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中破译青岛新经济“成长密码”

从风驰电掣的复兴号,到火车北站的“无人餐厅”,从“扫码支付”的公交出行,到超市的“刷脸支付”购物……如果用一个字总结去年青岛经济的发展,那就是“新”字。2018年,在新经济的牵引下,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蓬勃发展,带动岛城工业、制造业、蓝色经济、高端服务业等迈向新台阶。

新技术让青岛“制造”迈向“智造”

日前,青岛市统计局对外公布青岛2018年新经济运行数据,当前青岛“新经济”运行总体向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18年,青岛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25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6496件,同比分别增长0.1%和9.4%,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居全省首位,分别占全省比重29.7%和31.9%。青岛市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向国外申请专利1088件、同比增长43.0%,申请量占全省比重提升至62.1%。

科技创新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作用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推动“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迈进,成为青岛经济发展新引擎。

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集聚成势

与往年相比,在工业经济领域,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正集聚成势,驶入快车道,成为青岛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2018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28.7%,较上年同期提升7.8个百分点。全省“十强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高端装备产业保持稳中有进,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3.8个百分点。

借助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汽车、动车组等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2018年,青岛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9.0%,较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提升较快,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1、3.8、2.4和2.9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等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4.4%和20.5%。

“互联网+”下的新业态快速崛起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服务业深度融合,以电商为首的新模式、新业态相继涌现,推动青岛经济转型升级。2018年,青岛市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额1.02万亿元,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网络零售额357.8亿元、同比增长27.6%,增速高于青岛市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17.6个百分点,网络零售额占青岛市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21.7%,比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

此外,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终端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人们的住宿、餐饮、社交、乘车、导航等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互联网大数据出行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8年,青岛市自营互联网出行平台完成订单数量8.24万单,年末注册用户数1.32万人,月度活跃用户数达1130人。互联网出行平台的兴起,既是对原有出租车市场运营机制的创新,也是对路边招手和电话叫车等传统乘车方式的升级。

激发动能做足经济“新”文章

新技术缔造新产业,新业态激发新活力,为更好地做足经济“新”文章,青岛市还创造性的提出了“新经济”统计监测体系,为青岛新经济发展做好数据支撑。

该体系将新兴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服务、高技术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四众平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旅游及相关产业、健康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15个重点领域纳入统计体系,从知识能力、经济活力、创新驱动、数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成效等六个维度回答了“新经济”的质量和潜力问题。

现如今,青岛的新经济正不断加速,相信用不了多久,新经济将成为支撑青岛持续领先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改变市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青岛发展增添动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obholly/article/details/8874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