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中的koa2

创建koa2工程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目录hello-koa并作为工程目录用VS Code打开。然后,我们创建app.js,输入以下代码:

// 导入koa,和koa 1.x不同,在koa2中,我们导入的是一个class,因此用大写的Koa表示:
const Koa=require('koa2');

// 创建一个Koa对象表示web app本身:
const app = new Koa();

// 对于任何请求,app将调用该异步函数处理请求:
app.use(async (ctx, next) => {
    await next();
    ctx.response.type = 'text/html';
    ctx.response.body = '<h1>Hello, koa2!</h1>';
});

// 在端口3000监听:
app.listen(3000);
console.log('app started at port 3000...');
//可以在http://127.0.0.1:3000访问

对于每一个http请求,koa将调用我们传入的异步函数来处理:

async (ctx, next) => {
    await next();
    // 设置response的Content-Type:
    ctx.response.type = 'text/html';
    // 设置response的内容:
    ctx.response.body = '<h1>Hello, koa2!</h1>';
}

其中,参数ctx是由koa传入的封装了request和response的变量,我们可以通过它访问request和response,next是koa传入的将要处理的下一个异步函数。

上面的异步函数中,我们首先用await next();处理下一个异步函数,然后,设置response的Content-Type和内容。

async标记的函数称为异步函数,在异步函数,可以用await调用另一个异步函数,这两个关键字将在ES7中引入。

廖老师官网上还探讨了koa2这个包怎么装,但是现在koa2已经嵌入了node中,不用另外npm安装,这里就忽略了,直接用require在项目中引入使用即可。

koa middleware(koa的核心代码   中间件)

让我们再仔细看看koa的执行逻辑。核心代码是:

app.use(async (ctx, next) => {
    await next();
    ctx.response.type = 'text/html';
    ctx.response.body = '<h1>Hello, koa2!</h1>';
});

每收到一个http请求,koa就会调用通过app.use()注册的async函数,并传入ctxnext参数。

我们可以对ctx操作,并设置返回内容。但是为什么要调用await next()

原因是koa把很多async函数组成一个处理链每个async函数都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然后用await next()来调用下一个async函数。我们把每个async函数称为middleware,这些middleware可以组合起来,完成很多有用的功能。

例如,可以用以下3个middleware组成处理链,依次打印日志,记录处理时间,输出HTML: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ctx.request.method} ${ctx.request.url}`); // 打印URL
    await next(); // 调用下一个middleware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t start = new Date().getTime(); // 当前时间
    await next(); // 调用下一个middleware
    const ms = new Date().getTime() - start; // 耗费时间
    console.log(`Time: ${ms}ms`); // 打印耗费时间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await next();
    ctx.response.type = 'text/html';
    ctx.response.body = '<h1>Hello, koa2!</h1>';
});

middleware的顺序很重要,也就是调用app.use()的顺序决定了middleware的顺序。

此外,如果一个middleware没有调用await next(),会怎么办?答案是后续的middleware将不再执行了。这种情况也很常见,例如,一个检测用户权限的middleware可以决定是否继续处理请求,还是直接返回403错误:

app.use(async (ctx, next) => {
    if (await checkUserPermission(ctx)) {
        await next();
    } else {
        ctx.response.status = 403;
    }
});

理解了middleware,我们就已经会用koa了!

最后注意ctx对象有一些简写的方法,例如ctx.url相当于ctx.request.urlctx.type相当于ctx.response.type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fqh123/p/1103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