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流量度量术语

网站流量度量术语
1、IP
IP(独立IP),即 Internet Protocol,这里指独立IP数,独立IP数是指不同IP地址的计算机访问网站时被计的总次数。独立IP数是衡量网站流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一天内(00:00-24:00)相同IP地址的客户端访问网站页面只会被计为一次,记录独立IP的时间可为一天或一个月,目前通用的标准为“一天”。假设有部分同学在教室的局域网中同时打开了博客(http:/ oldboyblog5lcto.com),请问对于51CTO网站是几个独立IP?答:是一个独立IP。这是因为,国内所有的公司几乎都是采用局域网共享上网的,即通过路由器NAT地址转换上网,每个计算机在局域网内的私有IP是不同的,但是在外网上,就必须由路由器把每个私网地址转换成了路由器接口的固定公网IP(多IP映射暂不考虑),所以说,对于网站来说一天内多个相同IP的客户端访问会被计为一个独立IP。
再假设一个客户机用户通过ADSL等直接拨号上网,但是上网的时候偶尔掉线,一共重新拨号了3次(相近时间重新拨号IP地址相同的几率是极小的),然后每次都继续打开同一个博客地址,请问此时,网站独立IP数是多少?答:是3个独立IP。由此可见,通过独立IP数度量网站访问量,和实际的访问情况不是很匹配。国内的企业、学校等多数是用NAT上网的,一个独立IP背后可能有数十上百个客户端访问。独立IP数虽然不是很准确,但却是MT技术人员比较关心的一个衡量网站的指标。
2、PV
PV(访问量)即 Page View,中文翻译为页面浏览,即页面浏览量或单击量,不管客户端是不是相同,也不管IP是不是相同,用户只要访问网站页面就会被计算PV,一次计一个PV。PV的具体度量方法就是从客户浏览器发出一个对web服务器的请求( Request),Web服务器接到这个请求后,将该请求对应的网页(Page)发送给浏览器,这样就产生了一个PV。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只要这个请求发送给了浏览器,无论这个页面是否完全打开(或下载完成),都会被计数(1次为1个PV),一般为了防止用户快速刷PV很多网站会把PV的统计程序放在页面的最下面。用PV衡量网站时,PV数反映的是浏览某网站的页面数量,每刷新一次页面也算次。因此,可以说PV数与来访用户的数量成正比,但PV数并不是真正的页面来访者数量,而是网站被访问的页面数量,因为一个来访者可能产生多个PV。
问:如果一个用户要访问赶集网或58同城租房,你觉得用户可能会产生多少PV?
答:平均可能会有十几到几十个PV,一个来访者访问网站的PV数的多少是和网站提供的业务直接相关的。对于分类网站,用户浏览网站可能是为了找房子、找工作,因此一个用户访问的页面会很多,自然PV也就会很多PV( Page View)是网站被访问的页面数量的一个指标,但不能直接知道有多少人访问了这个网站。
一个来访者访问网站,可能产生若干PV数,但是独立IP数就只有1个,因此,如果对比一个网站的独立IP数和PV数,不难看出,PV数一定会大于等于独立IP数,其比例视网站的业务而定,对于分类门户,可能会达到10:1,甚至更多。
3、UV
UV(独立访客)即 Unique Visitor,同一个客户端(PC或移动端)访问网站被计为一个访客。一天(00:00-24:00)内相同的客户端访问同一个网站只计一次UV。UV一般是以客户端 Cookie等技术作为统计依据的,实际统计会有误差。考虑到一台客户端计算机可能会有多人使用,因此,UV(独立访客)实际上并不定是独立的自然人访问。
IP、PV、UV的区别
针对该主题,下面以一个访问示例来讲解吧。
假设某城市的一个网吧里,有10个人都进入了www.etiantian.org的网站,每个人平均访问了5个页面,但是这个网吧的对外出口是一个公网IP(注意:也可以配置多个IP出口,此处不计特殊情况),所以,对于 etiantian网站来说,只会计算一个独立IP访问,但是因为网吧里有10人在访问www.etiantian.org的网站,并且平均都访问了5次因此,对于 etiantian网站来说,PV数就是10×5=50个PV,而因为有10个人访问,就是10个不同的客户端访问,因此,UV(独立访客)为10。那么,在此访问示例中,网站独立IP数为1个,PV数为50个,UV(独立访客)为10个。通过上述结果,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一个网站的独立IP数量要比网站实际访问的pv数量小得多。通常情况下(国内互联网环境下),网站的UV数也会大于独立IP数。PV数高说明访问的页面数多,但是不一定就代表来访者多;但PV数一定与来访者的数量成正比,不过,PV并不直接决定页面的真实来访者数量。比如在访问某网站时,一个人也可通过不断地刷新页面,制造出非常高的PV数。PV数多,用户访问网站页面的总数量多,通常服务器的压力会大一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oluoba/article/details/8943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