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tcoin Standard》中最令我惊艳的段落(上)

编者注:本文为 Yorick de Mombynes 从《The Bitcoin Standard》中节选出来的片段。他在 Twitter 上公开时,也受到了原书作者 Saifedean Ammous 的赞赏。我们提供译文,方便大家一窥《The Bitcoin Standard》的堂奥。


1.最好把比特币当成是一套分布式软件,用于转移资金:它所用的货币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通胀,转移过程也无需依赖可信第三方。

2.虽说比特币是数字时代的新发明,但它试图解决的问题却与人类社会同样久远了:如何提供一种完全由拥有者控制的货币,并且能长时间持有(直到人类社会消失)。

3.人们的选择都是主观的,选择哪种货币都无关对错。选择会有结果,仅此而已。


4.我管这叫作 “易钱陷阱”:一旦某物被用作价值储存的手段,它们的供应量就会增加,而一旦该物品的供应量增加很快,则其代表的价值就会缩水。

5.要成为货币,就必须是难以生产的,否则借便宜生产手段渔利的诱惑会破坏储蓄者的财富,并破坏人们存储该货币的动力。

6.那些历久弥新的货币媒介,通常具有可靠的机制,能够限制它们的供应增长,换句话说,可以称为 “贵钱(hard money)”。

7.(在一个社会中)何物最适合用作货币,通常取决于社会的实际技术能力,这些技术条件决定了不同货物的畅销性。

8.人类文明的繁荣通常出现在健全货币被广泛接受的时代和地区,与之对应的,非健全货币通常意味着文明的消亡和崩溃。

9.无论是罗马,君士坦丁堡,弗洛伦萨还是威尼斯,历史表明,健全货币制度是人类繁荣的必要前提,否则,人类社会就会处于野蛮和毁灭的边缘

10.历史表明,若他人手中的钱比你的手中的钱更贵,你不可能置身事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6094892 查看本文章

11.人类在金本位时代达成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技术、医学、经济和艺术成就,因此,它在欧洲也被称为美好时代(la Belle Epoque)

12.一战后,货币由自由市场决定的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政府货币时代。

13.政府货币类似原始货币和非黄金的商品:可以轻易增加供应,从而导致滞销,购买力破坏,最终使持有者变得穷困。

14.随着金本位被搁置,政府的战争消耗不再局限于国库中的钱,而是扩大到所有国民财富。

15.如果欧洲国家维持金本位,或者欧洲人民自己保管黄金(译者注:替代货币),历史可能会被改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会在几个月内就结束。

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金本位的偏离引起了1929年的经济大衰退。胡佛和罗斯福时期的政府管控及经济社会化,则深化了大萧条。

17.凯恩斯式的幼稚经济学认为,任何支出都是消费,无论是个人供养家庭的支出,还是政府发动战争的支出,这些消费都提升了总需求,降低了失业率。

18.本质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乃是希望通过中央计划实现 19 世纪自发形成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19.恶性通胀是使用政府货币的经济体所独有的,在金银本位的经济体中前所未见。

20.使用政府货币的经济体中,货币的生产成本趋于零,因此,整个社会见证货币财富在数月或数周内灰飞烟灭完全是有可能的。

21.恶性通胀不仅仅是一个令许多人损失惨重的恶性现象,更可能导致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经济结构分崩离析。

22.即使教科书中关于政府管控货币供应颇有益处的结论是正确的,世界上哪怕有一次恶性通胀发生,所带来的害处就会使得那些益处相形见绌。

23.Hanke 和 Bushnell 已经证实了历史上的 57 次恶性通胀,其中,只有一次发生在货币国家化之前,即 1795 年的法国大通胀,时值密西西比泡沫破灭之时。

24.不断增加的供应,会导致货币不断贬值,使得财富从货币持有者手中向货币发行者和货币的早期持有人转移,即坎蒂隆效应

25.无论是明目张胆的贪腐、“国家危机”或是通货膨胀学派的泛滥,政府总会找到理由印钱,从而扩大政府权力,掠夺持币者的财富

26.讽刺的是,在政府货币时代,政府拥有的黄金储备却远超 1871-1914 的国际金本位时代


27.健全货币政策,使得人们只有在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时,才能获得个人收益。因此,整个社会将致力于生产、合作、资本积累和贸易

