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面向对象(OO——Object Oriented)

写代码的四点:
     1.明确需求。要做什么?
     2.分析思路。要怎么做?(1,2,3……)
     3.确定步骤。每一个思路要用到哪些语句、方法和对象。
     4.代码实现。用具体的语言代码将思路实现出来。

学习新技术的四点:
     1.该技术是什么?
     2.该技术有什么特点?(使用需注意的方面)
     3.该技术怎么使用?(写Demo)
     4.该技术什么时候用?(在Project中的使用场景 )

----------------------早计划,早准备,早完成。-------------------------
想要了解面向对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象。

对象

     对象就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人、事、物体等实体在计算机逻辑中的映射。
     对象具有唯一性、抽象性、继承性、多态性。每个对象都有自身唯一的标识,通过这种标识可找到相应的对象,在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它的标识都不会改变,不同的对象不能有相同的标识;抽象性是指将具有一致的属性和行为的对象抽象成类,一个类就是一个对象,因此对象的抽象是类,类的具体化就是对象,也可以说类的实例是对象;继承性也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多态性是指相同的操作、函数或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的结果,多态性增强了软件的灵活性和重用性。
     一切事物皆对象,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从最简单的整数到复杂的飞机等均可看作对象。对象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和时间。对象具有状态和行为,一个对象用数据值来描述它的状态,用操作改变它的状态,对象及其操作就是对象的行为。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封装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面向对象(OO——Object Oriented)

      面向对象是一种思想,也是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是一种把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指导开发活动的系统方法。 在面向对象出现之前,计算机编程是基于面向过程的,面向过程强调的是功能行为。而面向对象是将功能封装进对象,强调具备了功能的对象。通过面向对象的方式,将现实世界的事物抽象成对象,将现实世界的关系抽象成类、继承,帮助人们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抽象与数字建模。所以说面向对象就是基于对象概念,以对象为中心,以类和继承为构造机制,来认识、理解、刻画现实世界和设计、构建相应的软件系统。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1.封装性:只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提供公共的访问方式。
                    好处:将变化隔离、便于使用、提高复用性、提高安全性;
                    原则:将不需要对外提供的内容隐藏起来,把属性隐藏,提供公共方法对其访问。
                    注:私有仅仅是封装的一种体现形式而已。
      2.继承性:extends,两种事物间存在着一定的所属关系,继承的类就可以从被继承的类中获取一些属性和方法,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继承是多态的前提。继承性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同于其它语言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注:子类中所有的构造函数都会默认访问父类中的空参数的构造函数,默认第一行有super();若无空参数构造函数,子类中需指定;另外,子类构造函数中可自己用this指定自身的其他构造函数。
      3.多态性:事物的多种存在形态。父类或接口定义的引用变量可以指向子类或具体实现类的实例对象。
                    好处:提高了程序的扩展性;
                    弊端:当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时,虽提高了扩展性,但只能访问父类中具备的方法,不可访问子类中的方法;即访问的局限性。
                    前提:实现或继承关系,复写父类方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941263013/article/details/8006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