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十年之后你的路在何方

        前段时间,我们公司一个核心的开发员跳槽去了邵逸夫医院当管理员。他已经三十出头,据说那里有很好的福利,更轻松,不用忍受老板的种种压力。
        以前听到不少关于程序员到30岁之后的出路问题。在国内35岁大概就是一个界限。过了这个年龄,因为精力的原因大都会改变职业方向。做开发经理,转行管理,不再只是写代码,或者索性脱离开发做其他的事情。
        在工作半年多之后,尤其在亲身经历了公司中人的跳槽之后,我有了更实际的看法。


        我所在的开发部有十几个人。由于开发语言的因素(PB,一种古老的语言),大多数开发者都有四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公司有两个开发元老,其中一个是部门经理。作为部门经理,他的职责是协调好整个开发部的工作安排和进度,以及设计出各类技术方案,同事协调好与产品部的关系。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思维清晰,待人平易。他的技术方案决定着开发人员的编码。从职业能力的角度讲,我现在觉得作为一个开发经理,需要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交际能力,协调能力,也可以说是管理能力。这种技术,不是最低端的编码,而是整个系统的构架和设计方案。而公司的另一个开发元老,感觉就是一个纯粹的开发者,他有丰富的技术,负责一些编码实现的难点。


        公司里的其他开发者,大部分都有三十岁了。他们午饭时的一个话题,便是他们的孩子。自己的女儿怎样了,等等。
        和他们接触久了,我发现在一个环境中呆久了,会有一种惰性,依赖这个环境,感到不满,然而由于种种因素,不愿选择尝试新的环境。
        一个同事提到那个跳槽的人时说,要是当初选工作的时候去做实施,那样就可以认识很多的人,不用想现在这样受拘束了。


        确实,作为一个程序开发员,过硬的编码水平只是一个谋生的基本能力。要想转行,必须具备其他的能力。
        在一个月前,公司安排一些人准备一下CMM3(软件能力成熟度)的检查,其中包括我。虽然这个像是走过场,我却从中学到了不少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编码,只是整个流程的很小一部分。完整的流程,包括:用户需求获取,软件需求设计,项目策划,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技术文档编写,产品发布,现场实施。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现在我知道,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工程师,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viewnum.php?uid=10038104&itemid=193900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qk1603/article/details/3639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