28.二十世纪,是万能政府和不健全货币当道的是得。人们被勒令禁止使用市场选择的货币,而被暴力胁迫使用政府发行的货币

29.健全货币是个人能不受专制和压迫所害,获得自由的基本前提。一个拥有发行货币能力的强权国家,将拥有可以为祸人民的权力,这些权力对那些宵小之辈充满吸引

30.健全货币政策是决定个人时间偏好的一个主要因素,该因素对个人决策有巨大影响,却经常被人忽视。时间偏好指个人评估的当前价值和未来价值之比

31.经济学家 Hans-Hermann Hoppe 解释说:当时间偏好率足够低,以致形成了储蓄和资本,或者耐用消费品时,时间偏好率下降的趋势将势不可挡,开始所谓的“文明的进程”

32.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人之间的交易问题,宏观经济学关注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问题。对个人的幸福而言,最重要的经济决定取决于对自己未来预期的权衡

33.货币越保值,就越能激励人民延迟消费,配置资源用于未来的生产,从而积累资本,提高生活水平

34.长期来看,放弃能够保值增值的货币,而转用易贬值的货币,将产生严重后果:社会储蓄减少,资本积累减少,甚至可能开始吃老本

35.文明在健全货币体系下繁荣,反之则瓦解消亡,从罗马、拜占庭和现代欧洲社会,都是如此


36.对货币而言,重要的是它的购买力而非数量。只要货币数量能够满足持有者的交易和储蓄需求(能够分割和组合),就能保证其行使货币功能。

37.历史上最好的货币,就是那种把增发货币的影响限制到最小、让增发货币无利可图的货币。

38.如果政府货币更适宜记账和储值,就无需政府制定货币法来强制施行,也无需政府在全球采购黄金并储备到央行

39.事实上,央行继续保持持有黄金,甚至开始增加黄金储备,说明从长远来看,政府对自己的货币缺乏信心

40.健全货币,将随着时间推移而略微增值,也就是说,持有该货币,将增加购买力

41.非健全货币优于受到央行的控制(后者以保证正通胀率为使命),只能提供更小的经济激励让人们持有它

42.对于非健全货币,只有当回报高于货币的贬值时,才会有收益, 因此激励了人们进行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或者直接消费


43.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一直在下降(已经到了非常低的水平),而个人、地方和国家的债务却升高到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44.凯恩斯经济学思想中最异想天开的一个莫过于 “国家债务无所谓,因为那是我们自己欠自己的”

45.信仰高时间偏好率的凯恩斯信徒,可能无法正确理解 “自己人” 的概念,在这里,“自己人”不是指当前的一群人,而是好几代不同的人。换句话说,当前不顾后果的消费,是以未来几代人为代价的。

46. 20 世纪变成了消费主义的狂欢,跟健全货币的衰亡和凯恩斯思想的盛行两个方面都脱不开干系(后者贬低储蓄,并神化消费主义为经济繁荣的关键)

47.讽刺的是,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煽动下,现代经济学显得如此无知,它认为是资本主义导致了炫耀性消费(与资本积累相反),而资本主义正是基于通过储蓄进行资本积累的经济体系。

48.资本主义的诞生,正是由于人们降低时间偏好率,延迟满足,并对未来进行投资。说举债消费是资本主义的一部分,就如同说窒息是呼吸的一部分一样可笑。

49.经济增长的唯一原因,首先就是延迟满足,储蓄和投资,这些行为延长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和生活水平

50.健全货币到贬值货币的变化,导致几代人的财富在一,二代人手里就浪费殆尽(炫耀性消费),并依赖负债来为消费提供资金。

51.如 H. L. Mencken 所说,每次选举都是对赃物的预先拍卖

52.政客向人们兜售的谎言:通过印钞,福利和退休金可以保持不变。事实却是,印钞使得家庭的投资日益缩水。


53.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大部分技术都是在19世纪发明,受益于当时金本位制度下的经济发展(人们使用健全货币进行资本积累,使得储蓄不容易贬值)。

54.健全货币对人类繁荣的贡献不止局限于科学和技术进步,也生动地体现在艺术世界中。

55.在健全货币和低时间偏好时代,艺术家们钻研手艺,以制作出影响深远的有价值的作品

56.当代的艺术家,用狂妄、令人瞠目结舌的价值观、愤怒和存在主义的焦虑(以此博取受众的认同),取代了钻研手艺和长时间的练习,而且,时常加入一些故弄玄虚的政治理想(通常是幼稚的马克思主义)


原文链接: https://threadreaderapp.com/thread/985560599248756736.html
作者: Yorick de Mombynes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hangsongwww/article/details/8976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