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

转载:https://blog.csdn.net/b2222505/article/details/79391430

简介
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基于UDP的传输层协议,提供像TCP一样的可靠性。在提高web应用性能上,可以选择在应用层使用HTTP2.0实现多路传输,在物理层使用CDN解决网络拥塞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传输层,目前主要使用TCP,但由于TCP本身的问题(一个充满补丁的丑陋的协议),成为了限制web应用性能的一个瓶颈。

优势
避免前序包阻塞(HOL阻塞)
多个数据在TCP连接上传输时,若一个数据包出现问题,TCP需要等待该包重传后,才能继续传输其它数据包。但在QUIC中,因为其基于UDP协议,UDP数据包在出问题需要重传时,并不会对其他数据包传输产生影响。

零RTT建立连接
目前TCP与SSL/TLS(1.0,1.1,1.2)每次建连需要TCP三次握手+安全握手,需要4~5个RRT

第一次连接


客户端之前没有连接个此服务器,那么他会发送一个Hello Packet。服务器接到之后,会回复一个数据包。里面包含了安全证书和对此客户端唯一的SYN cookie。客户端接到包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解码,保存好SYN cookie。SYN cookie 类似于令牌,能够验证客户端身份。它的生存周期较短,防止被盗用。这样建立连接只需要1个RTT。

当客户端接到服务器发来的第一个数据包,没有正确解码,那么它会再次发送一个包要求服务器从新发送它的安全证书,并将SYN cookie附加到这个请求包中,以便让服务器验证请求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时,建立连接需要2个RTT。

重复连接


因为客户端之前已经成功和服务器通信。自然保留了一份服务器的安全证书。当再次想要连接服务器的时候,客户端假设这个安全证书没有过期,还是有效的。加密一个Hello Packet并发送之后。接着不用等回复就可以直接加密其他的数据包并发送。Hello Packet 里面包括一些协商信息和对自己掌握着Client IP的证明等。因为不用等待确认,为了预防丢包等问题,Hello Packet可能会隔一段时间被重传多次,保证减少丢包造成的延迟。比如,先发一个Hello包,之后发送数据包,再发送一个Hello包。

服务器接到Hello包之后,用自己现有的秘钥解码,如果解码不成功,将把客户端的连接当做第一次连接,重发安全证书等信息。同上介绍的一样。此时,通常会有2个RTT,极端情况下是3个RTT。

服务器成功解码之后,验证了客户端的安全性之后,就可以继续处理接下来收到的数据包。此时延时是0个RTT。

优雅的丢包处理
FEC前向纠错
QUIC协议的每个数据包除了本身的数据以外,会带有其他数据包的部分数据,在少量丢包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数据包的冗余数据完成数据组装而无需重传,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具体实现类似于RAID5,将N个包的校验和(异或)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包发送,这样如果在这N个包中丢了一个包可以直接恢复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来校验包的正确性

关键包发送多次


快速重启会话(支持手机网络切换)
普通基于tcp的连接,是基于两端的ip和端口和协议来建立的。在网络切换场景,例如手机端切换了无线网,使用4G网络,会改变本身的ip,这就导致tcp连接必须重新创建。而QUIC协议使用特有的UUID来标记每一次连接,在网络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只要UUID不变,就能不需要握手,继续传输数据。

安全
前向安全。即使被人抓包存储起来,在未来某个时间点秘钥被破解后仍然不能解密。
内置的加密模块,支持SNI,因此支持一个IP部署多个证书,默认打开,相比TLS更高效的向前加密。
https://www.cnblogs.com/mod109/p/7372577.html
适用场景
长距离传输
手机网络
请求的页面资源数较多,并发的连接数多
要求加密传输
--------------------- 
作者:啊浪的博客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b2222505/article/details/79391430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snpromsie/article/details/85321212