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Tomcat 学习总结

搭建Ja vaWeb开发环境

装Tomcat服务器

  1. 下载tomcat : http://tomcat.apache.org/
  2. 找到download
    3.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下载完成后,解压到任意目录,建议都把所有学习中遇到的环境安装在同一个目录下

6.启动tomcat

# Tomcat
7.成功启动后的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注意:黑窗口关闭 tomcat也会关

访问Tomcat服务器

通过 localhost:8080 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网页中可以打开这个网页,恭喜你已经完成了tomcat的安装,和启动。

二、Tomcat服务器端口的配置

  Tomcat的所有配置都放在conf文件夹之中,里面的server.xml文件是配置的核心文件。

  如果想修改Tomcat服务器的启动端口,则可以在server.xml配置文件中的Connector节点进行的端口修改

例如:将Tomcat服务器的启动端口由默认的8080改成8081端口

Tomcat服务器启动端口默认配置

1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
2 connectionTimeout="20000"
3 redirectPort="8443" />

将Tomcat服务器启动端口修改成8081端口

1 <Connector port="8081" protocol="HTTP/1.1"
2 connectionTimeout="20000"
3 redirectPort="8443" />

这样就把原来默认Tomcat默认的的8080端口改成了8081端口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服务器中的*.xml文件改变了,则Tomcat服务器就必须重新启动,重新启动之后将重新读取新的配置信息。因为已经在server.xml文件中将Tomcat的启动端口修改成了8081,所以Tomcat服务器启动时就以8081端口启动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访问Tomcat服务器也必须以新的访问端口去访问:http://localhost:8081/,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IDEA搭建Web开发环境

  1. 打开IDEA
  2. 创建一个Web项目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配置Tomcat服务器
  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互联网上的加密原理

Tomcat服务器启动时候会启动多个Connector(连接器),而Tomcat服务器的连接器又分为加密连接器和非加密连机器,比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访问的就是使用8080端口的那个连接器
1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
2 connectionTimeout="20000"
3 redirectPort="8443" />
这个Connector是一个没有加密的连接器,使用"http://localhost:8080/JavaWebDemoProject/Web/1.jsp"去请求服务器上的web资源的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请求是不加密的,要是想以一种加密的方式来访问Tomcat服务器,那么就要在Tomcat里面配置一个加密的Connector。要配置一个加密连接器,首先应该把互联网上的加密原理弄清楚

3.1、对称加密

  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
  需要对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算法。由于其速度快,对称性加密通常在消息发送方需要加密大量数据时使用。对称性加密也称为密钥加密。
  所谓对称,就是采用这种加密方法的双方使用方式用同样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密钥是控制加密及解密过程的指令。算法是一组规则,规定如何进行加密和解密。
  加密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加密算法本身,密钥管理的安全性更是重要。因为加密和解密都使用同一个密钥,如何把密钥安全地传递到解密者手上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常用的对称加密有:DES、IDEA、RC2、RC4、SKIPJACK、RC5、AES算法等

3.2、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用密钥向其它方公开;得到该公用密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另一方面,甲方可以使用乙方的公钥对机密信息进行签名后再发送给乙方;乙方再用自己的私匙对数据进行验签。

非对称加密工作原理

  1.A要向B发送信息,A和B都要产生一对用于加密和解密的公钥和私钥。
  2.A的私钥保密,A的公钥告诉B;B的私钥保密,B的公钥告诉A。
  3.A要给B发送信息时,A用B的公钥加密信息,因为A知道B的公钥。
  4.A将这个消息发给B(已经用B的公钥加密消息)。
  5.B收到这个消息后,B用自己的私钥解密A的消息。其他所有收到这个报文的人都无法解密,因为只有B才有B的私钥
  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数据加密,而接收方则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这样,信息就可以安全无误地到达目的地了,即使被第三方截获,由于没有相应的私钥,也无法进行解密。通过数字的手段保证加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即只有用私有密钥才能解密。

  非对称性加密依然没有解决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比如A想向B发数据,B首先生成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然后将公钥发给A,A拿到B发给他的公钥有就可以使用公钥加密数据后发给B,然而在B公钥发送给A的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会被第三方C截获,C截获到B的公钥后,也使用B的公钥加密数据,然后发给B,B接收到数据后就晕了,因为搞不清楚接收到的数据到底是A发的还是C发的,这是其中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C截获到B发的公钥后,C可以自己生成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然后发给A,A拿到公钥后就以为是B发给他的,然后就使用公钥加密数据发给B,发送给B的过程中被C截获下来,由于A是用C发给他的公钥加密数据的,而C有私钥,因此就可以解密A加密过后的内容了,而B接收到A发给他的数据后反而解不开了,因为数据是用C的公钥加密的,B没有C的私钥,所以就无法解密。所以,非对称性加密存在一个问题:A想向B发数据,A如何确定拿到的公钥一定是B发的呢?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能靠一个第三方机构(CA机构,即证书授权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y ),或称证书授权机构)来担保。A想向B发数据,B首先将公钥发给CA机构,CA机构拿到B的公钥后跑到B的家里问:这是你发的公钥吗?B确认过后说是:没错,是我发的!那么此时CA机构就会为B的公钥做担保,生成一份数字证书给B,数字证书包含了CA的担保认证签名和B的公钥,B拿到CA的这份数字证书后,就发给A,A拿到数字证书后,看到上面有CA的签名,就可以确定当前拿到的公钥是B发的,那么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公钥加密数据,然后发给B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wmcq/p/1131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