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往事》——再回首,错过的已是一生

故事可能并不重要,毕竟古往今来,人类所能讲述的故事并不是很多,我们始终在亲情、爱情、友情之间徘徊往返,在得到与失去、忠诚与背叛、成功与失败之间,滋生出种种欢乐、嫉妒、愤怒、遗憾、绝望的情绪,并经由这些情绪,达到这样或者那样殊途同归的彼岸,无论是一千年前或是一百年后,人类故事的模式大略如此,太阳之下并无新鲜事。

故事也可能无比重要,每个人所能体验的人生,终究只能是无数种可能中微不足道的一份,无论作何选择,生而为人,只能作出极其有限的选择,而每个在当下可能并不重要的选择,都通向一条未知的彼此可能完全相异的方向。对整个人类来说,个体的经历与体验,或许每时每刻都在无数人身上重演,但对个体自身来说,却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人世间有多少男女此时正在相爱或者彼此怨恨,对你来说毫无意义,你所思恋的对象,整个世界也无法替代。

比故事更重要的,是讲故事的人。作为《教父》同时代的故事,《美国往事》与前者在精彩程度上难分伯仲,但叙事的魅力却完全不同。与《教父》清晰的脉络不同,很难说清《美国往事》究竟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或许是关于黑帮、友谊、爱情……又或许全都不是。观影时常常总让人觉得好,但却很难形容好在哪里,所谓“妙不可言”大略如此。

5271724-e637543967c2b125.png
屏幕快照 2019-02-05 22.39.53.png

如今时间对我已经越来越苛刻,很难用四个小时时间去欣赏一部如此漫长的电影。但《美国往事》是个例外,我依然耐心的对比完4小时11分与3小时40分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多出来的几十分钟,对于讲清楚故事非常重要。许多一时间云里雾里的情节,在多一个镜头的情况下,立即就变得清晰起来了。或许在稍短些的版本里,作者刻意讲故事讲的更加扑朔迷离,但就观影体验而言,流畅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我想,三四个小时的时长,在如今的节奏下的确显得奢侈了,或许这部电影可以在不损伤原有故事情节和精彩程度的情况下,可以剪刀2个小时之内吧。毕竟,对一部故事跨度超过30年的电影来说,差一两个小时又算的了什么呢。

在这个几乎是讲述了面条(Noodles)一生的故事里,导演对人生的种种进行了入骨的刻画。这些精彩之处,几乎与人生本身一样,除非亲自经历,否则很难感受。任何说教与传授都无法将人生中最核心的部分传达出去,因为人生本身是难以传递的。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感情,任何旁观者都无法准确明白。《美国往事》的一部分魅力在于将这些感受部分地传递了出来,面条与黛博拉之间的爱情,与麦克斯之间的合作,与几个同生共死的朋友间的友谊,在经历了最初的二十几年后,留出了一段三十多年的空白。再回首时,错过的已是一生。

倘若面条与麦克斯没有在某个下午的六点三十三分相遇,他们的人生又该走向何方呢?这是无从想象的,正如我们所有的人生一样,做出的选择在那一刻便已经成为历史,失去的永远成为过往,我们的人生不断加速着向着可能性越来越小的方向前进,回首时,错过的也已经是一生。而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或许,只有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吧。

5271724-47a04dfdf53b3608.png
屏幕快照 2019-02-05 22.38.58.pn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4195546/article/details/871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