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函数注解

http://xiaorui.cc/2016/05/04/%E7%90%86%E8%A7%A3socket-connect%E5%92%8Caccept%E7%9A%84%E5%AE%9E%E7%8E%B0%E7%BB%86%E8%8A%82/

下面的流程图说的很清楚是客户端端在调用connect()时建立的三次握手。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两个队列,一个syn队列,一个accept队列。 

用户连接server之后会选择跟server的哪个socket进行传送数据。 新客户端又跟哪个socket建立连接?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accept()是从accept队列里面取出客户端的syn请求,然后完成三次握手,并且socket server对于每个客户端都创建一个新的socketfd,然后通过这socketfd来跟client数据传输。 

由于TCP/IP协议栈是维护着一个接收和发送缓冲区的。在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数据包后,服务器端的TCP/IP协议栈应该会做如下处理:

如果收到的是请求连接的数据包,则传给监听着连接请求端口的socetfd套接字。

如果是已经建立过连接后的客户端数据包,则将数据放入接收缓冲区。这样,当服务器端需要读取指定客户端的数据时,则可以利用socketfd_new 套接字通过recv或者read函数到缓冲区里面去取指定的数据(因为socketfd_new代表的socket对象记录了客户端IP和端口,因此可以鉴别)。

服务器端在调用listen之后,内核会建立两个队列,SYN队列和ACCEPT队列,其中ACCPET队列的长度由backlog指定。

服务器端在调用accpet之后,将阻塞,等待ACCPT队列有元素。

客户端在调用connect之后,将开始发起SYN请求,请求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称为第一次握手。
服务器端在接受到SYN请求之后,把请求方放入SYN队列中,并给客户端回复一个确认帧ACK,此帧还会携带一个请求与客户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标志,也就是SYN,这称为第二次握手
客户端收到SYN+ACK帧后,connect返回,并发送确认建立连接帧ACK给服务器端。这称为第三次握手
服务器端收到ACK帧后,会把请求方从SYN队列中移出,放至ACCEPT队列中,而accept函数也等到了自己的资源,从阻塞中唤醒,从ACCEPT队列中取出请求方,重新建立一个新的sockfd,并返回。
这就是listen,accept,connect这三个函数的工作流程及原理。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在connect函数中发生了两次握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542723151/article/details/8842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