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年蒙古族举办祭火节 中外游客感受中国民族年

中国小年蒙古族举办祭火节 中外游客感受中国民族年

图为雨果体验祭火文化。 丁根厚 摄

图为雨果体验祭火文化。 丁根厚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28日电 (记者 张玮)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小年,蒙古族祭火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吸引中外游客感受中国民族年。

祭火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这一习俗已经沿袭近千年,过去蒙古人吃饭前首先要用奶酒敬火,现在则要在每年腊月二十三举行最隆重的祭火活动,被世人称为祭火节。2018年,传统蒙古族祭火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日,传统蒙古族祭火节由专司供奉和祭祀成吉思汗,“担负神圣使命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达尔扈特第37代传人古日扎布主持。

中国小年蒙古族举办祭火节 中外游客感受中国民族年

图为蒙古族民众参加祭火节。 丁根厚 摄

祭祀仪式在古日扎布吟诵的祭火祝辞声中开始,蒙古族长者高举祭品祈祷。祈祷结束后,将祭盘中的羊胸骨和其它祭品投入正在燃烧的灶火中。而后,在长者的带领下,蒙古族群众和中外游客向火神行三三九次叩拜礼。礼毕后,大家共同分享祭灶饭。

蒙古族祭火节吸引了数千名中外游客前来感受祭火文化,共同庆祝中国民族年。

来自葡萄牙的游客雨果参与体验了祭火仪式中的包羊插胸环节,他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参与到中国民族文化中,感觉祭火非常神圣,也体会到了蒙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现场,蒙古族的牧民们不论年龄长幼,均穿着鲜艳的蒙古袍,手捧祭品来参加祭火。年仅3岁的才恩吉雅说:“因为我是蒙古族,所以我喜欢祭火。”

古日扎布表示,蒙古民族崇拜火,视火为生命与兴旺的象征,视火为温暖和光明的源泉,它可以赐予人们幸福和吉祥。(完)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3785108/article/details/8672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