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MySQL数据库分表

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用户数据每天都在产生,基于用户使用数据等这样的分析,都需要依靠数据统计和分析,当数据量小时,数据库方面的优化显得不太重要,一旦数据量越来越大,系统响应会变慢,TPS直线下降,直至服务不可用。

虽说MySQL单表可以存储10亿级的数据,但这个时候性能非常差。既然一张表无法搞定,那么就想办法将数据放到多个地方来解决问题吧,于是,数据库分库分表的方案便产生了,目前比较普遍的方案有三个:分区,分库分表,NoSQL/NewSQL。

在实际的项目中,往往是这三种方案的结合来解决问题,目前绝大部分系统的核心数据都是以RDBMS存储为主,NoSQL/NewSQL存储为辅。

分区



分区方案

分区表是由多个相关的底层表实现,这些底层表也是由句柄对象表示,所以我们也可以直接访问各个分区,存储引擎管理分区的各个底层表和管理普通表一样(所有的底层表都必须使用相同的存储引擎),分区表的索引只是在各个底层表上各自加上一个相同的索引,从存储引擎的角度来看,底层表和一个普通表没有任何不同,存储引擎也无须知道这是一个普通表还是一个分区表的一部分。这个方案也不错,它对用户屏蔽了sharding的细节,即使查询条件没有sharding column,它也能正常工作(只是这时候性能一般)。不过它的缺点很明显:很多的资源都受到单机的限制,例如连接数,网络吞吐等。如何进行分区,在实际应用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之一。在项目中,以客户信息为例,客户数据量5000万加,项目背景要求保存客户的银行卡绑定关系,客户的证件绑定关系,以及客户绑定的业务信息。此业务背景下,该如何设计数据库呢。项目一期的时候,我们建立了一张客户业务绑定关系表,里面冗余了每一位客户绑定的业务信息。

查询时,对银行卡做索引,业务编号做索引,证件号做索引。随着需求大增多,这张表的索引会达到10个以上。而且客户解约再签约,里面会保存两条数据,只是绑定的状态不同。假设我们有5千万的客户,5个业务类型,每位客户平均2张卡,那么这张表的数据量将会达到惊人的5亿,事实上我们系统用户量还没有过百万时就已经不行了。MySQL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以文件的形势存在磁盘上的,默认放在/mysql/data下面(可以通过my.cnf中的datadir来查看), 一张表主要对应着三个文件,一个是frm存放表结构的,一个是myd存放表数据的,一个是myi存表索引的。这三个文件都非常的庞大,尤其是.myd文件,快5个G了。下面进行第一次分区优化,MySQL支持的分区方式有四种:

HASH 分区仅支持int类型列的分区,且是其中的一列。看看我们的库表结构,发现没有哪一列是int类型的,如何做分区呢?可以增加一列,绑定时间列,将此列设置为int类型,然后按照绑定时间进行分区,将每一天绑定的用户分到同一个区里面去。这次优化之后,我们的插入快了许多,但是查询依然很慢,为什么,因为在做查询的时候,我们也只是根据银行卡或者证件号进行查询,并没有根据时间查询,相当于每次查询,MySQL都会将所有的分区表查询一遍。

分库分表

如何进行分库分表,目前互联网上有许多的版本,比较知名的一些方案:

  • 阿里的TDDL,DRDS和cobar,
  • 京东金融的sharding-jdbc;
  • 间组织的MyCAT;
  • 360的Atlas;
  • 美团的zebra;
  • 其他比如网易、58、京东等公司都有自研的中间件。

归总起来,就两类:client模式和proxy模式。

proxy模式

垂直分库

对于每分钟要处理近1000万的流水,每天流水近1亿的量,如何高效的写入和查询,是一项比较大的挑战。还是老办法,分库分表分区,读写分离,只不过这一次,我们先分表,再分库,最后分区。

我们将消息流水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分表,相同业务的消息流水进入同一张表,分表完成之后,再进行分库。我们将流水相关的数据单独保存到一个库里面去,这些数据,写入要求高,查询和更新到要求低,将它们和那些更新频繁的数据区分开。分库之后,再进行分区。

这是基于业务垂直度进行的分库操作,垂直分库就是根据业务耦合性,将关联度低的不同表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以达到系统资源的饱和利用率。这样的分库方案结合应用的微服务治理,每个微服务系统使用独立的一个数据库。将不同模块的数据分库存储,模块间不能进行相互关联查询,如果有,要么通过数据冗余解决,要么通过应用代码进行二次加工进行解决。

总结:SQL数据优化的方法有很多:垂直分库、水平分库、建立索引等。在不同的项目中采用合适的优化方案是必要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liulala2017/p/1109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