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王阳明心学》

作者

 

      王阳明: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感想

         读书会里一位书友推荐的书。这是一本高能量密度的书。之前看了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以为那本书就是最高阶的内功心法,结果  发现自己  还是  too  yong    too  simple  。  

       看了一遍书,很多点都没台明白。以下几个句话 比较有感触。

                怎样修行?

                世人对 “修行 ”通常存有误解,以为只有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才是修行,或至少是远离尘嚣、参禅打坐才叫修行。事实上,修行的正确定义应该是:修正自己错误的心态和行为。

                  活得明白

               一个人想要活得明白、首先必须学会怀疑,其次学会独立思考、这样才不会在社会和他人灌输给我们得错误观念中稀里糊涂得过一辈子。

                   

                  物欲 

                古希腊和希伯来(犹太人)那里,人们的生活目标是“追求人的完美”,可到了今天,现代人则是一味“追求物的完美”,结果就是把自己变成了物,把生命变成了财物的附属,于是“存在”( to be )就被“占有”( to have )所支配了。物质上的成功固然可以满足我们的生存需要和虚荣心,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成就感,但它并不必然带给我们幸福,更无法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6196081 查看本文章

                关于死亡

                死亡是怎么回事儿?人死之后,究竟是陷入一种彻底的虚无,亦即人们常说的万事皆休、一死永灭?还是死后仍有东西继续存在,就像许多哲人以及宗教常说的灵魂不灭?如果是前者,我们所做的一切到头来都因死亡而一笔勾销,那么人活这一辈子又有什么意思?如果是后者,那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人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才能无惧于死亡,并且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作者提到死亡其实是一个过程,不是到你断气 停止心跳那一刻 才死亡。  

   

               “修行”遵循的标准——存天理 去人欲  。

                天理 指的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人欲 值得不合理 、不正当得欲望。

内容简介

todo  2019年内重读。       

 

金句摘取

 

世人对 “修行 ”通常存有误解,以为只有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才是修行,或至少是远离尘嚣、参禅打坐才叫修行。事实上,修行的正确定义应该是:修正自己错误的心态和行为。

 

“修行”遵循的标准——存天理 去人欲  。天理 指的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人欲 值得不合理 、不正当得欲望。

 

一种不被物夺、不为镜转 、不与俗世同流、独与天地相通得精神力量。

 

一个人想要活得明白、首先必须学会怀疑,其次学会独立思考、这样才不会在社会和他人灌输给我们得错误观念中稀里糊涂得过一辈子。

 

人得二重性:认识自然存在物 ,必然服从自然法则、另一方面 人又是理性存在者 可以遵从 理性法则行动

 

人之所以比动物高贵,首先是因为人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其次就是人拥有自由意志。也就是说,对于外界发生的种种事情,我们始终有权选择自己的态度、看法和反应

 

 一个人,面对别人指责或谩骂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从容面对、理智化解,而不是暴跳如雷或大打出手;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活在这世上,既控制不了别人的嘴,也控制不了红绿灯,更控制不了股市涨跌,但是无论何时,我们都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所以,“不动心”绝不是儒家圣贤的思想专利,而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修炼的人生功课。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负面情绪,其实都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源于我们对事情所抱有的看法。美国著名的整形医生和心理学家马尔茨,就曾经谈到他保持内心强 大
的秘诀,那就是——把事实与看法分开 

 

 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 

 

温清定省:

 

稻盛和夫:人活着,最重要得事情并不是 去追求那些外在得东西、而是要做一个有品质得人

 

物质上的成功固然可以满足我们的生存需要和虚荣心,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成就感,但它并不必然带给我们幸福,更无法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意义。

梁启超说过:“欲学为大人物者,在一生中,不可无数年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年中,不可无数月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日中,不可无数刻住世界外之世界。

 那么,如何打造“心灵密室”呢?答:给自己找一段独处的时间,暂时抛开生活中的所有羁绊和牵挂,进入自己的内心,真诚面对那个被现实遗忘已久的内在自我。然后,做一些跟心灵有关的事情,比如静坐,禅修,听一些感动心灵的音乐,看一些启迪人心的影片,阅读智者哲人写的书,尝试着培养并加深自己对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心理学、宗教等人文领域和精神事物的兴趣和感悟力。久而久之,你就能给自己打造一个没有实用性、没有功利性的平静而丰富的内在世界,从而再造一个崭新的自我,重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换言之,真正的“心灵密室”,并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或处所,而是一种超越流俗的心态和境界。一个修行人如果暂时选择了背对人群和社会的姿态,那并不等于他在逃避和厌离,而是意味着他将以另外一种方式重建与人群和社会的关系。 

