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RIP和OSPF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bless2015/article/details/88043611

为了不使路由表规模太大,互联网被划分为多个自治系统。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叫做IGP,内部网关协议,自治系统之间的成为外部网关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如:RIP和OSPF。作用都是用来使路由器记录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拓扑,以最效率的转发分组。

RIP

又成距离向量路由。顾名思义是通过距离来选择路由的协议,最大的有点就是简单。属于应用层协议,使用UDP协议,端口号520。
距离:每一个路由到目标网络经过的路由跳数。每经过一个路由,跳数+1,最多15跳,第16跳表示目标不可达。可见RIP协议多用于小型网络。
RIP协议默认每30秒广播一次RIP路由更新信息,以动态维护路由表,不支持子网掩码广播,所以RIP中每个网络的子网掩码必须相同,但在新的RIP2中支持编程子网掩码和CIDR。

RIP协议特点

  1. 仅和相邻的路由交换信息(区别于OSPF的洪泛法)
  2. 路由交换的信息是该路由器自己的路由表
  3. 按固定时间来交换(默认30秒)

所以经过第一次广播,相邻路由器就交换了信息,经过第二次广播,就知道了距离为2的路由信息。经过数次广播后,路由信息就会收敛了。

路由算法

每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都包含3个关键数据:<目的网络>,<距离d>,<下一跳路由X>,对于每个相邻路由发来的路由表报文,都会这么做:

  1. 修改该报文中下一条的路由都为X,并把所有距离都+1
  2. 对修改后的表做如下操作
    2.2 如果原来没有到达目的网络N的信息,则把该条信息加入
    2.3 如果有到N的,且下一条地址为X,则把自己的替换成发过来的(换新的)
    2.4 如果有到N的,且下一条不是X,这时候比较谁的距离短
  3. 如果180秒没收到相邻路由的信息,则说明相邻路由不可达,把距离设置为16

该算法缺点:

  1. 限制了网络规模
  2. 路由器交换的是网络的完整表,开销大
  3. 出现故障时,坏消息传的慢

OSPF

OSPF是网络层协议,直接使用IP报文传送。
特点:

  1. 采用洪泛法来发送信息,洪泛法是一种简单的路由算法,将收到的封包,往所有的可能连结路径上递送,直到封包到达为止。
  2. 发送的是本路由与相邻路由的链路状态
  3. 只有当链路状态改变时,才会触发发送
  4. 对不同的服务类型设置不同的代价,所以计算出的路由很灵活
  5. 如果到同一网络有多条路径,可以将通信量进行负载均衡
  6. 可变长子网划分,支持五分类编址CIDR。
  7. 每个链路状态带上一个32为序号,序号越大状态越新
  8. 为确保分组状态最新,每隔30分钟刷新一次链路状态

每个需要更新路由表,OPFS协议会使用Dijkstra来重新计算到达目标网络的最短路径,以此来构造路由表。所以路由器存储的是经过Dijkstra计算后的路由表。

五种分组类型:
1、问候分组
2、数据库描述分组
3、链路状态请求分组,问其他路由某些链路状态的信息
4、链路状态更新分组,洪泛法
5、链路状态确认分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less2015/article/details/8804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