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索引

1.索引

B+Tree原理

1.数据结构

  B Tree指的是Balance Tree,也就是平衡多叉查找树。平衡树是一颗查找树,并且所有的叶子节点位于同一层。

一个m阶的B树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根结点至少有两个子女。

  2.每个中间节点都包含k-1个元素和k个孩子,其中 m/2 <= k <= m

  3.每一个叶子节点都包含k-1个元素,其中 m/2 <= k <= m

  4.所有的叶子结点都位于同一层。

  5.每个节点中的元素从小到大排列,节点当中k-1个元素正好是k个孩子包含的元素的值域分划

  B+Tree是基于B Tree和叶子节点顺序访问指针进行实现,它具有B Tree的平衡性,并且通过顺序访问指针来提升查询的性能。

一个m阶的B+树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有k个子树的中间节点包含有k个元素(B树中是k-1个元素),每个元素不保存数据,只用来索引,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叶子节点。

  2.所有的叶子结点中包含了全部元素的信息,及指向含这些元素记录的指针,且叶子结点本身依关键字的大小自小而大顺序链接

  3.所有的中间节点元素都同时存在于子节点,在子节点元素中是最大(或最小)元素。

B+树的优势:

  1.单一节点存储更多的元素,使得查询的IO次数更少。

  2.所有查询都要查找到叶子节点,查询性能稳定。

  3.所有叶子节点形成有序链表,便于范围查询。

2.操作

  进项查找操作时,首先在根节点进行二分查找,找到一个key所在的指针,然后递归的在指针所指向得节点进行查找,直到查到叶子节点,然后在叶子节点上进行二分查找,找出key对应的data

  插入删除操作会破坏平衡树的平衡性,因此在插入删除操作后,需要对树进行一个分裂,合并,旋转等操作来维护平衡性。

3.与红黑树的比较

  红黑树等平衡树也可以用来实现索引,但是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普遍采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主要有以下好处:

(1)更少的查找次数

  平衡树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和树高h有关,O(h)=O(logdN),其中d为每个节点的出度。红黑树的出度为2,B+Tree的出度一般都非常大,所以红黑树的高度比B+Tree大非常多,因此查找的次数就多。

(2)利用磁盘预读特性

  为了减少磁盘的I/O操作,磁盘往往不是严格的按需读取,而是每次都预读取。预读取的过程中,磁盘进行顺序读取,顺序读取要进行磁盘寻道,并且只需要很短的旋转时间,速度会非常快。

  操作系统一般将内存和磁盘分割成大小固定的块,每一块称为一页,内存与磁盘以页为单位交换数据,数据库系统将每个节点的大小设置为一页的大小,使得每一次I/O就能完全载入一个节点。并且可以利用预留特性,相邻的节点也能够被预先载入。

MySQL索引

  索引是在存储引擎层实现的,而不是在服务器层实现的,所以不同存储引擎具有不同的索引类型和实现。

1.B+Tree索引

  MySQL存储引擎的默认索引类型。

  采用B+Tree作为索引的数据结构,在查询数据时不需要再对全表进行扫描,只需要对树进行搜索即可,所以查找的速度快很多。除了用于查找,还可以用于排序分组

  可以指定多个列作为索引列,多个索引列共同组成键。

  InnoDB的B+Tree索引分为主索引辅助索引主索引的叶子节点data域记录着完整的数据记录,这种索引方式被称为聚簇索引(主键索引)。因为无法把数据行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所以一个表只能有一个聚簇索引

  辅助索引也称为非聚簇索引,索引树结构中的各节点的值来自于表中的索引字段,例如给user表的name字段加上索引,那么索引就是有name字段的值构成,如果给表中多个字段加上索引,那么就会出现多个独立的索引,每个索引之间不存在关联。每次给字段建立一个新索引,字段中的数据就会被复制出来,用于生成索引。因此给表添加索引,会增加表的体积,占用磁盘空间。

  辅助索引的叶子节点的data域记录着主键的值,因此在使用辅助索引进行查找时,需要先查找到主键的值,然后再到聚簇索引中进行查找

  有一种例外可以不使用聚簇索引就能查询到所需要的数据,这种非主流的方法,称之为覆盖索引查询,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复合索引或者多字段索引查询当为字段建立索引以后,字段的内容会被同步到索引之中,如果为一个索引指定两个字段,那么这两个字段的内容都会被同步到索引之中。

2.哈希索引

哈希索引可以在O(1)时间内进行查找,但是失去了有序性

  • 无法用于排序和分组
  • 只支持精确查找,无法用于部分查找和范围查找。

  InnoDB存储引擎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叫“自适应哈希索引”,当某个索引值被使用的非常频繁时,会在B+Tree索引上再创建一个哈希索引,这样就让B+Tree索引具有哈希索引的一些优点,比如快速的哈希查找。

索引优化

1.独立的列

  在进行查询时,索引列不能是表达式的一部分,也不能是函数的参数,负责无法使用索引。

  例如下面的查询不能使用actor_id列的索引:

select actor_id from mytable where actor_id+1=5;

2.多列索引

  在需要使用多个列作为条件进行查询时,使用多列索引比使用多个单列索引性能更好。

SELECT film_id, actor_ id FROM sakila.film_actor
WHERE actor_id = 1 AND film_id = 1;

3.索引列的顺序

  让选择性最强的索引列放在前面。

  索引的选择性是指:不重复的索引值和记录总数的比值。最大值为1,此时每个记录都有唯一的索引与其对应。选择性越高,查询的效率也越高。

4.前缀索引

  对于BLOBTEXTVARCHAR类型的列,必须使用前缀索引,只索引开始的部分字符

  对于前缀长度的选取需要根据索引选择性来确定。

5.覆盖索引

  索引包含所有需要查询的字段的值。

具有以下优点:

  • 索引通常远小于数据行的大小,只读取索引能大大减少数据访问量。
  • 一些存储引擎在内存中只缓存索引,而数据依赖于操作系统来缓存。因此,只访问索引可以不使用系统调用
  • 对于InnoDB引擎,若辅助索引能够覆盖查询,则无需访问主索引

索引的优点

  • 大大的减少了服务器需要扫描的数据行数
  • 帮助服务器避免排序和分组,以及避免创建临时表(B+Tree索引是有序的,可以用Order By和Group By操作,临时表主要是在排序和分组过程中创建,因为不需要分组和排序,所以也不需要创建临时表)。
  • 随机I/O变为顺序I/O(B+Tree索引是有序的,会将相邻的数据都存储在一起)。

索引的使用条件

  • 对于非常的表,大部分情况下简单的全表扫描比建立索引更高效
  • 对于中到大型表,索引就非常有效
  • 但是对于特大型的表,建立和维护索引的代价将会随之增长。这种情况下,需要用到一种技术可以直接区分出需要查询的一组数据,而不是一条记录一条记录的匹配,例如可以使用分区技术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yjxyy/p/1113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