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管理的历史

21 世纪,企业需要什样的信息系统?》之二十

任务管理的历史

熊军民 2010.10 (道仑软件)

任务管理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的第一天起,就有了任务管理。原始人类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寻找足够多的食物,同时还要抵御大型野兽的攻击。当一群原始人在寻找食物时,他们就开始了一项任务。当一群原始人合力驱赶或围捕一头野兽时,他们也开始了一项任务。当一个原始部落为了保卫家园或争夺领地与另一个部落发生战争时,他们也开始了一项任务。

任务,是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一个 任务一般包含要达到的目标、可利用的资源、可采取的手段、时间和成本要求等信息。有任务,就有任务管理。 任务无处不在,任务管理也无处不在 。可以说,人类的一切管理,都是针对任务的管理 ,或是与任务有关的管理。没有任务,就无所谓管理。 任务管理,就是为了达成任务的目的,对任务进行的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和协调等行为。任务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完成任务,达成目标。任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的成败。

任务管理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并 受制于管理工具 虽然人类从事任务管理活动至少已有数万年的历史,但从任务管理实践到形成比较完整的任务管理理论,则是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按任务管理方式分,从人类社会产生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原始式管理阶段

在原始社会,生产方式是原始的,管理任务的方式也是很原始的。由于知识和工具的限制,这个阶段的任务管理完全靠个人经验的积累和个体间经验的直接传承,任务管理的水平很低。人类只能进行较简单的任务,任务管理缺少计划性和长远性,可以称之为任务的“原始式管理”阶段。

自然式管理阶段

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后,有了简单的生产工具,但生产力水平仍很低,是为自然经济阶段。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是在许多经济单位(如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庄、奴隶制大庄园、封建庄园等)内部完成的。这些经济单位自成体系,从事各种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生产。这个时期的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社会分工不发达,商品经济虽有某些发展,但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对自然经济起着补充作用。但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已经有了较明确的任务分工。

这个阶段,由于文字、数字及数学(算术、代数、几何)、纸(或竹简、羊皮等)和笔等的逐渐发明,人类文化、技术和经验信息的积累、存储和处理水平比之史前期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扩大,任务管理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在工程技术领域,一些伟大的工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斗兽场、中国的长城、 都江堰 等,就是古代任务管理和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

但那个时代人们也是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例如中国战国时期 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中国 甚至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的企业管理也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 18 世纪,可以称之为任务管理的“自然式管理”阶段。

随着 18 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发生,任务管理方式及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职能式管理阶段

职能式管理是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和 分工理论的提出而发展起来的,与之相伴的是各种与 职能式 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分工理论的提出

18 世纪到 19 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业发展的 外在表现是机器在纺织中的应用,原有的小作坊逐渐转化为近代工厂。工厂规模的扩张、产品类别的发展和产品产量的急剧增长。内在变化则是:工厂体系取代了手工作坊时期的多层次契约承包体制;工厂领班制度取代了工头制度;车间或分组工作制度取代了个体工作制度;单调的重复动作替代了全程作业。工厂内各类资源的占有关系日益复杂化、资源利用也涉及到越来越多的部门,新的科学技术被不断地引入生产领域导致劳动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所有这些使得以工厂为代表的生产组织变得日益规模化和复杂化。 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

这个时期 的代表人物有亚当 · 斯密 (Adam Smith 1723 1790) 、大卫 · 李嘉图 (1772—1823) 等。亚当 · 斯密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

分工理论成了近代产业革命的起点,也是后来的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职能式管理的形成—古典管理理论

工业发展的 第二个阶段大约从 1850-1860 年开始,工业发展的外在表现是以工厂为代表的工业生产渗透到了各个方面而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主流,包括制衣、食品、工程、化工、钢铁等,即工厂化。工厂化内在的涵义是发展复杂的工作程序,包括企业组织和科层制度的发展,分工、控制、和专门化(这一发展反映在经理人员和行政人员级别的复杂化和职责的专门化上)。

古典管理理论在这个阶段形成并得到了发展。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从任务分工、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 之父 泰勒 (F.W.Taylor 1856 1915) 管理理论 之父 法约尔 (H.Fayol 1841 1925) 以及组织理论 之父 马克斯 · 韦伯 (M.Weber 1864 1920)

泰勒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为此,泰勒提出了任务管理法 和配“第一流”的工人。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中阐述了管理职能 的划分,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马克斯 · 韦伯在管理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 理论,他认为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

现在看来,古典管理理论对组织的研究是一种静态的解剖学式的研究。这种类型的研究有四个基本的假设,即分工、等级秩序和功能程序、结构以及控制幅度,其中分工是基础 。分工构成了等级秩序、功能的专门化和部门化。功能的分化形成了组织的结构,并产生了控制幅度问题。等级秩序处理组织的纵向问题,完成指挥链的发展、授权和指挥统一以及汇报情况的义务;功能程序则处理组织的横向问题,它把组织分成几个专门部分并把这些部分重新组合成合适的单位;它们共同保证组织中的命令结构和功能结构平行演进。结构表达出组织中各种功能的逻辑关系,关系的基础就是理性与效率。控制幅度概念的提出则部分地暗示理性背后的危机,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组织中人际关系的功能性与复杂性。

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职能式管理(也称为科层制)的基础,标志着职能式管理理论的正式形成。直到今天,绝大部分的组织还在沿用这一管理模式。后来的各种管理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发展。