如何才能在面对大量纷繁琐碎的事情(而且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做到身累心不累、身忙心不忙呢?答案很简单:只动脑,不动心。



就要去体会求知的乐趣和知识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升学;工作,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各种能力,实现人生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活着,就要去感受生活 

 没错,世上很多人一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他们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而是按照别人的标准、在别人的目光中上演的一场秀。他们每天要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去应付各种各样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自以为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殊不知早把自己丢掉了。借用佛陀的话来说,这就叫‘可怜悯者’。 

 孟子说:你要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失赤子之心。当然,所谓“复归于婴儿”,所谓“不失赤子之心”,并不是强迫我们把智商降到婴儿的水平,也不是怂恿我们离开文明社会,去深山老林过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而是让我们像婴儿、赤子那样,全然活在当下,充满存在的喜悦,


古希腊和希伯来(犹太人)那里,人们的生活目标是“追求人的完美”,可到了今天,现代人则是一味“追求物的完美”,结果就是把自己变成了物,把生命变成了财物的附属,于是“存在”( to be )就被“占有”( to have )所支配了。 

马斯洛曾经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除此之外,马斯洛还提出了两种需要,即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但并未明确把它们归入需求层次排列中;一些研究者将这两种需要放在“自我实现”之前,

一个懂得为人格补钙、让心灵吸氧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由大多数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死亡是怎么回事儿?人死之后,究竟是陷入一种彻底的虚无,亦即人们常说的万事皆休、一死永灭?还是死后仍有东西继续存在,就像许多哲人以及宗教常说的灵魂不灭?如果是前者,我们所做的一切到头来都因死亡而一笔勾销,那么人活这一辈子又有什么意思?如果是后者,那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人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才能无惧于死亡,并且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未知死,焉知生?”也就是说,一个人若不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儿,他又怎么可能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呢?又如何找到正确的人生意义和生活态度呢? 
 
 

“当然不一样。正如我上面说的,世人所谓的‘灵魂’,通常是指一个不变的东西;而世人所认为的轮回转世,就是这样一个不变的‘灵魂’穿过一世又一世的肉体,就像一条细线穿过一颗又一颗珍珠一样。这样的‘灵魂’,其实只是人们为了抗拒死亡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象,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对不朽和永恒的渴望。事实上,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不变和恒常的东西。换言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唯一恒常的就是‘无常’。而

 “严格来讲,并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在轮回转世,有的只是一股意识之流,或者说是一股能量之流,佛法称之为‘神识’。

死亡本来就是生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

既然你选择生活在一个‘无常无我’、充满变化的世界上,那么你就该欣然面对一切形式的死亡:如果你看见一阵细雨,那是因为一朵云死了;如果你看见一株稻穗,那是因为一粒稻种死了;如果你看见春天来了,那是因为冬天死了;如果你听见一个婴儿呱呱落地的啼哭,那必定有某个老人终止了上一段旅程的脚步;如果你热爱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那你就不该拒绝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死亡。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三条原则一定要谨记。

第一,永远不要试图去掌控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

第二,照破自我的幻象,认识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我,是隐藏在这些纷纷扰扰的心理现象背后的一种觉知之光,它可以觉知和洞察所有的心理活动,但它并不等于这些心理活动。而我们在生活中所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有这份觉知和洞察(息有养,瞬有存)。只要对身心内外的一切事物保持清明的觉知与如实的洞察(此心惺惺明明),没有一息间断,你就契入了生命的真相。从而,你便能无惧于身心内外的一切无常与变化,并且如如不动地安住在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上。

 第三,不要苛求完美——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

  “‘你’和你所拥有的‘东西’,可以直接画等号吗?

:绝大多数人平常所认定的这个由姓名、性别、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人际关系、体貌特征、性格特征、遗传基因、感觉知觉、情绪欲望、思想观念等等组合而成的“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佛陀所说的“众缘和合”的“假我”。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musexiaoluo/p/1073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