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计算机网络笔记(三十)

版权声明:Genius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987706/article/details/91358257

夜光序言:

 

亲情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情的船要靠在爱的港湾,亲情的楼要建在爱的基石;亲情的泉要流在爱的大地,亲情的星要亮在爱的苍穹,亲情的花要开在爱的园圃。

 

正文:

因特网中的选路

由于路由器数量太多了,各个单位又希望自己管理自己的设备,因特网使用了层次路由策略,也就是将这些路由器划分成自治系统 AS(Autonomous System)来进行管理

类似于人类社会的国家,一个国家一般使用相同的法律,自治系统 AS 中的路由器一般使用相同的管理策略和技术控制,因此一个 AS 内部运行相同的选路协议

例如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而自治系统之间选路使用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

1 因特网中自治系统内部选路:RIP

AS 内部选路协议用于确定在一个自治系统内执行选路的方式。AS 内部选路协议又称为 内部网关协议。

有两个广泛使用的内部网关协议:选路信息协议 RIP 与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OSPF。

RIP 是最早的部因特网选路协议之一,目前仍在广泛使用。由于它被包含在支持 TCP/IP 的 1982 BSD UNIX 伯克利软件发布版本中,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

RIP 是一种距离向量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其费用测度,即每条链路的费用为 1 或者经过一个路由器为 1 跳。IP 术语跳也表示沿着从源路由器到目的子网(包括目的子网)的最短路径所经过的子网数量。

RIP 被限制用在网络直径不超过 15 跳的自治系统内。

RIP 中,选路更新信息在邻居之间使用一种 RIP 响应消息进行交换,大约 30 秒相互 交换一次响应消息,或者叫通告。

每台路由器维护一张称为选路表的 RIP 表。

一台路由器的选路表包括该路由器的距离向量和该路由器的转发表。

转发表通常有 3 列。第一列为目的子网,第二列指出了沿着到目的网络的最短路径上 的下一台路由器的标识,第三列指出了沿着最短路径到达目的子网的跳数(即需要穿越的子 网数,包括目的子网)

RIP 例子:

路由器 D 的转发表

上表指出了如果从路由器 D 到目的子网 w 发送一个数据报,该数据报应首先被转发到相邻路由器 A,该表还指出沿着最短路径到目的子网 w 2 跳距离。类似地,该表指出了子网 z 经由路由器 B 7 跳距离。

现在假定 30 秒以后,路由器 D 收到来自路由器 A 的通告。通告信息特别指明了子网 z离路由器 A 仅有 4 跳距离。一旦收到该通告,路由器 D 将该通告与旧选路表合并。

由于路由器 D 知道了通过路由器 A 到子网 z 的路径比通过路由器 B 的路径短。因此, 路由器 D 根据 Bellman-Ford 方程更新其转发表,记下这个更短的路径。

RIP 路由器一旦超过 180 秒没有监听到其邻居,则该邻居被认为不可到达,即要么其邻 居死机了,要么连接的链路中断了。当发生这种情况时,RIP 修改本地选路表,然后通过向相邻路由器(那些仍然可达的路由器)发送通告来传播该信息。

路由器在 UDP 上使用端口 520 相互发送 RIP 请求与响应报文。


2 因特网中 AS 内部选路:OSPF

 

OSPF 选路也被广泛用于因特网中的 AS 内部选路。OSPF 通常被设置在较顶层的 ISP 中, 而 RIP 却被设置在较低层 ISP 和企业网中。

OSPF 的最新版本是版本 2

OSPF 的核心是一个使用洪泛链路状态信息的链路状态协议和 Dijkstra 最小费用路径算 法。OSPF 协议消息直接封装在 IP 数据报中广播

使用 OSPF,一台路由器构建了一幅关于整个自治系统的完整拓扑图。路由器在本地运行 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以确定一个以自身为根节点的到所有子网的最短路径树。

使用 OSPF,路由器向自治系统内所有其他路由器广播选路信息,而不仅仅是向其相邻路由器广播。每当一条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如费用的变化或连接/中断状态的变化)时,路由器就会广播链路状态信息。即使链路状态朱发生变化,它也要周期性(至少每隔 30 分钟一次) 地广播链路状态。


OSPF 的优点包括下列几方面:

安全OSFF 路由器之间的交换(如链路状态更新)都是经过鉴别的。

允许多条相同费用的路径。当到达某目的地的多条路径具有相同的费用时,OSPF 允许使用多条路径。

对单播选路与多播选路的综合支持

支特在单个选路域内的层次结构OSPF 的最重要优点是具有按层次结构构造一个自治系统的能力。

一个 OSPF 自治系统可以配置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运行自己的 OSPF 链路状态选路 算法,一个区域内的每台路由器都向该区域内的所有其他路由器广播其链路状态。

在一个区域内,一台或多台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负责为发送到该区域以外的分组选路。准确地说,AS 内的一个 OSPF 区域配置成主干(backbone 区域)。主干区域的主要作用是为 AS 内其他区域之间的流量选路。


一个层次结构的 OSFF 网络中,通常有 4 种类型的 OSPF 路由器。

•内部路由器。这些路由器位于非主干区域且只执行 AS 内部选路。

•区域边界路由器。这些路由器同时属于区域与主干两个区域。

•主干路由器(非边界路由器)。这些路由器执行主干中的选路,但其自身不是区域边界路由器。在一个非主干区域内,内部路由器通过该区域中的主干路由器,从信息广播中知道存在通向其他区域的路由。

•边界路由器。边界路由器与属于其他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交换选路信息。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1987706/article/details/9135825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