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技术系列①——开篇简介

写在开头

    
  17年10月开启51cto博客之路,原想将自己所学所想,或者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走过的坑,踩过的雷,能够利用51cto的平台和大家分享,作为马上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我深深能够理解我们学生在面临广阔的网络世界时的迷茫,面对复杂网络拓扑的慌张。所以虽然作为一名刚刚入行的行业小白,还是能够希望通过自己在课堂与实验的过程中收获的冰山一角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对于前辈们来说,这些博客实在过于浅显,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发现网络上还并没有一个成系统的教程是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希望我的一点经验能够帮助还在网络的门口徘徊的入门者一点启发。在此,提前谢谢大家的支持。
       

个人证书

      

  • HCNP-R&S
  • HCIP-CLOUD
  • 软考网络工程师
  • 微软国际MOS大师级认证
     
        

    IPv6系列博客简介

        
      面对5G的逐渐发展普及,终端数量随之快速的增加,原本就短缺的IPV4地址极大可能无法满足如今急剧扩大的网络环境,因此将IPV4网络全部迁移到IPv6之上也是不可抗拒的事实。
      虽然IPv4地址理论上最多可以拥有43亿(2^32-1)个地址,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实际地址分配不合理等情况,IPv4地址空间早已耗尽。私有地址、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NAT等技术的提出,尽管可以暂时缓解地址紧缺的情况,但依旧是治标不治本。所以,IPv6地址的使用,以及它近乎无限(2^128-1)的地址空间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地址短缺而造成的互联网继续发展的瓶颈。
      本系列博客,对于那些希望能够快速理解并部署IPv6网络的人员来说能够提供较为有用的参考内容,本系列博客会包含基本IPv6理论知识,并以思科GNS3模拟器为主要实验平台,仔细讲解IPV6的部署实践方式。
        
    下面列出本系列博客的主要内容
        

    1. IPv6地址编码与配置
    2. IPv6静态路由详解
    3. IPv6 RIPng理论与基础配置
    4. IPv6 OSPFv3理论与基础配置
    5. IPv6 EIGRP详解
    6. IPv6地址SLAAC与有状态自动配置
    7. DHCPv6地址分配
    8. DHCPv6前缀代表
    9. IPV6迁移— 双栈
    10. IPV6迁移— 手工隧道
    11. IPV6迁移— 6to4隧道
    12. IPV6迁移— ISATAP隧道
       

      结尾

       
        关于实验软件与实验拓扑,我会在每次更新之后提供下载链接,并且在每篇文章之后添加“每日一更”的小栏目,用于介绍常见网络错误及解决方式,希望能帮助需要的人少踩坑!
        望尽自己所能为看到这个专栏的人提供微小帮助!谢谢
       

      每日一更

       
      问题描述:很多人发现访问搭建好的FTP服务(FTP服务搭建在此不做说明),无论是利用Linux还是windows server进行搭建的服务,总会出现部分人可以访问,部分人无法访问的情况发生。
      错误提示如图:
      IPV6技术系列①——开篇简介
       
      解决方式:
      浏览器---->Internet选项---->高级---->使用被动FTP(为防火墙和DSL调制解调兼容性)
      将其取消勾选,重启计算机,再次访问,问题解决。
       
      解析:
      主动FTP:服务器主动通过20号端口给用户传输数据。
      (缺点:该模式传输报文,由于服务器主动给用户发送数据,该数据有可能被防火墙阻止)
      被动FTP:只有客户端通过一个随机端口发来数据请求,服务器才会被动回应。
      (优点:避免防火墙安全策略的过滤,使用随机端口传输数据,不使用20号端口)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3435327/238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