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简单几招让凶暴的临安府太学生变温顺:4星|《宫崎市定人物论》

 而在贾似道的政策下,这些凶暴至极的学生群体就好像中了某种魔法一般老实了起来。事实上,他对此并无什么秘诀,只是尽可能地向学校支出各种经费,将各种考试变得容易,并经常对这些年轻人予以一定程度上的笼络而已。#778

 

 

宫崎市定人物论

作者: [日] 宫崎市定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中国史の名君と宰相

译者: 林千早 

出版年: 2018-4-2

页数: 288

定价: 59.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213086519

 

01

 

作者针对历史人物的短篇文集。各自独立,可以挑着看。我看了大概一半内容,感觉不错。史学功底深厚,内容也比较有趣,有一些以前没见过的信息和观点。

 

下面是我看过的部分中比较有趣的几个信息和观点:

 

1:韩国虽在诸列强中土地最为狭小,却以武器制造业的兴盛而闻名,并曾以此维系七国间的势力平衡;

 

2:雍正帝所殚精竭虑想出的政策,几乎毫无例外地在后世被蹈袭和奉行,成为了清代本身的特色政治;

 

3:而在贾似道的政策下,这些凶暴至极的学生群体就好像中了某种魔法一般老实了起来。事实上,他对此并无什么秘诀,只是尽可能地向学校支出各种经费,将各种考试变得容易,并经常对这些年轻人予以一定程度上的笼络而已。#778

 

4:首先,蒙军对吕文德诱之以利,使之同意在与襄阳并立的要地樊城之外设立互市,随后又以保护互市的名义营造了一些简单的防御工事。南北互市自然会繁荣当地经济,同时也给守将创造了一笔额外收入。就这样,在吕文德的许诺之下,樊城外的所谓“防御工事”渐渐越来越周密;

 

5:既然晋阳李氏的财力曾左右过后梁、后唐和后晋三个王朝的命运,那么可以说,其已经掌握了五代中四分之三的时间了。联想到李氏的财产大多由杨氏聚敛而来,可知一介妇人的力量亦能够推动整个五代形势的发展。不得不承认,这种妇人之力实在伟大。

 

6:复社可以影响主考官让成员更容易考中,由此找来天下士子争相加入;复社有发达的情报网络,可以利用掌握的证据对官员进行打击,由此可以影响官员任免;

 

7:我们似乎很难以传统的固定概念来衡量张溥其人。其实,他在本质上最为接近的身份是今天的新闻记者。

 

总体评价4星,不错。

 

02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

 

1:将秦国人民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并不适当,然而他们擅长骑兵战术却是事实。#88

 

2: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与其东南接壤的韩国并吞并其土地。韩国虽在诸列强中土地最为狭小,却以武器制造业的兴盛而闻名,并曾以此维系七国间的势力平衡。因此,韩国的灭亡,无疑意味着天下形势之巨大转换的开始。#90

 

3:此时的楚国则因王位继承的纷争而处于人心动摇之中,也正因为领土过于辽阔,一时之间无法集结分散各地的军队。这样一来,秦国得以乘此机会集中兵力攻下了楚地的一座座城池,最终征服了楚国全境(前223年)。#107

 

4:笼统说来,雍正朝之前的满洲人还只是朴素的战士,而雍正朝之后的满洲人则成为文明人。战士和文明人固然互有长短,而身处雍正朝的满洲人则是这两种身份的中间物,同时拥有着二者的不同气质。#407

 

5:可以说清代的政治之所以要胜过历代,完全是因为雍正一朝,包括前述的各种政策在内,雍正帝所殚精竭虑想出的政策,几乎毫无例外地在后世被蹈袭和奉行,成为了清代本身的特色政治。#413

 

6:不过,正如此前史岩之对其的评价那样,贾似道之材“可大用”,尤其与当时无能的学究式地方官相比较,贾似道的事务性才能更为突出。#628

 

