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0025

<b></b><h1>周记0025</h1>

2019-01-13至2019-01-19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工位上网奇卡无比。访问网站需要反复刷新才能出来,连接也是时断时续。我觉得有人蹭我的网,我就去路由器上查看最近登陆的MAC码,也没发现别的不认识的计算机啊。而且别人连我的WiFi的时候,和没有别人连接的时候,网速是一样的慢。之所以这次会周三才更新周记,就是因为我周一的时候登陆CSDN反复失败,本打算稍后重试,结果就忘了,今天才再次想起来。

  照理说,访问一些外国网站,或者涉及娱乐的网站,比如B站,慢也就慢了,我估计是所里有什么限制。问题是,有时候百度都会特别慢!更不要说我现在正在使用的CSDN,很多时候根本无法登陆!这让人怎么搞科研呢?

  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各位知道这个问题出在我的什么设备设置上,还请各位点拨一二,我实在无法忍受太慢的网速。如果不是我的问题,那么我希望所里能有一些举措。网络时代早就来临了,三十年前就来临了!二十年来,网络是科研、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是成熟的老东西了,是一个单位应该具备的基础设施了!网速这么慢,工作效率怎么可能上去呢?

  当然也可能是我的嘴养刁了。过去在中科大的时候,哪怕是高峰期网络最慢的时候,也比现在网速快的时候略胜一筹。更不要说宛如**一样的流量限制。所里限每人每月20G的流量。

  初衷是好的,限流量,这样就可以限制大家在所里下载电影、游戏等等这些又占带宽,又占时间的东西。可以以此加快正常使用网络的人的网速。但是实际上呢?我们的并没有得到加速提升。反而,严重限制了我们的研究工作开展。

  高质量的科学数据需要多大体积呢?可能一条数百兆。那么只需要十几条二十几条,就会超过流量限制。一份科学程序多大呢?mathmetica和MatLab都是好几个G的,根本不舍得去下载好吗!随着我这几个月工作的进行,我发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作为开发者,很容易就会搞死自己的电脑(回所以来,我还没有搞死过自己的),那么就要重装系统。系统安装包也是大得不得了。

  20G,真的差得太远。

  吐槽结束,进入正文。

  这一周吧,可以说是头重脚轻的一周。周日忙于准备开题答辩。整个办公室大家都正在排练,气氛非常的忙碌压抑。我因为完成的比较早,就帮大家提提意见。一天也是非常的充实饱满。

  到了周一,正式答辩。上去之前还挺有点紧张的,上去之后就完全不紧张了。底下老师们都是平常能见到的,我这个人又没有什么形式上的讲究,我认为各位老师最值得尊重的是他们的学识和见识,而不是某种权威,自然能发挥自如。更何况,我的答辩在预先排演的时候,已经被好几个老师轮流表扬过了哈哈哈。根本不慌。我的答辩呢,说老实话,非常的空,没有什么技术细节,通篇在告诉听众,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需要什么,我能实现什么。我觉得这些就够了,我也认为这些是任何一个智商健全的人都能够听懂的。我已经尽可能地消除了答辩本身难以被理解的板块,目的性已经很强了,就像一个黑箱,你不需要知道我在黑箱里操作了什么,你只要知道黑箱的用途是什么就行了。

  所以我根本不虞有人听不懂我的答辩这种问题,所以不慌。

  我是早上答辩。我们办公室七个人,两人早上,五人下午。大家总的来说都很顺利地完成了。

  唉,没想到的是大家没什么生活情趣啊,这么大一件事儿干完了居然没人响应聚餐!

  周二周三周四,天天在写文字版的报告。实际上我的开题还没有结束,到了文字版的时候,我又更进一步地做了一些调研,有了很多思考。甚至其实我在作答辩的时候的一些内容,都在文字版中进行了修改和重整。可以说每一次写作,都是思路的一次整理。

  我渐渐意识到,博士四年,以我孤身一人,去研究我现在的领域,很可能不能做出成熟的产品来。要知道同等的工作,在国外是由近一百人的团队实现的。我单枪匹马,如何与百人团队抗衡?我又不是什么天才,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爱好科学的人而已。那么我的项目目标就不应该是制作成品,而应该是去探索原理,探索内部的原因。至于成品应当等我能够领导一个团队,或者等导师希望投入这个领域,让我进入一个数十人的团队,才能去搞。

  周末,啊,真的是久违的娱乐时间。实际上也没怎么玩,但是感觉人一下就放松下来了,真的是好几周又没有怎么放松过了。

  期待回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uankx13ustc/article/details/866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