管理理论的发展

战后 40 年代到 80 年代,除了行为科学学派得到长足发展以外,许多管理学者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学的见解。这其中主要的代表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等。这些管理学派研究方法众多,管理理论不统一,各个学派都有各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各有自己的用词意义,各有自己所主张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孔茨 (H.Koontz 1908 1984) 称其为管理理论丛林。

古典管理理论 强调的是组织的理性与效率,试图寻找普遍原则、设计和管理组织的普遍适用的具体方法,而 50 年代以后的组织理论则可以被认为是对过去组织理论的反省。

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理论提醒人们不要机械地看待组织中的个体和团体,他们都是影响组织有效运作的因素。 西蒙强调决策职能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有限理性的人代替有绝对理性的人,用“满意原则”代替“最优原则”

系统论认为,一个组织是一个系统,在内,存在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于外,存在组织与环境的互动;但系统的存在并不简单地等于部分之和,企图孤立地研究部分并把部分再组合起来视为整体是不可能的,动态地研究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互动才是可取的。所以研究开放的、有机的组织规律才是发展方向。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但权变理论学派没能提出统一的概念和标准。

80-90 年代,又相继出现了几个较有影响力的理论,它们是:

战略管理 理论,以 迈克尔 ·波特 (M.E.Porter) 为代表,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重点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的不断变化。

核心竞争力理论,由普拉哈拉德 CoimbatoreKrishnaraoPrahalad 和加里 . 哈默尔 Gary Hamel 提出,指 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型组织理论, 彼得 ·圣吉 (P.M.Senge) 在所著的《第五项修炼 》中明确指出,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

企业再造 理论,该理论的创始人是迈克尔 · 哈默( M.Hammer )与詹姆斯 · 钱皮( J.Champy )。该理论认为企业应 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纵观近现代的各种管理理论,基本都建立在古典管理理论奠定的 科层制 管理体系基础之上,一直没有脱离 科层制 管理体系的框架。这些管理理论的目标,都是要建立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自适应企业。它们分别从组织或环境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变量来研究。 从一个方面看,这些理论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为人们 解决各种复杂的管理问题提供了不同的 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 指导作用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些理论 从各自的主张和观点出发进行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和标准,也没能 提供一套系统完整的可操作的方法和手段,常常 使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感到 无所适从,顾此失彼。因此,现在看来,它们的目标还远远没有达到。

职能式管理面临的挑战

以科层制 / 官僚制为特征的职能制管理体系是顺应机器大工业的管理需求而产生的,为人类的技术、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职能制组织设计的最大优点是具有明确性。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据点”。每一个人了解他自己的工作。它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一种组织。但是,明确性和稳定性的代价是,每一个人,包括高层职能人员,很难理解整体的任务并把自己的工作同它联系起来。这种组织结构虽然稳定,但是僵硬而不能适应变化。职能制组织把职能人员的视野指引向不是做出贡献和成果,而是做出努力和忙忙碌碌的倾向。

50 年代起,就有 管理学家们对科层制的反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譬如马奇和西蒙( March and Simon, 1958 )。同时,一些学者进一步对科层制提出质疑。克罗兹( Crozier, 1964 )把科层制定义为“不能根据教训修正其行为的组织”。比克罗兹有过之而无不及, 1966 年,本尼斯( Bennis, 1966 )在《变迁中的组织》中几乎宣判了科层制的死刑。他认为科层制度根本不能适应专业人员力量的增长、参与管理的发展、和快速的组织变迁,由此本尼斯和斯拉德预测科层制将在这个世纪消失( Bennis and Slater,1968 )。 70 年托夫勒( Toffler, 1970 )还进一步发展了本尼斯的观点。

在管理者日常管理中,一定是先有了目标和组织,然后进行管理,而不是先有一套典型的职能,能够到处运用到不同的组织中去。对此,德鲁克是这样评论的:要知道达到企业的目标需要进行什么活动的问题太显而易见的,似乎用不着特别去提。但是分析这些活动在传统理论中却不曾有过。大多数传统的理论认为,企业有一套“典型的”职能,它们可以到处运用,对一切事物来运用,用不着先作一番分析。制造、销售、工程、会计、采购和人事 —— 这些就是制造业的典型职能。当然,我们可以指望在制造和销售货物的企业中找到被称之为“制造”、“工程”或“销售”的活动,但是这些典型的职能都是一些空瓶子。每一个瓶子里装了什么呢?例如,我们是否需要一品脱或两品脱的瓶子去装被称之为“创造”的职能呢?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典型的职能概念是无法回答的。 般的制造企业的确会使用这些职能;但个别的制造企业也许用不着它们全部,或者也需要其他职能容器。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分类对于具体企业活动来说是否真正适当。如果忽视这些问题,按预先规定的一套典型职能来工作,就无异于先给病人吃药,然后再诊断他得了什么病,结果如何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有意思的是,当布劳和梅约尔( Balu and Meyer, 1987 )出版《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第三版的时候,却无不自豪地说,自从该书第一版问世以后,针对科层制的批判就层出不穷,甚至有人预言科层制会很快消失。必须注意的是,在历经了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之后,科层制仍然在发展。这说明,我们过去低估了科层制的弹性,过分地夸大了科层制的结构刚性。 直到今天,我们仍运用着泰勒的原理,继续生活在韦伯的科层体制中。一些进步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科层制管理体系的缺陷,也正努力解决这一体制在逐步失效的问题,但迄今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

进入 21 世纪,随着信息网络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职能式管理开始面临自从 进入人类生活以来最严重的挑战。

 

参考资料: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 —— 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 》, 邱泽奇, 1999

互联网资料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unhm/article/details/622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