7:说到底,几乎没有配备水军的忽必烈部队之所以能够多次顺利渡过长江,实可归咎为丁大全的失政。他所任用的地方官员剥削江边渔户过甚,使得当地土豪士绅甘心充当了蒙古军的向导。#718

 

8:而在贾似道的政策下,这些凶暴至极的学生群体就好像中了某种魔法一般老实了起来。事实上,他对此并无什么秘诀,只是尽可能地向学校支出各种经费,将各种考试变得容易,并经常对这些年轻人予以一定程度上的笼络而已。#778

 

9:贾似道的第二项财政政策便是所谓的“经界推排法”。出于偷漏田税的原因,当时的富豪们有意让田籍边界变得紊乱不清,而执行检地,对田籍正本清源的工作,也必会招致官僚地主们的恶评。#804

 

10:南宋政府的二重体系也就此确立——贾似道在葛岭的私第中与馆客廖莹中等人得以从容商议国事,临安朝廷的百僚则完全盲从于贾似道的意见,而奔走两地之间进行沟通的则是贾似道的堂吏翁应龙。#831

 

11:而李璮的叛乱,对蒙军的战术来说亦是一种宝贵的教训。此前的蒙古人固然可以在野战中展现其天下无敌的勇猛气概,而攻城则非其所长。之前忽必烈在入侵宋国之际,便对鄂州城无可奈何。然而,当围攻李璮所在的济南之时,元将史天泽使用了宋子贞的献策,在围城城墙四周更筑以环城,用以压缩包围圈,置敌以死命。#860

 

12:首先,蒙军对吕文德诱之以利,使之同意在与襄阳并立的要地樊城之外设立互市,随后又以保护互市的名义营造了一些简单的防御工事。南北互市自然会繁荣当地经济,同时也给守将创造了一笔额外收入。就这样,在吕文德的许诺之下,樊城外的所谓“防御工事”渐渐越来越周密,当吕文德意识到事情不对之时为时已晚,蒙军的这些防御工事早已坚不可摧。#871

 

13:此时,状元出身的少壮派官吏文天祥又带着在故乡江西山间招募的两万峒丁与张世杰等武将会和,企图收拾残兵,与蒙古军背城一战。然而这支军队的大部分士兵在开战前便弃甲逃亡,文天祥等人不得不在大街上强制征兵。另一边,之前逃散的败兵开始四处劫掠,就连上述那支正规军也干着同样的事情,其中张世杰所带领的部队即以凶暴著称。#900

 

14:当战败的消息传到临安之后,贾似道此前的肱骨腹心之臣,在一夜之间纷纷变成了他的敌人,或嚣然问责,或弹劾往事,或上书言贾似道不臣之状,或论当对他处以极刑。#910

 

15:另外,李嗣昭之妻杨氏非常贤惠,殊能蓄财,平生居积行贩,累至百万,而李嗣昭之所以能够帮助李存勖维持对后梁的战争,这笔财产便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甚至可以说,整个足以和后梁抗衡的晋政权,是有赖于这位妇人的。#1202

 

16:回看这段历史便可发现,以一介妇人杨氏之手腕成就的李嗣昭一族之财产,如具神通般,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澜。其最初,是作为晋国在种种困难中发展到后唐王朝的基础;而后又曾为身为晋国柱石之臣李嗣昭之子却叛国投敌的继韬所用,在其归顺后唐,继而不久后被杀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后唐的财政困难;最后,当李继韬死后,潞州兴起叛乱,兄弟数人亦几乎相杀屠戮殆尽。#1242

 

17:终于,在李氏积蓄的基础上,石敬瑭凑足了给契丹骑兵的谢礼。所以说,后晋之所以“既济大事”,皆拜李氏之财产所赐。#1261

 

