很大,并且出现并发情况导致的异常用户和系统都很难以接受的情况下,会选择悲观锁进行。

共享锁与排他锁
数据库的增删改操作默认都会加排他锁,而查询不会加任何锁。
共享锁(读锁):对某一资源加共享锁,自身可以读该资源,其他人也可以读该资源(也可以再继续加共享锁,即 共享锁可多个共存),但无法修改。要想修改就必须等所有共享锁都释放完之后。语法为:
select * from table lock in share mode
排他锁(写锁):对某一资源加排他锁,自身可以进行增删改查,其他人无法进行任何操作。语法为:
select * from table for update –增删改自动加了排他锁

MySQL索引的类型
  1. 普通索引 这是最基本的索引,它没有任何限制,比如上文中为title字段创建的索引就是一个普通索引,MyIASM中默认的BTREE类型索引,也是我们大多数情况下用到的索引。 ...
  2. 唯一索引 ...
  3. 全文索引(FULLTEXT) ...
  4. 单列索引、多列索引 ...
  5. 组合索引(最左前缀)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whymoney1000/p/1136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