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撤退不是胜利,却是胜利的先决条件

5271724-27d69fb246289a0a.jpg
敦刻尔克.jpg

电影《敦刻尔克》最大程度上的还原了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场景,对一部反应历史的电影来说,单凭这一点,就是无比成功的。没有人能付出同样的代价复制历史,但电影至少可以尽量真实的反应一部分。我对二战历史知之甚少,基本上除了一般性的历史读物之外,大部分细节都不甚了解,看《敦刻尔克》之前,对这段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但直到看完全片,才能充分感觉到文字所传递不了的震撼感。敦刻尔克对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并非骄傲之地,几乎是英军历史上最狼狈的场景之一,但恰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反而呈现出了更多的令人感动的地方。从相当程度上来看,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胜利,但却是日后胜利的先决条件,因此,从原定计划中能撤退的人数,到最后实际成功撤退的十倍于计划的人数,已经是无比巨大的成功了。

电影从氛围的营造、宏观场景、围观场景的营造都非常真切,唯独指挥官自始至终气定神闲(虽然也有真实的情绪流露)的姿态稍嫌过分,作为观众,似乎指挥官在大银幕上呈现的过于从容总让人觉得不协调,但也说不准,这正是当时现场指挥官状态的真实体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正可谓大丈夫本色也未可知。除此之外,影片中在大历史背景之下的人物故事,并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或者一段完整的故事线,而是几个不同的视角交错体现,空军飞行员、撤退的普通士兵、法国士兵、民船船长和他的子侄……导演从人物选择到叙事都显得干脆利落,人物都极具代表性,叙事毫不拖泥带水。从一开始就通过激烈的枪战进入主题,丝毫没有考虑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的观众,而事实证明,即使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在观影的过程中,通过时隐时现的背景介绍,也能对彼时的状况有比较完整的了解。导演在介绍背景时,巧妙地利用了指挥官、士兵、报纸等等不同的角色,而没有简单地通过大银幕的字幕呈现,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而最终的效果,也的确要远远好过简单打字幕来交代背景。

剧情无疑是令人感动的,不仅仅大的历史事实让人既伤心又感动,作者选择的具体人物,也有取材自真实历史中参与的人物的,就更令人感到平凡人物在历史中的伟大之处。军舰中弹沉没,英法联军万念俱灰之际,海面上无数民船飘摇而来的场景,无疑是最让人感动的场景之一。而舰艇沉没时在水中没能找到栏杆的那只手臂,炸弹引起海面上机油燃烧时挣扎的士兵,乃至老船长子侄在意外中负伤牺牲的场面,亦无一不令人动容。三万或者三十万,在历史中只是数字,但影片叙事中的这些场面,让每一条生命的逝去都令人感到惋惜与伤心,这些场景,就像是对在敦刻尔克中没有来得及撤离的每一条生命致哀。

撤退本身不是胜利,因此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英雄可言,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导演依然通过三个英军飞行员(以及从对白中得知的老船长的长子)的形象,塑造出了战争中的英雄。几个飞行员如何在明知寡不敌众、有去无回(燃油不够)的场景下一往无前驶向前线,如何在飞行中与敌人遭遇、战斗,以及如何到最后一刻依然冷静、依然视死如归。这些战斗英雄的塑造,使人对未来的战争充满信心,也使这场大撤退变得更有价值。就像影片结尾时士兵与民众的对话,面对夹道欢迎的民众,士兵显得愧疚与迷茫“我们所做的只是活下来了“,而得到的回答是“这就够了”,直击人心。
整部影片中,除了飞机与子弹,几乎未曾出现过德军的身影。在一部描写战争的电影中只出现了其中一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正是这样以英法联军和救援为视角的风格,使得影片主题更突出,叙事更集中,情节更紧凑。就连大规模救援的场景,也直到最后一刻才出现(在此之前完全以一艘民船的视角来推进),才突然间营造出令人感动的场面与氛围。大概也唯有诺兰这样大师级的导演,敢冒这样的风险吧。

总之,敦刻尔克的确是二战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时刻,而唯有影片才能让更多不熟悉历史的人去了解。留在教科书上的可能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而唯有身临其境时,我们才能感同身受。从这个角度看,或许我们需要更多的《敦刻尔克》来记录历史。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3968104/article/details/8712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