18:既然晋阳李氏的财力曾左右过后梁、后唐和后晋三个王朝的命运,那么可以说,其已经掌握了五代中四分之三的时间了。联想到李氏的财产大多由杨氏聚敛而来,可知一介妇人的力量亦能够推动整个五代形势的发展。不得不承认,这种妇人之力实在伟大。#1276

 

19:而当听到在礼离任的消息之后,百姓欣然说道:“可为眼中拔钉子,何快哉!”此语传入在礼耳中后,他随即奏请朝廷,“更求宋州一年”,于是回到宋州的在礼“命吏籍管内户口,不论主客,每岁一千,纳之于家,号曰‘拔钉钱’”。#1323

 

20:综合以上各点可知,五代时期的军阀资本有着共同的特点,与中世时以庄园为基础的资本运转不同,五代的资本基本上属于从商业运转得来的动产利润。#1356

 

21:而以我管见所及,《宋史·卢多逊传》应该是农奴化部曲存在的最后一例了。中国历史上,造成农民痛苦的,与其说是国家规定的正税,不如说是带有地方税性质的徭役这一重压。#1428

 

22:特别是张溥,据称竟然能通过政治运动,将前大学士周延儒官复原职。若史实果真如传闻所言,那么让这一事件得以顺利进行的明末社会机器,又是怎样运转的呢?#2161

 

23:以张溥为盟主的复社,总部设在太仓,又立有四位社长辅佐张溥,在各地府县亦有当地的社长,还有纠弹、要约、往来、传置等司负责处罚违反社约者、传达命令、人事交际、文书传递四方面的事务,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有机体了。#2308

 

24:以上仅仅只是复社成员为了使社友及第而进行运动的一个例子。而随着这种运动的效果为人周知,天下士子也就自然争相抢着要加入复社,其中有财力者更是不惜给复社提供财产上的支持了,而这也正造就了复社势力不断扩张的循环作用。#2327

 

25:第二个需要注意之点,便是复社的情报传达能力。这其中情报收集自然无须多言。而复社结成伊始,便在各县设置社长一人,其职务即是“司往来传置”,所谓的“传置”,便是传达的意思了。#2370

 

26:当时的官僚,在中央政府或许权倾一时,然其过去在地方上之时,大多有些手脚不干净,而若是能有效利用这些污点,便能达到对其的有效打击。如此一来,像复社这样掌握了广泛而强大的情报网的团体,也就自然可以对中央的人事进行干涉了。#2443

 

27:很明显,陆茂贞的意思无非是:一旦与复社作对,就很难保证文声子孙后嗣在官场人事上的顺遂了。而当时的朝中大臣,无论在明在暗,大多都有复社后援的身份。在复社中人的话语里,这些人被称为“同志”和“先达”。#2451

 

28:可见张溥俨然已是无位之宰相了。而经过我们的这一番考察,便可知道,张溥其人能够影响朝中大臣的任命,本来就不是什么不可思议之事。#2461

 

29:通过此事,可以看到张溥那种完全以门生为自己的私物,以为自己对之拥有一切权力的心态。而之后,张溥还曾命令为官未久的吴伟业去弹劾当时的权相温体仁,令吴伟业颇为困扰。#2657

 

30:其中,张溥所兄事的周介生,晚来进士及第,任庶吉士时正逢北京陷落,随即出仕李自成的朝廷,大节有亏,而当李自成失败之后,又南逃至福王的小朝廷,最终因政敌的谗言被处死。张溥的朋友张采之死亦绝非光荣。#2737

 

31:通观张溥编著之书籍,大多只是“剪刀加糨糊”的产物,说不上有什么学术价值。而他在文化事业上,与其说是一位作者,不如说是一位出版者。#2779

 

32:我们似乎很难以传统的固定概念来衡量张溥其人。其实,他在本质上最为接近的身份是今天的新闻记者。#2809

 

 

全文完

 

相关链接:

 

历史类好书34本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4月30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4月30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135本书(截至4月30日)

 

本号945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zuoqs/p/1094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