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接口自动化(一)--什么是接口、接口优势、类型

简介

  经常听别人说接口测试,接口测试自动化,但是你对接口,有多少了解和认识,知道什么是接口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测试时候要注意什么?坦白的说,笔者之前也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先看一下接口的定义。

定义 

       接口泛指实体把自己提供给外界的一种抽象化物(可以为另一实体),用以由内部操作分离出外部沟通方法,使其能被内部修改而不影响外界其他实体与其交互的方式。

  人类与电脑等信息机器或人类与程序之间的接口称为用户界面。电脑等信息机器硬件组件间的接口叫硬件接口。电脑等信息机器软件组件间的接口叫软件接口。

  在计算机中,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中两个独立的部件进行信息交换的共享边界。这种交换可以发生在计算机软、硬件,外部设备或进行操作的人之间,也可以是它们的结合。

接口的优势

  一、规范性

  接口就是规范,在整个系统设计中,涉及到很多层,为了使各个层之间调用透明话,你只需要知道接口,按照这个接口做你具体做的事情,就可以融合到整个系统中了。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例如:插头、插座,有标准的规范告诉你插头应该是几个脚,插座是几个孔等等,做插头、插座的公司就是根据这个规范来做插头、插座,而不需要做完一个插头就跑遍全世界去试用一下这个插头做的对不对。

  二、扩展性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客户的需求经常变化,如果不采用接口,那么我们必须不停改写现有的业务代码。改写代码可能产生新的BUG,而且改写代码还会影响到调用该业务的类,可能全都需要修改,影响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到最后,可能会出现代码凌乱,不易读懂,

  后接手的人无法读懂代码,系统的维护工作越来越重,最终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三、接口在项目就是一个业务逻辑,面向接口编程就是先把客户的业务提取出来,作为接口。业务具体实现通过该接口的实现类来完成。当客户需求变化时,只需编写该业务逻辑的新的实现类,不需要改写现有代码,减少对系统的影响。从而让项目具有更大的扩展性。

常见的接口类型

  接口是指外部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点。包括外部接口、内部接口,内部接口又包括:上层服务与下层服务接口、同级接口。

  常见web接口:一类是http协议的接口,另一类是web service接口(如soup、rmi、rpc协议)。本文主要介绍http请求接口。

  常见的http请求方式包括:get(查)、post(增),除此之外还有put(改)、delete(删)等。

1)get型接口

格式:请求数参数写在网址后面,用"?"连接,多个参数之间用"&"连接。如:https://api.douban.com/v2/book/search?q='',这是一个豆瓣查询图书信息的开发api,q='',单引号里就是查询的参数,如查询《小王子》这本书的信息,则q='小王子',使用postman工具来试验一下,如下图:

 

场景:get型接口用于获取信息,多用于查询数据,如列表查询功能,点击查询按钮就调用一个get接口,然后把信息返回出来

特点:1)请求数据量小,2)参数暴露于url地址中,故存在安全隐患

2)post型接口

说明:向指定资源位置提交数据(如提交表单、上传文件)来进行请求,post请求可能会导致新资源的建立

场景:如注册、上传、发帖等功能,如用户在豆瓣网站对某本书进行收藏、写笔记、发表评论

特点:请求数据量大,安全性高

如豆瓣的发表评论的开放api,见下图:

 

3)put型接口

说明:put请求用于向指定资源位置上传最新内容

场景:如用户在豆瓣网站修改对某本书的收藏、修改某篇笔记或修改评论

如豆瓣的修改评论的开放api,见下图:

 

4)delete型接口

说明:请求服务器删除请求里url所标识的资源

场景:如用户在豆瓣网站取消对某本书的收藏、删除某篇笔记或删除评论

如豆瓣的删除评论的开放api,见下图: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du-hong/p/1048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