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之路——基础阶段二(第十三篇)

我的学习阶段是跟着CZBK黑马的双源课程,学习目标以及博客是为了审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毕竟看一遍,敲一遍,和自己归纳总结一遍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此期间我会参杂Java疯狂讲义(第四版)里面的内容。

前言:此随笔主要是Java基础中的基础,相信大家对这方面肯定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具体详解可以参照万能的baidu,有的我就一笔带过,希望在我的学习之路上能够有大牛进行指导,也有更多的小伙伴共勉。

1.Servlet入门学习

servlet是运行在服务器端的小程序.servlet就是个接口,定义了Java类被浏览器访问到(tomcat)的规则.将来我们定义一个类调用Servlet需要复写其中的方法/

使用servlet需要定义一个实现类来完成接口的实现.这里的要实现接口中的抽象方法.

servlet生命周期:init方法,只执行一次,service方法可以多次执行,destory只执行一次,一般用于最后销毁结束.

servlet3.0的好处:可以支持注解配置,不需要再写xml配置文件.

Servlet接口有两个抽象类,像HttpServlet是对Http协议的封装,简化操作,定义类继承HttpServlet复写doget和dopost方法.

2.Http

定义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传输的格式,是基于TCP/IP 的高级协议.

这里的Version 有两种1.0 和1.1版本.区别是新版本的请求可以复用链接而旧版本每次请求都要创建新的链接.

请求行:

请求方式请  求url     请求协议 版本

      get /login.html         http/1.1

Http协议有7中请求方式常用的是get和post请求方式

get方式参数在请求行中url之后,请求的url长度有限,相对post来说是不安全的.

请求头:

客户端浏览器告诉服务器一些信息

User-Agent:浏览器告诉服务器浏览器版本 解决浏览器兼容问题

Referer:告诉服务器从哪里来  作用可以用于防盗链操作,统计工作.

请求空行:

用来分隔请求头和请求体的;

请求体(正文部分):

封装POST请求的请求参数的.

3.Request

request和response对象的原理,request和response是服务器创建的对象我们来进行使用.request是用来进行请求的,response是用来响应的.

1.request功能

获取请求行的数据

·getMethod 获取请求方法

·getcontextPath 获取请求虚拟路径

·getServletPath 获取Servlet路径

·getQueryString 获取get方式的参数请求

·String getRuquestURI 获取统一资源定位符

·StringBuffer getRequestURL 获取统一资源标识符

·getProtocol 获取协议及版本

·getRemoteAddr 获取客户机的IP地址

获取请求头的数据

·getHeader 通过请求头的值获取请求头数据

·getHeaderNames 获取所有请求头的名称

获取请求体的数据

·getReader 获取字符输入流,只能操作字符数据

·getInputStream 获取字节输入流,可以操作所有类型数据

2.其他功能

无论是get还是post请求方式都可以使用下列方法来获取请求.

·getParameter 根据参数名称获取参数值

·getParameterValues 根据参数名称获取参数值的数组

·getParameterNames 获取所有请求的参数名称

·getParameterMap 获取所有参数的Map集合

中文乱码问题的解决:

get方式:tomcat8已经解决了乱码问题

post方式:设置request编码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请求转发:一种服务器内部资源的跳转方式

步骤:1.通过request对象获取请求转发其的对象:RequestDispatcher getRequestDispatcher

2.使用RequestDispaycher对象来进行转发forward(ServletRequest request,SevrvletResponse response)

特点:

地址栏内容不会变,

只能转发到当前服务器的内部资源中,

转发是一次请求

共享数据:一个有作用范围的对象,可以在范围内共享数据

request域:

`setAttribute:存储数据

`getAttitude:通过键获取值

`removeAttribute:通过键移除键值对

获取ServletContext方法:getServletContext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Zyz233/p/10806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