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 61850 学习笔记

一.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二.IEC 61850:建立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层次化信息模型,实现设备的自我描述,以适应自动化功能的扩展,满足应用开放互操作需求,使得不同的厂商,不同类型的IED设备能够实现互操作;
三.三层通信接口模型: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
四.IEC 61850标准提供三类通信服务来满足三层结构的新型变电站需求,既Client-Server类的通信服务完成监控层与间隔层设备间的通信服务,GOOSE通信服务完成间隔层设备之间,间隔层设备与过程层设备之间的状态、命令等实时数据的传输服务,在IEC61850-9-2中定义的采样值(Simple Value,SV)传输服务完成从过程层设备向间隔层设备传输实时的电流电压数据采样。
五.智能终端装置是将传统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转换为数字化接口的设备。智能终端具有以下基本功能:采集一次设备的各种状态信息(如位置,各种报警信号等),通过过程层总线GOOSE通信服务将这些信息提供给间隔层设备;通过过程层总线和GOOSE通信服务接收控制命令和保护调合闸命令,转换为传统接点控制一次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
六.IEC 61850已定义大量类,但不能满足所有的应用,使用者可以按照IEC61850-7-4附录A定义的扩展原则进行扩展;
七.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IEC 61850-7-2定义了下列9类ACSI服务:
   (1)关联服务;
   (2)信息模型服务;
   (3)定制组服务;
   (4)主动上送的报告服务;
   (5)日志服务;
   (6)快速报文;
   (7)采样值;
   (8)对时;
   (9)文件;
八.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SCSM实现了ACSI与具体网络和协议映射的定义。IEC61850-8-1定义了ACSI到以太网和MMS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IEC61850-9-1、IEC61850-9-2 定义了过程层采样服务到以太网之间的映射,
九.IEC61850的一致性监测
  (1)配置文件的测试项;
  (2)数据模型的测试项;
  (3)ACSI服务测试项;
十.IEC与现有技术的比较:
  (1)数据模型不同,现有的协议是面向信号的,以点号识别,自描述性差。IEC61850采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用统一的建模语言UML进行描述。数据模型具有自描述能力。
十一.IEC61850系统构成:IEC61850系列标准由IEC 61850-1 至IEC 61850-10 共14个分册(部分构成),从逻辑上分为6大类,分别从系统概貌、数据模型、抽象通信服务、映射到实际的通信网络、配置和测试6个方面对IEC 61850 作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
十二.从事IEC61850底层软件开发的软件公司:SISCO、TAMARACK、LIVEDATA 等电力通信协议软件开发商,可以从这些公司直接购买IEC61850底层软件源码,在其上进行自己的应用功能开发,从而大大缩短研发过程。这种专门的软件出现,降低了IEC61850的开发难度,有益于IEC61850技术的普及。
十三.基于SCL的配置过程:
  (1)IED(智能电子设备)厂商提供一个IED能力描述文件ICD,该文件的内容由装置本身的功能决定;
  (2)各种IED的ICD文件可以存入IED数据库中,供系统配置器使用;
  (3)系统配置器从IED数据库中读出描述IED能力的ICD文件;
  (4)配置工程师根据从IED数据库中读出ICD文件以及系统规范进行IED配置,包括通信配置;
  (5)系统配置器处理这些配置数据,产生全站配置文件SCD;
  (6)IED配置器接收并处理该SCD文件,生成具体IED的配置文件CID。
---------------------
作者:征服者X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li_ser/article/details/2274393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ojiuguowei/article/details/8671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