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ord()函数,chr()函数,unichr()函数

ord()函数,chr()函数,unichr()函数

chr()函数用一个范围在range(256)内的(就是0~255)整数作参数,返回一个对应的字符。unichr()跟它一样,只不过返回的是Unicode字符,这个从Python 2.0才加入的unichr()的参数范围依赖于你的Python是如何被编译的。如果是配置为USC2的Unicode,那么它的允许范围就是range(65536)或0x0000-0xFFFF;如果配置为UCS4,那么这个值应该是range(1114112)或0x000000-0x110000。如果提供的参数不在允许的范围内,则会报一个ValueError的异常。
  ord()函数是chr()函数(对于8位的ASCII字符串)或unichr()函数(对于Unicode对象)的配对函数,它以一个字符(长度为1的字符串)作为参数,返回对应的ASCII数值,或者Unicode数值,如果所给的Unicode字符超出了你的Python定义范围,则会引发一个TypeError的异常

这里引用我的好友:王星辰宇的一段代码作为演示:同时介绍“\r”用法:

# -*- coding=utf_8 -*-
# \r 默认表示将输出的内容返回到第一个指针,这样的话,后面的内容会覆盖前面的内容
import time
import sys
def main():
    for i in range(65,91):
        s="\r{name:s}".format(name=chr(i))
        time.sleep(0.5)
        sys.stdout.write(s)
 
main()
 
 
#  r 的用法
s="\tt"   #如果这样输出的话,则\t会变成制表符号,将有一个table键作用产生
ns=r"\tt"
print(s)
print(ns)   #如果在前面加r字符,则表示让这个字符串里面的内容失去转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qxh-beijing2016/p/1053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